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洋军的队属炮兵可不是空架于
可能因为北洋军阀在人们头脑里己经成为腐朽没落的代名词的缘故,也可能是因其没落而对之不屑年顾,所以许多人凡说到此,基本是笔带过并概否定,就连它在一系列军事变革中所做的贡献与曾经的辉煌也一并否定了。比如一位军事发烧友撰写的《国军大陆时期炮兵史》中,在说到北样军每师一个炮团54门火炮时,便有这样的文字,“这种编制的实际火力配属上基本是徒有空架子而已。一者全国无法得到普遍实行,二者根本无力将重型火力配备到每一个炮兵建制单位(这种情况甚至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时全盛时期的国军都无法做到)。”
这其中的第一个理由,即“一者全国无法得到普遍实行”是说的没错的。但北洋陆军与北洋时期的陆军是两个概念,我想作者大概是闸北洋陆军代指北洋时期的全部陆军了。笼统地这样说也没错,但这样一言以蔽之,就容易抹杀狭义而言的北洋陆军曾经装备精良的历史,显然是不妥的。就狭义的北洋陆军而言,其师属炮兵可绝对不是“徒有些架子”,解放战争时的国军无法做到的,北洋陆军未必一定做不到。
北洋陆军与北洋时期的陆军是应该区别来看的。前者是北祥军阀的核心部队,这些部队构成了北洋军阀统治的柱石,如吴佩孚第3师、孙传芳第2师、齐樊元第6师等:后者是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有的部队,包括北洋势力范图的省属陆军,如川军、陕军、苏军、浙军等,也包括与北洋对立的南方革命政权的军队,像什么建国川军、建国豫军、山陕讨贼军、湘南护法军等。这二者是两个概念。如果就北洋时期除北洋陆军以外的多数部队而言,说某师属炮兵空架子是基本符合的,但就整个北洋军队泛泛而言,这样定论则有欠妥当。因为对于构成北洋军阀核心武力的、始终扮演着这一时期军事舞台上主要角色的为数不多的精锐师旅,无论如何不该忽视。
就火炮种类的发展情况看,国民革命军中的迫击炮与战防炮的数量,肯定是多于北拌陆军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火炮,也肯定是优于半个世纪前的同类火炮的,但在师属火炮的数量上,却未必是同样的结果,在装备的满编率上,却未必是同样的结果。就队属炮兵的建设而言,一直到民国在大陆的历史终结,还从没有哪一支军队超越北洋陆军。北洋晚期除夕忡,包括以炮兵火力强大著称的驻印军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的美械军。而且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并非编制表上的数字,而是装备实力。
北洋陆军的师属炮兵编制数的门火炮是不是空架子呢?我直接借用北洋军史方面最资深的网友西塞罗在所撰《晚清炮兵发展概略》一文中关于北洋六镇与禁卫军炮兵实力情况“近昌在陆军第一镇:前身是1902年起开始编练的京旗常备军,1904年初练成六营二队,其中过山炮一营。次年,又增加陆路炮一营,夏天改编为陆军第一镇,又增练陆路炮一营,组成炮队第一标。炮一标装备有日造七生半陆路炮十八芋,格鲁森五生七陆路炮和过山地各十八尊。
“直隶近战陆军第二镇:原为北洋常备军左镇、第一镇,是新军中最早成立的一镇,1905年夏改编为陆军第二镇。炮二标的火炮均为1903年从日本购入装备,较为整齐,计有目造七生半二十九倍身长管退陆路炮二十六尊和日造七生半十三倍身长速射过山炮十八尊。
“近哉陆军第二镇:原为1904年成立的北洋常备军第二镇,1905年夏改编为陆军第二镇。炮三标的火炮均为德制,但炮式较杂,原有克虏伯七生半轻重陆路炮二十六尊、七生半途射过山炮十八尊。1907年调赴东北驻防时,将一营克虏伯陆路炮十八尊上敛,是换为一营格鲁森过山炮十八尊,变成一营陆路炮和两营过.炮。
“直隶近战陆军第四镇为北洋常备军右镇、第二镇,1905年夏改编为陆军第四镇。炮四标在初成时,炮式较杂,装备英、德制的七生半陆路炮二十六尊和湖北、江宁制造的五生七过山炮十八尊。以后将杂制各炮全部更替,换装为日制七生半陆路速射陆路炮(三十六尊)和过山炮(十八尊)。1907年抽出一营陆喜地调赴东北,编入第二混成协。
“近战陆军第五镇:以山东的式卫右军先锋队为主改编,初为北洋常备军第五镇,1905年夏改称为陆军第五镇。炮五标装备有克虏伯七生半三十倍管退陆各地三十六尊、克虏伯七生半十四倍身长管返过山炮十八尊。1907年抽出一营陆路炮调赴东北,编入第一混成协。
“近.陆军第六镇:以武卫右军和自强军合编,初为北洋常备军第四镇,1905年夏改称为陆军第六镇。成镇时将原武卫右军、自强军1日;地上缴,更换为新式的法国.鲁苏七生半陆路管退快炮三十六尊、克鲁苏七生半过山管退快炮十八尊。
“禁卫军:禁卫军于1909年初开始编练,在武昌起义前夕正式纷成。
禁卫军相当新军一镇,除步队第四标外,全革旗丁组成,各级军官也全为旗人。军械之精,过于北洋六镇,其炮队一标内有陆直在炮两营、重炮一营,军还直属机关炮一苦。”
西塞罗在网络军史图子里,尚以考证严谨缤密著称,其所用数字,均标明出处,可——对照从这六镇和禁卫军的炮兵实力上看,我实在看不出它是“空”在哪里。
1906年,清新军举行陆军会操,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红蓝实兵对抗演习。组成南军与北军。南军出第八镇全镇与第二十九混成协全协组成。共装备陆路炮36门,过山炮54门,北军由第五镇抽拨的步队一协,马队一标,工程队一营,第六镇抽拨的步队一协,第四镇抽拨的炮队一标,编成混成第五镇,又由第一镇抽拨步队一协,马队二营,炮队二营,工程队一营,编成混成第一协。共装备陆路炮54门,过山炮36门。南军的火炮数量,恰好是一个炮标叉两个炮营的编制足数:北军亦然。从这次秋操,就多少能够窥见那时火炮编制的满员率如何吧。
进入民国后,北猝陆军的炮兵总量有了极大的发展,队属炮兵的满编率则因军队的扩张而有所下降,但下降不多,一直到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前,严重缺编的情况基本没有,更不可能出现空架子的情况如1916年第四师的情况:炮兵第四团“第一营营长王锐军械江南造七生的五管返山炮十八尊”,“第二啻……营长周荫人……军械日本造七生的五速射野炮十八尊”。第三营……营长周锦成……军械日本造七生的五速射山炮六尊,因前拨拱卫军六尊,拨福建省六尊,现均未补是门门有着落,只是未补而己。
再如参战军第一师1919年的情况,“炮兵团辖三个营,每营辖三个连,每连有火炮四门第一、二两营为野炮,第三营为山炮,口径都是七公分五”.此时的参战军炮兵连,已经由原来的6门制改为4门制,这样的话,参战第一师炮兵团共有75口径火炮36门,相对于后来的国民革命军步兵师来说,其优势仍然明显。
又如一些零散的文档片断2辛亥革命时,时任第二镇炮队队官(炮兵连长)的王坦回忆“我的炮队(炮兵连)是六尊编成,我取六六二百六米宽的射面··第一排炮放究,他的炮兵阵地上人影都不见了。”文中,一个炮连6门炮一门不少直皖战争时宣军谍报人员所写的情报“一、上午五时余,到十五师步兵一营、炮队一连,炮阴尊开往豆店……下午四时余,第十五师三十旅步兵一营、第十三师炮兵二连、大炮八尊开往豆店。”
一个连4门炮,两个连8门炮,亦符合当时4门制炮兵连编制全额,1923年日本情报人员关于奉军调动的情报,“由林西府出发,系正式陆军旅团,附大炮十二门、炮弹八箱、新式机关枪四架、子弹二十万粒”,旅团,系日人对中国混成旅的称法,以一旅所编大炮十二门,也符合奉军整军经武后一个炮兵营的编制。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军第二十三师“知内部生变己确,大势已去……遂有部分缴械。计得帐篷四百座,大车三百辆……枪炮弹八百余箱,大枪五千余支,炮三十六门”。不知直军是否已采4门制炮连新制,若是,则此36门炮乃一个完整炮团的编制数.当年的战报、杂志,似这样零星的记载多不胜数。从这些零碎的文字中,实难看出北洋军炮兵编制壁架子的情况。
还主日第二次直奉之战之石门寨战场,当时有报道云:直军吴佩孚“即令:!炮向指定之地点,尽炮火射击之力,猛肆轰击,凡数百发",但就在直军满以为奉军炮兵阵地己全数为直军所毁时,“突闻炮声雷动,有若地覆天翻……只见山崩地陷,血肉横飞’气从这些文字的描写,可见当时炮火之炽烈。后直军败北,奉军仅在秦皇岛、山海关一线,便缴获直军大炮200余尊。盖此地宣军系3个师又3个混成放,即使这3个师3个旅的火炮全没有战损而全为奉军所缴(实际不可能),以200余门分属于3师3旅,亦足可见其满编程度。
第二次直奉之战,已经是北猝军阀的晚期,队属炮兵的满员程度已大不如前,而在这个时候,3个师又3个旅仍然有200余门大炮,这是后来新军阀混战和国共内战时远远无法达到的比直奉第二次战争稍早开战的江浙战争,其炮火的炽烈程度,似乎丝毫不亚于直奉之战,从当时租界所办《警务日报》的报道中,亦可窥知一斑,只是报道过于零碎,这里不再罗列。
自第二次直奉之战后,北洋军阀开始了大的混战,也开始了急速的衰落,这之后,军队扩张到原来的许多倍,而火炮的生产与购买能力却并不能与之俱增,总的火炮数量被增长了许多倍的师旅平分后,队属炮兵的满编率也就开始急速地下滑,虽不至于完全空编,但用“空架子”来形容也不算太过分了。
为什么北洋陆军在其全盛之时会有如此满额的炮兵实力呢?一是北洋陆军的建设在全国陆军建设中重点倾斜,“倾全国之财,练北洋之兵”,困而能够保证精锐。早在北洋陆军建军之初(北猝陆军创练于1895年,成型于1905年,并非误传的始于1912年七晚清外购的军火分配便严霆不平衡,其重点在保证北洋陆军。六镇与禁卫军所编火炮最先是中外杂陈,既有75口径,也有57口径。后经不断更新,基本全部换成德、日、英、法等进口的当时最先进炮种,且将57口径炮逐步淘汰,而统一为75口径每有新炮购进,必先装备六镇与禁卫军,而将换下的火炮再配备给其他省军。进入民国后亦然,重点十分突出。因而能将有限的火炮装备少数精锐师旅,达到齐装满员。为了确保兵精械足,北洋陆军师的数量3直严格控制,始终保持在20个左右,故而这为数不多的师旅,不论兵员还是枪炮,都极少看到有严重缺编的纪录,因而始终在当时的政治军事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吴佩孚、我叫苦芳、齐瘦元等官居相当于今天大区司令的巡阅使了,仍然死死抓住师长虎符不放的主要原因。
二是北洋陆军基本无独立炮兵,而队属炮兵也只是师和混成旅这两个编制单位才有,因而师(混成旅)属炮兵实际上也就囊括了当时全部的炮兵,故而可以确保足额。在当时,师之上的军非固定编制单位,困而没有军属炮兵:当时步兵伴随火炮还处在幼年,师以下的旅、团、营等战术单位也只在北洋的晚期才有少量迫击炮的编制,因而全军的炮兵便几乎全部集中于每师(旅)编制的炮兵团(营)内,因此达成师(旅)这一级的炮兵数额大、满编率高的效果。
二是有强大的造炮能力旧中国军队的火炮来源,不外两种途径,外购与自产。北祥车外购火炮的情况与国军相比似乎看不出什么不间,而自产的情况则相差悬殊。考查中国师属75山炮和野炮的生产情况,就不难发现,四个具备山炮、野炮生产能力的上海、汉阳、奉天、太原等造炮工厂,其生产的黄金时间全部集中于北拌军阀统治时期。沪厂造山炮始于1905年,终于1932年:汉厂造山、野炮始于1895年,终于1936年奉天厂生产山、野炮始于1921年,终于1931年:山回厂造炮始于1923年,终于1937年,抗战胜利后又恢复生产。
由于山回与东北的特殊情况,国民革命军能够实际掌握的造炮工厂只有南方的上海和汉阳二厂,而该两厂自北伐战争后,因不堪连年战火的破坏,其山、野炮的生产能力已经急转直下,微乎其微,苟延数年后,分别于1932年和1936年被迫彻底停产。整个民国时期生产的山、野炮有3000余门,而北洋时期生产的,保守的估计,也在2500门之上。第次直奉战争时,直军曾一次便将“存储武昌楚望台之机关枪四十架、过山炮五十尊,炮弹十箱,子弹三百箱,又由汉阳兵工厂拨弹一百箱,统交该官运洛应用’。如此大手笔,是后来新军阀混战时想都不敢想的。以强大的火炮生产能力供应北佯不多的师旅,这也是北洋陆军的队属炮兵远远强于国民革命军的队属炮兵的原因之一。
《国军大陆时期炮兵史》一文,考证之缤密,数据之丰富,评价之客观,足证作者对国军研究的功力深厚,令人赞佩。但将北洋陆军与北佯时期陆军搁在一块笼而统之地给予否定的说法,则显然与史实太不相符。
二、是大炮还是小山炮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中,将75口径的山炮称作小山炮的,我是只看到《集结号》中有这种现象。那里面曾不止一次地通过团长与连长之口不屑一顾地将缴获的日75毫米四一式山炮称作小山炮,这有点牛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是当时没有将75毫米口径的山炮称作小山炮的第二,是当时作为一个团长和连长,是没有权力处理缴获的这个大家伙也没有理由对其不屑一顾的。
翻看国共两军的原始档案,读双方将士的回忆文章,对于75口径的山炮,倒是称其作大炮的比比皆是。
从民初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人们一般将20毫米的高射炮称作小炮。民国的后期,37毫米战车防御炮多了起米,迫击炮的品种多了起来,但被称作小炮的,仍然仅指20毫米的小高射炮。至于小钢炮,似乎仅指60毫米迫击炮。
大与小,快与慢,都是相对的,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换着不同的定义的。兵器的口径与射速也是如此,比如说早年的79毫米八八式委员会步枪,也就是后来被视作落后装备代名词而经常遭到英落的“老套筒”,就曾是当年最被人称道的典型的小口径连发快枪,这是相对于更早时的11毫米以上的口径和每次仅装弹一发的步枪而言的。你要是拍那个年代的电影,要是从清末新军口中说出79口径太太说它射速太慢的话,那就是胡说八道了。和枪的口径大小是相对的一样,炮的口径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在清末刚刚从国外引进火炮时,因为主要是57毫米和75毫米两种口径,所以当时有将75毫米火炮称作重炮的。但到了民国初年,大于75口径的火炮又进入到中国,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才将重炮一称让位给了更大口径的火炮,但一直到大陆解放为止,重炮在中国的战场上都占极其少数,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也就仍然是国共两军的绝对主力大炮。
为什么呢?这耍从民国时期火炮生产装备的情况米说了。和小炮的生产与列装正相反的是,从1912年到1949年,中国军队的大炮(即75口径为主力的山炮和野炮)的生产与列装是一代不知一代一直走下坡路的。先从生产上说,拌务运动后,中国的兵工生产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到民国建成后的北洋军阀统治初期,中国的兵工生产达到了民国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巅峰状态。这一时期,能够生产太炮的,有上海、汉阳、沈阳、太原等数家,特别是沈阳与太原两家,大炮的生产相当多。到了北伐完成后,由于连年的战乱,上海、汉阳等厂的大炮生产已经停止,无力再恢复生产。
沈阳与太原两家,仍然保持了几年的强势,但随着日本的入侵,先是全国也是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落入敌手,之后不久,太原厂也沦陷。这时全国能够生产大炮的,就只剩下广东石井与湖南株洲两厂,但该两厂与沈阳和太原比起来,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这两个厂也停止了生产,从此一直到大陆解放,除山西阎锡山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少量恢复生产75口径火炮外,中国再没有哪一家还能够有能力生产大炮。
再从军队列装的情况看,大炮的装备情况也同样是一直不断地走下坡路的,特别是队属炮兵,就更是如此。民初北洋陆军时代,每师编制有每个炮兵团,每团三个营,每营六门制炮连三个,全师共有75口径野、111炮54门。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只是编制表上的数字,不,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编制表上的数字,而是基本满员的实力数。在当时袁世凯统治时期,北洋陆军的编制绝对是齐装满员的,极少出现过后来兵员吃空额和炮兵团缺炮骑兵团没马的情况。北洋陆军时代,是中国近代陆军建设唯——个和列强相比不逊色的时代,之后就开始落后无法与人相比了,直到今天,因本人有专门文章论述此一情况,这里不再赘述,北伐完成后,因为此时军队数量膨胀而大炮的生产基本停止,国军的大炮装备就很差了。军队编造时,多数中央军每师能有一两个连大炮就算很不错了,而此时的炮兵迹,也己不再是北洋时期的六门制,多数能维持四门制,有的只是每连两门而已。
到是杂牌军中,尚有部分师继续维持了师属炮兵团的编制,比如湘军何健师、五省联军改编的王金链师、西北军的韩复集师、石友三师、孙良诚师、直鲁联军改编的刘珍年师、徐源泉师等,均有师属炮兵团的编制,但此时的炮兵团已经不再是编制75山野炮54门,而多数已减少至36门了。东北军和晋绥军的大炮装各是最多的,但两军均没有将炮兵团编到师,而是平时集中管理,战时配属各师作战,但就总数来说,东北军与曹绥军的炮兵是最强大的。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全国再没有哪一家能够生产大炮,而全靠进口,故此时队属炮兵的装各也下降到了几乎最低点,许多正规军的陆军师一门大炮也没有,战时能够得到的加强平均也少于一个连的水平,许多中央军的王牌军,才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而已。长沙保卫战时,曾在北伐时以铁军著名的第四军,全军总计仅有一个军属炮兵营,共有75毫米山炮12门,所属各师一门大炮也没有。
因为任务的需要,第九战区配属给该军部分炮兵,计有105毫米榴弹炮一4个营兴6门,76.2毫米野炮一个营计11门,75毫米山炮一个营计12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一个连计4门,加上该军那12门75山炮,总计不过45门火炮。在今天,像上述这种口径的火炮,而且只有45门,即使是配属给一个主攻的步兵连,连长大概都会一肚子不满,但在当时,一个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著名的第四军一个军,能有这样的火炮配备,把个铁军军长美得是几乎要跳起来了,而在九战区炮兵参谋长陈宏棒眼中,则被描绘成“四军炮兵·火力相当强大”,从这位当年的炮兵专家的口气中,我们应该能够知道当时炮兵的情况了吧。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有了美国的外援支持,霆炮方面有所加强,美制105毫米的榴弹炮已经装备到少数几个王牌军(整编师),但直到这个时候,即使是五大主力这样的部队,每个师(整编旅)的大炮,也最多没能超出12门,而且也全是清一色的75山炮,就是谷子地不屑一顾地说出的那种小山炮。像李弥第八军这样算是很有名气的摘系,央军,一个军总共仅一个8门制的105榴弹炮营,所属各师的75毫米山炮营,也都是8门制;东北战场也小有名气的新七军,全军不过个105毫米榴弹炮连,还是上级配属的而不是编制内的,所属三个师中,只有新三十八师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111炮营,其他两个师一门大炮也没有。至于中央摘系以外的杂牌军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淮海战役中,像四十四军这样的部队,全军只有11门半个世纪以前出厂的旧式沪厂造仿克式75山炮,下属的师门也没有。
至于我军的情况,以前的不说了,就说装备改善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吧,以装备最强大的东北野战军中装各最好的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为例,到了大决战时,全纵也就是仅有75山炮30门,75野炮13门,105榴弹炮9门,所属各师一门也没有,全由纵队掌握,战时根据需妥向下配属。
这是东野的情况,全军最牛最牛的了。其他的部队,谁敢和东野比呀。当时陈谢集团奋战豫西时,其九纵全纵队仅有山西造75毫米山炮3门,最强的四纵,也不过全纵8门75山炮而已。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战役时,其王牌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一军)全纵队连一门75毫米的山炮也没有,威力最大的重武器也就是13门不同口径的迫击炮而已。
《集结号》反映的中原部队,其装备情况远不如华东,更不如东北,一直到淮海战役时,整个中原野战军所有的75口径山炮加起来,也就只有42门,比它更强的大炮,也就只有同口径的75野炮2门,还不如东野一纵的大炮多。返一万步说,即使他们真能像东野那样的超级强大,哪个连长敢那么大的口气,对一门四一式75山炮如此的不屑一顾,又有哪个团长敢对于一门新缴获的75山炮那么随便地调配。别说作为一个中原部队的连长团长,即使他就是华东的或是东北的,即使他是个旅长师长,缴获一门基本完好的四一式山炮,也够他乐几天的了。
诚然,就像我们早已不再将8毫米甚至10毫米口径的步枪称作小口径步枪一样,也没有谁再将75毫米口径的火炮称作大炮了,但今天的标准不能代表昨天的标准,不然社会就不再是前进的了:同样的道理,就像今天我们可以对二十英寸彩色电视机不屑一顾,但四十年前的我们却无论如何在谈起二十英寸彩电时没办法不流口水一样,今天哪个步兵团要是再缴获一门75口径的山炮也同样不会有谁再把它当作宝贝了,但今天的眼光不能代表昨天的眼光,不然我们就没办法区分历史与现实了。
三、美式105%%榴弹炮没那么多
在反映解放战争的影视剧中,好多涉及炮火打击的镜头,总免不了美式105榴弹炮的戏,而且不论战役战斗规模的大小,都能看到。师团规模的如此,甚至分队规模的战斗,需要炮火时,也把105榴弹炮搬出来。给人的感觉,似乎这105榴弹炮在当年十分普及似的。不仅画面语言是如此,更有台词也如是说。有一部电视剧《北平战与和》,剧中就有这么一场戏,傅作义提问一名师长,要他回答他们全师有多少门火炮,该师师长回答说“12门美式榴弹炮,12门重型11炮,25门重型迫击炮”我的天呀!当年华北战场的一个师——不是整编师——就是一般的师,能有这么多的火炮?不仅如此,他口中的重型山炮是什么?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有这样的说法。这样的表现法,不仅在电视剧中盛行,许多有关解放战争的纪录片中,也屡屡这般,即动辄嫁接一些美式105毫米榴弹炮排列的整整齐齐齐放的镜头,也不论是团规模的战斗还是连规模的战斗。这就不能不让人发问,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战场上,攻击敌方一个营甚至一个连的防御阵地,能随便地呼唤105毫米的美式榴弹炮吗?不能。一百个不能。
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开始生产于二战时期的1941年,是美军一款十分成功的师属支援火炮,曾在二战中立过大功。最早进入中国是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至抗战胜利前,其装备了14个美械军,即第2、5、6、8、13、18、53、54、71、73、74、94、新1、新6各军。当时美械军的编制,是每个军一个榴弹炮营,每营三个连,每连4门炮,共12门炮。其中除18军缺编一个连,仅8门炮、新1军编了两个营,24门炮外,其他都是按编制编配的。队属炮兵以外,独立炮兵的第4、5两个团,也编配的美105榴弹炮。独立的炮兵团采三营九连制,每连4门炮,两个团各编火炮36门。到抗战胜利前,国军引进的美式105榴弹炮的数字,大概也就这么多了。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美军的剩余军火又有不少运到中国,装备国军,其中也又有部分105榴弹炮。国军独立的炮兵10、11、13团也部分换装美式105榴弹炮,但具体数字待考。此外,其他极少数部队也有美式105榴弹炮,所知者,整72师有一个连,整57师有一个营,60军有一个连,傅作义部有一个营,马步芳部有一个连。兴许还有,我没能考证出。但绝对不会多。除这极少数的美械军和极个别非美械单位有装备外,国军中百分之九十的军和整编师是没有105榴弹炮的,一门也没有。归了包堆,一直到大陆解放,进入到国军中的美式105榴弹炮也就300余门。
300多门,少倒是不少,可中国的战场也大呀,国军的部队也多呀,这300多门美式105榴弹炮,分摊到每一个战役中,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所以,战场上能够看到的105榴弹炮,也就是凤毛麟角了。比如著名的孟良国战役,敌我双方即只有12门105榴弹炮,还因为地形的原因没用上。当然这12门是属于整编74师了,我军则一门也没有。再比如山西战场的临汾战役,攻守双方一门的105榴弹炮也没有。还比如西北战场的沙家店战役、宜川战役等,敌我双方都是一门的美105榴弹炮也没有。在考虑分散后美105榴弹炮比例极弱的同时,也还要考虑战争的损坏,还要考虑后继无源坏一门就少一门的情况,比如国军精锐的李弥所部第8军,在山东作战时,美式的105榴弹炮便减少到只有8门了。辽沈战役被全歼的廖耀湘兵团中,有三个美械军,按编制这三个美械军应有美105榴弹炮36门,但实际缴获只有19门,说明因战争的消耗,各美械军到此时也已经不再是满编了。
1948年3月16日,由****、罗荣桓、刘亚楼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报告了东野全部的火炮装备情况,其中说到的美式榴弹炮,总共只有9门,也未说明是否105毫米炮,而且在此报告中还说到,“美式各种炮弹均少,除缴获外,暂无模造,但缴获不多,故至今美式火炮还不能形成主要火力”。由此报告可见,即使其中提到的那9门美式榴弹炮全部是105榴,其数量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又因为炮弹的问题没能形成战斗力。当然,这是1948年3月的事,到了年底,辽沈战役胜利后,情况也许会改观。但即使国军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全部完整地被东野缴获,又能有多少?这还是全军几大野战军中最牛的四野的情况,至于其他部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美式型105毫米的榴弹炮长得很帅,在当年可说是很具超前感的,在今天世界各国也仍然有装备因而今天我们拍摄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编导特喜欢用,甚至那些号称严谨的解放战争纪录片的编导也经常剪接,同幅图片或同一段视频被重复地嫁接到关垦关外江南江北各个战场,嫁接到任何一场战役或战斗中。实际上在当年那样的装备条件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今天,攻击敌一个连的防御阵地,别说呼唤105榴弹炮,就是呼唤一个连甚至一个营的152加榴炮,也不算过分,可就像不能因为今天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用手机,就认为三十年前随便一个人也可以用手机一样,那个年头,你想得到美式105榴弹炮的支援,到哪儿去呼唤呀?跟谁去呼唤呀?
对于国军来说,掰着手指就能数出来的那么几个美械车,也才只有十来门炮,又全在军长(整编师长)以上的长官手中掌握着,对于我军来说呢,从战争中缴获的为数不多的105榴,我看即便是军长也少有能掌握的。比如平津战役前华北的国军,其美式105榴绝对不超过20门,而且至少半数以上控制在傅作义手里,配属给其起家的老底子35军。再比如我刘邓大军,一直到淮海大战之前,缴获的105榴就只有8门,到渡江战役之前,有了淮海战役的缴获,也才只有24门,是像宝贝疙瘩似的全部由野司直接掌握的。总之不论国军还是我军,美式105榴弹炮就是这个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一个师长、军长,在需要其支援时,恐怕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不像近期一些影视剧和纪录片表现的那样,一个分队规模的战斗就能得到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