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操全传
1855200000016

第16章 宁我负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一 奸雄本色 起疑心错杀伯奢

在曹操眼中,一切自欺欺人的口号都是虚幻的,在一个战乱的年代里,倒不如正大光明地袒露自己的想法和抱负,来一次酣畅的奋斗,这才是真正毫无矫饰的曹操。

曹操的个人信条也是他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他的意见再明自不过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是他走向成功可利用的条件,世界何其简单!

在那样一个推崇儒家忠孝仁悌的时代,曹操竟然能够赤裸裸地提出如此狂妄的观点,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难以让人理解的,正如此,才成就了他的奸雄角色。

董卓把持朝政,篡逆之心尽人皆知。曹操心中激愤,又刺杀董卓未成,只好逃出洛阳,准备逃回家乡。途中落到中牟县令陈宫手里,陈宫被其救国除贼的大义所感动,弃官随他共谋大事。

走到成皋的时候,天色渐晚。曹操对陈宫说:“此处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我们今晚在他家中休息,怎么样?”陈官答应了。二人于是入见伯奢。伯奢说:“我听说朝廷遍行文书,到处抓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呢?”曹操告诉伯奢:“要不是陈县令,我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伯奢拜谢陈宫说:“小侄若不是使君,曹氏就会灭门了。使君请放宽心在此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完就起身进入内堂。过了好一会儿,出来对陈宫说:“老夫家无好酒,待我前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说完,匆匆上驴而去。

曹操与陈官对坐,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曹操说:“吕伯奢和我不是至亲,此去可疑,应该去窃听一下。”于是悄悄潜入草堂后,听到有人说:“绑住后把它杀了,怎么样?”曹操对陈宫说:“我们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于是和陈宫一起闯进去,不分青红皂白,把他们都杀光了。到了厨房,却看见绑着一头猪准备要杀。陈宫说:“孟德,我们误杀好人了!”二人急忙连夜出庄而去。

路上正好碰见伯奢骑驴买酒回来,看他们行色匆匆,说:“贤侄与使君何故要走?”曹操说:“背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说:“我已吩咐家人宰一头猪款待二位,你们还是跟我回去吧。”曹操不理,策马便行。行了没多远,忽然拔剑又回转,假装叫伯奢说:“后面来的人是谁?”伯奢回头看时,曹操挥剑砍死了吕伯奢。陈宫大惊说:“刚才是误杀,现在却又杀了他,这是为什么啊?”曹操说:“伯奢回到家,见杀死这么多人,岂肯罢休?若率人来追杀我们,必遭其祸。”陈宫道:“知道了还要杀死他,这是大不义啊!”曹操却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体现自己本色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先是落魄,想向友人乞得一份食宿,不料发生了误会,曹操将这家人误杀了,手段已非常残忍,到后来知道是一场误会的情况下,还把对友人赤胆忠心的伯奢给杀了,难怪陈宫看了也觉得毛骨悚然。

曹操的行为让人费解,但从性格上来说,曹操是个功利主义者,为了达到目的什么都可以做。其实,曹操开始只是想得到一餐饱饭,但杀人之后就已经变为确保个人人身安全。因此,他必须再杀吕伯奢,这也符合他作为奸雄的特征。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是一句十分务实的话,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压力和挑战。这样看来,“主观为自己”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曹操却更进一步:主观客观都要为自己!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行事原则。对曹操来说,只要目的是神圣的,手段是高尚还是卑鄙都无所谓,为了达到目的,使用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也因此,他是决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造成危害的,无论是从保全声誉,还是从保全性命的角度来看,他都有杀害伯奢一家的理由,这正应和了古人“无毒不丈夫”的说法。

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多从人性出发,一般不失良善;而曹操思考问题则是从需要出发。正是这样一种顽固的思想把曹操塑造成了一副奸雄的形象。

在曹操的一生中,恶名与美誉总是难以分开,浑然一体的。奸臣的恶名和仁政的美誉都集中表现在曹操的一生中,但曹操却没有被世间的虚荣所羁绊,而是抛开了虚名去做实事,纵然背负“汉贼”和“英雄”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

二 心狠手辣 为报仇血洗徐州

兖州处于在袁术占据的南阳和袁绍占据的冀州中间,是群雄必争之地。曹操早在袁绍帐下时就以其作为根据地的打算,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袁术要向北发展势力,必须首先占据兖州。初平三年(公元192 年)冬,在金尚逃到南阳不久,袁术便和公孙瓒南北配合,同时向曹操和袁绍发动进攻。公孙瓒还派自己的部将刘备为平原相,帮助青州刺史田楷、徐州牧陶谦,从东面牵制威胁兖州。这时,曹操表面上仍然保持对袁绍的依附关系,同他配合作战。袁绍先在龙凑(今山东平原县附近)打败了公孙瓒的主力,迫使他向北逃回幽州。

第二年(公元193 年)初,曹操屯兵于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将州治所由昌邑迁往此处。袁术进军至陈留后,网罗那些被曹操打败的黑山军余部和於夫罗的南匈奴残兵,对付曹操。

袁术屯驻于封丘(今河南封丘县西南),派部将刘详领兵进击。刘详到达濮水南岸的匡亭(今河南长垣县西南)便安营扎寨,开始固守。

曹操亲自领兵突击在匡亭的刘详军,将其打败后进军封丘,又打败袁术军,并乘胜追击。正好此时荆州牧刘表又切断了袁术的粮道,迫使袁术不得不放弃南阳,逃到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去了。

曹操大败袁术,解除南面的威胁之后,便准备向东征伐徐州,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徐州牧陶谦,字恭祖,丹阳郡丹阳县(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人。性情刚直,少而好学。步入仕途后升迁很快,先后做过舒县令、幽州刺史、司空张温参军事等。黄巾起义之后,被任为徐州刺史,奉命征讨黄巾军。董卓专权时,他被迁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陶谦的政治才能一般,对物产丰富、户口殷实的徐州的治理,成绩也不突出。对外只想扩张地盘,捞点便宜,没有大的志向。

同年五月,下邳的阙宣聚众叛乱,陶谦与其联合,发兵进攻兖州,占据了华县和费县,掠夺了任城郡。曹操为此想对陶谦施以颜色。

但此时曹操对兖州的统治并不巩固,尚未做好安抚民心的工作,军队需要大的修正补充。因此,他不想大规模出兵东征,但是一件的发生加速了这一进程。

原来,曹操的父亲曹嵩因为战乱,到琅邪(今山东临沂县北)去避难,而琅邪正在徐州管辖之下,曹操考虑到父亲的安全,再加上自己在兖州也站住了脚。于是派人去琅邪送信,告知曹嵩赶来兖州,并派泰山太守应劭前去迎接。

曹嵩见信后,稍作处理,便率领亲人、家丁,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上路了。当曹嵩一行走到华县、费县之间时,遭到陶谦部将张闿部众的袭击。而此时应劭还没有赶到,曹嵩一行北洗劫一空。曹嵩的小儿子曹德也被杀死,曹嵩带领爱妾逃跑,想从墙缝中逃走。但是这个妾长得太胖,钻不出去,曹嵩和她很快被搜出,一起被杀死了。其余家丁逃的逃,被杀的被杀。大量的金银财物全部被劫走。等到应劭闻讯赶来时,张闿已经跑远了。应劭害怕曹操怪罪下来不好交代,便转投了袁绍。

这样一来,曹操更加憎恨陶谦了,而且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东征理由——为父报仇。有了这种心思,于是,曹操不管父亲的被杀是不是陶谦指使的,非要找陶谦报仇不可。

这一年秋天,曹操留陈宫守东郡,夏侯惇屯于濮阳,安排荀彧、程昱坚守州治所在地鄄城。安排好后方一切,自己则亲率大军东征陶谦,大军所向无敌,连下徐州十多个城池,很快抵达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陶谦率领主力部队前来交战。虽然双方杀得激烈,但曹军还是更胜一筹。陶谦不得不退守徐州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县西南)。然后派一部分兵力到郯县西南的武原迎击曹军。曹操将这支军队打败,来到郯县城下,陶谦坚守不出。

曹操攻郯不下,引兵向南攻陷取虑(今江苏睢宁县西南)、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地。这次东征,曹操军队的纪律很差,曹操的复仇心理很强,放纵军队杀掠,连老百姓也不放过,前后共杀死男女数十万人。不少尸体倒伏在泗水之中,情状惨不忍睹。这样的大屠杀,在曹操一生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

曹操为什么会进行大屠杀?其实除了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外,更重要的是要威服天下百姓,树立自己的威信。同时给其他诸侯一个警告,不要随便打他的注意。连给父亲报仇都不忘附带政治意图,奸雄之名,实至名归。

三 平定济南 曹操用计杀刘康

曹操为了达到目的,常常计谋百出,令人防不胜防。他兵不血刃就把一场谋反行动平息,而且又干净利落地处理了领导者济南王刘康,这体现了他游刃有余的用计策略。

曹操在任济南国相的时候,济南王刘康在南面群山中秘密蓄兵、练兵,准备背叛朝廷谋反,早被曹操慧眼识破,并用计将南山的藏兵赚下山,一举歼灭。而济南王刘康也被曹操的兵马困在街巷之中,不能脱身。刘康手下的亲兵,也都一一战死了,只剩下他这个“孤家寡人”在城内苦苦支撑,情况非常危急。

忽然,济南王刘康听见城外喊杀声逐渐平静下来,以为是藏在南山的兵马已将官兵杀退,挽回了局势,自己马上就要获得胜利。于是一心只等着赵虎、张豹两位将军前来解救。

不一会儿,就见从西城方向远远有一只兵马急驰而来。待来到跟前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官府的士兵杀气腾腾而来。只见赵虎被缚在马上,低头耷脑,一动不动;张豹的首级被官兵用刀尖挑着,已是血肉模糊。

刘康见状,急火攻心,“哎呀”大叫一声,扑倒在地。众军士见此情景,一拥而上,争着要上前擒拿,这时却见曹操把手摆了摆,又摇了摇头,众军士也就不敢乱动了。刘康这时无精打采地抬起头,用哀求的眼光看着曹操,似乎要请求曹操放过他。

曹操拍马来到刘康面前,厉声喝斥道:“大胆济南王刘康!你竟敢阴谋造反。幸亏朝廷早已知晓,如今派遣我前来,就是要等待时机讨伐你,如今你阴谋败露,兵败被俘,你还有什么话说?就算今天不杀你,将来见了皇帝,你如何面对?你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

曹操越说越激动,他的措辞严厉而刻薄,让人听了无地自容,恨不得死在当下。他为什么出口如此歹毒?原来,这是曹操的激将法。曹操认为,无论如何刘康是皇室宗亲,一代有名的藩王,是皇帝的亲戚。如果只是将他押送到朝廷。万一皇帝心生恻隐之情,看在亲戚的面上不忍杀他,而只是削去爵位,敷衍了事。那他曹操岂不是反而落下个大大的仇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让济南王咸鱼翻了身,自己免不了身受其害。但是如果将他当场处死,皇帝知道了,恐怕以后也会怪罪他。况且,刘康这一家族势力也很大,狐朋狗党数不胜数,如果哪一个要找我报仇,自己也岂不是天天担惊受怕?再加上那刘康并未抵抗他,已经落马,倘若自己亲手把他杀死,自己反倒要落得个嗜杀的骂名。

曹操这才说出这番冠冕堂皇的话来,分明是要逼着刘康自行了断。这样,上下左右游刃有余,都好交差,而且又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岂不一举多得。这就是曹操心机过人之处,闪念之间,祭出杀招,既达到了目的,又把自己解脱了出来。

刘康当然猜不透这份玄机,听了这番话,果然仰天长叹一声,自感无颜面对朝廷,说道:“老天不保佑我,让我落得如此下场,还有什么脸面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啊!”说罢,抽出腰间宝剑,往脖颈上一横,立毙当场。

可怜刘康,放着现成的藩王不做,偏偏心生邪念,得陇望蜀,要争那个皇位。如今落得个身首异处,千载骂名,想想又何必呢?

曹操使用了一种十分有成效的应变术,当危机的起因与自己密切相关时,就可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危机。

最具特色的运用,是官场上的激流勇退,以免兔死狗烹结局的发生。春秋时越国的范蠡,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张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十分熟悉和理解中国古文化中黄老之术的精髓,并身体力行老子所讲的“功遂、身退、天人道”的思想,在国家根基稳固后,及时隐退,以表达他们功成不居的人生哲学,也以此为遁词,明哲保身。

主动解脱应变术,还可以用于因诺言不慎招致危机时的补救。

四 逼人代罪 借人头平息众怒

曹操行事向来目的性很强,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和生命,这也体现出他的强势性格。

江东的孙策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用传国玉玺作抵押向袁术借兵3000人开疆拓土去了,而袁术因为得到了传国玉玺,有心称帝。于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闻听大怒,正好“挟天子以令不臣”,率兵讨伐袁术。并亲自率17万兵马去讨伐,袁术兵力不敌,最终被团团围困于寿春城中。袁术仗着城厚壕深,粮多兵锐,紧闭城门,拒不应战,准备用拖延之计把曹操拖垮,使其不战自退。

曹操对寿春城久攻不下,17万军士的粮草每日耗费又十分巨大,而自己劳师远征,粮草难以为继,正巧又赶上当时连年干旱,再加上军阀多年征战,百姓无法正常耕种,粮食产量没有保证,所以征粮也十分困难。

曹操在城外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眼看粮草就要用完,无奈之下,只得写信向孙策借粮,好歹借来了10万斛的粮米,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仍难以满足军队长期的需求。

寿春城内粮草足可用一年之久,而自己一时难以攻下,加上粮草不济,从许县调粮也是远水不解近渴,曹操为此急得茶饭不思。

正在此时,粮秣官王垕来到曹操帐中禀报:“丞相,如今兵多粮少,眼看就要无米下锅,我们应当怎么办,请丞相定夺!”曹操看到粮秣官王垕,略一思索,心生一计。

于是假装神秘地低声对王垕说:“可以将大斛换成小斛分发军粮啊,权且救急之用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王垕连忙说:“这样的话士兵们会埋怨的,弄不好会引发混乱,到时怕不好收拾,还请丞相三思。”曹操坚决地说:“你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办,其他的事我自有办法。”

王垕领命而出,等到煮饭时间,他按照曹操的命令,改用小斛分发军粮,弄得将士们纷纷抱怨。曹操趁机派人到各营寨去探听风声,果然各营寨都对这种做法怨声载道。没过几天,兵士的怨气、怒气也越来越大,眼看就要哗变。

眼看形势即将难以维持,曹操于是将王垕秘密召到帐中,对他说:“我想向将军借一件东西,以息众将士的怒气,请你千万不要舍不得呀。”王垕说:“丞相想借什么呢?我一定尽力而为。”曹操说:“我想借你人头示众,以平众怒。”王垕听罢,连忙含冤,说:“丞相,我这么做完全是按你的命令行事,我真的是无罪啊!”曹操说:“我知道你没有罪,但是,现在这种情势,如果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你就放心地去吧,你死后,你的老婆孩子我会妥善安置,你就不必多虑了。”不等王垕继续辩解,曹操早就喊出刀斧手将王垕推出门外一刀斩了;然后把王垕的人头悬挂在高杆上面,并贴出告示,通告全军:“王垕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头示众。”众将士看到是粮秣官克扣了他们的口粮,并且已经被军法处置,便逐渐消了怨气。

曹操趁机让军士饱餐一顿,用以表明粮草充足。然后下令进攻敌军,士兵一鼓作气打败敌人,并从敌军手中夺得大量粮草,安然度过了粮食危机。

曹操因为粮草短缺问题而士气受挫,迟迟攻城不下。为了顾全大局,用粮秣官王垕这个替罪羊抵罪,平息了众怨,安然度过了粮食危机。在曹操眼中,王垕的死当然不能从常理出发,这是战争的需要,是死得其所。从这里看出,曹操确实有难以让人理解的地方。但是,曹操作为一军之主,能够以杀王垕而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也不失为权宜之计,他这也是一种利用诈术扭转局势的做法。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智谋过人,颇有遇事不惊的素质,但同时也展现出他奸诈无比的本性。

曹操找到了王垕作为替罪羊,其实,在激烈的竞争中,谁都有可能做别人的替罪羊,当然,你也可以拉别人做你的替罪羊。这是游戏规则,与人性无关。

曹操的智慧和权谋让他成为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曹操也是那个时代将奸险诈伪之术运用得最为登峰造极的一位,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五 权威至上 为树权威好杀人

曹操求贤心切,从他曾下三道“求贤令”可见一斑。曹操也很能聚人,尤其是有才智的人,不管他们原来如何,只要能拉拢过来,就一定拉拢。这种广纳天下贤士的做法,为他赢得了不少美名。但这么多名人贤士聚在帐下,怎样才能让他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为自己办事呢?

起初,曹操还能听进良善之言,但是到了后期,曹操就变得喜怒无常,胡乱杀人,他既听不进与其相左的建议,也听不进忠臣对他的批评,没了早期能够大度认错的锐气,只是想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

就连那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夜实在死得冤枉。荀彧坚决反对曹操做魏王,曹操因此对他怀恨在心。后来,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盒子一看,见空无一物,知道自己已经一无是处,因此被迫服毒自尽。

这位曹操手下的第一号谋士,以他对曹操的忠心,为曹操开创基业出谋划策确实立下了大功,何以一时冒犯了曹操就翻脸无情非要置之死地不可呢?耐人寻味的倒是荀彧劝曹操不要进爵国公的理由,正是为了曹操的荣誉而考虑的。他鉴于天下尚未统一,希望曹操“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不要让他的政敌们抓住把柄。这样正当的理由,也能得罪曹操吗?显然不是一条建议就会让曹操如此震怒。只不过此时的曹操认为,自己决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干成,即便有时欠考虑,也绝对不允许有人冒犯他的权威。

崔琰辅佐曹操十几年,在选拔“文武群才”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史书上称崔琰“清忠高亮”,说他“量才录用”,而且从不讲情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后来曹操以有人说他“傲世怨谤”而把他杀了,曹操怎会随意相信别人说崔琰的坏话呢?其实,崔琰“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才是招之杀身之祸的根源。

曹操不仅处理了崔琰,并且还因此而牵连到毛玠。这个毛玠,正是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两大根本方针的那个治中从事。崔琰死时,尚书仆射毛玠因感伤崔琰“无辜”而死,被人告密。好在官员们替她求情,曹操只是把毛玠罢官归家养老了事。比较而言,还算善始善终,值得庆贺。

曹操常叹息娄子伯说:“子伯出的计谋,我比不上啊。”而且随着声望日隆,曹操渐渐感觉到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威,因而就下令将他杀了。由此看来,谁要超过曹操的威望,触碰了他的权威,曹操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绞杀,杨修之死也是明显的例子。杨修时常能猪出曹操的想法,曹操的一些举动,杨修也能琢磨个八九不离十。这还了得,我的心思你都知道了,我的威严何在?最后用个扰乱军心之罪名将他杀了。

曹操不仅在军事、政治上处处维护他的绝对权威,就是在日常生活上,也是如此。有一次,他大白天睡午觉,告诉他的宠姬,过一阵就叫醒他。而时间到了这位宠姬却见他睡得很香,不忍心喊醒他,让他多睡了一会儿。岂知这一下,犯了曹操的天颜。这个宠姬弄巧成拙,惹了大祸。曹操自己醒来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她乱棍打死了。此事联系他因曹植的妻子违反他的家规,身穿锦绣华丽的衣服而被活活赐死这什事来看,倒真是一贯作风。

我们当然反对曹操的杀人行为,但是作为领导人,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必要的。领导者不能太软弱,否则很容易造成上令下不通。有时候必须坚定不移,保持自己的权威。

做为一个领袖人物,曹操的和蔼可亲和威严有加总是拿捏到位,不漏声色。别看平时感觉有点别扭,但是权威的用处通常表现在下达命令和分派任务上。作为领导者要勇于说“不”,发现问题,当机立断,既有利于解决问题,也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如果你认为一个指令完全没有问题,那就需要有人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说了就不可以轻易变更。这直接关系到权力的影响度,威信的分量。如果一旦改变,再去执行当然效果就差了一大截。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者发令,重于泰山。说到做到,是树权立威的妙法。

曹操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权威的重要性,所以他平时就注意给人以威严的感觉,这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曹操长期身居高位形成的习惯。

保持了自己的威严,在无形中造成的大家对曹操害怕和威势,给他的工作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身份权威,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所以曹操有诸多惊人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六 利益为重 亦敌亦友对刘备

“朋友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在曹操眼中,别人都是他实现梦想的阶梯。也就是说,是敌是友完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他会对你热情款待,但是仅限于对自己有用时。一旦对自己没有用处甚至对自己不利,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与之一刀两断。

曹操同刘备是同龄人,在三国时期,一个被称为“英雄”,一个被称为“奸雄”。曹操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向,刘备也要匡扶汉室。二人既争人才也争天下,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较量。在曹操看来,刘备政治才能突出,又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确实是个大英雄,有广泛的号召力。所以有一段时间,曹操曾留他在军中。曹操考虑到留着他对自己招揽人才颇有吸引力,所以才没有杀他。

曹操东征徐州时,刘备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前往救援,被陶谦表举为豫州刺史。陶谦死后,刘备不费吹灰之力接替陶谦成了徐州牧。

占据淮南的袁术也想扩展地盘,对刘备轻易获得徐州非常不满,曾多次对他发动进攻。曹操为了稳定自己的根据地兖州东部边境的局势,同时也为了利用刘备来牵制袁术和吕布,对刘备采取了拉拢的策略。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表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并对趁机对刘备集团逐步进行分化瓦解,融入到自己军队中。汉献帝都许后,曹操特地写了《表麋竺领嬴郡》一文:

泰山郡界广远,旧多轻悍。权时之宜,可分五县为嬴郡,拣选清廉以为守将。偏将军糜竺、素履忠贞,文武昭烈。请以竺领嬴郡太守,抚慰吏民。

糜竺字子仲,东海人,祖上经商,有雇工上万人,资产颇为丰厚。原为陶谦别驾从事,后奉陶谦遗命迎刘备为州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家眷被俘。此时,糜竺不仅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刘备,使之得以重振人马,而且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曹操表荐糜竺为嬴郡太守。嬴郡,郡治嬴县,是从泰山郡划出的嬴、武阳、南城、中牟和平阳五县。糜竺却没有接受曹操的表荐,仍然跟着刘备。曹操还同时举荐了糜竺的弟弟糜芳,让他去做彭城相,糜芳也没有到任,可见刘备深得人心。

袁术虽曾多次派兵攻打刘备,但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勾结已投奔刘备的吕布,由吕布出兵打败了刘备。刘备失去了安身之地,不得已而率部投靠了曹操。

曹操对刘备加以厚待,不仅表荐他为豫州牧,还给他补充兵员,调拨军粮,让他仍然驻屯小沛,对付吕布,二人暂时结成了互为同盟的利益集团。但这种暂时的结盟是非常不牢固的,刘备志向远大,随时都会离开曹操而独立发展。曹操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他还明白,一旦刘备日后成势,必定是自己的大威胁。但是曹操考虑到自己正处于发展壮大的阶段,对刘备这样有影响的人物,只有加以厚待,才会使天下人才聚集,不至于堵了言路。所以,尽管有谋士建议杀刘备,他却没有下手。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想从下邳北上青州,曹操准备派兵阻截。刘备乘机请求承担这一任务,伺机逃离曹操的控制,曹操便派朱灵等人同他一起带兵东进。

刘备离开许都以后,程昱、荀彧等人得知消息,赶紧跑来劝阻曹操。程昱说:“您以前不肯杀掉刘备,考虑得确实要比我们深远。但今天把兵权交给刘备,他肯定会产生异心!千万不要把刘备放走!现在放走了刘备,以后必定会后悔!”

董昭也跑来劝曹操,说:“刘备志向远大,加上有关羽、张飞做他的帮手,将来必定会谋取天下。”

曹操听了众位谋士的意见,有些后悔,但一来已有令在先,不便更改,二来刘备已经走远,追也追不上了,只好作罢。

刘备到达下邳后,袁术回逃寿春,不久病死。于是,曹操趁机命刘备率军回许都。刘备早就想脱离曹操的控制,让朱灵等人先行返回,以减少下邳的曹军力量,然后发动突然袭击,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公开背叛了曹操。

刘备扛起讨伐曹操逆贼的大旗,公开对抗曹操。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连锁反应。使得归附曹操的昌豨也乘机脱离了曹操。由于曹操尚无恩泽加于百姓,不少郡县纷纷脱离曹操,归附刘备,使刘备的军队增加到几万人。刘备派孙乾前往冀州,与袁绍联合,共同对付曹操。

这样,刘备和曹操就立刻由原来的依附关系,转化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曹操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势下对刘备采取的不同态度,充分说明了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刘备来投曹操时,曹操听从郭嘉的意见,没有刘备,使他保持甚至是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爱惜人才、广纳英雄的形象。他甚至表荐刘备为豫州牧,让刘备出守小沛,也有效地利用刘备的力量对付吕布,在包围下邳、擒杀吕布的战斗中还直接让刘备消耗兵力,客观上遏制了刘备势力的发展。擒杀吕布后将刘备带回许都,更是为了控制刘备而走出的一着好棋。

曹操一时不慎放走了刘备,他能很快从失误中清醒过来,并立即采取行动。利用袁绍善谋难断、举棋不定的性格和刘备错误估计形势、放松戒备的时机,果断出击,击败了刘备。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徐州的统治。消除了刘备这个潜在的强敌,避免了以后和袁绍决战时可能出现的双线作战的局面,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结盟与否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这种以利益为纽带的同盟关系是非常不稳固的。在上述事例中,体现在利益和盟友的比较上,谁重,就趋向谁。曹操一生这种分分合合经历的可谓不少,在同吕布、袁绍、袁术、张绣、张邈的交往过程中,也都大多经历了由分而合,由敌而友的变化过程。但无论怎样变化不定,一切都是围绕自身的利益在转,这也是曹操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可以放过任何人,但不能放走一点利益。

在现实中,分合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个人、集团乃至国家的分合都以利害关系为准则。曹操始终是以此为准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