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本营的决心,直接参加柏林战役的苏军共计3个方面军和配属的空军(即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国土防空军和第聂伯河区舰队,再加上参战的波兰2个集团军,苏军总兵力达到了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总兵力25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实际上是担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侧翼保障任务,以防止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受到来自北方的侧翼打击。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乌克兰第1方面军只是执行助攻的任务:该方面军应以其右翼部队参加柏林战役,左翼在突入德军纵深后要左转去参加布拉格战役,其作战计划的第一方案只以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1个坦克军由南面向柏林行动,其所属的两个坦克集团军(即近卫坦克第3、4集团军)的主力的行动方向是勃兰登堡、拉特诺和德绍方向。当然,该方面军也有一个以两个近卫坦克集团军向柏林行动的第二方案。苏军统帅部的最初计划将攻占柏林的任务基本上交由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来完成,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战斗分界线分别划在了柏林的北面和南面。
朱可夫元帅曾经建议总攻应在4月22日~23日发起,但斯大林此时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战后新欧洲,为了防止柏林成为英美联军的猎物,他要求把战争提前——中旬就必须开始向柏林的最后冲击。最终根据斯大林亲自审定的战役部署,攻占柏林这一无尚的光荣理应归属于朱可夫——他的“胜利元帅”。
为了顺利攻克柏林,苏军在4月5日~7日进行了沙盘上的图上演习。苏军虽然在兵力和兵器方面享有极大的优势,并且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但如果想获得突袭的优势,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尽管苏军采取了很多战役隐蔽措施,但这些努力基本上是白费了。在1945年4月15日,一个在屈斯特林桥头堡南部被俘虏的红军士兵告诉德国人,第二天早上,苏军将发动攻势,他同时供称,斯大林还要求前线部队必须军装齐整、梳洗干净,以“有教养的形象”出现在柏林。这一切信息显示,苏军已经作好了万全的准备,而斯大林将在这里结束战争。
而这时的德国军队,已经不再是1939年到1943年那样的精锐之师,半大孩子、老头、各种各样国籍的“志愿兵”、高射炮手、水兵、甚至飞行员,都通过陆军、党卫队、地方纳粹党机关被拉到战场上当步兵,这样的军队可能是强悍苏军的敌手?!
山雨欲来风满楼,柏林此时也已经成为了一块风雨飘摇中的“孤岛”,其东、南两面都直接暴露在苏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 泽劳血战
1945年4月16日凌晨,莫斯科时间5时整(柏林时间3时),苏军对柏林的外围攻击开始了。苏军的目标是击破德军的第一、第二防御带,进而进逼柏林,这也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血战。
按照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空军第16、第2集团军的航空兵支持下发起了进攻,苏联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也以4个航空军的兵力,对德军第二防御地带的各支撑点开始进行突击。奥得河畔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而苏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苏军的BR-18榴弹炮,弹重330公斤,直射时甚至可以摧毁2~2.5米的混凝土墙!
这是一场空前的炮战,在奥得河上的交战第一昼夜,苏联空军仅轰炸机就出动了6550架次支援步兵。在半个小时的炮击过后,奥得河畔已经出现了月球表面一样的地形。而德军的海因里希大将,根据自己在东线的经验,在炮击开始时已经将部队主力撤出第一线防御阵地。
接着,苏军在强光的照射下,潮水般冲向德军第一防御地带。残存的一线德军对进攻者进行了绝望的狙击,但这只能略微迟滞苏军的行动而已。黎明时分,苏军顺利地克服了第一防御地带,并开始向第二防御地带发起冲击,但德军未被摧毁的火炮和迫击炮恢复了火力并开始对着道路进行射击。就是在这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近卫第8集团军碰上了强硬的“钉子”:德军第二防御地带的主要支撑点,被称为“柏林之锁”的泽劳高地。
泽劳高地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有陡峭的山崖,下面还环绕着一条名叫哈乌普特的运河,时值春汛季节,河深水大,阻挡住了苏军的坦克。这里成了德军据守的重地,德军配置在泽劳高地上的火炮和经过伪装的设伏坦克,以火力封锁了河上为数不多的几座桥梁。不仅如此,德军还通过苏军进攻开始前从第一防御地带上撤下来的部队,进一步加强了泽劳高地上的兵力。
战斗异常艰难,直到下午1时,苏军仍毫无进展,心急如焚的朱可夫了解到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已经顺利突破了德军尼斯河防线,突破纵深高出这里一倍的情况后,立即决定将用于纵深作战的卡图科夫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尤舒克的独立坦克第11军和波格丹诺夫的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分别沿近卫第8集团军和突击第3集团军打开的突破口,投入到泽劳高地地域。
攻无不克的苏军装甲部队,也在泽劳陷入了混乱:坦克兵团阻断了原本的战斗队形时,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但又无法退到路两旁。此时,如果德军还能集结出一个像样的轰炸机部队进行突击这里,无疑将给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带来灾难性打击——但此时德国空军有限的燃油已经优先发到了战斗机部队,轰炸航空兵已基本退出了战场。到这天黄昏时,近卫第8集团军只是在右翼的近卫第4步兵军略有进展,进抵泽劳以北并在火车站一带与德军陷入激战;在该集团军右面的突击第5集团军也略有进展,突破了德军一线阵地,但其左面的第69集团军也没能向前推进多远。
种种情况迫使朱可夫不得不变更了兵力部署,他集中炮兵准备强攻泽劳高地。翌日,在30分钟的强大炮火准备之后,苏军于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30分再次以密集的炮火开始了进攻,这一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配属的炮兵发射了123万发炮弹,约合2450车皮,98000吨。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在空前强大的炮火支援下,苏军开始逐步撕开了德军防线。尽管德军此时又向高地增援了第28摩托化师和168步兵师,但在这个血腥高地上镇守的德军,已经慢慢损失殆尽。当日下午到日终时,苏军终于局部突破了布塞将军的德国第9集团军依托泽劳高地的防线,日落以后,在这里开始了夜战。
4月18日凌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仍然在泽劳高地周围与德军激战,不过这时德军残部的抵抗只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18日晨,苏军以3万人的伤亡和大量坦克损毁为代价,终于冲上了泽劳高地但并未完全肃清德军。
为了反击苏军的攻势,德军装甲军还向苏军后方派出了战斗群,期望以这种行动延缓苏军的攻势,但这个行动最终也失败了:在迪德斯多夫地域内,企图切断科斯钦至柏林的公路从而威胁近卫第29军和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物资供应的德军,与苏军派出的近卫第39师(在此之前属第2梯队)遭遇。苏军近卫第117团向德军发起了冲击,虽然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企图,但苏军的进一步攻势也被利用缓斜坡和反冲击遏制,双方以冲锋枪、刺刀、手榴弹和“铁拳”进行了混战。由于步兵没有消除这一威胁,苏军又投入了近卫机械化第8军的坦克,这才最终击溃了德国人,并击毁战车8辆。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庞大的苏制战争机器,纳粹德国这头怪兽已经摇摇晃晃地走向无底的深渊——但是有多少生灵为这头怪兽殉葬,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 大战前夜
眼见在泽劳高地的柏林外围第二道防御阵地即将被突破,4月18日下午,戈培尔在总理府发出电令,要求包括国民突击队在内的所有部队紧急向第9集团军摇摇欲坠的二线阵地增援。
德军的“国民突击队”有10个营,他们乘坐米色双层巴士匆匆赶到了战场。柏林地区“国民突击队”的主力是那些尚未被抽调到其他战区的第2线部队,由于这些人主要是超过服役年龄和身体条件不适合服现役的人组成的,再加上只经过几天甚至几小时的训练,战斗力可想而知。他们的装备更是少的可怜:国民突击队的1营本应有649人,配备轻机枪31挺、重机枪6挺和步枪,2营则应有576人,装备步枪和冲锋枪576支,但到苏军打到柏林城下时,他们的装备则是五花八门:正规军的装备,缴获的法国、捷克、苏联枪支、猎枪以及为他们特制的简陋枪支都有,步枪型号超过了15个,机枪型号也有10个——但这也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装备,一些部队平均每三四个人有一支枪和75发子弹。面对装备精良的苏军,他们毫无胜算。
纳粹第三帝国的覆灭之日已经近了,从18日开始,柏林电台的战报开始为帝国的末日进行倒计时:每日公布苏军距柏林市区的距离。
4月20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渡过奥得河发起了总攻,以牵制并歼灭德军第3坦克集团军主要兵力,保障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翼安全。得到步兵支持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顺利攻占了措森后,向柏林以南攻击,并即将切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维斯瓦”集团军群的联系。德军将弥尔罗泽、吕本、措森、巴德的兵力向西调往柏林的企图尚未实施,就被卢钦斯基和戈尔巴托夫将军的集团军合围在弥尔罗泽、吕本、措森、巴德。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19日终于完全控制泽劳高地后,部队半天之内就推进了10余公里,并攻占了明赫贝格等德军据守的要点。在明赫贝格小镇,德军甚至派出了一些坦克和强击火炮进行自杀式的伏击,尽管偶尔能略微打乱苏军进攻的节奏,但德军在柏林外围的防御土崩瓦解谁也改变不了。
4月20日13点50分,突击第3集团军步兵第79军的远程炮兵的152毫米加农炮和第47集团军近卫第30加农炮旅203毫米加农炮开始炮击柏林,这是柏林20世纪以来首次遭到敌军地面炮火的袭击,这也给德国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一些德国人从动物园防空掩蔽部上的观察所,发现红军炮群距离柏林只有8英里——从这一刻开始,将有180万发苏联炮弹,36000吨钢铁被无情地倾泄在柏林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