听一些《亮剑》的粉丝议论,说剧中楚云飞的扮相是怎么怎么的帅,怎么怎么的令人倾倒,尤其那翻领打领带又扎了一条武装带的军服,也就是好多人所称的美式军服,太好看太好看了。还不仅是好多粉丝这样说法,就是这剧的原作者,也借剧中人之口不无艳羡地称赞那翻领是如何的民主等。
如果撇开历史背景,只当作时装秀那么欣赏,我承认楚云飞那身装扮够俊够帅,但若作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去欣赏,就只能说是荒谬了,因为那所谓的美式翻领军服完全出自后来一些文人们的臆造,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打扮。
先说这所谓的翻领军服
抗战胜利以后,国军的军服布了改变这个改变是逐渐完成的先是在原中山装式样军服的基础上在上衣的腰部加了一条类似于西式风衣那样的布质束腰带,用以代替原来的武装带,之后不久,又在军服上衣的肩部加了类似于西式猎装那样的肩拌,肩拌之上则什么也没有,军衔标志仍一如抗战时,表现在领章上。这是一个很短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中,原先抗战时那样的军服仍然与这过渡期的军服混穿,而这过渡期的军服,又有大檐帽和德式山地帽的混戴,还有加了肩拌与没加肩拌的不同,总之是显得比较混乱老电影《停战之后》中军事调停小组中国共两军的着装,即十分真实地表现了这个过渡时期的情况之后不久,德式山地帽被取消,而改为软质大檐帽军衔标志则按美式,直接缀钉于软质肩拌之上。原来用于缀钉领章的衣领处则改为缀钉兵种符号重此军服改制过渡期完成,国军的军服稳定下来。这一形制的军服大约从1946年后采用,一直沿用到195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普遍穿着的国军标准的军常服。
该形制的军服尽管有了西式风格的肩祥与腰带,但有一点特别地与西式军服不同,与影视中楚云飞他们那身行头不同,即它领口的风纪扣是紧紧地系着,而并没有翻领,困而也无须领带。肩部只有布质的软肩拌,没有像电视剧中楚云飞那样的硬质肩章。
和以往任何时期一样,考虑到新的军服在全国统一需要有个过程,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团队,甚至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仍然穿着抗战时那种旧式的军装,但这种旧式的军装距那大翻领扎领带的西式军装就差得更远,除去领章和武装带,基本就是标准的中山装。
抗战后期,国军接受美援后,曾有美械装备的国军,也许有人就会据此而认为既然是美式装备的国军,那自然就应该着美式军服了,何况影视中一直是这样表现的呢。对于只相信自己的想象和只喜欢从别人创作的影视剧中寻找素材,而对历史文献完全没兴趣的那些个编导们,自然就铁定地认为解放战争时的国军一定得是美式军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电影《上海舞女》中有句台词=“我们比不上你们中央军呀,你看你们美式军服都穿上了。”而在被反复重播了无数遍的电视剧《亮剑》中,更有对这所谓的美式军服的表现与议论,什么翻领代表民主呀,脖子不受束缚等,就最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些个编著们是如何的迷信美式军服的存在,又是如何的以说传说了。
抗战后期,的确有美式装备的国军,但这美式,说的只是轻武器,并不包括军装。不错,在远征军、驻印军等少数部队中,曾有过美式夹克、皮鞋和英式钢盔少量的供给中国军队,但从没有过西式翻领的军常服供给中国军官。老电影《战上海》中国军军长邵壮所穿的军用夹克,即为抗战后期美援军服之一,在国军中确有此种情况,但数量极少,而且那只是夹克。从大量流传至今的卫立煌、郑洞国、杜章明、孙立人、廖耀湘等远征军、驻印军将领当年的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穿的,仍然全部是仿德山地师式样的中式军装。
这一时期,可能会有少数军官通过私人的途径,获得美式军服。比如在华的美军顾问将自身军装作为礼物私下赠予,或者留学英美军校后由国外带回,等等。但这都是凤毛麟角,一千人中也难有一个。而且即使这样,拥有这种西式军服的人也只能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偶尔穿一下摆摆酷或照照相,而绝对不敢在正式场合公然穿着。因为军服它不是时装,你是什么军就必须得穿什么军的军服,是不能随着自己的爱好乱来的。试想一下,要是我们部队中的哪位仁兄哪天也弄一套俄罗斯的或日本的军服,然后穿上它去参加军里或师里召开的会议,那有可能吗?恐怕还没能进入会场,就先被请到精神病院去了。
和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一样,国军也是十分讲究军容风纪的,自然不能允许谁想穿哪一国的军装就穿哪一国的军装。
既然国军中没有西式翻领军常服的制式,从私人途径得来的美式军常服又不能穿,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从上将到少尉,普遍穿的就是中式军服,那种严格系着风纪扣而并不翻领也没有领带的中式军服。
我曾和朋友打赌,说你要是能从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找到一张像楚云飞那身打扮的,我输你十万。他不服,但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他没能找到这样的照片。
那种翻领打领带的所谓美式军常服,是国军败退到台湾后,于1959年开始采用的。这一年的3月24日公布修订后的《陆军服制条例》,规定将陆军军服的领子由原来的封领改为翻领,并配以领带。这时距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己经过去十年了。而且,配以这种军服的军衔的缀钉方式,也有改变,即中将的两颗金星和中校的两颗梅花,已经不再是解放战争时那种与肩膀垂直的排列,上将和上校的三颗金星和三颗梅花,也已经不再呈三角形排列,而全部变成像今天我军这样沿肩拌顺向一字排列。
这款翻领的、系领带的解放战争时期并不存在的军服,在几乎所有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中,那是大行其道。特别是从“****”后期的一部电影《侦察兵》开始,银幕上的国军军官全部夸张地穿上了这种西式军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又布一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紧随其后,那里面的国军也全部是这种装束。再之后便以说传说一窝蜂似的在电影电视剧中普及开来。
这种凭空想象加工出来的美式军服,它所产生的对史实的歪曲与误导效果相当深远,差不多五十岁以下的电视剧迷们,也包括相当多数的影视编导们,从他们开始记事起,从电影电视剧上看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军官,绝大多数便都是这种装扮,以致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误认为这不伦不类的军装就是那一时期国军的标准军装了。假的看多了被误认为是真的了,真的反被认为是假的。前不久一部反映华北解放战争的电影中,千分万分难得地出现了傅作义部军官着装与史实相符的一次,结果反倒招来网上网下一片质疑,说是导演弄错了,“明明解放战争时的国军是美式军服,这导演怎么连这个也不懂,也会弄错?”于是,某些貌似权威的人士给予貌似权威的解答:“傅作义的部队不是国军摘系,所以没有美式军服。”或者回答“美式军服是南方穿的,傅作义部队在北方,穿棉军服,所以没有翻领,不打领带这都哪跟哪呀?
再提说武装带
武装带大概起源于西方,为军官专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军队配备武装带比较普遍。武装带最初也称刀带,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茧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带,通过右肩斜向左侧吊位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因扎武装带更显军官英武,故而得以保留。
有些人将今天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国民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困为一般只有军官才能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国军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取消了武装带,所以在“****”前的老电影中看不到反映这一时期的国军扎武装带,那些泡沫影视中最初臆造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穿所谓的美式军常服时,还没敢乱配武装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像《亮剑》中的楚云飞那样,又在那子虚乌有的美式军服上加了一条武装带,而且从许多女生对楚云飞那扮相的青睐程度上看,这美式军服外加武装带的装扮,还太有蔓延之势像最近热播的那个《战北平》中,就多处出现这样的装扮。
这又是一个新的创造,而且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搭配。因为从武装带的取消到美式军服的采用,中间还隔了十多年呢。
影视中,武装带并不仅仅向后蔓延,也在向前蔓延,蔓延到辛亥起义时的起义军和北洋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也在向外蔓延,蔓延到从不扎武装带的侵华日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
武装带的历史并非如此,武装带并不贯穿于民国始终。中国的军事变革起自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从那时起,中国陆军向日本陆军学习,开始了场军事革命,其军装军容亦从此焕然一新。但因日本当时的军服并没有武装带,所以小站练兵的北洋军也没有武装带。进入民国后,北洋军的军装变化不大,北洋军的首领袁世凯当国后,全国军服一律,所以这时的中国军队从南到北也都没有武装带。
武装带在中国起于何时昵?以今天的考证,武装带最早应该起自1916年之后的滇军。护国战争后,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中的留日士官生群体,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建军路程,政泊上摆脱了北京政府,军事上也另搞一套,这其中便有武装带的采用,即在北洋军制服的基础上加了一条武装带。有趣的是,滇军这一时期的武装带并不与后来抗战时国军的武装带完全相同,即它不全是双排针扣式的,而更多是长方形板扣式的,当然双排针扣式的武装带也同时存在。滇军武装带的采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还有待考证,但肯定是在黄埔建军之前。
另一个采用武装带的是奉军。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也摆脱了北京政府独立建军,开始了一场名曰“整军经武”的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军服军饰也与北拌有了区别,这其中也有武装带的采用。
除独立于北京政府的滇军、奉军以外,其他军系,包括那些短时独立的军系,一直到北洋军阀政权彻底灭亡,其军服样式从始至终都采用的北洋旧制,北洋军服又是从日军移植而来,军刀直接通过军衣左侧的一条开缝挂于内腰带上,故都没有武装带的配置。
国民革命军从诞生那天起,就有武装带。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就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成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对当年的青年学子报考军校的吸引力。大革命中,许多年轻的黄埔学生将武装带视作青年军官的一张名片,倍感骄傲。北伐征途上,腰扎武装带、跃马横刀的青年军官的枫爽英姿,也曾引起无数少男少女的疯狂追逐,形成大革命洪流中一道舰丽的风景线从大量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到,扎了武装带的北伐军军官,要比什么也不扎的北洋军官更显矫健。
后来,国军师从德军建军路线,黄埔时期的大檐帽改成了德军山地师的军帽样式,军装也小有改变,但武装带仍旧保留下来。这样的制式军服一直沿用到抗战胜利。由于改制后的军装与军帽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体形,故此时的国军军官仍然雄姿英挺,倍显威仪。
但这种好看的装束并没能一直沿用下去,抗战胜利后军服又一次改制,原有的武装带便不再作为军官常服的一个部分,而是取消了。从此,武装带在国军中成为历史。
简而言之吧,北洋时期的军队,除独立后的滇军、奉军外,是没有武装带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是没有武装带的。所以,只要影视中表现的故事发生在护国战争之前和抗日战争之后,就不能出现武装带,出现了就是错误的。
《亮剑》呀、《战北平》呀等所表现的解放战争时期,恰恰是美式军服还没有诞生和武装带又已经退役的时期,这不同时间出现的二者却硬是被强扭在一起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同时登场,这就是不尊重历史的胡击了。至于《啼笑因缘》中北洋军人系的武装带,还有《青年刘伯承》中刘伯承在川军时系的武装带,还有众多的抗日神剧中日本鬼子扎的武装带,当然也都只能归功于导演们想当然的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