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枪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艺术与现实还是要分开来说。若从作战的角度去考虑,对于一支部队或一支分队,所装备枪械的制式与口径肯定是越统一越一律越好,因为这样才更方便补给和战场勤务,而若是一个分队单位都有十几种杂牌子枪的话,那不知会有多么的不方便。但要是反映到影视作品中的话,则正相反,即枪械的品种型号越参差越多样就越好,而若是剧中枪的型号太统一了,反而不好看。比如《野鹅敢死队》中,几乎当时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手枪、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在敢死队员手中都出现了。
手枪有瑞士的210、美式911、德国沃尔特38、意大利伯莱塔1934等,冲锋枪有美国的英格拉姆、以色列的乌兹、丹麦的麦德森50、英国的斯太令2以及捷克的23等。步枪则几乎囊括了系列的全部。你看吧,几乎没有哪两个队员手中的枪是一样的。再比如《拯救太兵瑞恩》中的小分队,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却配备了包括了卡宾枪、半自动步枪、锋枪、锋枪、928勃朗宁自动步枪等儿乎当时美军装备的所有枪械型号。
实战中,当然也会有不同枪械的搭配组合,因为不同的枪械承担着不同的战术使命,但会不会像《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中那样装备的如此五花八门,却未必了,但官这么处理,在保证不穿帮的情况下,却使影片生动了许多,好看了许多,一部军事文学作品,其中的兵器所占的戏份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军旅作者,也必是会浓墨重彩地对其渲染有加的,因为这是军事作品中一个必备的要件,缺少了这个要件就会使作品黯然失色,而弄错了这个要件则将会使之惨不忍睹。
在文艺作品中成功地描写兵器与人物关系使之增色这方面,却并不是西方人的首创,我们中国的老祖宗运用的更早更成功更夺目。关公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面较、李邃的板斧、鲁智深的禅杖、关胜的大刀、史进的铁棍人物与兵器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使其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试想一下,要是《三国演义》中的关公一把大刀,张飞也一把大刀,赵云还是一把大刀,马超、吕布、黄忠、许储、夏侯淳等每人都是一把大刀的话,那效果会怎么样。要是《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林,一杆长枪、武松一杆长枪、鲁智深一杆长枪、李遥一杆长枪、花架一杆长枪、张顺一杆长枪那人物的形象又会如何,作品的可读性又会如何呢?
除了近三十年一些泡沫吹起来的影视导演以外,“****”前十七年中一些功夫较深的电影导演在这方面做的也是相当不错的,尽管受政治的影响较大从而给作品染上了某种色彩,但作品的细节表现的却基本不会有什么差错。不仅不会有错,反而十分的注重枪械在作品中的运用。旧中国军事斗争中所用枪械万国造的事实,也根本用不着刻意夸张就可以使影视中枪的品种多样,正好可以使之与重现历史、刻画人物配合起来,以饱满作品的艺术性。
枪在文艺作品中,越是参差多样,越能给作品增色,这己无疑问。者电影中许多成功的作品就是这么做的。比如1953年版《渡江侦察记》中汽车上枪战那场戏,东厢上二个人,大个子杨威用的是中正式,老兵吴老贵用的是司登式,小战士小马用的是汤姆逊,不仅人物外形与性格各异,所用枪械亦错落有别,给人扪下很深的烙印。这二支枪均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常见的枪械,如此表现既符合史实,又丰富了视觉。而如果三人清一色的中正式或清一色的斯登式,肯定达不成这样的效果了。“****”时重拍了该片,同样一场戏中,原来的三支不同的枪改成了两支斯登式和一支邸,没能达到老片中那种错落的效果,比原片就逊色了许多。
再比如《独立大队》中的结拜三兄弟,老大用的是911,老二用的是96,老三用的是712,也是同样的意图和效果。还比如1955年版《平原游击队》中几个主要角色,老侦察员侯大章用一支警用型短管盒子,新侦察员郭小北用支缴获的王八盒子,另两名侦察员用的是长苗盒子,李向阳的双枪,两把盒子,左手是一支警用型短筒的,右手是一支长茵的,导演这样的处理,佼几名游击队员的盒子炮各有区别,为塑造人物的不同形象增添了鲜明的特色,也真实再现了旧中国盒子炮的装备与使用,其匠心至今令人感叹。
同样是“****”重拍的该片,这一匠心独具的亮点却已经踪迹全无。同样的人物,不仅原来李向阳左右手的两支特色鲜明的长短家伙已经没有了区别,既是片中其他人的枪也全没了区别把个那么好的作品给改成了后来这个样子,这就不仅仅是逊色了,简直就是糟蹋!当然十七年电影也有不成功的,如《智取华山》,该片有一个败笔就是没有很好地运用枪械塑造人物,七个侦察员所用枪械没有任何差别,人于一支司登式当然这可能更贴近史实,但没能在艺术上加工,不能不说是该片的一个遗憾。从而也没能使这七个侦察员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没能取得像《波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那样生动的效果。
电影是如此,十七年的小说中,枪同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对其中人物的描写也借助了枪械的佐伴,从而使之增色不少。前者如杨子荣的大肚匣子,刘勋苍的冲锋式、孙达德的短九九,以及土匪郑三炮、蝴蝶迷等的双枪,都在书中有浓墨重彩的描写。后者如丁尚武的大刀、肖飞的盒子炮、李金魁的王八盒子、孙定邦的二把长八分、孙振邦的二十四响、四个民兵的边区造、老套筒、何大拿的蛇牌槽子、刘铁军的鸡腿槽子、高铁杆五个警卫用的西班牙旁开门二十响、马匣子、忡锋式等,配合当时当地的历史和人物的性格,都给人一种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感觉,增强了艺术效果,使作品可读性特别强。这两部原著都曾先后搬上银幕,可惜的是拍摄时价值取向的不同,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了。《林海雪原》拍成电影是在“****”前,因为那时艺术家们的执着与敬业,电影是基本再现了原著中枪的亮点的,而《烈火金刚》的拍摄已经是九十年代泡沫剧时代,由申军谊等主溃的电影中,大概导演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抢在剧中的重要性甚至说他根本就没有读懂原著,国而其中的枪自然是不仅毫无特色,甚至穿帮,拍成了垃圾片了。
那些优秀的老电影中,都十分地重视什么角色用什么枪,而且从头至尾不会混淆,不会像《步入辉煌》那样,杨靖宇前一个镜头用的是长苗盒子,紧接着的下个镜头竟然变成了短管盒子:不会出现象新版《烈火金刚》那样,同一个民兵,刚刚拿的还是中正式,换了个镜头就变戏法似的变成了三八式。就以六三年版老电影《小兵张嘎》为例,片中两个伪军,瘦子用的是三八式,那么从始至终他用的一直就是这个三八式,胖子用的是捷克造,则他也是从始至终用的捷克造。侦察员罗金保用的是短筒盒子,区队长用的是长苗盒子,两枪外形差别甚小,但在影片中却也是从始至终一点不混淆。同样处理的还有老电影《五更寒》中刘书记与罗文川岛短一四长的两支盒子炮,还有《鸡毛信》中两个伪军的三八与中正,同样也是从头到尾丝毫不含糊。这说明什么?说明抢在导演心目中的重耍,说明老艺人对军事片中枪的运用的严谨,还是这部老电影《小兵张嘎》中,有两支不多见的步枪,即通信员用的四四式骑枪和女卫生员用的八八式骑枪这两支枪在当时都不是十分的普及四四式骑枪系日本鬼子主要装备骑兵用的。
该枪身短、灵活、性能亦可。在鬼子队伍中,装备远远不如三八式骑枪多,八路缴获也不多,但仍然有。其主要配备于警卫员、通信员。影片这样的处置与史实是一致的。八八式骑抢在当时已经基本落伍,但在冀中的地区队这样的部队中出现却极有可能,只是它此时已经不大可能会装备给主力,而多会配备给非一线战斗人员,该枪体小质轻,也适合于小兵或女兵使用。影片中将其配给女卫生员使用,也是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的。片中的通信员和卫生员都不是主角,两枪在影片中曝光加起来也不足一分钟,而且女卫生员背那八八式还是个大场面远镜头,但即使这转瞬即逝的镜头,导演的处理也丝毫的不马虎,也如此的精雕细刻,其功夫、其敬业精神,能不令人敬佩。
老电影还有个令今天的导演远远不能相比的是,影片中的历史与枪械绝对是什么时代用什么枪,什么部队用什么枪,而绝对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不会像《亮剑》那样让鬼子用黄油枪,不会像《长征》那样让红军用司登式,不会让民国初年的土匪用八五式,不会让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用五六式。比如反映红军民征的老电影《金沙江畔》中出现的枪,便多是汉阳造步枪、八八式骑枪、三零式骑枪、花机关等,与当年红军的装备十分的吻合。这儿种枪,除花机关外,外形与中正式或三八式差别并不太,外行人很难区分出米,即使是内行,远镜头上要想分清楚也不容易,但那时的导演就是这么个较真劲。再比如反映红军在西北马家军统治区坚持斗争的《暴风雨中的雄鹰》中,还出现叉子枪,也是真实再现了当时当地的武装情况的,军教片《地雷战》中,有民兵先后两次缴枪的戏,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其中的差别,第一次是从一名黑狗子手中缴得一支比利时造仿毛主主骑枪,第二次是从一名日本鬼子手中缴得一支三八式。
这明显不是巧合,而是出于导演的有意安排。在当时的中国,以毛瑟步枪为蓝本的捷克、比利时或中国的仿制品,或仿制品的仿制品十分的普遍,特别是在各地的杂牌军中,就更是大量装备。伪军多由地方游杂武装演变而成,装备此枪的可能性极大。而日本鬼子则不会用三八式以外的枪。影片中两枪均少有特写镜头,而多是一晃而过,但即使如此,影片在处理时也绝不马虎,可见其良苦用心。
在老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中,青年突击排除排长配备的是快慢机,班长配备的是3中锋枪外,战士们则是一色的三八式,而副排民刚刚从区小队升级上来,背的却是老套筒,表现出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的差别,甚是合理。老电影《董存瑞》中,影片的开头,作为民兵的董存瑞用的是一支九一式骑枪,同为民兵的那振彪用的是一支老套筒。这两支枪最风光时是在消末,所谓“毛瑟精兵”指的差不多就是这代枪,但到了抗日战争末期,这两支枪已经是明日黄花,稍强一点的主力部队一般不会再用此枪,影片中将其用于民兵之手,与主力部队“一色的三八式”相映,可稠相得益彰。
在一些成功的老电影中,枪还起到象征时代发展变迁的标志作用。《董存瑞》中,片子开始时,董存瑞用的是九一式马枪,振彪用的是老套筒。参军后,二人换上了三八式,影片到后半部分时,则又换上了司登式。运用枪这个无声的演员,道出了人民解放军用缴获不断壮大自己的历史事实。该片中有前后两组基本一样的镜头,前一个是董刚刚入伍后全连整队行军的镜头,战士们肩着清一色的兰八式。这表现的是抗战后期的事,兰八式在当时可算是很牛的妻而全连清一色的三八式,那就更牛。后一个镜头也是同样的行军队伍,表现的却是隆化战役之前,还是董存瑞、到振彪、王海山他们,队伍中却已经太量出现了司登式。这两处的对比,用几乎同样的场景,却表现出不一样的装备,是相当的精彩。
再比如反映建国初期剿匪土改内容的老电影《勋龙沙》,片中工作队的战士最初是司登式冲锋枪、卡宾馆枪、3冲锋枪等杂牌枪,这是解放战争时国军的装备,用于解放初期的我军,很好地表现了这些战利品的使用情况。影片演到后半部分,还是这些工作队的战士,却全部换成了五零式,这是与当年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刚刚解放时,我军仍然装备着万国造的杂牌枪,到了五十年代初,具体哪一年说不清楚了,开始换装五零式冲锋枪,使全军律。影片中,4句有关的台词也没有,却用电影语言无声地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五十年代换装的历史。还有《地道战》,影片开始时民兵牛娃用的是一支老套筒,到了后来则变成了三八大益;民兵队长高传宝如坑突图时,双手各执一支土造的独獗,到了影片的后半部,腰里剔的已经是一支德国造了。作为教学片,影片不无夸张的成分,但将枪械如此的处理,却明显表达了导演的意图。
新的作品和老的作品相比还有一个差别,即老电影老的小说中,不仅对什么人周什么枪很是重视,即是对枪的性能以及使用上也交代得十分清楚。比如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双枪,右手这支是长茵盒子,左手这支则是警用型短筒盒子,长茵的用以攻,短筒的用以防,很符合当时中国武装人员的习惯。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李向阳右手的长苗盒子上的准星已经被铿掉,这也与当年英雄们使用盒子炮的习惯相一致,因为那时为了省事和便于隐藏携带,枪手们往往并不用那硕大的木头盒子枪套,而将盒子炮插子腰间,铿掉准星,使枪管圆滑,为的是方便插枪拨枪。同时,不用准星精脯,说打哪就打哪,说打左眼不打右眼,也显示了用枪人的自信影片中这样处理,与史实出奇的一致,我只想说一个字,精!太精了!可惜的是,1974年重拍的《平原游击队》,已经没有这个精彩的表现,而代之以样板戏那样的枪把上的红绸子,真是恶心!
十七年小说《烈火金刚》中,类似对枪的特性的描写也比比皆是。随便学个例子,如刘铁军拿着一支从其妹夫高铁杆那里借来的鸡腿槽子对准史:新瞄准时,史嘲笑刘的枪是“小老婆儿耍着玩儿的”,就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枪械的熟悉。鸡腿檐子在有些地区系指王八盒子,但在冀中则指袖珍型王八盒子。此袖珍型王八盒子,即7毫米南部手枪该枪个头小,外形圆润无棱角,威力也小,给女人用是很恰当的,拿在男人手中则就像今天的大老爷们开着小型车或骑着微型踏板助力车一样,很有失采。小说中史更新嘲笑刘铁军,特别地符合该枪的情况,令人赞叹。
还比如老电影《南岛风云》张强掩护炊事员背粮那场戏,其使用毛瑟快慢机的方法是远距离时将木制盒套结合在手枪握把上抵肩行短点射射击,当敌军迫近时,则单于持枪月二将枪身放平向敌横扫,不论其战斗动作还是对枪的性能的掌握,都是恰如其分。因盒子炮的瞄准基线相对中锋枪略短,在对稍远距离的目标射击时,单手持枪效果不佳,而将兼作枪托的水盒子结合行抵肩射击,则能有效增大射击的准确度。另,使用快慢机行点射或扫射时,极易造成枪口严重上跳,故当时国人近距离对敌时,都是将枪身横置,借助枪口的上跳将射弹成扇面发射,影片如此这般的处理,足见编导的造诣之深。
一部影视作品,不管你故事编的多么好,多么的感人,可若有一处穿帮,必然让观众立刻从你的剧情中走出来,而失去与之共鸣的效果。比如,当你正走进剧中,与故事的主人公们一起憋劲一起激动时,却突然看到长征路上抢渡大波河的勇士手中使用的竟然是司登式冲锋枪,或突然看到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将士用的竟然是五六式冲锋枪时,你说你还能沉浸在剧中吗,要是我看到这些的话,我肯定会立马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