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在民国时期,大概就如同左轮在美国的西部开发时期一样,绝对是一号明星。与其相关,影视中自然也是出镜率最高的。但也许是多数的影视工作者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或者是对其不那么爱好,结果弄出了许多的错误,现不揣浅陋,将其指出,还望有识者批评指正。
一、张冠李戴的孙中山礼品枪
上海公安博物馆有一件据称是镇馆之宝的文物,一支镀金的西班牙造阿斯特拉900型手枪,在该枪的展览说明中写着:孙中山的礼品枪。无独有偶的是,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也有一件一级文物,是一支德国造毛瑟712型手枪,一旁的解说中写着缴获张辉珊的驳壳枪。这样的展览至少已经有十年,不知接待过多少观众,也曾被多家官方的和民间的网站转载,网上浏览量也相当的大。因为两馆都有极不错的声誉,这样高级别的人物与文物的结合也走入许多人的心回,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快慢机的但我得说,这是极错误极荒谬的搭配,阿斯特拉900型手枪不可能会是孙中山的礼品枪,毛瑟712型手枪也不可能是张辉珊的生前佩枪,因为在两位太人物生前,这两支枪都还没有诞生。
在上海公安博物馆中,写明这支阿斯特拉900型手枪诞生于十九世纪末。这就是胡扯了。世上第一支盒子炮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没错,但盒子炮与盒子炮并不相同,大概管理员并不能区分不同型号的盒子炮,才有如此胡扯。实际上这支枪诞生于二十世纪的1928年,而此时,孙中山已经早于三年前病故了。
众所周知,毛瑟手枪,也就是国人所称的盒子炮、匣子枪、驳壳枪,自十九世纪末在德国诞生后,因其个头大,射程远,威力强,使其在东方的中国受到高度的青睐。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不论是政府军队,还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还是豪强地主的家兵,都大量地购进,用以装备各自的军队和武装人员。这些军队或豪强,能从正规渠道进口的就从正规渠道进口,不能从正规渠道进口的就通过走私,或者通过第三方搪客,反正不管什么渠道,能买到手就行。可以这么说吧,德国生产的毛瑟手枪,每十支至少有八支是销往中国的。德国毛瑟手枪的制造商和军火商都从中国人身上赚足了钱。这一情况让当时且己没落但仍然余威尚存的西班牙窥到了,他们也想在内战频仍的中国人身上赚这笔钱,于是就使出了冒牌仿造的手段,也开始大量生产驳壳枪。
西班牙第一支仿造的毛瑟手枪是1927年(孙中山故去两年后)诞生的,型号是“皇家”,还不是后来的阿斯特拉。但第一款型号产量不大,仅3500支。后又进行了改进,于1929年诞生了“皇家2型”,首次增加了快慢机,使其具备连发射击的功能。后来又经过几年改进,到1931年,又一款新型号问世,这就是后来被冒充成毛瑟手枪欺骗中国人从而大量进入中国的毫米31型手枪。
公安博物馆中展览的那支所谓的孙中山的礼品枪不是毫米31,那是一支阿斯特拉900手枪。这是西班牙仿造德国毛瑟手枪的又一种型号。是1928年,也就是孙中山逝世三年后才开始研发的,枪的铭文处也清晰地写着1928的字样。该枪也和“皇家”一样,其外形与德国造的毛瑟手枪极其相似,外行人不易区分。但实际匕阿斯特拉900手枪与德国原产的毛瑟手枪结构并不相同,外观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外部特征,一是它的机匣可以从枪身的左侧打开,中国人俗称的“旁开门盒子炮”就米源于此:二是为了方便制造和节约成本,枪身的右侧有明显的七颖用于固定枪内机件的销钉,“七钉盒子”也就因此成为它在中国的又一个俗称。
阿斯特拉900系列手机有三种型号,公安博物馆展出的那支“孙中山礼品枪”是第一种,即900型,10发固定弹仓,半自动;第二种是901型,10发固定弹仓,装有快慢机,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发射;第三种是902型,20发固定弹仓,有快慢机;第四种是903型,弹匣是插入式,装弹分别有10发、20发两种,中国俗称“西班牙太腰鼓”。另外还有9毫米的904型,不仅可以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发射,而且可以选择射速,但此枪极罕见,关于阿斯特拉手枪,还有另外一个说传,即其中的某一款或某几款,在枪身的侧面有“日国制”三个汉字,因而许多人便说这枪是日本仿制的,或说成是专门为日本定制的。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日国制”中的“日国”二字,并不是日本的简称,而是西班牙的简称困在清末民初,国人称西班牙,是将其称作“曰斯巳尼亚’门简称作“日国”的,因而这枪身上打刻的“日国”,实际是“日斯巴尼亚”,也就是西班牙的简称。当时的西班牙生产的各种仿毛瑟手枪,也和德国人样,是瞄准了中国这个大市场的。因为中国仿制德造毛瑟手枪和仿造西班牙仿毛瑟手枪的兵工厂特别多,其仿制品从外形上看几乎一模一样,曾经给德国和西班牙的原产品以很太的忡击,德国和西班牙的厂家为了表明他们生产的是真货,便在枪身的一侧分别用汉字打刻上“德国制”、“日国制”的字样,以示真伪。但实际上,国内的厂家后来在仿制时,也同样打刻上“德国制”或“日国”,照样假冒。
说完了上海的公安博物馆中孙中山的礼品枪,再说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那支张辉璜的712式驳壳枪。
驳壳枪原产于德国,诞生于十九世纪末,这没错,但博物馆中在给张辉琐硬配这支枪时,大概没有想过,张辉珊“生前”使用的这支712型毛瑟手枪,是在他授首后的1932年才问世的。
毛瑟96型诞生并应用于战场后的几十年间,虽然有过多次的改进,又衍生出多个型号,但全都是半自动的。德国人从没想到过给其增加全自动的功能,因为手枪全自动射击,在除了中国人以外的任何人看来,实在不是很科学的用法。可没想到的是,西班牙造的“皇家”与“阿斯特拉”仿毛瑟手枪,却增加了快慢机,有了连发功能;更令讲规矩的德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连发射击不仅被中国人接受了,而且很快创造了将毛瑟手枪横握射击的战术。眼看着借着自己的枪的名望发财的西班牙人这样抢生意,德国人坐不住了,奋起直追,于1930年开始研发,次年便改制成功一款带有快慢机的下插梭毛瑟冲锋手枪一1930速射型手枪,但最初的这支速射型,却并不是搏物馆陈列的那支张辉珊使用的型号,而是不太成功的一种型号,和后来的712型还是不同的,其外观上最太的不同是快慢机的形状有差别。因为其不成功,所以此枪产量极少,便又改型,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张辉璜被俘后的第三年,才终于诞生了他“生前”佩戴过的这支712型,即后来国人最喜爱的“二十日向大肚匣子”。该枪有两种弹匣,分别为10发和20发。平常用10发弹匣,情况紧急时用20发弹匣。军博中展出的那支“缴获张辉璜的驳壳枪”就是712型装10发弹匣的情况。
如果说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和上海的公安博物馆这样的做法已经十分令人吃惊,那么您若到济南战役博物馆去参观的话,就会将在军博和公博的吃惊扩大到十倍。他们愣是敢将连小学生都认识的1941式约翰逊半自动步枪标注成德国98步枪,敢将著名的鲁格手枪标注成枪牌槽子,真真的令人无语了。
二、哭笑不得的“镜面大肚匣子”
和网友聊天,在说到旧中国毛瑟手枪时,屡屡有“二十响镜面大肚匣子”的说法,让人哭笑不得。这就说明,好多人跟着网上或地摊上学舌,却未必知道什么是镜面匣子,什么是大肚匣子。于是就想多一多嘴科普一番了。
镜面匣子是中国人的叫法,是一种俗称。它是德国造毛瑟手枪中的一款,其特点是机匣两侧既无任何的铭文标记,也无丝毫凹凸,打磨得十分光滑平整,有如一面镜子,镜面匣子即因此而得名。该枪系早期(大约1899年左右出品)产品,半自动,大环机锤,采用十发固定弹夹供弹,只有极少数是二十发的。中国天津大沽造船所曾有仿制,外观基本一样,也全是十发弹夹。
“二十响”系对毛瑟712型手枪的俗称,但也可以泛指所有供弹为二十发的毛瑟和仿毛瑟手枪,包括全自动,也包括早期半自动的:包括插梭(可更换弹夹)的,也包括固定弹夹的,包括德国造,也包括西班牙造,还包括中国仿造。但不论全自动的,还是半自动的,不论是插梭的,还是固定弹夹的,不论是德国造、西班牙造还是中国仿造,绝大多数其枪身两侧均刻有铭文,并有凹凸。西班牙902手枪虽无凹凸,但有铭文,并且有快慢机,自然不能称作“镜面”了。至于“二十响”所特指的712型,机匣两侧不仅有铭文,有快慢机,更有显著外凸的弹夹插座,更与“镜面”相去远矣。该枪这凸出的弹匣插座,正位于全枪的中部,就像一个人外挺的大肚子,“大肚匣子”也就成为国人对该枪最形象的俗称。
综上所述,便可知“二十响镜面大肚匣子”的称法是多么的可笑了,因为这就像形容一个人“光洁如玉的麻子脸”一样的自相矛盾了。
三、驳壳枪不是那么个背法
电视剧《井冈山》中,有大量贺子珍背驳壳枪的戏。片中的贺子珍左肩右斜地挎着一支驳壳枪,一条皮腰带,紧紧地扎住那好看的细腰,也紧紧地将枪的背带前后全部扎在其中。那枪背带调整得很短,被牢牢捆扎住的驳壳枪的枪盒几乎挨到了腰带上,人看上去很干练。最近热播的《狼毒花》,片中主人公那把盒子炮,竟然被九龙带(驳壳枪子弹带)给完全地箍在了里面。男女演员的身材都不错,配以这样的捆扎法,甚是好看。可我不明自的是,这抢到底是用来打仗的呢,还是作为一件饰品?他们这样的捆法,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可怎么能够迅速地把枪抽出来呢?
我们在一些旧的文献照片和一些“****”前老电影中,看到人们背驳壳枪时,都是将枪背带置于腰带也包括身上的所有带子之外的,都是将枪的背带放的很长从而使那长长的木盒子吊到屁股下面的,同时,更多的人都是采用右肩左斜的方式背挎的。为什么呢?这是有道理的。
其一,作为随时准备抽出来应付突然情况的手枪来说,它背在身上,不能被任何的其他的带子所束缚,而只能置于其他带子的外面。这是一条铁律,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军队都必须遵守的铁律,谁不遵守,谁就是找死呢。
这样背法,除了方便抽枪,同时也因为盒子枪那大大的木盒子,还有一个功能,是用来结合到枪的握把上作枪托使用的。而使用手枪射击时,往往敌人已经逼近,那么就需要用最便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将其与枪把结合,要是将其用腰带捆扎,势必就得先解下腰带才能移动枪盒套,这就徒增了不必要的麻烦。而要是将其不仅仅捆扎在腰带里,甚至还要捆扎到子弹袋里,那要是想移动它,就等死后再说吧。
其二,驳壳枪枪身特别长,一般都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枪背带的长度应调整到当右大臂伸直或略弯曲时刚好方便地握住枪把,这样才能把那长达300多毫米的毛瑟手枪从盒套中抽出来。二战时德军般将手枪置于腰带左前侧,美国人习惯将左轮斜挎到屁股上或固定在右大腿部而且一般都放置的偏下,也都是为了右大臂伸直时方便地握住枪把抽枪的。
再来看《狼毒花》和《井冈山》中男女演员的背枪法他们要想抽枪,势必得将右大臂使劲地弯曲才能握住枪把,而主罢手耳将那300多毫米的枪身完全地抽出盒套,大臂就还得再使劲地弯曲。可人的大臂就那么个构造,你再怎么弯曲,又能有多大的活动范图呢,尤其像剧中贺子珍那样娇小的女人,她要想握住紧挨着腰带的枪把,大臂就已经得弯到差不多极限了,她要怎么弯曲大臂才能将那300多毫米的驳壳枪从木盒子里抽出来呢,而且那枪背带又让皮带给紧紧地束缚住纹丝动不了。我真是为她担心,这要是遇到臼狗子,人家哪怕就是远在一百米以外冲过来活捉了她,她的枪也未必能抽得出来。
实际训练与作战中,驳壳枪抽枪的要领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是右肩左斜的背法,是用左手握住枪盒下部,将枪体送至身体的左前侧,右手握住枪把,同时用拇指按压盒盖卡扭开启盒盖,双手合力将枪抽出:如果是左肩右斜的背法,则先用右手抓握枪把及枪盒上部,将其送到身体前侧或左前侧,左手接住,下面的步骤与右肩左斜的背法相同。当然,因为驳壳枪的木制枪套较重,向下的垂力较大,单手操作也并不困难,但要是皮制枪套,单手操作就明显困难了。
显然,述两部片的导演和演员,是丁点也没练习过抽枪的动作,因为只妥他们练习一回抽枪的动作,哪怕就练那么一回,他就知道这样的携枪法妥想抽出枪来有多么的困难了。
四、驳壳枪不是那么个打法
我称得上超级检迷。特别是对民国时的老枪,就更是迷恋。但生不逢时,那些伴随了民国史走过去了的毛瑟、鲁格、盖德、期登,就跟我无缘工,倘若要是有机会,一定会把玩个够的实际只要是男人,大概从小时起,就与生俱来的有一种对枪与车的好感。但也有例外,即近些年来国内的演艺界明星大腕们。按说他们经常扮演英雄豪杰或是特工大盗什么的,是有太多的机会玩这些老枪的,再说这又是他们的职业,就更应该玩得十分的精通才是。你看西方或是香港的枪战片中,演员们就把枪玩的特别的精练老道,看上去不由你不赞佩人家的功夫。但我国的情况却正相反,我们看近些年的许多影视中,那些明星却似乎对枪特别的不屑,别说精熟了,甚至连最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就说这毛瑟手枪的使用吧,就存在着太多太明显的错误,一个最明显最常见的错误是,片中角色手持毛瑟手枪,近距离地对着敌人的脑袋大喊“再动我就开枪了’气可你再看那特写镜头中的盒子炮,大机头(机锤)关闭着,小机头(保险机)也关闭着,可见他们对此物是十分没兴趣了。不仅是演员,包括摄影、导演在内,只要他们稍稍对枪有那么一丁点的兴趣,或者只要他们对拍枪战片有那么一丁点的敬业,也不会犯下如此错误的。
再一个是动不动就连发,且实施长点射,就跟打重机枪似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电影《飞虎队》中。因为大概年代久远的原因,我们极少能够在影视中看到毛瑟手枪连发射击的,只有《飞虎队》中例外,动辄连发。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毛瑟手枪是冲锋手枪,不是微型冲锋枪,和后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是作为手枪设计的,只有在少数极端特殊情况下,比如近距离的遭遇战、室内突袭等场合才实施连发射击,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作半自动射击的,其实,就是冲锋枪,这种长点射的射击方式也不是经常使用的。当然,作为娱乐观众的影视节目,这样打好看,剌激,而既然好看,历史真实也就可以不管了。说到这想起一部外国片《逃亡雅典娜》。片中男羊角将一支毛瑟手枪递给一个对打仗并不在行的魔术师,并对他说,“一枪一枪地打,却像电影中那样隧随即生、昵啦啦的。”从这句台词中,可以看出人家的敬业和对枪械使用的精通,再联想到我们国内相关的影视,心中不知什么滋味。
还有一个是持枪的姿势不对。《电虎队》中打毛瑟手枪,角色都是将枪身竖直了,就像我们平常射击教学中打半自动手枪那样打连发,这是与史实不符也是与冲锋手枪的发射特点相悖的。受后坐力的作用,手枪射击时,枪管会有一个向上的跳动,而且这跳动的力很大,单手是很难控制得住的,毛瑟手枪也不例外。如果是半自动射击,每射击一次重复瞄准一次,那么这跳动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但要是实施点射就不行了。点射时,如果按《飞虎队》中那样的打法,即将枪身直立,缺口准星水平朝上,则除第一发外,其余的子弹部将越来越高地打到天上,这也正是外国人不愿意使用毛瑟手枪,特别是不愿意用其进行连发射击的主要原因。中国人使用毛瑟手枪进行连发射击时,是将枪身翻转90度,水平放置,这样连发射击的枪弹,就会借着枪管沿枪身轴线的上跳,很自然地成一个扇面横扫出去。因为长期这样的射击,以至于用惯了毛瑟手枪的枪子们,在进行半自动射击时,也往往采取同样的姿势在这点上,仍然是“****”前的老电影比较忠实于历史,也与当年的战术动作相一致。比如《南岛风云》中由仲星火饰演的张强这一角色,在掩护炊事员抢粮这场戏中,就曾使用二十响与敌对战。该片对毛瑟手枪使用上的处理是,在远距离上,是将木制的盒套配接于枪把上,卧姿,抵肩,左手握住弹臣,行短点射;当敌人逼近时,则一边向后撤,一边单手持枪并将枪身放平向敌横扫。导演处理的妥帖,演员表演的精练,每看到此,对老影人的敬业精神使生起一种由衷的敬佩。这种将枪身翻转90度的打法,在毛瑟手枪大红大紫的年代,是任何一个使用过此枪的人都掌握的一个最基本的要领。但这种射击法,却从任何的射击教范上都找不到,是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的一个奇迹。无怪那些老外们惊呼这么一个伤透了脑筋也没有解决的难题,被中国人轻轻地动了一下手腕,就解决了。
毛瑟手枪己经退役几十年,今天的导演呀演员呀军事顾问呀什么的,不知道该枪这种独特的射击方式也可以原谅至于该不该打连发都要打连发的处理方式,为了好看,也是个理由;可你拿枪比画着,却连大小机头都不打开,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说,就实在讲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