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18781900000072

第72章 以佛心修智慧心——大彻大悟,无量智慧(1)

心境一如,圆满是佛

佛说:“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既不唯心也不唯物,心境一如。佛的智慧就是如此圆满!学佛的人拼命要修到的无我,在那个时候,不谈有我无我,个个无我,无我到什么程度?“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你认为我是牛就是牛,骂我是马就是马,任人呼,只要你高兴。某某先生,某某大爷,你兄弟我哥子,这些是名词,都是代号,不相干。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没有这些名相,没有是非善恶观念的差别,是“心境一如”的境界。

佛还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一切境相都在刹那变幻无住,没有片刻的停留,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境相的“虚妄”不是“没有”,而是“暂有”;不是“真有”,而是“假有”。

既然一切境相都是虚妄的,那么对境生起的“心”又何曾真实过呢?人类的痛苦都来源于用这虚幻的“心”来死死地执著那刹那变幻的境相,一厢情愿的要求境相符合自己幻心所追逐的幻景,生活在经由三重扭曲的状态中而不自知——以幻境为实而生起的幻心反过来要求幻境为实,所以无法觉醒而做到“如是观”——以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来过自己的生活,也就是不违背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因此活得纷扰不断也痛苦不堪,实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旅人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另一个人也正好来订房间。然而,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了。

“这是一间双人房,”服务员说,“如果你们不在意的话,就同住这间房?”

一开始,两人都不愿意,但由于此时已经是深更半夜,外面又开始下起了雨,他们就勉强同意了,稍事收拾之后,各自上床睡了。在睡梦中,其中一个人忽然听到同房间的另一个人喊叫,忙睁开眼,房间里漆黑一片。

“出了什么事?”他惊问。

同房间的那个人用虚弱的声音答道:“对不起,我不得不将你叫醒。我有哮喘病。我现在感觉很不好,头痛得十分厉害。如果你不想我死掉的话,麻烦你赶快帮我把窗户打开。”

他跳下床开灯,但是停电了,灯不亮。病人继续呻吟道:“空气、空气……我需要新鲜空气。我快支撑不住了。”

他摸黑设法去找窗户。花了好长时间,终于找到了,但是却怎么也打不开。同时,病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情急中,他操起身旁的一张椅子,猛地朝窗户砸去,玻璃哗啦一声破碎了。病人立刻停止了呻吟,紧接着说他感觉好多了,并向他表示感谢。

然后,两人平静入睡,直至天明。可是,他们醒来时,惊讶地发现,房间里唯一的一扇窗户关得紧紧的,完好无损,而室内的穿衣镜却成了碎片。

这个故事正好说明境由心生的道理。正如弥尔顿所说:“心,乃是你活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

生活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千千万万,但归结汇总,不外苦乐而已。纵观人类历史,你可以清楚地理出一条线,那就是在人类所有千差万别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机——离苦趋乐。而古今中外的人们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无论以科学为武器还是以艺术、哲学、宗教为武器,目的无不是想从本源上探寻到生命苦乐的本质,并进而截断苦流,直至大乐。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生存现象背后的实质,除了一些人实在因为障垢太厚、利令智昏,因而无法看穿纷至沓来的生活表象的内里含义外,大多数人静下心来想一想,可能都会若有所悟:噢,的确如此。一天到晚乃至一生中的所有造作,不都是为了多一点乐、少一点苦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离苦得乐呢?答案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从前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能灭除一切苦难后,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他说:“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可是,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的正是我自己啊!”那人不解地说。

“你想一想,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佛陀对他慈悲地微笑着说。

这个人沉吟半晌,没有说话。

佛陀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坎坷不平的旅途上布满了各种痛苦的深坑。我们人呐,刚从第一个深坑里跳了出来,在还没有落到第二个深坑之前,这段过渡期就是乐,平坦顺利。当跳进第二个深坑时,又如从前一样受苦了,到处碰壁、抗争,极力想从深坑中跳出来。一旦跳了出来,轻松一下,过了这段过渡期,又复陷入痛苦的深渊。人呐,就是这样苦多乐少地走完一生的旅程。

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达到我们这一生所期盼的终极目的——离苦得乐,我们还得从只知在物质层面去追逐快乐、实则毫无快乐的怪圈中解脱出来,把目标放在心的修炼上。因为一切均是心的游戏与显现,如果学会了调心,不让心随妄念去起心动念、攀逐外境外缘,保持如如不动并了了分明的状态,那人则一定可回归到真正的清净、平等、觉悟的快乐本性之海中。

打破幻心的笼牢,顺应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将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而不浪费丝毫无谓的幻执,人才没有白来世上一遭。

没有天生的弥勒,没有自然的释迦

讲到三世因果,其实很容易看,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只要看看我们自己一生就晓得了,尤其我们中年以上的朋友,我们中年所遭遇的环境,是年轻时候已经埋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轻及中年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

佛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发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说,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奖了,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为你的命中有这份福报,你才会中奖;假如你的命中没有这份福报,那是不可能中奖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也就是说,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

从十法界众生来说,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当畜生有当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圣,都有它的因果。佛经上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这就告诉我们,弥勒菩萨并非天生就是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经过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现居兜率内院,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功德圆满,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别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贫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会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么那么走运,什么好处都让他碰上了,我怎么就那么倒楣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现实社会上,当官的不见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强,不是有许多当秘书的比他的顶头上司更有才华,学历更高吗?我们再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这是因为命运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样。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我们要记住:人生是无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为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反之,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了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如果来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上是相似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把五戒比喻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护照是出国用的小本子,有了护照,才能够签证出国。同样,我们为了成就人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

通过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报。十善,是作为人所应有的道德。就是说,作为人,应该有人的道德。儒家讲到人的伦理,有五伦。儒家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就要遵守五伦,五伦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符合人的道德标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关于十善的内容,下文要做具体的介绍。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地做人,来生才有资格继续做人。如果这一生你已经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个人考上大学,在大学里不好好地读书,考试分数不及格,就会被学校勒令退学。

施惠勿念,受恩勿忘

真正的布施是不选择对象的,这就是“不简福田”。不管被布施的对象怎么样,我帮助了你,内心非常快乐,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所讲的“为善最乐”四个字。乐善才能好施,对一切人充满着爱心、同情心,做一切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具有这种博爱精神,不考虑任何附带条件的,才称得上是施主。

正人君子要济危扶困,一心一意地帮人解除危难。如果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就不是真心帮助。只帮助那些可以得到回报的人,希望别人以钱财名誉回报。而对于隐入困境需要拯救的人不愿帮助,见死不救,这完全是自私自利、假仁假义,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才是真心实意。问心无愧,良心才能得到平和,才能对自己有利。所以说,帮助别人解除困难而不图回报才是真心帮人。

有一则历史故事:

吴自修做寿张县令时,审判一件大盗贼案件。见盗贼一表人才,举止端庄,不是那种鸡鸣狗盗之徒,便想为其开脱。但此盗罪责严重,法律不容,要想救其不死很难。于是,趁夜深人静之际把罪犯叫到县衙内堂,告诉他“本县令想救你不死,但无证据可以为你解除罪名,明天要把你押送上司行刑,我安排半路上释放你,让你逃生。”第二天,吴县令拿出三百两银子,暗中叫解差半路与犯人一同逃走。上司追查此事,吴县令因派遣差役不慎重而因其过被解除官职。

吴县令失官后生活艰难,一贫如洗,家人十分忧愁,埋怨吴自修不该为一个罪犯而丢了饭碗,吴自修告诫家人“救人而希望回报,还不如不救人。我丢官贫穷,这是命中注定,我不后悔。”

又过了几年,那位罪犯在边防上立下战功,官高位显。想到吴县令救命之恩,想要报答恩人,便写信请吴前来。吴自修本不想前往,家人强求,只好同家人一同前往。罪犯把吴自修当亲生父亲一样看待,时刻不离左右,几天不到后堂。其妻见丈夫一反常态,问是怎么回事,罪犯把前事告知妻子。其妻说“你错了,我听说大恩不图报答,吴自修拿着你的把柄来要挟你,你就是把我们的钱财都送给他也不会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满足不了他,他会把前事传扬出去,你还能继续做官吗?不如把他弄死厚葬,然后赠以钱财,这样既不会暴露前事,而且也算报答了他,还会落个知恩必报的好名声。”罪犯听信妻子的话,与妻子合计杀害吴自修的办法。夫妇的话被厨房一个姓樊的厨师偷听到。午饭时,樊厨师的饭菜不对夫妇口味,被责打了二十大板,厨师心怀愤恨,把偷听到的话全告诉了吴自修,吴大惊失色,抛弃了行李,和樊厨师于当晚逃走。第二天,罪犯听到吴自修一家逃走,追之不及,万分后悔,派人送去千两黄金做报答,吴自修拒绝不收。

后来,皇恩浩荡,吴自修官复原职,后来升任六部尚书之显职。那位罪犯领兵征讨西域,因贻误战机之罪被处死。这是他负德欺天之报应。

人世间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人才懂得“无求而自得”的道理,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施恩而不求回报,那他就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境界,偶尔读到朱子家训中的“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字句,内心很受感动。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坚守施恩不求回报、受人恩惠时则终生不忘的做人原则,必能积大德于世间。有一些人虽然也知道行善是好的,但是在行善之后因为没有马上得到福报就逐渐变得心灰意冷,甚至怀疑这人世间是否真正存在着善恶必报的天理,那完全是由于善心不够纯正所致。

中国汉朝名将韩信在年轻的时候,生活极度贫穷。有一天,韩信找不到饭吃,只好在淮阳城下的小河边钓鱼,当时有很多妇女在河边洗衣,其中有一个洗衣妇看到韩信面黄肌瘦,好像很久没有吃饭的样子,就主动把自己带来的饭食让给韩信吃。一餐又一餐,充满恩情的饭食,就这样一连吃了十几天,天天如此。这让韩信既感动又感激,他觉得恩重如山,于是他对洗衣妇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不料想那个洗衣妇却以很平淡的口吻回答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自食其力,我是见你可怜才给你饭吃,看到别人挨饿我也会这样做的,因此根本不希望得到你的任何回报。”

事过多年之后,洗衣妇自己也不知施舍了多少饭食,早把这区区小事忘记了,但韩信却把她的恩德一直牢记在心。等他功成名就回到故乡,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当年的那位洗衣妇并且以重金酬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纯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润大地,不争高下,更不求回报,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施恩而不求回报的可贵之处在于无私,如果每一个施恩者都有这种思想境界,见人有难,慷慨解囊;遇人罹困,施出援手;事后不管受助者有无回报之举,都能心安理得,无怨无悔。若如此定能广积众德,施恩者自己也必将收益无穷。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施恩不图报”,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受人恩惠当永记在心;施与恩惠,则当尽快地忘记,这是我个人的态度。不过现在的中国社会,这个问题好像有点严重,常常在媒体上了解到,不少的施恩者抱怨受助者没有感恩之心,甚至因此而取消对受助者的帮助。

中国的慈善事业,总给人一种铜臭味十足的印象,尤其是一些企业的慈善捐赠。据报载,中国的企业捐赠,偏好于教育捐赠,原因是其他的慈善捐助都不能立竿见影,不能扩大企业的影响。修一座希望小学,立个功德碑,媒体再一报道,相当于打了个广告,慈善捐款当广告费用了。

现在有些企业家们的表现更加过分了,不仅限于立功德碑,媒体宣传了,他们还要求得到受助者的歌功颂德。捐赠要举行仪式,让受助者尴尬地站在台上展示自己的贫穷;捐赠后,要受助者给他们写感谢信,去看望他们,对他们表示“感恩”之心。如果受助者们没有达成他们的愿望,他们便大光其火,以他们“没有感之心”为由,取消对他们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