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18652200000100

第100章 不要得罪有能力的小人

所谓有能力的小人,在领导的周围并不鲜见,说白了也就是有才无德的人。有才无德的人在工作中既常遇到,又尤其需要防备,因为他“无德”的内容之一就是爱记仇,喜欢打击报复。对于一个才能平庸的人而言,他的心胸即使再狭窄,与你发生冲突也不会产生太大危害。有才能的人则不然,一方面他的才能会让他说话更有分量,另一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有才能的人一旦遇到机会便会脱颖而出甚至青云直上,说不定昨天还背靠背并互相指责,今天就成了你的顶头上司。这时候,他的报复心一旦发作起来,你就只有吃不了兜着走的份儿了。

西汉的主父偃未发迹时,穷困潦倒,连借钱都无处可借。世态的炎凉、自身的困顿,使主父偃对世间的一切充满了仇恨,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报复那些羞辱过他的人。主父偃一度游历了燕、齐、赵等国,可始终不被任用,这更增加了他的仇恨心。万般无奈,主父偃孤注一掷地来到首都长安,直接向汉武帝上书。这次的冒险使主父偃大有所获,汉武帝对他竟十分赏识,立即授他以官职。一年之内,主父偃竟连升四级,官居显位。

有了权势,主父偃便迫不及待地施展了他的报复行动。以往得罪过主父偃的人,都被他加以罪名,纷纷收监治罪。哪怕只是从前对他态度冷淡的人,主父偃也不肯放过,极尽报复,不惜致人死地。至于当初冷遇主父偃的燕、齐、赵等国,他更是处心积虑地把一腔仇恨发泄在其国王身上。汉武帝的的哥哥刘定国,是燕国国王,他无恶不作,臭名昭著。刘定国先是霸占了父亲的小妾,生下一个儿子,接着又把弟弟的媳妇强行抢来,据为己有。主父偃正为如何报复燕王发愁之际,偏赶这时有人向朝廷告发了燕王的丑行。主父偃主动请缨,获准受理此案。他假公济私,不仅向武帝诉说此中实情,还添油加醋地编排了燕王其他“罪行”,终迫使燕王自杀了事。

汉武帝的远房侄子刘次昌,为齐国国王。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次昌,却遭到齐王的拒绝。为此,主父偃怀恨在心,便对武帝进言说:“齐国物产丰饶,人口众多,商业兴旺,民多富有,这样的大国如此重要,陛下应该交由爱子掌管,才可免除后患。”主父偃的一席话打动了汉武帝那根脆弱的神经,主父偃遂被任命为齐国丞相,监视齐王的举动。主父偃一上任,便捏造罪名,对齐王严刑逼供,肆意陷害,齐王吓得自杀而亡。下一个报复目标自然是赵王了。赵王刘彭袒深知这一点,索性来个先发制人,抢先上书汉武帝,揭发主父偃贪财受贿,胁迫齐王。

主父偃这次猝不及防,陷入被动。主父偃被收监下狱,承认了受贿之罪,却拒不承认对齐王的胁迫罪名。

汉武帝本不想杀他,主父偃的政敌公孙弘百般进谗,说他胁迫齐王,离间陛下的骨肉,非杀不可。加上主父偃树敌太多,竟无人肯为他说一句好话,终使武帝狠下心来,将主父偃族灭。

先前早有人劝戒主父偃说:“做人不能太过霸道,不留余地。你如此行事,实在过分,我真为你担心呐!”主父偃却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回答说:“大丈夫生不能五鼎而食,死难免五鼎而烹,我求官奔波四十余年,受尽屈辱,今朝大权在手,又怎能不尽情享用?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有私心。穷困时连父母、兄弟、朋友都不肯认我,我又何必在意别人的说法?”

瞧,这样的人多么可怕。在他未发迹时大家平等相处,言语、行为冒犯之处自是难免,如果对这样的小人不加识别、不加防备,哪一天被他整治一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