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英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今兰州市城关区鼓楼巷一带),兰州之名,始于此时。其名由来,据《元和县图志》载:“取皋兰山为名”,所以称兰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子城县为五泉县。并在皋兰山北麓开始筑城。当时新筑城址约在今五泉山公园以北的鼓楼巷、三爱堂之间。这座城东西长600余步(一步为5市尺),南北宽300余步。因系唐代所筑,故名“唐城”,俗称“唐堡”。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之后,兰州被吐蕃占领长达86年之久,直至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十月,沙州(今敦煌市)人张议潮始收复兰州。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改五泉县为兰泉县,治所未变,但对“唐城”城池进行重修。宋朝时因兰州黄河故道逐渐北移,北宋王朝为了凭借黄河天险,防御西夏南犯,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三月,朝廷下令在兰州“展筑北城”。北城旧址约在今中山铁桥南端偏西一带,因“河畔有石如龟”,又呈红色,且伏城垣下,故名“石龟城”。据《元隆一统志》也载:“石龟城在兰州城北河畔”,都说明兰州此时有了两个城址,新城按方位称“北城”,按地形特征称“石龟城”。
1949年8月26日,解放时的兰州城(关)墙的遗址,为明代所筑。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指挥同知王得,增筑城墙”,这便是最早所筑建的兰州内城(也称子城),此城呈东西略长、南北略狭的长方形。东西长1里280步(1步为5市尺),南北宽1里82步,周长6里200步。城墙高3.5丈,宽2.6丈(一说2.5丈)。四面城墙的大致走向为:东城墙基本上沿今静宁路延伸,经过了张掖路东口、武都路东口;南城墙紧靠今庆阳路、中山路北侧而行,穿过了曹家巷、酒泉路、永昌路等街巷;西城墙沿中山路西段而行,经过了张掖路西口、武都路西口等地;北城墙基本上沿滨河南路延伸,经过了永昌路北口、市委、山字石等地。为了当时防务需要,兰州和全国多数古城一样,城外都有护城河。兰州城北以千里黄河为屏障,在城东、南、西三面各开挖了宽3丈、深1.5丈护城河。并在各城门出入处的河上,架设吊桥。遇有军情发生,进出城门的人员必须被验明证件,方可放吊桥进出。这座兰州古城,共开四个城门,东为承恩门(后改称来煦门),故址在今张掖路与秦安路交汇处;西为永宁门(后改称镇远门),故址在今张掖路西口与西关什字交汇处;南为崇武门(后改称皋兰门),故址在今酒泉路与金塔巷东口交汇处;北为广源门(后改称水北门),故址在今永昌路北口与滨河南路交汇处。四个城门各建有层楼,俗称“城门楼”,平时派兵把守,瞭望军情,战时城门启闭森严,盘查出入行人。另外,城墙上还建有“敌楼”10个,睥睨(即垛口)1927个,用以防御敌人攻城之用。
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佥事卜谦、指挥戴旺增筑周长18里123步的外城(郭城),呈不规则形分布在城东、南、西面,亦称“关城”。新建的关城有九个门,即:东为迎恩门(俗称东稍门),在今东方红广场西口与庆阳路东端交汇处;东北为广武门(俗称新关门)。在今秦安路东端、甘肃省畜牧厅门前稍西处;再往东北为天堑门(俗称下水门,又名小水门,后改称庆安门),在今静宁路北端与滨河南路交汇处;正北为天水门(俗称桥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陕甘总督杨遇春改称通济门;正西为袖川门(俗称西稍门,1942年,改称定西门,1945年又改称宗棠门),故址在今解放门处;再往西南为靖安门(俗称下沟门,后又改称静安门),故址在今临夏南路东段路南通向上、下沟兰州市食品厂门口处;西南为永康门(俗称窑巷口门,后改称安定门),故址在今万顺楼与胜利宾馆门前马路处;正南为拱兰门(俗称南稍门),故址在今酒泉路兰州卷烟厂右侧处;东南为通远门(俗称小稍门),故址在今宣家巷与畅家巷西口交汇处。
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都指挥梁瑄修筑东关外墙,“凡三百六十丈有奇”,俗称下东关。“为游击兵营戍守”之用。至此,兰州城(郭)建筑基本固定,直到1949年兰州解放。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兵备副使朱,对兰州城墙进行修葺,并将“护城河”加宽加深。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兵备副使李尧德修葺北城墙,将原来的“砖石城堞、俱易为砖”。
清康熙六年(1667年),甘肃巡抚刘斗补修城墙,重建城门楼。
二十四年(1685年),巡抚叶穆济再次修葺兰州城(郭)。这样,经明、清两代多次扩建维修,除北面靠河拓展困难外,兰州东、西、南三面皆展筑三、四里不等的“关”。因此,旧兰州城有东、南、西三“关”,而独无北关。“西关”、“南关”地名至今还在用。
清乾隆三年(1738年),甘肃巡抚元展成奏准清廷,将甘肃政治中心——临洮府由狄道(今临洮县)迁至兰州,改为兰州府,并始置皋兰县,以为府治。元展成再次对兰州城(郭)“募民修葺”。这是清代对兰州城(郭)修葺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适逢连年大旱,大量灾民奔集兰州度荒。元展成利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饥民修葺。
当时“灾民应征(赈)者十五万余口”。工程于当年三月开工,六月告成。参加修葺的砖瓦、木、石、泥工52230人,民伕121232人,全部工程共用砖3808830块,瓦82000片,石条13128丈,以及其他大量建筑材料。这样修葺,将东、南、西三面城(郭)墙内外甃以砖。即在原筑土城(郭)墙内外用砖包砌,俗称“砖包城”。唯北城墙濒临黄河,为防潮湿腐蚀,乃用巨石衬砌。
清同治元年(1862年),护理陕甘总督恩麟在内城城门之外增筑瓮城,其形状如人之右臂平举,向胸腔弯曲的大半圆形,将城门从正面遮护。这样,人们从正面看不见城门,须绕到瓮城弯曲处才能进城。夜幕将临时,城门都用小枕头大的铁锁锁上。除京城传递重要政令的人以外,任何人夜间不得出入。城门的两扇木质大门扇,用2—3厘米厚的生铁皮层层压钉,即防捣毁又防火焚,在军事技术落后的时代还算管用。
同治二年(1863年),对护城河再一次进行疏浚,挖出沉淀的泥沙,补修两岸。六年(1867年),又进行了一次疏浚。今兰州城关区东、西、南城壕的命名的由来,就是根据清朝开壕注水而产生并延续下来的。
清光绪三年(1877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十四年(1888年)陕甘总督谭锺麟、十六年(1890年)陕甘总督杨昌浚均对城郭、内城作过修葺。在内城修敌楼10个,睥睨1929个。在外郭建敌楼6个,睥睨3920个。在每个睥睨(俗称垛口)上修有向外开枪的口眼。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敌机不断轰炸兰州,为便于市民防空疏散,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于1939年下令在下东关(今广场西口)南侧外郭城墙上增开一门,叫“东南门”,在庆安门西侧的山字石北口增开一门,叫“东北门”;在今中山路与永昌路南端交汇处增开一门,叫“西南门”。西南门修建时为两个城门洞,俗称为“双城门”,并沿用至今。1941年,又在水北门东侧(今通渭路北口)增开一门。
除增开城门外,并将南稍门、西稍门、桥门三座外郭城门及西城门、东城门两内城城门楼拆除。这样出入更方便了。第二年又用青砖将拆除城门楼的五处城(郭)门进行重新修建,办法是:用砖砌成一道墙,马路中间开两个门洞,左右人行道再开两个小门,共开四门。
另外,内城的四处州门都拆除了,都成了缺口,城郭之间交通也方便了,防空疏散及时了。
尽管兰州人民做了最大防备,1941年,日寇敌机狂轰烂炸造成的破坏依然十分严重,市区多处被炸成一片断垣残壁,瓦砾废墟。
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兰州市长蔡孟坚,为了防空疏散,进一步将原市区中心的六条主要街道由原仅容单行车辆的狭窄(用大石块铺面或纯土路面)马路,拓建宽为25—30米、并用碎石拌石灰灌浆铺筑的马路。两旁修有宽3米,用青砖砌铺的人行道,并栽植行道树等。在抗战情况下,市容有所改观。
这次扩建马路时,一律将旧式临街出檐古建筑铺面,统一改建为砖木(土)结构的二层楼房,以示整齐划一。对不少古建筑造成损坏,令人惋惜。1949年兰州解放时,酒泉路、张掖路、庆阳路、中山路(胜利宾馆以东至南关什字南端)、秦安路、武都路、静宁路、临夏南路、通渭路等一些主要路段,基本是那次改造的格局。
当时在扩建马路时,除增建左右人行道,栽植行道树外,还令每家商店门前置一口水缸,并灌满水备用。警察在一日中午、下午两次喝令商店洒湿路面。商店老板为了免受警察故生枝节敲诈勒索或借故枉生是非加重处罚,总是按时令相公(即店员)洒湿各自门前马路和培植好行道树木。自此,兰州旧城街道(马路)两旁始有行道树栽植和左右人行道。
附:旧兰州的城郭门楼和鼓楼城门楼:原兰州旧城内城、外郭(关)门上均建有城(郭)门楼,其中以北城门楼建修年代最早,在其城门内墙上嵌有“玉关锁钥”四字石匣一通。东、西两城门建修稍迟。以上3座城楼均高三层,纯木结构,雕梁画栋,飞檐兽脊,很是壮观。但又以南门楼最为雄伟,其建筑为三层,每层为五大开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旧址在今酒泉路与金塔巷东口交汇处马路中心。此地处明肃王府(今甘肃省人民政府院)正南,所以建筑上较其他城门楼皆肃穆壮观。上有“万里金汤”4个大字,浑实厚重,1947年旧兰州市政府文化馆曾设此楼上,并曾举办过张大千、于右任、张治中等名家书画展。
外郭(即稍门)城楼,均略小于内城四大城门楼。唯以桥门(即通济门),因地处通往河西走廊、新疆、青海等地要冲,故建筑雄伟。其余稍门再不一一叙述。
鼓楼:兰州旧城原建有一座鼓楼(俗称“钟鼓楼”)。旧址在今兰州第一工人俱乐部(即城隍庙)前,临近张掖路。始建于明代,其规模因以建于县城(当时兰州为县)之故,远不及西安省城、甘肃陇西、酒泉、张掖(府城)鼓楼的高大雄伟。兰州鼓楼四面各开有门,门不大,行人可穿行,车辆需绕道。1954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因阻碍交通被拆除。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古城的踪迹很难寻找了。创业艰辛,回忆兰州遗址,应保护好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使新兰州更加壮美。
(《甘肃文史》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