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影响世界的62部科学名著
18820900000001

第1章 序

名著有何意义?这似乎是一个虚妄的问题,意义本是主观评价的结果。有人认为名著只不过是一帮无聊之人的梦呓,写出来给另一些无聊之人满足其无聊与自恋;有人认为名著既能成为名著也就当然有其道理,不过这一道理永远不会和自己发生任何关系,因而漠然;第三种人崇拜名著,认同名著是人类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泉,但名著的深度使得自己只能永远地仰视,或许买一些作为装饰品放在书柜里,有意无意地希望别人产生误解,而把自己看成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第四种人由于专业等因素能够直接与名著产生思想上的交流,能够就文本本身进行理解,对于这种人,本书完全是一种多余,幸运的是这样的人太少太少,对本书的推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不幸的是这种人太少太少,影响了社会大踏步的进步。名著有何意义?我们刚才似乎悬置了这一问题,或者说我们只是回答了不同的人可能认为名著有何意义。在这不同的回答之间要判别高低正误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事。以往介绍名著的书大多是在这一点陷入主观评价的陷阱之中而迷失方向。本书并不想再步后尘,只是想把名著放到人类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中,用尽量流畅通俗的语言,客观地讲述每一本名著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它的过去、它的影响,以及它的未来。

名著并不只是一本本冰冷的书,由一些纸与墨构成,名著是一个个律动的思想,是人类精神中活的灵魂。在编写本书的过程当中,作者愈发深切地感觉到名著的生命力的宏伟与磅礴。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并不是死去的故纸堆,它是一个个巨人的深思熟虑,它是洞穿世事后的犀利,它是伟大心灵对你毫无保留的敞开。

名著是难以理解的,它的思想与见地必然使它走在同时代的群众前面,它的深邃也使常识无法适应。布鲁诺因走在时代常识的前面而被投入熊熊烈火;伽利略不得不因其远见而向常识忏悔。当时代终于追赶上过去的远见时,它并不因为其过往的错误而自责,它可能还要继续扼杀未来。名著是难以理解的,真正的伟大与深刻是无法用通俗的表达方式使人一览无余的。但它并不因此而与人类文明脱节,它总会通过种种间接的方式而影响世人。现代人的若干常识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在过去时代人看来往往就是不可理解的异类,正如今天的名著对于庸人。

本书其实就是名著对世人发生影响的间接方式之一,它是写给中国读者看的,它通过帮助包括青年人在内的读者理解难于理解的名著而使巨人与读者交谈,使历史与现在沟通。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对人类自身的自由,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想得以沉淀,科学观念得以普及,而这一历史的真正见证者和推动者,当属科学名著。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科学的过去,人类的过去,同时也预示着科学的未来,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名著的意义。

本书打破了科学名著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方式,而是以读者易于接受的形式分为“科学思想”和“科学普及”两大类,各类内部以名著成书时间为序排列。需要提及的是,由于中国的科学名著较少,本书选取了三篇,置于“科学思想”的结尾,以便一目了然。本书每篇分为三部分:1.作者简介;2.内容提要;3.精彩语录。“作者简介”,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科学成就、历史地位。“内容提要”,主要介绍其论著的内容、影响、价值和地位。“精彩语录”,摘录其论著的精彩片段。科普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原理殊非易事,本书在作这方面的尝试,一定会有不成熟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