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最美的诗歌
18573900000119

第119章 帆

莱蒙托夫

蔚蓝海面雾霭漫漫,

白色孤帆时隐时现。

……

它来到远方寻觅何物?

它把什么抛弃在家园?

……

呼啸狂风翻卷海浪,

弯曲的桅杆嘎吱作响。

……

哦,它不是寻找幸福,

也不为逃离温馨之乡。

船下波涛清澈碧蓝,

上方阳光金黄灿烂……

不安分的帆却在祈求,

仿佛风暴中才有安恬。

(佚名译)

诗人小传

莱蒙托夫像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作家、诗人,被视为普希金的后继者。生于莫斯科。1828年入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4年入近卫军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同年写了剧本《假面舞会》,主人公是一个反抗上流社会的悲剧性人物。1837年,普希金因在决斗中受伤逝世后,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指出杀死普希金的凶手其实是俄国整个上流社会,震动了整个俄国文坛。

长诗《恶魔》和《童僧》,是莱蒙托夫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但都洋溢着现实主义的气氛。恶魔和童僧这两个性格,可以概括诗人全部作品中的形象。前者是个人主义者,后者则是自由的战士。1841年,诗人在一次决斗中被杀害。莱蒙托夫没有活到27岁,但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展示人物内心生活的心理描写方面,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所师承和发展。

品茗赏诗

这是一首杰出的哲理抒情诗,作于1832年,在诗人生前没有发表。诗人面对那黑暗的俄国社会,在风起云涌中追求民主与自由。

帆,大海中的精灵。游弋的白帆,闪着刺眼的白光。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是在追寻着心中的理想吗?这白色的精灵在可爱的家乡抛弃了很多东西,那是生活的安逸、物质的富裕,抑或别的什么?

波涛汹涌,夹杂着呼啸的海风,要打翻这孤独的反叛者。帆呢?在铺天盖地的狂风巨浪的疯狂打击下,“弯曲的桅杆嘎吱作响”,不退缩,不畏惧,为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努力拼搏。在帆坚毅的搏斗中,大海已经有气无力。帆要的不是安逸,而是拼搏带来的乐趣。

诗歌采用象征手法。帆就是诗人的化身,就是诗人那孤独、反叛的灵魂象征,象征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诗在描绘风景、说明发人深省的哲理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平。大海糟糕场景,是那恶劣的社会环境的贴切表现,诗的叙述过程,则很好地体现了进取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此外,诗歌采用设问结构,大大强化了诗歌的感染效果;省略号的使用则开阔了诗的意境,启发读者深思,极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