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的情趣
1882200000025

第25章 诗人毛泽东

一首所谓好诗词,最初的、扑面而来的、发自心底的,首先应该是骚动于情绪、荡涤于情怀、感悟于性灵的身心沉浸;领会、解读、诠释,在于其次。也就是说,诗词,无论它是政治作用于文学的工具,还是文学作用于政治的手段,作为一种感知形式,必有它与生独到的审美内核:感之、叹之,妙而不可喻之,不可喻而硬喻之……情不自禁,却又难以言说。往往,当一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时候,那种以直觉、情感、幻象捕捉住的真实,是很难阐释得清楚的。这样一个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包括毛泽东。这也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偶尔赋诗填词,却从不自认为诗人,而毛泽东的同代人及他的后人们却不依不饶地认定他是一位中国20世纪的伟大诗人。因为,当人们一旦置身于毛泽东——诗人——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王国,一旦领略只有毛泽东那种诗人胸怀里才可能呈现出来的无限风光,无一不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纵览毛泽东诗词,我们首先便是一头跌进了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万胜王国:崇高、壮烈、苍凉、拙劲、凝重、飘逸……百感交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直觉?——气势!在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气势”,把毛泽东,也把他的读者们,裹挟得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作诗的人如此,读诗的人也如此。而且,似乎只有当作诗的人如此了,读诗的人才会如此。

必须肯定的是: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其形象的伟岸,一点也不次于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诗人之间,是并行的,同一的,不可分的。

被毛泽东诗词的“气势”震撼之后,我们又随着诗词记录下的岁月历程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从“挥手从兹去”(1923年)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1965年),然后默默地陪伴他度过只留下一片空白的最后几年……其中体味到的无尽感慨,依旧是难以言说。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位不可与中外历史上其他千古诗人同日而语的诗人——只因为他是毛泽东,只因为毛泽东为百分之百诗人的同时又是一个百分之百的革命者,然而并非革命者一定成为诗人,诗人一定成为革命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对毛泽东诗词总是处于一种或神界或尘世、或幻象或现实,或可感而不可见、或可感又可见之间的把握不定之中。毛泽东的诗词,一一都是他心路历程和革命征旅中的纪念碑;毛泽东走过的一生,也正是中国革命的一段历程。

读毛泽东诗词,我们看到的是一部诗史——史诗,整个地充沛着、激扬着中华民族的神魄,而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者历尽一生的追求与奋斗,也正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魂魄脉动之所在。

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毛泽东引导了一个时代,毛泽东诗词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神韵,毛泽东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位伟大诗人。

我们体验他,我们理解他,我们学习他,我们永远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