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操全传
1855200000011

第11章 革新弊政:大刀阔斧巩固政治

一 恢复农业 建立雄厚经济基础

为了解决军粮不济的问题,曹操采纳屯田的建议。果然,第一年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逐渐完善推广屯田制。连续几年,官库日渐充盈,民生安定。在实行大规模屯田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实行了屯田制土地的粮食产量,曹操还注意兴修水利,使耕地得到及时的灌溉。

为了发展生产,曹操对水利事业也很重视。如:夏侯惇在陈留郡率战士断太寿水作陂(塘),被称之为太寿陂。这一蓄水工程,不仅方便了屯田将士种植水稻,附近老百姓的私田也借了光,“民赖其利”。

扬州刺史刘馥为了推广屯田,修治和兴建了芍陂、茄陂(又作茹陂)、七门堰、吴塘等水利工程,以灌溉稻田,结果使“官民有蓄”,就是说不仅使官家的屯田生产受了益,也使民家的私田生产跟着受了益。

曹操也多次亲自察看地形,结合当时许县一带地势低洼,水量充沛,宜植水稻的特点,因地制宜,亲临现场,推广种植水稻。据地方志记载和民间传说,当年枣祗在许县管理屯田,曾组织军队在许都周围挖了运粮河、高低河、枣祗河等多条河渠。并引水灌溉田地,使得粮食产量大增。白田(旱田)亩收十余斛,水田亩收十余斛。粮食储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有了曹操的号召和鼓励,再加上许都实实在在的成绩,各郡县纷纷实行屯田。“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在河北,刘靖依高粱河立水门,“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贾逵为豫州刺史,“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在淮、颍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陂于颍之南北,溉田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廪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相属焉”。徐邈为凉州刺史,“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在河内,司马孚为野王典农中郎将时,于沁水累方石为门,“若天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

典农功曹邓艾亲自都督陈留、寿春、项城的屯田事宜。经过实地考察,结合经验著有《济河论》,其中详细陈述了治水开渠的方法和策略,后又率领百姓开渠挖河。他在陈留、项城、寿春屯田六七年,积谷三千万斛。以后的魏每次进军东吴,大军乘舟而下,达于江淮。既免除士卒长途跋涉之苦,又有丰厚储粮,为抗衡东吴,巩固东南,建立了事功伟绩。

夏侯惇做陈留太守时,当地大旱,以致蝗灾泛滥,他亲自率领官兵作陂蓄水,奖励百姓广植水稻,取得很好的收成。此外,刘馥在扬州,郑浑在召陵和京兆,朱光在皖南也无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广植水稻。数年间,不仅使“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而且“官民皆有所蓄”。特别是郑浑为召陵令时,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剥削过重,又连年战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大多数人家生了孩子却养不起,对生产毫无兴趣,不愿生孩子,生了孩子就弄死。郑浑到召陵后,一方面使农民“课使耕桑,兼开稻田”,同时,“重去子之法”。人民生活日渐好转,所生子女皆有所养。有的人家生了子女还以“郑”为字,以表示对郑浑的感激和拥戴。

卢江太守朱光在皖地大开稻田,广植水稻,吴将吕蒙看到皖地稻田长势良好,认为“皖田肥美,若一成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建议孙权“亲征皖”,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曹操恢复农业的措施起到了作用,使得东吴也眼馋曹操的农业成果了。

几年的功夫,中原一带兵足粮广,民众富裕,以后每年可以收获到谷物达数千万斛之多,屯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是处于割据东南、西南的孙权和刘备看到曹操屯田成功,也都争楣效仿。务农植谷,分兵屯田。东吴的屯田也分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事编制,由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负责管理屯田事宜。孙权还亲自把自己驾车用的八牛改成耕牛,以显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刘备、诸葛亮也曾以汉中为屯田据点,招募农民在汉中屯田,并派汉中太守吕乂“兼领督农(主管屯田),供给军粮”。

在屯田、解决军粮和恢复农业生产问题上,曹操谋将枣祗是有很大功绩的。枣祗是早年跟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的将领。曹操占领兖州后,任命枣祗为东阿县令。在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时,兖州所属郡县大都背叛曹操,投降吕布。只有东阿、范县和鄄城三地保全。枣祗领兵固守东阿,对巩固兖州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曹操奉献帝都许后,枣祗看到由于连年战争,土地荒芜,军粮不足,就和韩浩建议曹操兴办屯田,发展生产。枣祗向曹操提出屯田,他认为,一方面“承大乱之后,民众离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一方面“得贼(起义军)资业,当兴立屯田”。枣祗的屯田建议,得到曹操的赞成和支持。

曹操以枣祗为屯田都尉,让他负责屯田事宜。在制定屯田政策,实施屯田的具体过程中,枣柢积极出谋献策屡向曹操提出合理建议。当枣祗的正确意见遭到曹操反对或抵阻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怕忤逆曹操,再三找曹操辩论,并列出详细规划反复耐心细致地向曹操陈述,直到自己的正确意见被曹操接受为止。正因为枣祗坚持不懈地努力予屯田事务,详细规划。合理布置,实地考察,具体指导,才使屯田获得巨大成功。在屯田问题上,枣祗的确是立了大功的。枣祗死后,曹操为了表彰枣祗的功绩,追封他为陈留太守。曹操在追念他的功绩时说:“故陈留太守枣祗……反复来说……孤乃然之,使为屯田都尉,设施田业。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克定天下,以隆王室,祗兴其功。”对枣祗寄予了深切的怀念和给予高度评价。

曹操的这一系列农业措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一举解决了当时最为严重的吃饭问题,农业生产问题,军粮供应问题,社会安定问题。使残破的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民有了比较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痛苦,政权也因之得到进一一步的稳固,为日后曹操的统一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 雷厉风行 抑制豪强繁荣经济

曹操不仅军事才能非凡,也很有政治头脑。他的政治理想主要体现在“富国强兵,崇尚法治”上,同时也讲求儒家的仁义礼让,注重德治,可谓兼容并蓄。他说:“文,仁也;武,法也。”主张“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曹操认为人民最重,君主统治老百姓时,要任用贤能的官吏,使人民能够得到休养生息。为了给百姓创造休养生息、繁荣经济的有利条件。曹操尤其注意对豪强地主势力进行抑制和打击。

抑制和打击豪强的不法行为,是曹操的一贯态度。早在他在任洛阳北部尉和济南相时,就已经这么做了。及至他官至高位,无法事无巨细时,他则注意选用得力的官员来执行这项政策,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曹操的军事行动步步为营,节节胜利,自己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随着新纳入的城池不断增多,客观上也需要曹操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他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措施,特别是在占据邺城之后,他推行了一些进步的政策,拨乱反正,以巩固其统治。

曹操占据冀州后,了解到邺城的法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实行,便命能够严于执法的杨沛前去赴任,治理邺城。临行前,曹操还特意召见他并勉励一番。

曹洪、刘勋等平时作威作福惯了的人畏惧杨沛威名,赶忙派人骑马前往邺城,告诫子弟门人,要各自检点,不得胡作非为。邺城果然政通人和,杨沛治理邺城数年,因治绩突出,被提升为护羌校尉。

司马芝任济南郡营县长时,境内豪强地主横行不法。郡主簿刘节,拥有宾客数千,依仗势力,飞扬跋扈。

司马芝按规定征发王同等人服兵役,这些人依仗自己是刘节的宾客,藏匿起来,躲避兵役,刘节也予以包庇。司马芝向上级郡守报告刘节的不法行为,济南太守郝光素来敬畏司马芝,便下令让刘节本人代替王同服兵役。于是青州百姓纷纷称赞司马芝“用郡主簿为兵”。

司马芝调任广平(属冀州巨鹿郡)县令后,征虏将军刘勋家的门人子弟仗着刘勋过去和曹操是旧友,又是列侯,十分贵宠骄豪,还是司马芝的老上级。无视司马之的威名,依然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司马芝正要处理时,刘勋给司马芝写信,要他留情面。司马芝不予理睬,对这些违法的宾客子弟一律进行了严惩。

以上只是曹操严肃吏治的一个侧面,却也反应出他励精图治的决心和胆识。除了吏治上的雷厉风行外,他还在经济上进行政策的调整,以刺激经济从战乱中及时恢复过来。

曹操占据冀州后,亲自督促修筑了天井堰,对过去西门豹渠也加以疏浚,引漳河水灌溉邺地。天井堰有12条堤堰,灌溉的范围很广。这对私田的生产,特别是对居于多数的自耕小农,是有很大帮助的。

为了抑制豪强大姓经济力量的膨胀,保证国家正常的财政开支,曹操恢复了盐铁官营的政策。盐、铁是与人民生活十分密切的两种产品,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后,不但抑制了豪强商人经济力量的增长,打击了有割据称雄野心的人,而且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税收,增强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曹操一方面通过实行屯田制,向佃农收取地租;另一方面则通过扶持小农,将劳动力与私有土地结合起来,向自耕农、半自耕农收取地税和人头税,即“田租”“户调”。为了使自耕小农维持较为稳定的生活,曹操采取措施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以免将赋税转嫁到农民头上,并施行程度较轻的赋税制度。

建安九年(公元204 年),曹操在占据冀州之后,发布了《抑兼并令》。在这个令文中,曹操推行了新的赋税制度——“田租”“户调”制。

曹操这一新的“田租”“户调”制度,是对赋税制度的一项改革。它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而确定的,比较切实可行。对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具有积极意义。

就“田租”制来说,新的“田租”制,定额较先前有所降低;同时,定额“田租”制使自耕农、半自耕农,可以在增产情况下,不多交纳,这有利于促进自耕小农的生产积极性。

就“户调”制来说,按户征收,在战乱不断的东汉末期更加便于实行。并且家庭人口增加了,也不再增加户调额,这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总之,由于曹操的“田租”“户调”赋税剥削比较轻,又不准地方官额外征收以及抑制豪强兼并,限制他们将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尽管这种抑制执行起来并不可能彻底),这对于改善农民的经济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还是起着一定作用的。

地主官僚们也要按规定向国家交纳赋税。曹操自己也注意以身作则,要他家乡谯县的县令按章收取他家应交的赋税。曹操要郡县长官严格依法收税,对抗税的人,不管是谁,都不可放过。

地主和自耕农、半自耕农拥有的私有土地远远超过屯田的国有土地,随着统治区的不断扩大,曹操从土地所有者那里征收的地税也越来越多。经常性的、大量的地税以及“户调”收入等,很好地解决了官吏和军队供养问题,为稳定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曹操还非常注意招徕、安抚流亡的百姓回乡生产,扶持自耕农,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小农经济。他按照各郡县增加的户口数目和垦田数目,作为赏罚地方官的标准。

仅关中地区因战乱逃到荆州的就有10万多家,其他地方也多有流民。后来,随着北方逐渐统一,流民的家乡恢复了秩序,社会比较安宁,都希望回家乡去,但土地已被收归国有,无法恢复生产。留镇关中的卫顗便建议实行食盐专卖制度,以其收入购买牛、犁等生产资料,提供给归乡的农民,帮助他们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这一政策扶持了不少自耕小农,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苏则为金城太守时,由于连年战乱,吏民饥饿穷困,流离失散,户口大为减少,苏则注意安抚他们,把从“羌胡”那里得来的牛羊,用来赡养贫民和老人,还把粮食与民众分着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流民都回来了。苏则亲自教他们耕种,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

梁习为并州刺史,针对原来吏民大量北逃的情况,一方面对那些继续叛乱的豪强进行征讨、镇压,一方面安抚归降的老百姓,对他们进行妥善安排。很快就出现了边境安宁,“百姓布野,勤劝农桑”局面。“勤劝农桑”是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耕农民的一种鼓励政策。

扶持小农成绩最为突出的是河东太守杜畿。他任河东太守期间,推崇宽怀仁惠,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他还让农户畜养牲畜,上自母牛、母马,下及鸡猪,事无巨细,都一一列有管理章程。百姓们勤于农业生产,家家都很丰实。这样一来,政府的赋税收入也就大大增加了。后来,曹操西征汉中时,曹军的粮食全靠河东供给,打败敌人后,还有20多万斛结余的粮食。曹操高兴地下令增加他的俸禄为中二千石。

通过各地官员因地制宜的鼓励政策,曹操的抑制豪强,扶持小农的政策,得到了贯彻实施。极大地鼓励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国库充盈,很好地保证了战争的需要。

三 整饬风俗 发展教育树立风尚

曹操还整肃社会风尚,严厉打击影响内部团结,不利于政治稳定的结党营私、造谣诽谤、颠倒黑白、挟嫌报复等歪风邪气,大力加以革除和禁止。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曹操下了《为徐宣议陈矫令》。内容为:

自从国家发生祸乱以来,社会风气败坏,诽谤的言论,难以用来评判人们的好坏。建安五年以前发生的此类事情,一切不再追究论处。今后如用断限以前的事情来诽谤别人的,就用他加给别人的罪,加在他自己身上。

徐宣和陈矫都是曹操的司空掾属,二人相处向来不睦,常闹矛盾。陈矫原来姓刘,后改姓陈,而其妻子是本族之女刘氏。徐宣常常在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意污辱诋毁陈矫。曹操认为这是是对陈矫的人身攻击,既有损二人形象,不利于官僚内部之间的团结。为了制止这种恶意诋毁的风气蔓延,曹操就及时下了这道命令,这对遏制肆意人身攻击、毁谤言论的泛滥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曹操对无中生有、颠倒黑白、居心不良的匿名诽谤者,更是深恶痛绝。曹军占领冀州后,有一次,曹操在邺城发现有人写匿名信恶意诽谤他人,非常气愤,下定决心查个水落石出。让魏郡(治邺城)太守国渊查办此事。

国渊仔细研究匿名信,发现其中很多处引用了张衡名篇《二京赋》的内容。他便选拔了一些少年去拜师求学,并放出话说,专门访求能读《二京赋》的人为师。当访得能读《二京赋》的人之后,就把选来的学生送到他那里就学。然后府吏设计得到老师的亲笔书信,比较诽谤书和老师书信的字体,发现二者出自一人之手。国渊立刻下令拘押此人,连夜审问。最后终于完全弄清楚了他作案的动机。很好地完成了打击诽谤的任务。事过不久,曹操擢升国渊为太仆。

类似这样颠倒黑白、诽谤诬陷的事件,不单纯是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还关系到朝廷政治能否肃静,曹氏集团的统治能否长治久安,这也是曹操下大力气整治的原因。

曹操是从小吏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对下面拉帮结伙,结党营私的蝇营狗苟之事当然了如指掌。警告官员们不要私下东勾西连,搞小集团。要尽心竭力为国效力,勤政于民。与此同时,曹操提倡官员间不要争权夺利,要行礼让之风。他在《礼让令》中说:

俗话说:“让人一寸,受人一尺”,这是合乎经书的要旨的。辞让爵位和傣禄,不因为争利而伤害自己的名声,不因为追求高官显爵而损害自己的品德,这就叫做礼让。

曹操提倡诸官百姓要有礼让之风,这不仅有利于上层集团内部的关系,减少内耗,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为了消除不安定因素,曹操在平定冀州后,专门下令,允许袁氏过去的同党改过自新。此外,曹操还命令不准报私仇,禁止大办丧事,违者一概严厉惩治。

对有些不利于老百姓生活、有害于人民身体健康的旧俗,曹操也注意加以禁止。建安十一年(公无206 年),曹操占据并州后,下了一道《明罚令》,令中说:

听说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郡,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的寒食节,都不烧火,吃寒食。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伍子胥的尸体沉没江中,吴国人没有因此不喝水。纪念介子推,唯独要人们吃寒食,这岂不是一种偏向吗? 况且北方特别寒冷,老人、小孩瘦弱,将会有忍受不了的灾难。这个命令下达后,任何人不准再寒食。如果有违犯的,家长要判半年刑,主管官吏要判一百天刑,县令、县长要扣发一个月俸禄。

介子推(又作介之推),春秋晋国人,曾随晋公子重耳长期流亡在外,后来回国时见狐偃向重耳邀功,他不愿与狐偃为伍,便不辞而别。重耳即位(晋文公)后,封赏有功之臣,介子推与老母隐居绵山中,不肯出来,晋文公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想把他逼出来,结果介子推被火烧死。晋文公为了悼念介子推,便规定在介子推死的这一天禁火寒食。后来民间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介子推死的这个月内不举火,吃寒食,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此死亡。到东汉顺帝时,并州刺史周举改为三天吃寒食。

曹操严令禁止寒食,是认为这一习俗太落后,对老百姓的危害太大了。

曹操对正面教育也很重视。他下令设置学官,发展教育事业。汉代的教育已很盛行。官学(中央的太学,地方的学、校)和私学的规模都比较大。由于东汉末年的长期战乱,使学校教育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曹操虽然重视教育,但在逐鹿中原的前期,不具备发展教育的社会环境,当他在中原地区打败袁绍之后,统治趋向稳定时,便着手恢复废弃多年的学校教育事业。

建安八年(公元203 年)秋七月,曹操下《修学令》说:

战乱以来,已有十五年了,青少年仍不见有仁义礼让的风尚,我非常痛心。现在命令郡、国都要修文学,满五百户的县要设校官,挑选乡里中优秀的青少年给他们以教育,或许可以使先王之道不致废弃,而有益于天下。

这里的“文学”,主要是儒家学说的著作。曹操认为只有发展了儒学教育,教化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能树立仁义礼让的风尚。

曹操能够在连年亲率大军征伐的同时,分出精力注意恢复发展教育事业,可见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在民生凋敝时期实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