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从零开始学炒股大全集
18777700000077

第77章 资金成本计算公式

股票资金成本率计算

所谓资金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成本。每一个资本都有其特定的资金成本。例如,利用债券筹资必须支付相应的利息,利息支付可以是固定利率的,也可以是变动利率的。股票筹资必须支付相关股利,且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预期会随着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资金成本在现代企业中是关系到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资金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投资的折现率;资金成本是投资项目的基准收益率。与此同时,资金成本是评定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凡是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这个水平的,则应认为是经营不利,这也是向企业经营者发出了信号,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代价,它包括资金的使用费用和筹集费用。企业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对资金供应者来说,他暂时或长久失去了使用这部分资金的获利机会,因此,要求得到相应的报酬,即得到一定数额的资金时间价值;对于筹集资金的企业来说,他得到了使用资金的权力,需要按规定支付一定的费用。在投资有风险的情况下。资金供应者除了要求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外,还要求得到一定的风险价值。同时,资金使用者在筹集资金过程中还需要支付筹资费用,如股票、债券的印刷费、发行费、公证费、广告费、律师费及筹资手续费等。

资金成本可用绝对数表示,也可用相对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常用的是:无风险利率+β系数×(市场报酬率-无风险利率)

例:假设某公司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股票帐面2000万元,所得税30%,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发行债券200万元,资金成本6%。股票β系数1.25,无风险报酬率10%,平均报酬率12%。求公司股票现值及股票资金成本率。

股票现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股票资金成本率

公司股票现值=(1000-200×6%)×(1-30%)÷12.5%

=691.6÷12.5%

=5532.8

资金成本率=10%+1.25×(12%-10%)=12.5%

股票综合资金成本率计算

股票综合资金成本率是指企业对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率按其所占比重加权计算的资金成本率。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企业往往不可能只从某种资金成本较低的来源来筹集资金,必须从多种来源取得资金。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必须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各种资金来源的综合资金成本率:

综合资金成本率=∑(某种资金成本率×该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从公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要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一要降低各种资金的资金成本率;二要提高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

例:某公司现有资本总额1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400万元,年利率为10%,普通股600万元,发行价格为20元,现市场价格为20元,最后一年每股股利为2元,预计年股利增长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现计划增资100万元,有甲、乙两种筹集方案。甲方案:增加长期借款100万元,借款利率为12%;乙方案:增发普通股4万股,普通股每股股价增加到25元。那么这两种方案哪一种更好呢?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

筹资前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10%×(1-25%)=7.5%

普通股成本=2×(1+5%)÷20+5%=15.5%

套用公式可得出综合资金成本=7.5%×40%+15.5%×60%=12.3%

甲方案:综合资金成本=7.5%×400÷(400+600+100)+15.5%×600÷1100+12%×(1-25%)×100÷1100=12%

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7.5%×400÷(400+600+100)+[2×(1+5%)÷25+5%]×700÷1100=11.25%

综上所述,乙方案资金成本最低,为最佳筹资方案。

普通股资金成本计算

普通股资金成本即投资必要收益率,是使普通股未来股利收益折成现值的总和等于普通股现行价格的折现率。

企业发行普通股和发行债券一样,也需要由依法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即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承销费,即筹资费。另外,还需支付资金占用费,即支付股利。与债券不同的是,股利是用税后利润支付的,不能享受税前抵扣的优惠。企业通过发行普通股筹集资金,企业是否支付股利以及支付多少股利视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股利政策而定,通常是逐年增长的。

不过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较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投资者购买普通股股票既没有取得固定收益的保证,也不能抽回投资,所以普通股股东的风险最高,当然也相应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即股利。由于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报酬,即预计下一年股利较高,导致普通股资金成本上升;二是普通股发行成本较高。观察普通股资金成本公式不难发现发行费较高,导致分母较小,从而使整个分式比值较大,即普通股资金成本率较高。

普通股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c=dc÷Pc(1-f)+G

其中:

Kc--普通股资金成本率;

Dc--第一年发放的普通股总额的股利;

Pc--普通股股金总额;

f--筹资费率;

G--普通股股利预计每年增长率。

例:某企业以面值发行普通股1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的股利率为12%,以后每年增长5%。

则该普通股的资金成本为:Kc=(1000×12%)÷1000×(1-4%)=17.5%

优先股资金成本计算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一般虽低于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的资金成本,但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低于普通股的筹资成本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优先股股东按照股票面值和固定的股利率取得股利,风险较普通股股东小,所以其投资报酬也较普通股低,使得优先股的筹资成本低于发行普通股筹资成本;二是优先股的股利支付是确定的,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高于优先股股利率时,发行优先股筹资就可以提高普通股股本收益率,普通股股东可获得财务杠杆的好处,增加每股税后盈余。

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是由于:一是发行优先股筹资费用较发行企业债券筹资或取得银行借款的筹资费用要高一些;二是主要是由于优先股的股利是在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的,而债券利息或借款利息都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支付的。这是发行股票筹资相对于债务筹资方式最不利的地方;三是优先股股东的求偿权在债券持有人之后,导致优先股股东的风险大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这使得优先股的股利率一般要大于债券的利息率。

优先股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p=Dp÷Pp(1-f)

其中:

Kp--优先股资金成本率;

Dp--优先股总额的每年股利支出;

f---筹资费率;

Pp--优先股股金总额。

例:某企业以面值发行优先股1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股利年率为12%,则该优先股的资金成本为:Kp=(1000×12%)÷1000(1-4%)=12.5%

留存收益成本计算

留存收益成本是指股东因未分配股利而丧失对外投资的机会损失。留存收益的成本率就是普通股东要求的投资收益率。由于留存收益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而不是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以只能对其进行估算。

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此追加投资。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的收益率,企业就不 应该保留留存收益而应将其分派给股东。

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务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诸如企业未来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作出准确的测定。

计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股利增长模型法:股利增长模型法是依照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断提高的思路计算留存收益成本。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长率递增,则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cs=Dc÷Pc+G

式中:

Kcs--留存收益成本;

Dc--预期年股利额;

Pc--普通股市价;

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例:某企业普通股目前市价为56元,估计年增长率为12%,本年发放股利2元。

则: Dc=2×(1十12%)=2.24(元) Kcs=2.24÷56+12%=16%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公式则为:

Ks=Rs=Rf十β(Rm-Rf)

式中:

Rs--风险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

β--股票的贝他系数;

Rm--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

例:某一时期市场风险报酬率为10%,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为14%,某公司普通股β值为1.2。

留存收益成本为: Ks=10%十1.2× (14%-10%) =14.8%

3.风险溢价法:根据某项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的原理,普通股东对企业的投资风险大于债券投资者,因而会在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依照这一理论,留存收益的成本公式为:

Ks=Kb十RPc

式中:

Kb--债务成本;

RPc--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债务成本(长期借款成本、债务成本等)比较容易计算,难点在于确定RPc即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可以凭借经验估计。一般认为,某企业普通股风险溢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5%之间,当市场利率处于历史性高点时,风险溢价通常较低,在3%左右;当市场利率处于历史性低点时,风险溢价通常较高,在5%左右;而通常情况下,常常采用4%的平均风险溢价。这样,留存收益成本则为:

Ks=Kb十4%

例:对于债券成本为9%的企业来讲,其留存收益成本为:

Ks=9%十4%=13%

而对于债券成本为13%的另一家企业,其留存收益成本则为:

Ks=13%十4%=17%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

权数的确定有三种方法:

账面价值权数,其资料容易取得,但是当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别较大时,使用账面价值权数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筹资成本有较大的差距。

市场价值权数,可以反映当前的情况,但是不能体现未来。

目标价值权数:能够体现未来,但是实务中很难确定。按照这种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的资金。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w表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i表示第i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Ki表示第i种资本成本;n表示不同资本的数量。

根据公式,可知其计算过程。

首先,应计算出资本结构各个项目的权重。各个项目的权重应该等于它的市值比上总投资额的市值。

1、优先股的权重:优先股的市值很容易计算,它等于每股成本乘以发行量。

优先股的权重=优先股市值÷(优先股市值+普通股市值+债务市值)

2、普通股的权重:普通股的市值就是每股股价乘以股票发行量。

普通股的权重=普通股市值÷(优先股市值+普通股市值+债务市值)

3、债务的权重:如果公司公开发行债券,那么债务的市值也较容易得到。常见的是,很多公司也有较大数额的银行贷款,这部分市值并不容易计算。但是,因为债务的市值和它的面值比较接近,所以在常用面值代替市值。

债务的权重=债务的市值÷(优先股市值+普通股市值+债务市值)

其次,在计算资本结构的各个项目的资金成本。

★1、优先股的成本:优先股等价于永久权利,它的持有人将永远获得固定的收益,因此,它的成本等于每期红利除以每股股价;

2、普通股的成本:普通股的成本通常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决定;

3、债务的成本: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的债务成本是债权的期末收益;银行贷款的利率也是一个合适的债务成本。因为通常一个公司可以把债务利息抵税,公司的债务成本可以通过税率进一步降低。★

因此债务的成本=(债券期末收益或贷款利息)×(1-税率)

例:某公司共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银行长期借款100万元,公司债券200万元,优先股200万元;普通股400万元;保留盈余100万元,各种资本的资本成本分别为:

则该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首先,计算各个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长期借款: ?公司债券:

优先股: 普通股:

保留盈余:

然后,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在上述计算中,个别资本成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是按账面价值确定的,其资料比较容易获得。在实际中,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是随时变动的。当这种变动幅度较大时,资本的实际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就产生了较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还按照账面价值计算资本成本,其结果会与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从而贻误筹资决策。其实还有两种计算资本成本的方法。

★①按市场价值计算。这种方法也称为市场价值权数。 市场价值权数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确定权数,这样计算出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公司目前的情况。在市场价格变动频繁时,也可以选用平均价格。

②按目标价值计算。这种方法也称为目标价值权数。它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这种权数能够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而不是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资本结构。虽然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公司在筹集新资本时使用,但是公司往往无法客观的确定证券的目标价值。因此,这种方法不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