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创新概论
18736500000040

第40章 创新环境(4)

作为一种人性心理的道德品质,人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它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体。从伦理学上讲,人格指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也常被用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心理学上讲,人格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意志、理想、目标与行动等特征的总和,所以人格因素包括了道德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创造发明中,一定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起决定作用。良好的非智力素质是强化智力活动和触发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动力。理想的人格因素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释放源。

因此,创新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同时,从心理学角度讲,创新主体还应具备好奇心与怀疑心、自信心与谦逊精神、进取心与献身精神等。

(1)主体必须自我激励,激发创新兴趣和热情。有些人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认为死记硬背、考试得高分便是技能很强,然而,这种人通常很难有所创新。因此,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体对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进行自我激励就显得相当重要。

中国少年科学院的小院士张楠,是辽宁省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发明的“拼音数字智力游戏牌”在1997年第10届全国发明作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浓厚的兴趣把天真活泼的张楠引进了发明创造的天地。看到大人甩扑克牌,欢声笑语,她就想,要是学拼音、做数学题也像玩牌一样快活多好。于是她将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做成卡片,不停地琢磨,一遍遍地摆弄,用各种方式排列组合,设计玩牌规则和计分方法。她玩中做,做中玩,兴趣引导,自我激励,花了整整一个学期做出了拼音数学智力游戏牌。来自大连的小院士张雯,在读小学三年级时做了一个电动小火车。这件事激发了她对创新浓厚的兴趣。她制作的电动升旗杆、大连电视台模型、交通信号灯等都在发明制作比赛中获奖。在这些事情的激励下,她不停地对周围的事情细致观察,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她认为值得改进创新。有一天,她在路上看到交通警察站在指挥棚下指挥交通,衣服被汗湿透了。小张雯觉得警察叔叔很辛苦,便产生了发明制作“警用凉爽型太阳伞”的创意。她满怀热情地画图试制,终于有了作品。这项创新发明在1998年第九届辽宁省小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

这里列举的是儿童们的发明创新实例,如果我们分析发明家投身发明创造活动的传记,同样也会发现自我激励、热情满溢仍是创新的助跑器。瓦特如果对当时纽考门蒸汽机热效率低的问题不感兴趣,划时代的高效率蒸汽机的发明就不可能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兴趣、好奇心、自我激励、坚持、引导、帮助我们走入探索创新之门。

(2)对现有问题要大胆质疑。所谓质疑,就是提出疑问,发表不同的观点,是一种怀疑精神。马克思有句名言,就是“怀疑一切”,这是对传统习俗和落后观念的大胆批判的创新精神。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怀疑,决不会有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诞生。爱因斯坦曾说过,正是对经典牛顿力学的质疑精神,才促使他去探索新的时空观,在对时间和空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才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早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就提出了“普遍怀疑原则”,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期望人们勇于把一切事物放在理性面前加以审视,以辨真伪,即用理性去追问一切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当然,创新的怀疑精神要求人们既尊重知识,又不迷信权威;既继承前人的成就,又努力攀登科学的更高峰;既相信书本,又不被书本所束缚,善于从书本中找出作者的思想矛盾之处,以激发出创新开拓的火花,从而寻求真理的发展。

让大胆质疑成为我们的个性,让我们突破传统的线性教育或“听话教育”,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自由腾跃,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开拓我们知识的未知领域,大胆创新。

(3)应有冒险和不怕失败的精神。由于个体不按常规进行思维探索,所以创新往往不能顺利进行,势必要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可能失败。这时,如果没有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那么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许多研究表明,创新意识强烈的人具有很少从众、不落俗套、很少考虑给他人留下好印象的人格特征。

他们也常常有较强的幽默感,善于自娱自乐,对所从事的任务能够坚持到底,能很好地处理那些无头绪的问题,对待生活有丰富的幻想,倾向于用新的、独特的方法探究问题。

二、阻碍创新发展的自我环境

良好的知识体系、突出的创新能力及独特的人格素养都是自我环境中对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对于自我环境中那些抑制创新思维的负面因素也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加以克服。

1.固定地看待事物

熟悉一种事物固定的功能或性能而不善于变通,往往会妨碍我们发现其新功效的创新思路。有一则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太空总署对外招标,征求一种“太空笔”的设计方案。按照要求,这种太空笔是“太空人”

使用的特殊的书写工具,它必须能在真空中使用,必要时能用笔尖朝上书写,还要求几乎不需要补充书写原料。当然,设计的太空笔能在地球上产生且成本不宜过高。至于设计费用,那肯定让中标者欣喜若狂。信息传出,几乎全世界的天才设计师都为之大伤脑筋。后来,太空总署收到一份电报,是德国的一位小学生拍来的,上面只有一行字:“试过铅笔没有?”太空总署负责设计招标官员看一眼电报,顿时呆若木鸡。听完这则“聊斋式故事”,你有何感想?铅笔是否最终成为太空笔,我们用不着去深究,但这让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位小学生的反常规思维,这也是创新中可贵的品质。在创新的过程中,阻挡我们的往往就是一些老的思想和一些约定俗成的固有观念,要创新就要跳出常规套路,开拓自己的思路,避免固定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

2.习惯走老路

过去的条件和固定的思维方式往往使人们总是按老一套处理问题。一般人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对遇到的问题就习惯于采用这些现成的或者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解决方法来处理,往往会忽略考虑其他可能更有创造性的方法。这种习惯走老路的定势思维也是阻碍创新的一个因素。公元前333年冬天,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这个城市有一个着名的城谕:谁能解开城中那神秘的“Gordian”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当时已经有许多达官显贵前来解结,但都无法找到结的两端。亚历山大满怀信心地驱马前去解结,这还真是一个神结,左看右看上瞧下瞧都不见结端踪影,他拧来拧去,也茫然无措。几天过去后,亚历山大在舞剑中突然省悟:我为什么走老路呢?难道自己不能制定一种解结的新规则吗?于是,他跃马挥鞭来到结前,挥剑将结砍成两半,并对众人说:“解难结唯有此法”。

神秘的“Gordian”结被亚历山大解开了,他成了亚历山大王。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如果一味按照前人的老办法去思考,可能茫然无措,要是能突破传统思路,或许可能如愿以偿。创新的过程,就是在众多道路中开辟新路的过程,就是克服传统的老路的过程。

3.知识面狭窄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这里强调的是还应避免狭窄的知识体系。狭窄的专业知识容易限制人们的视野,这对异域走马式的创新是极为不利的。当年,化学家本生潜心研究利用火焰颜色辨别物质组成元素的方法时,研究工作一直难有突破,因为单一物质的火焰颜色是固定的,容易辨认,而实际物质往往是由多元素构成,燃烧的火焰是混合的,令人难以分清。在本生碰壁之后,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建议他能否从物理学中找办法。于是,本生异域走马,发现物理学中介绍的分析法值得一试。正是这种新视野,使本生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不久,一种通过观察火焰光谱测定物质结构的新方法问世。从此,物质火焰颜色被彻底解开,化学分析也找到一条新路。大量实例证实,最富有创造性的答案很可能来自一个看似无关的领域,知识面宽的人比知识面窄的人更容易发现本专业人士不曾想到的新方案。因此,人们应该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以利于创新思想产生和形成。

4.害怕失败

许多人都认为遭遇失败是一种不光彩的事,因此害怕出现失败。由于创新是一种有风险的事情,一帆风顺的创新实践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所以不少害怕失败的人远离创新,显然这是一种不利于创新的自我心理环境。

其实,失败是可以成为财富的。凯特林在主管通用汽车公司实验室时,有一个工作人员神情十分沮丧地来求见,他说为解决一个问题已做了1000次实验,但都是以失败告终。凯特林告诉这位工作人员,不要把这些未果的实验看成失败,并说:“实际上你的进展很了不起,你已经发现有1000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爱因斯坦也曾以同样的心情把晚年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统一论上。有一天,他的朋友马特斯多夫问他是不是感到快要大功告成,爱因斯坦回答说:“没有,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知道了至少有99种方法是不行的”。

害怕失败,通常是对自己创新能力的怀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创新,就需要正确认识创新中的失败,确立自信心。自信这一心理素质,对创新性,对冒险的勇气和意志都起着关键作用。

5.过分信赖权威

这是一种与习惯思维密切相连的、阻碍创新的自我心理因素。我们尊重学有专长的权威,但不能盲目信赖。权威并非真理的化身,任何学术权威也可能受到种种局限而判断有误。发明巨匠爱迪生曾写文章非议交流电的研究,他断言交流电太危险而缺乏实用价值,直流电是供大众使用的唯一途径。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也曾反对过物理学的某些新理论,如量子力学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尽管这些理论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推导出来的。着名学术权威韦勒·冯·布劳恩曾力争说明在月球上着陆时登陆舱不能起作用,而M·W·罗森却坚信自己的设计无误,结果获得成功。

过分信赖权威会从两方面构成对个人创新的障碍:一是让人接受某一权威的“正确”观点后,就永远不去质疑该观点是否真的正确,或不再去发展这一观点;二是对权威判断过于信赖,就可能毫不迟疑地否定新冒出的新见解。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自我心理品质,正确对待已有的理论、方法与经验。

6.过早下结论

很多人以自己重实效而自诩,他们坚持一步到位、不赞成围绕一个问题冥思苦想,这种过早下结论的习惯有可能扼杀创新的发挥。几千年前,欧洲的一个城市要建座市政大厅,奉命设计的建筑师别出心裁,提出只有一根立柱支撑屋顶的设计方案。在评审会上,市政官员当即反对,认为如此设计是拿众人的生命当儿戏,为安全起见,坚决要求再在四周增加立柱。建筑物竣工后,五根巨大的立柱支撑着屋顶,但一根立柱的方案所产生的新奇与美感荡然无存。上千年过去了,建筑物安然无恙。然而,直到不久前人们在全面整修这座历史性建筑时才发现,整个屋顶其实只是由一根巨柱支撑着,其余四根只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回想往事,人们明白了是当年那位建筑设计师故意愚弄那些过早下结论的官员们。

在现实中,人们为解决某一问题可能提出多种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切忌过早地做出判断,尤其是对那些看起来不可靠、不安全甚至荒唐可笑的想法,也不要迫不及待地说“不”,要想想这些非同寻常的设想背后有没有灵感或启迪。即使对那些认为正确的、可行的方案,也不宜马上作出“好极了”之类的评价,因为过早地判断既不利于这种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有碍于更新更好的方案提出。在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中,把“延迟评判”作为召开智力激励会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有道理的。我们在看待自己的或他人的新设想时要有“容忍心”,先冷静思考,在适当的时机再做出判断。过早下结论这种自我行为意味着提前将创新性设想拒之门外,在创新过程中,应当主动克服这种自我行为意识。

当然,有关阻碍创新的自我环境因素不止上述几种,读者还可以参考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和第三章(第三节)中有关创新障碍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创新规律,以便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结合自身的成长环境与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去进行不懈的探索,找到化解不利因素的对策,激发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章小结

1.创新环境就是指对创新者产生影响的非创新对象客体,它既包括各种外部条件,也包括主体对外部条件的感应。创新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我环境,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2.社会是人造的第二自然,人类创造着社会,反过来,社会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在现实社会中,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利与弊对创新主体的思想、精神有一定影响;其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创新活动产生着优劣不等的影响;再者,良好的科技、学术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形成和投入有积极作用;最后,制度环境减少了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并激发人们从事创新的积极性。

3.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否正常发挥,关键还在于创新主体自身——自我环境。在自我环境中,应注重和培养良好的知识体系、突出的能力结构及独特的人格素养,避免和克服固定地看待事物、走老路、过分信赖权威等不良习惯和思想。

4.创新环境中支持或约束创新行为的社会环境和自我环境是始终存在的,它们总是在影响或制约着创新的形成和发展。本章对其简单地分析阐述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性框架,在实际运用中,还应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方能更好地发扬和超越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