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18825100000010

第10章 住院师的晋升(2)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紧要关头,林巧稚来不及多想,就顶着凛冽的夜风,踏上自行车向道济医院骑去。也许是太着急了,她感觉整个左臂抽筋般火辣辣、麻酥酥地痛,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要用尽一切力量赢得时间”——这就是此刻她心中惟一的念头。巧稚全身的细胞都紧张了起来,快速蹬车,像赛跑的运动员向终点冲刺一样。夜深了。万籁俱寂,街上空荡荡的,巧稚对这条路不大陌生。所以不大工夫,她就来到了道济医院。

道济医院的医疗条件、医疗水平比起协和来差得多了,巧稚的及时赶来,给濒临死亡边沿的病人带来了一线希望。

这时,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殷红的鲜血仍不断地涌出来,患者脉搏微弱,脸色惨白。林巧稚不敢有丝毫的犹豫与怠慢,她首先采取了紧急的止血措施,使不断恶化的病情得以有效地控制。而后,巧稚经过与在场的医务人员会诊,达成一致共识:马上做子宫切除手术,以保全病人的性命。

勿需多言,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林巧稚开始了成为医生后的第一例手术。她把自己紧张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镇定冷静地操起了刀、剪、钳、镊等医疗器械。此时,一切噪音、一切喧嚣连同头脑中原有的嘈杂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手术室里弥漫着一种浓浓的酒精气味。按照记忆中手术的操作常规步骤,林巧稚有条不紊而又果断地开始了切除手术,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林巧稚的动作上。

刀,轻轻地切进了患者下腹,划开表皮,深入脂肪,直至肌肉腹膜……林巧稚利索地操作着,手术刀等器械就像粘在她手中似的,剥开,切除,缝合……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灵活自如,游刃有余。由于精神高度集中,巧稚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守候着的护士一边为她擦汗,一边在她的示意下交递着各种器械,心中直犯嘀咕:“听她说从没单独做过手术,简直是开玩笑,这么娴熟的动作,倒像是一个‘老手’……”

手术顺利地完成了,林巧稚长吁了一口气。手术以前还十分害怕,而现在千真万确的事实证明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巧稚的心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绷紧的神经松懈下来后,她才感到脖子发酸,身心疲乏。走出手术室,向远处望去,风雪不知什么时候已停了,宁静中透出一股平和的气息。视野里是一片冰晶玉洁的世界,空气仍然冷得发辣。巧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咦,好像还有一丝甜味哩!她顿感爽神提气,深夜来时的顾虑也荡然无存了,心头惟有的是无比的惬意……

林巧稚单枪独马做成第一例手术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妇产科主任详细审阅了手术志,又听取了林巧稚关于子宫切除手术的报告,还专程去道济医院查看了病人的身体状况。他显得兴奋异常:

“林小姐,你真了不起!聪明果断,手术做得干净利索!太好了!”他非常满意——这可以从他那笑逐颜开的神情看出来。妇产科的其他大夫也为林巧稚的成功而感到由衷地高兴,向她投来钦佩的目光。

“巧稚,我算明白了,你先前绣小荷包,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别有用心’呀!”

“对!对!借缝荷包的针线活,训练手指的灵活劲儿,小荷包越绣越精巧,手指也越来越灵活,做起手术来也就不显得笨拙了,对吧,巧稚?你真行!……”

林巧稚的一些留校的老同学乐不可支地跑来“奚落”她,仿佛比他们自己的工作取得了进展还要高兴……

由于林巧稚勤奋好学,表现突出,她提前由住院助理医师晋升为住院医师。第一例手术独立操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室的人们广泛重视。于是,提供给她得以具体操作的实践锻炼机会也就多了起来。林巧稚备受鼓舞,她决心再接再厉,坚定信心,在妇产科这条路上走下去,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

一般情况下,女性由于她内在的生理机能,是能够自我分娩的,但也有例外。

一次,妇产科接收了一位即将临产的孕妇。由于她的盆腔生理性狭窄,根据以往的经验,很有可能遇到难产。又由于该产妇的体质较好,麦克斯维尔主任决定让产妇自娩,严密观察,以防不测,林巧稚照例在旁边当助手。

子宫剧烈地收缩着。经过很长段时间的顽强努力后,产妇终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婴!可是,随着婴儿的诞生,产妇出现了大出血——产妇的胎盘没有剥离,仍然滞留在子宫内!生命险情出现了!产房里刚刚出现的一丝轻松又被紧张的气氛取而代之。麦克斯维尔主任试图把手伸到产妇的子宫内取出胎盘。然而,一比画,他的头就像拨浪鼓般地摇开了——他的手那么大,怎么能伸得进去呢?焦急无奈的表情呈现在麦克斯维尔的脸上。

“主任,我来试试吧!”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林巧稚开口了。她的脸上写满了期待、镇定,看不出一丝的慌乱。

“你?”麦克斯维尔瞅了瞅林巧稚,看看她的手,又看看病人,思索片刻后,终于发话了:“你来吧!”主任点头允许了。林巧稚信心百倍地开始了操作。

一只纤细、灵巧的手小心翼翼地伸进了产妇的子宫,宫中剥胎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林巧稚没费吹灰之力就剥离了胎盘。出血止住了,产妇的性命保住了。巧稚心中畅快无比,麦克斯维尔主任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声夸赞林巧稚。“干得好!干得好!……”

担任了半年住院医师后,由于当时的总住院医师得了肺结核,不能继续工作,在麦克斯维尔主任的建议下,院方委任林巧稚代理总住院医师的职务。十个月后,原任“住院总”的身体仍没有康复,麦克斯维尔就提拔林巧稚担任了正式的总住院医师。

“住院助理医师——住院医师——代总住医院医师——正式总住院医师”,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晋升之快实属罕见。同事有的羡慕,有的妒忌,心态各异。但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他们打心眼里佩服林巧稚的勤勉刻苦,佩服这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中国女性认真负责、求实上进的精神。“林大夫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真了不起!”一位妒忌她的同事如是说。

“尽职尽责”是林巧稚一贯坚持的做法。她担任了总住院医师后,肩上的担子自然也就加重了。每天上午上班后,她要向科主任清楚、流利地汇报整个病房的情况;9点钟,陪主任查房,并随时回答主任连珠炮般的询问,确切而不是含糊其辞地讲明白对具体病症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这么处理”,“有没有更好的诊治办法”等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晚上八点,还要把一天来的病区情况熟练地向主任做汇报,要求一气呵成,停顿片刻、翻阅病历都是不允许的——要求近乎苛刻。但从另一角度考虑,这也促使林巧稚深入病房,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亲自动口动手去了解、掌握真实情况。从这方面讲,反而更好地丰富了林巧稚医疗工作的经验,使她的医疗诊治技术有了迅速的提高……

林巧稚一方面认真地学习,谦虚谨慎地向经验丰富的主任及同事请教不懂的医疗知识;另一方面,她又力求深刻、敏锐地观察问题,透过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要害所在,胆大心细,深入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找出最佳的诊治方案。

一次。妇产科在处理一个有着严重心脏病、胎盘中央性前置的孕妇的生产时,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假如实施剖腹产手术,势必要进行深度麻醉,那么孕妇的心脏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严重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但除了剖腹产又别无良策。怎么办?麦克斯维尔主任挠头了,林巧稚也感到渺茫,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后来,查阅了国外大量文献资料后,林巧稚意外地发现了国外有用破水头皮钳引产的成功病例。“我们难道不能用这一方法引产吗?”麦克斯维尔主任虽然默认了她创造性的方案,但怕把握性不大,担风险,就授意林巧稚动手引产。“林大夫,就按你的方案进行吧!”

别无选择了。为了确保引产的安全,林巧稚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治疗中,她用心把握着破水头皮钳的力度……第一例破水头皮钳引产手术成功了!当婴儿呱呱地哭声响起来时,一曲悦耳的生命交响乐奏响了,林巧稚也又一次赢得了麦克斯维尔主任及同事们的称赞!

1935年7月,林巧稚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别人经过八至十年努力才能争取到的级别,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应该得到的回报,她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坚实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