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1855000000055

第55章 克已忍让,能屈能伸——15个关于能忍自安的历史经验(2)

《劝忍百箴》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为元代学者许名奎所著。他一生饱经沧桑,总结自己和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得出这部忍学精华。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忍’’字概之。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谚语也曾说:“得忍则忍,得戒则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人对己,忍与不忍,事关重大。忍则心平身安,不忍则祸及身家。所谓“一忍百事成,百忍万事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忍,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忍来消除矛盾,减少摩擦,最终达到成功。让我们记住这些智慧之言吧!

★经验26:以退为进终吞吴——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末期,中原霸主楚国日渐衰微,不久即被南方新兴起的吴国率兵攻灭。吴王阖闾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中的一位,与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等齐名。

当时,吴国的邻国越国,也正在国君允常的领导下,发愤图强,迅速崛起。吴、越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尤其是吴国进攻楚国期间,后方空虚,越国数度来袭,成为吴国大患。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丧乱之际发兵攻越。越国军民痛恨吴国乘人之危的行径,同仇敌忾,奋力抵抗,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不幸死在归途中。

吴王夫差继位,三年潜心备战。公元前494年,率复仇大军杀向越国。越国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越王勾践逃到会稽山,不得不向吴国屈辱求和。之后,越王勾践只好按着吴国的要求,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越王给阖闾看坟,给夫差喂马,还给夫差脱鞋,服侍夫差上厕所。夫差的几匹马被勾践喂得滚瓜溜圆。夫差出去游猎时,勾践还要跪伏在马下,让夫差踩着他的脊梁上马。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但为图复国大计,仍顽强地忍受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对吴王夫差表现得恭敬驯服。

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便每天都去看望。夫差怕死,自己总觉得病情不轻。某天,勾践又去看望夫差,偏赶上夫差心情特别沮丧,见勾践进来,就拿他撒气说:“出去出去!不用你假仁假义的来看我,你恨我快点儿死是不?盼我死了你好回国,休想!”吓得勾践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夫差要大便,挥着手让勾践出去。勾践却要观察夫差的粪便,并当着夫差的面,用手指沾了点儿粪便放在嘴里尝了尝。夫差急忙说:“你这是干什么?”不料勾践却马上跪在地上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你的病就要好了。”夫差说:“你怎么知道?”勾践说:“不治之症粪便是苦的,可治之症粪便是甜的。适才我尝大王的粪便,就是为了察看病情,用不了几天大王的病就会好了。”

夫差将信将疑地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勾践说:“当年,周武王患病卧床不起,把神医成仲子从高山上请下来。周武王问成仲子他的病是否很沉重,成仲子让武王把他的儿子们都叫来,为武王尝便。武王十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尝,只有幼子姬诵用鼻子闻了闻。成仲子问他什么味儿?姬诵说又腥又臭。王子们退出去了,武王问成仲子,尝便能知病情吗?成仲子对武王说,不治之症便苦,可治之症便甜,大王幼子可立呀!”

夫差真的相信了,十分感动地说:“我的儿子也未必如此,你真比我的儿子还强啊!”没过几天,夫差的病也果真好了。

三年苦役期满,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君臣相见,抱头痛哭,立志雪耻复仇。

勾践回国后,为了时刻不忘吴国受辱的情景,便放弃了舒适的王宫,而按照在吴国时的情形搭建了一座马厩。他睡觉时,躺在一堆乱柴草上,并且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先尝尝苦味,提醒自己时时不忘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穿着粗布的衣服,顿顿吃粗糙的饭食,连过年过节也不沾一点儿酒肉,平日就在四乡里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而后,勾践又采用大臣文种的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材,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使夫差中计杀害了能征善战的伍子胥;从民问搜罗美女西施、郑旦等十几人,由范蠡教会她们弹唱歌舞,再把她们献给吴国,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他不问正事,加速了吴国的灭亡。

75-伍子胥

扫描三才图会601上右图

伍子胥早已察觉勾践所作所为意在复仇,并多次劝谏吴王。可是,他的劝谏,不仅未被夫差接受,反而引起了夫差的反感和怀疑。公元前485年,夫差为争霸而北上伐齐,伍子胥不赞成,指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夫差不听,继续伐齐,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获胜而归。夫差十分得意,不久又听信了伯嚭的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伍子胥死后,吴王将政事交给伯嚭管理。勾践得知伍子胥已死,拟起兵伐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还需等待。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春,吴王夫差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国内只留下太子友和老弱兵卒守卫。越王勾践想乘吴国国内空虚之机出兵攻吴。范蠡认为时机还未到。他分析说:“吴王率精兵北上会盟,国中空虚,太子留守。但吴大军出境未远,闻越乘虚而入,会很快回兵击我。”因而劝勾践暂缓出兵。过了数月之后,范蠡估计吴军已到黄池,于是便催促越王勾践出兵袭吴。勾践率五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太子友阵亡。这时,夫差刚刚打败齐国,正约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会盟。他接到消息,十分懊丧,只好派伯嚭向越求和。勾践和范蠡认为吴国还有实力,一时消灭不了,答应讲和,退兵回国。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范蠡、文种乘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之机,再次建议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于笠泽(今苏州南)大败吴军。由于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遂派王孙雒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正要应允,范蠡上前说:“大王您忍辱受苦20余年,为了什么?现在能一朝抛弃前功吗?”转头又回绝王孙雒说:“过去是上天把越赐予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答应你们的请求。”王孙雒还要哀求,范蠡毅然鸣鼓进兵。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就自杀而死,临死时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勾践葬吴王而诛太宰伯嚭。

勾践率得胜之师,北渡淮河,与齐、晋等国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周元王派使臣送来祭肉,封勾践为“侯伯”。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成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个霸主。

经验要诀:

能够忍受侮辱的人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

其实,世界上没有甘于受侮辱的人,要不要忍辱需看情况。

只有真正领悟了忍学的真谛,才能在困境中静下心来,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把现时的不顺当作磨炼意志的一种机会,为日后的成功之路铺路垫石。所以,历史上那些在必要的时候不善于忍耐的人,就只能扮演吃亏的角色了。忍学并不是要求一味的躲避退让,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经验24:善屈之人得天下——商汤灭夏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其建立者就是商汤。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同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当禹建立夏朝的时候,商族刚刚进入到父系氏族阶段,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400多年,夏启整天沉湎在饮酒、打猎和歌舞中,夏朝奴隶主贵族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启的儿子太康更荒淫无度,到洛水北岸打猎游玩接连几个月,把王位都丢掉了。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君王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淫无耻,和奴隶主贵族残一起酷压迫人民,对奴隶的反抗进行疯狂而血腥的镇压。

夏桀时期,曾多次举兵讨伐周围小国,使诸小国离心离德。夏桀为了加强对同围诸方国的控制,曾举兵讨伐有施氏,有施氏自知不是夏桀的对手,为避免方国灭亡,便选了一名叫妹喜的绝色美女,进献给夏桀。夏桀看到这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后,就罢兵回朝,终日与妹喜厮守一起,寸步不离,从此不再理政。为了讨好妹喜,夏桀在国内大征民夫,特意为妹喜修建了一座宫殿。宫中有琼室、瑶后,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他整日和妹喜在宫中寻玩作乐,荒淫到了极点。

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认为这样下去会丧失人心。夏桀勃然大怒,把关龙逢杀了。夏桀以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了,我才会灭亡。”百姓们都恨透了夏桀,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他同归于尽。”

面对夏桀的暴政,商汤则对内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增强国力,采取“宽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笼络民心;对外以“仁善”来联络和争取众多诸侯,“网开三面”的传说很能说明商汤当时的用心。

76-商汤王

扫描三才图会532下右图

有一天,商汤外出,看到野外有人张开大网,并祈祷:“愿天上飞下来的鸟,地下飞上来的鸟都能进到我的网里来。”

商汤听到后说:“你这样做太残忍了,天下的鸟都要被你捉光了。除了夏桀,还有谁会这样做呢?”

于是,商汤让那个人撤掉其中三面网,只留一面,然后祷告说:“要往左跑的就往左,要往右跑的就往右,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到我的网里来吧。”

四方的诸侯听到这件事后,无不赞叹说:“汤这个人真宽厚,连对禽兽都那么仁慈。”于是,有40多个部落归顺了他。

商汤妻子带来的陪嫁奴隶中,有一个叫伊尹的人。传说伊尹开始到商汤家的时候,是服侍商汤的。后来,商汤渐渐发现伊尹跟一般的奴隶不一样,商汤和他交谈以后,才知道他是故意装成陪嫁奴隶的,其实是为了接近他。伊尹向商汤谈了许多治国的道理,商汤马上提拔伊尹做他的助手。

夏桀看到商部落一天天壮大起来,汤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心中十分害怕,就听信佞臣赵梁的计谋,诱骗商汤入朝,趁机将他囚禁在夏台。商汤被夏桀囚禁后群龙无首,商部族灭夏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商部落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国内搜罗了许多美女珠宝进献给夏桀,又暗中用重金贿赂赵梁,使贪财的赵粱在桀面前为汤开脱,最后夏桀听信了赵梁的话,放了商汤。

商汤被放回以后,坚定了消灭夏朝的决心,加紧准备灭夏战争。

那时候,部落的贵族都是迷信鬼神的,把祭祀天地祖先看做是最要紧的事。商部落附近有一个叫葛的部落,那儿的首领葛伯不按时祭祀。汤派人去责问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这儿穷,没有可以用来作祭品的牲口。”

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作祭品,但是,葛伯把牛羊杀掉吃了。汤又派人责问他,葛伯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祀呢?”

汤又派人帮助葛伯耕田,还派了一些老弱的人给耕作的人送酒送饭,没想到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都抢走了。还杀死了一个送饭的小孩。

葛伯的行为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汤就利用这件事,出兵把葛部消灭了。接着,又消灭了与夏关系密切的韦、顾、昆吾诸小国。

商汤和伊尹商量讨伐夏桀的事。伊尹说:“现在夏桀还有力量,我们先不去朝贡,试探一下,看他怎么做。”商汤同意了伊尹的计策,停止了对夏桀的进贡。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发兵攻打商汤。伊尹看到夷族还服从夏桀的指挥,赶快向夏桀请罪,恢复了进贡,同时暗中积极准备攻夏。

大约在公元前1711年,伊尹决定再次停止对夏桀进贡,夏桀虽然再次起兵,但是,由于九夷中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压榨勒索,纷纷叛离夏朝。汤和伊尹这才决定大举进攻夏朝。

自从夏启以来,同姓相传已经有400多年了,要把夏王朝推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汤和伊尹商量后,决定召集商军将士,由汤亲自向大家誓师。汤说:“我之所以进行叛乱,实在是夏桀作恶多端,上天的意旨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他接着又宣布了赏罚的纪律,号召部众勇敢作战,一举消灭夏桀的黑暗统治。

商汤借上天的意旨来动员将士,再加上将士们恨不得夏桀尽快灭亡,因此,作战非常勇敢。此时的夏桀再也顾不上寻欢作乐了,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想以此来阻止商军的进攻。然而连年来夏桀的统治十分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指挥不灵,两军交战,夏军很快就被击溃。夏桀见形势不妙,就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鸣条。双方的军队在鸣条进行了决战,结果商军获得全胜。最后,夏桀逃到南巢,汤追到那里,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他死去。

商汤灭夏以后,拆毁了夏朝祭礼祖先的太庙,放火焚烧了夏朝的祭器,并且继续肃清夏朝的残余势力。夏王朝灭亡后,商汤建都于西亳,自称武王,正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经验要诀:

商汤灭夏,一方面是因为他为人宽厚仁爱,获得民心,另一方面,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先积聚力量,后加以试探,最后时机成熟,才最终灭掉夏朝。虽然旧事物的灭亡是必然的,但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时机没有成熟,即使是再有生命力的新事物,也会被旧事物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应该用宽厚的心去对待别人,不断地壮大自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经验28:大丈夫能屈能伸,蓄势待发——康熙除鳌拜

胜者为王败者寇,胜败只是一种临时的结果。暂时处于弱势的人要善于忍让,忍辱才能负重。遇到一点小事,就沉不住气,锋芒毕露,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病死,他的第三个儿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当时,康熙才七岁零九个月,年龄很小,顺治帝临终时,又指派了四名亲信大臣辅政,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这四位辅政大臣,鳌拜位在最末,但是对权力最有野心。索尼总掌启奏批红等大权,虽然位居首位,但是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苏克萨哈十分有才干,但与鳌拜不和。遏必隆则为人圆滑,不与人争锋。为了在索尼退下之后掌控朝政。鳌拜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击苏克萨哈,另一方面积极拉拢遏必隆。在处理朝政时,鳌拜十分专横,根本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康熙已经年满14岁,正式亲政,在此之前一个月,索尼病故。但是鳌拜却一点还政的意思也没有。康熙决心废除辅政体制,不再当傀儡。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权力之争开始了。

苏克萨哈感到难与鳌拜共事,为了使康熙能够及早亲政,并迫使遏必隆和鳌拜也交出权力。苏克萨哈上书请求退隐。在康熙尚未做出反应的时候,鳌拜便罗列了二十四条罪状陷害苏克萨哈,并强迫康熙将他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