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软实力
1855300000017

第17章 从抽象到具体:国家软实力的评估(2)

上述两种软实力的评估方法,一种是以民意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的量化计算,一种是分项目衡量的定性分析。前者较具科学性,但仅仅以来源单一的统计数据作为衡量的标准,有时难以体现软实力变化的复杂性和微妙性;后者能够将构成软实力的若干因素都考虑进去,较为完整和全面,但缺乏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本书将以伊拉克战争前后的美军为对象,运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衡量它的软实力大小及变化。

三、美军软实力的评估

(一)美军软实力评估的维度和指标

按照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的原则,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评估美军软实力:军人这一职业在美国的吸引力、美军的外在形象(主要是海外形象)、美军官兵的文化素质。需要说明的是,美军软实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而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时,需要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伊拉克战争后的美军软实力。

军人这一职业的吸引力是军队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军队能否吸引多少优秀人才加入它的行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队日后的发展。在评定这一维度时,我们采用了一个数据作为统计指标:愿意参加美军的美国年轻人占所有美国年轻人的百分比。

2001.4 2001.8 2001.11 2002.11 2003.6 2003.11 2004.5 2004.11 2005.6 2005.12 (图3)

数据来源:国会预算办公室根据国防部联合广告与市场调查研究项目(Joint Advertising, Market Research, and Studies Program)自2001年4月至2005年12月进行的十次青年民意调查结果绘制。

图3的横轴代表2001年4月至2005年12月进行的10次调查,纵轴表示的是愿意参加美军的美国年轻人占所有美国年轻人的百分比。三条曲线中,从上至下依次为受访男、青年整体、及女青年的态度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表示愿意参军的受访男青年比率在“9·11”事件结束的短期内急剧攀升,后来有所起伏,在2003年11月达到巅峰,后虽有起伏但均超过了“9·11”事件之前的水平;表示愿意参军的受访女青年的比率在2001年4月-2005年12月这段期间内变化较缓,基本维持在8%左右;表示愿意参军的受访青年的比率维持在10%-15%之间,“9·11”事件的爆发激发了青年的爱国激情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参军,后有所起伏,但在2003年11月达到巅峰,后由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泥足深陷,越来越多的军队被派往伊拉克,这一比率平缓下降,但是还是超出了9/11事件前的水平。因而,对于美国的国内青年来说,美军在 2001年至2005年这四年内稳定保持了其吸引力。166

虽然年轻人有很多热情,但是“9·11”事件后却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不愿建议青年人去军中服役。图4显示的是愿意建议青年人到美国武装力量各军兵种服役的受访成年人百分比在四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这四个时期分别为:2003年8月,2004年5月,2004年11月,2005年6月,以深浅不一的颜色表示。横轴的几块区间分别代表:美军整体,美陆军,美海军,美海岸警卫队,美空军,美预备役,美国民警卫队。纵轴则代表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到,伊拉克战争后,成年人对军人这一职业的态度发生了扭转,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不愿意建议青年人把军人作为一种职业,尽管2005年这一现象有所好转。最有可能被派往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2003年至2005年内得到最少的建议,百分比只有不到35%。

美国军队 陆军 海军 海军陆战队 空军 预备役 国民警卫队

(图4)建议年轻人从事军人职业的成年人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国会预算办公室根据国防部联合广告与市场调查研究项目(Joint Advertising, Market Research, and Studies Program)自2003年8月至2005年6月进行的四次民意调查结果绘制。

(说明:受访成年人对12至21岁的年轻人有直接影响。预备役包括所有军种的预备役,国民警卫队包括陆军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

征兵的实际结果同图3的结论相类似:军人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在美国下降。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部队被派往海外执行任务。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征兵过程中,美军面临着兵源短缺的问题。二是军队留不住人的问题。2003年,除海军陆战队之外的所有军种都遇到了新兵短缺的问题。美陆军离年终征兵目标差8000人,这几乎相当于1个轻型步兵师。美国陆军有37%的士兵未服满兵役期就离开了军队。美海军军官的超期服役率比所需要的低11%~14%,海军也面临着应征入伍的水兵大批离开部队的问题。美空军也同样遇到熟练技术军人迅速流入私营部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资历较深的飞行员纷纷要求转业到民用航空公司。167?2005年,陆军现役只完成征兵计划的92%,原定征兵目标为80000人,可实际只招募到了73373人。168陆军国民警卫队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三年都没完成预定的招募计划,最多的一年只完成计划的87%。169

军队形象是一国军队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一支军队性质、宗旨、纪律、战斗力等等的外在体现。军事实践反复证明:军队形象好,亲民爱民,纪律严明,举止文明,就能够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感召力,往往能够收到“兵不接刃而敌降服”之效。170 良好的军队形象也可增加公众对军队重大问题上的支持度,并且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出现的美军种种丑闻,不仅造成美军形象受损,美国的国际形象也随之急剧恶化。在评定美军的外在形象时,本节采取美国国内外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发布的关于美军以及美国形象调查结果这一指标。171自2000年以来,在27个国家中有19个国家的人民对美国的赞同率下降。在1999/2000年,德国有78%的人,英国有83%的人,土耳其有52%的人,印尼有75%的人对美国形象有好感,但在2002年,对美国形象抱有好感的人在德国下降了17%,在英国下降了8%,在土耳其下降了22%,在印尼下降了14%。172 根据皮尤全球态度调查(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在2002年夏天和秋天对44个国家38000人的调查,几乎每一个穆斯林国家的人民都反对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黎巴嫩有50%以上的受访者反对反恐战争,在埃及和约旦,有80%以上的人反对。调查还发现有相当多的穆斯林国家公民认为,为了保卫伊斯兰,暴力是合法的。皮尤报告指出,对美国的恶感(如果说不是仇恨的话)集中在中东和中亚的穆斯林国家。173 2007年1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一项2006年11月3日至2007年1月9日期间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这项调查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2.63万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全球71%以上的受访者否认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美军在中东激化矛盾。美国国内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错误,而在国际上,大约73%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布什政府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174 但是在美国国内,军方有着良好的形象,公众非常信任美国军方。美国公众更多地将种种问题归咎于国会和总统。2008年6月20日,盖洛普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美国十六个机构和体制中,美国军方的公众信赖度最高(71%),美国国会的公众信赖度最低(约12%)。这项民调还对美国军方以前的公众信赖度进行了盘点。1975年5月,民众对军方的信赖度为58%,1985年5月为61%,2002年6月为79%,2003年6月为82%,2007年6月为69%,2008年6月为78%。总的来说,美军的海外形象急剧恶化,对美国反感的国家集中在穆斯林国家,美国盟友对美军的支持度也成下降的趋势;而美军的国内形象则维持较好,自“9·11”事件来公众的信赖度一直维持在70%左右。

军队软实力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官兵素质。官兵素质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军队文化和作风等软力量的塑造者。官兵的素质包含诸多方面,最为重要的当属文化程度。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知识将成为谋求未来军事斗争战略主动地位的根本所在。因而,在评定美军的官兵素质这一维度时,本节采用具有高中学历的入伍新兵占所有新兵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美军自1973年3月起执行的“全志愿兵役制”通过较高的工资津贴、优厚的福利待遇、充足的职业发展和高校深造机会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入军队。随之而来,新兵中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逐年提高,1980年为68%,1981年上升到81%,1982年上升到85%。进入90年代,新兵的学历质量逐步提高。1997年,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新兵中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分别为91%、95%和99%。陆军最初为88%,经过努力达到90%。2005年,美军高学历人员较多,约有博士2868人,硕士90472人,学士159755人。175 美国军官100%拥有大学本科学历,40%的军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176

下表展示的是美军1997年至2004年各军种招募新兵中高中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到新兵中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非常高,基本都在90%以上。

年份/军种/百分比

陆军现役

海军现役

海军陆战队现役

空军现役

1997

90.02

95.07

96.23

98.71

1998

89.84

94.17

95.71

98.58

1999

88.16

88.08

95.43

98.33

2000

86.46

88.64

95.44

98.81

2001

83.43

89.15

95.99

99.00

2002

84.39

91.34

97.03

99.14

2003

85.79

92.41

93.35

99.34

2004

85.91

93.85

96.55

98.98

(二)衡量方法和计算程序

现将维度和指标简要列出如下:

维度一 军人这一职业在美国国内的吸引力

指标1 愿意参加美军的年轻人占所有年轻人的百分比

维度二 美军形象

指标3 美国国内外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发布的关于美军形象调查结果之满意度

维度三 美军官兵素质

指标4 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的新兵占入伍新兵的百分比

需要注意这三个维度反映美军软实力的程度不同,分别冠以不同的权重:20%, 50%,30%。因而可以推导出如下的美军软实力计算公式:

美军软实力= 指标1×20%+ 指标3×50%+指标4×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无法得到某一特定年月的四个指标的所有数值,因而本文对美军软实力的结果无法进行精细测算,只能就整体趋势作出一些总结性的粗略测算。

为计算方便,将各个指标的百分比分为五个等级并指定为等差数字1,2,3,4,5。0-20%计为数字1,21%-40%计为数字2,?41%-60%计为数字3,61%-80%计为数字4,81%-100%计为数字5。计算的时候以数字1,2,3,4,5计算。因满分为5,三个维度的权重就变为1,2.5,1.5。

那么美军软实力计算公式为

美军软实力= 指标1×1+ 指标3×2.5+指标4×1.5

指标1始终在15%左右,计为1;指标2通过计算平均数在40%以上,计为3;指标3中的国内形象在60%以上,计为数字4,国际形象以2007年1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为准,约73%人都反对布什政府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换言之美军的海外支持率在27%左右,因而计为数字2;指标4始终在80%以上,计为数字5。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如果军队软实力的满分为25,那么在伊拉克战争后至2007年间美军软实力为17。

(三)小结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美军先进的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管理模式和作战思想一直是外军研究学习的对象。步入21世纪后,美军这一职业对美国青年来说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10%以上的年轻人都愿意考虑把军人作为自己的职业。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少的成年人愿意建议年轻人把军人作为职业,美军近年来的实际征兵结果也显示出美军面临的兵源短缺和军队留不住人的突出问题。在保持良好国内形象的同时,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种种丑闻使得战争的正义性开始遭到全世界尤其是伊斯兰世界民众的质疑和反感,美军的海外形象日趋恶化。反美主义情绪不但在伊斯兰世界蔓延,而且在美国的传统盟国中滋长。在官兵素质方面,美军招募新兵的学历层次近年来稳定保持,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军队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