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18781900000045

第45章 以佛心修自在心——往来坐卧,禅影相随(2)

师父在信上写道:“徒儿,你现在离咱们咱勺寺庙三百多里,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对不对?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你的有麻烦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身体或是你的精神,都没有什么毛病,因为并不是你所遇到的环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于你对各种情况的想象。总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你了解这点以后,就回来吧。因为那样你就医好了。”

他师父的信使他非常生气,凡了觉得自己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训。

当时,他气得马上决定永远不回自己的庙了。那天晚上,经过一座小庙,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好去,凡了就进去和一位老和尚聊了一个时辰的天。老和尚反复强调的是:“能征服精神的人,强过能攻城占地。”

凡了坐在蒲团上,聆听着老和尚的教诲,听到和他师父同样的想法——这一来就把他脑子里所有的胡思乱想一扫而空了。

凡了觉得自己第一次能够很清楚而理智地思想,并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傻瓜——他曾想改变这个世界和全世界上所有的人——而唯一真正需要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态。

第二天清早,凡了就收拾行囊回庙去了。

当晚,他就平静而愉快地读起了经书。

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由生活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与外在的条件没有多少关系。

一个人的肝脏病重会造成眼睛不能看,肾脏病重会导致耳朵不能听。病于其里则发于其表,病在里面是看不见的,等到外面都能看到病时却已到了难治的时候。因此君子用防治生理疾患的道理来治心理疾患,就应该懂得要想不使矛盾冲突表面化,就要把功夫下在人们所没有察觉的地方,从自己的心根上求治本。

这是中国综合型生命哲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身心调养原理。

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十分讲究病情的表里虚实,由表察里,外病内治,标本兼治。在中医治疗的“八法”中,“和解法”就是对治“病邪并不盛,而正气却不强时”的调理之法。《黄帝内经·素问》篇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清代程国彭则将“和”的用法列为“有清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总之,“和”是针对那些病邪初起,正气不强时由表及里,标本兼治的调理方法,它的特点是作用缓和,性质平行,照顾全面,内涵丰富,应用广泛,适用对象复杂,基本对治目的是祛邪扶正,疏表治里,平衡阴阳,健康长寿。每个人在自我保健时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每天观察自己的大小便,发现小便黄、大便黑便知偏热,于是采用“凉而和之”,多吃蔬菜水果等下火食物便可和解;发现小便清、大便稀,便知偏寒,于是采用“温而火之”,多吃胡椒、生姜、桂皮等升温食物便可和解。

而运用调理机体之法来调理人的心理世界,和解法是一种最常用而又最有效的方法。

心是脆弱的,易碎、易折、易损,我们应当好好呵护它。不要让心情太激荡,在发热时投入一块冰;不要让心情太忧郁,在发冷时生起一盆火;不要让心情太烦闷,到绿水青山间去,让烦恼消散于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中;不要让心情太愁苦,从浓处化淡,从淡处化浓,从得处看失,从失处看得;不要让心情太浮躁,闹中取静,忙中偷闲,在柔婉的音乐里让音符洗去心渠上悬浮的泥沙;不要让心情太狂妄,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与人一道分享;从最新的时代信息中萃取生命的活力,不要让心消沉;从一切思想资源中选择和提炼根本智慧,不要让心受伤。

自己的心境调理正常了,才能看外部世界“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渔唱樵歌,世亦不尘,海亦不苦……”(《菜根谭》)一片生机。也才会“我见人欢喜,人见我喜欢”,由表及里,标本兼治地解决“谁得罪谁”的问题。

苦海须苦修,磨难真况味

人生外部世界的进取,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舍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成功固可喜,失败亦不可悲。而且通向成功过程中的曲曲折折、跌跌撞撞、寻寻觅觅、风风雨雨,期待、失望和磨砺,才是人生的真正况味。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遍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没有任何人能轻轻松松取得突出成就。所以大师说“动心忍性”是修养的真功夫。

人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坚忍图强,以求用有限的能量尽最大努力把可能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得“止于至善”,便可称英雄。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未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些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微微冒出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问:“宝刹怎么用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了一口,细品之后,不由得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了。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这样注了5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才会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也和沏茶一样。不经过沸水的冲沏,再好的茶也没有味道;不经过刻骨铭心的磨炼,再有才华的人也成不了大事。摆脱失意最好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能力。”

年轻人茅塞顿开,回去后刻苦学习,虚心向人求教,不久就引起了周围人们的重视,成就了一番事业。

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事自成。要想获得理想的人生,摆脱不受重视的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苦难中磨炼自己。

忍是一种能力。《说文解字》:“忍,能也”。忍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一种克制力、收敛力,它是生命适应外部世界的反馈调节能力,也可称为势能。它的作用是使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应于外界,保持良性平衡状态。

单个生命进入复杂的社会,就如同一辆车开出车库进入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他要随时处理各种信息,不断根据客观外界状况进行反馈调节,不能一直全速前进。有时要减速,有时要后退,有时要绕道,有时要刹车,发生故障了还要进行修理。坚忍就如同这前进过程中减速、后退、绕道、刹车和制动装置。人不是机器,生命活动比机械运动要复杂得多,单个生命进入社会后会遇到更多始料不及的状况。需要我们及时地做出正确判断,明智抉择,而这些判断与抉择,无一不与忍字相关联。

人类的生存条件越来越优裕,同时带来一个危机,就是人类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弱化,坚忍能力越来越低下。一只野狼可以在冰天雪地的荒野里存活,而一个人常常在孤独困苦中崩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上帝爱人,最能忍受孤独和困逆的杰出人物才能享受到受苦最深的殊遇,在困心横虑中以坚忍卓绝而变得更成熟、更坚强、更完善,解开常人难以解开的“死结”而获得为人所羡的成功。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是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都崇尚的一句俗语。这句话讲的是由“艰难困苦”到“玉汝于成”的主体转化过程。首先要从战略上将艰难困苦囫囵吞下去都看作是可以消化的营养物质,然后再从战术上,反刍到牙齿唾液间,分门别类细细咀嚼,看怎么把这些艰难困苦一个一个全部化为成功的动力。细细咀嚼的东西,不管它原味是什么,都会越嚼越有味,生活中我们不都有这种体验吗?

在曾国藩一生中,困顿于祁门是其最艰难的岁月。李鸿章对于曾国藩将两江总督府设在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祁门向来持有异议,直通通地对曾国藩说那是“绝地”,但曾国藩想做出一个径取苏、常的姿态给咸丰看,就是不采纳李鸿章“及早移军”的建议。声称:“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元度是曾国藩的救命恩人,“辛苦久从之将”,这时因守徽州被李世贤攻破,回祁门之后又弃曾国藩私自离去,曾国藩一气之下,决定具疏弹劾,以申军纪。李鸿章“乃率一幕人往争”,并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则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此矣。”曾国藩更为生气:“听君之便。”曾坚持己见,将李元度弹劾去职。李鸿章见祁门奇险万状,便愤然辞幕,离开祁门返回南昌其兄家中。

这时曾幕因内讧而奄奄无生气。李秀成却带了大队人马逼近祁门大营。曾国藩急调鲍超驰援。未至,自料难逃一死,连遗嘱也写好了,见大营内乱作一团,乃心生一计。一天,对其中一人说:“死在一起何如?”众幕僚默不作答,悄悄将行李运至舟中,准备逃走。一日曾国藩忽传令:“贼势如此,有欲暂归者,支付三个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幕僚听到这段话,大受感动,都表示生死同之。“人心遂固”。坚持了数日,鲍超援军至,击败李秀成,祁门之围暂解。

这次事件之后,曾国藩反思自己所作所为,认为在祁门驻兵问题上还是李鸿章颇识时务。及早移军东流的建议应采纳。于是按李前议移军东流,并情词恳切地写信给李鸿章敦促他回营相助。李鸿章于是捐弃前嫌赴至东流,重新投身曾幕。曾国藩“特加青睐,于政治军务悉心训诂,曲尽其熏陶之能事”。

从曾国藩处理祁门危机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坚忍是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在打缠仗的关键时刻死撑硬挺、克敌制胜的手段。“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有大勇小勇之分,坚忍不是小勇,而是大勇的代名词。相持阶段的结果常常是:谁能硬撑到最后,谁便是胜利者。而杰出人物的杰出之处,恰恰是能够咬牙励志,硬撑到最后一刻。

无主无见,无佛可求

没有人生观,都是跟着大家走,那叫做随波逐流。跟着时代的浪潮随便转,这是很有问题的。

作为华夏文明古国的继承者,我们理当应塑造“卓尔不群”的特质,才能行走天下。什么叫“卓尔”呢?每个人都养成独立的人格,有独立的道德,不跟着时代走,不要跟着学别人。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人才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主见,有创见,不随波逐流,不看眼色行事,这种人才是有思想、干实事的人。

大梅禅师学了很多年禅,尽管他学习十分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悟道。有一天,他去请教马祖禅师:“佛是什么?”马祖禅师回答:“即心即佛。”大梅禅师恍然大悟。开悟后,大梅离开了马祖禅师,下山弘扬佛法。当马祖禅师听说大梅开悟的时候,不太相信,心想:“以前他学了那么多年佛法,怎么一下子就开悟了呢?且叫一个人去试他!”于是马祖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试探大梅。这个人见到大梅禅师,就问道:“师兄,师父说了什么话让你顿悟了呢?”大梅回答:“即心即佛。”这个人说:“师父现在已经不说‘即心即佛’了!”大梅惊奇地道:“哦!那他现在说什么?”那个人说:“老师现在经常说‘非心非佛’。”大梅听了以后,笑着说:“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人麻烦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坚持我的‘即心即佛’。”这个人回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马祖禅师,禅师激动地说:“梅子真的成熟了。”意思是说,大梅禅师真的是开悟了。

做人就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爷孙俩买了一头驴往家走,爷爷看孙子小就让孙子骑在驴上,走着走着,有人说这孙子不懂孝敬;孙子听了后就让爷爷骑着驴走,此时又有人指戳爷爷不疼孙子;怎么办?爷孙俩干脆都不骑了,牵着驴走;可又有人笑话他们放着好好的驴不骑,纯是俩傻瓜;听到这话,爷孙俩都骑在了驴身上,可还是有人说,这俩人心真狠呀,存心想把驴累死;最后,没办法了,爷孙俩把驴的四蹄绑起来抬着走了。

现在,有些人大事干不来,正事干不了,邪门歪道可不少,专门爱在鸡蛋里挑骨头,说风凉话,唱对台戏,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行,自由主义相当严重。这些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自以为是型,谁都不如他,就他高明,别人做什么他都看不上眼儿,甚至打“横”;

二是妄言评论型,对别人的工作、主张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这儿不合理了,那儿不对头了等等;

三是小肚鸡肠型,忌恨别人争先创优,讽刺别人好学上进,唯恐别人走在他前面而挑剔、指责、奚落等等。

所以,听信他们的,不仅什么事都干不成,而且还会闹出“爷孙抬驴”的笑话来。这些人同病相连,同生于一个祸根——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思想意识有问题。对这些人的所言所语,我们只能回敬四个字:不信不听。正如哲人所说,走自己的路,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

自己没有主见就等于没有思想,自己没有主张就等于没有主意,那样会一生无用,一事无成。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