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百宝:生活中的1000个小窍门
18831100000044

第44章 心理健康(3)

尤其是在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性格倔强的人会使领导处处为难,时时心中不快。倔强的人有斗争精神,他们对困难及恶势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可是领导人一般不是恶势力,通常情况下是属于你必须服从的那种人。倔强的人,由于性格的顽强表现,会错把领导当成恶势力与之对立。每当领导与他商量工作时,他都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领导会误解成顶撞自己,成心找茬。心胸宽广的领导知道他就是这种倔性子,不与他一般见识;而心胸狭窄的477领导对其说的每句话都要琢磨半天,想问个明白,你究竟为什么这样为难我呢?是瞧不起领导?是什么事得罪了你?领导弄不明白,他咽不下老被你顶撞这口气,他逐渐形成对付你的办法,他要采取行动。于是你就会被领导今天动一次,明天动一次,让你总在不安中生活。倔强的人少机遇,就是这个道理。

倔强的人处理夫妻关系也常常表现出低能、不和谐。

因为他(她)对待配偶执拗有余而柔顺不足,许多婚姻危机,都与其中一方的性格倔强有关系。性格倔强的人对待配偶经常不够尊重,埋怨、责骂不分场合,家里来了朋友,配偶很高兴,他(她)会当着客人的面说配偶这不行那不对,使配偶无地自容。如果配偶是个随和宽容的人,婚姻没遇到危机那就该归功于他(她);如果双方都是倔强的人,谁都不肯让步,为一件小事两人可以闹到势不两立的地步,直至离婚。

倔强的人与同事关系多数也不和谐,人们对这种人往往敬而远之。

倔强的人心眼不坏,他敢打抱不平,敢扶人于危难,所以倔强的人有朋友,甚至是“铁杆”朋友。但倔强的人处理不好与非朋友的广大群众的关系,因为他给人家的印象是不好接近,不近人情,他对看不惯的人会不留情面,几句硬梆梆的话会使对方下不来台。如果对他不服,他会一浪高过一浪,闹得不可开交。

478

心理健康

倔强是一种复杂性格现象,正面负面效果都很明显。

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人应该善于把握自己,发展好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

18.%看眼睛知心理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注视的方式和位置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同心态。若能有效运用眼睛注视的技巧,会大大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1)生意场上的注视。谈生意时,你若一直注视对方眼部以上即前额的位置,说明你很严肃,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想谈正事,并且你能一直保持主动。

2)社交的注视。目光降到对方眼部以下,且只在两眼与嘴之间的部位时,就会营造出社交气氛。

3)亲密的注视。通常指注视对方两眼与胸部之间,这种注视常使用于男女求爱时。

4)轻轻一瞥。这种行为若加上眉毛的配合会表达出不同的心态。如同时扬眉并示以笑容表示友好;如加上皱眉,则表示怀疑、敌意或责怪。

19.%哮喘是身病也是心病

20世纪90年代以后神经精神免疫学的研究有着飞跃的进步,科学家们认为哮喘不仅是身病也是心病。专家们发现有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无法停药时,如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情况可大大改善;有些患者发作前并未接触过敏原,而是在特定状态下或由于暗示而发病。

479

神经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心理治疗对哮喘患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心理治疗包括许多方面,最基本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控制哮喘发作的心理因素和外界条件。对哮喘患者要进行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和发现哪些心理精神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从而消除或避免这些因素出现。白天母亲申斥哮喘患儿,夜间到来大部分患儿要发作。如果母亲改变对患儿态度,让孩子尽量把话说出来,患儿哮喘发作可明显减少,甚至较长时间不发作。无聊、自尊心受伤害、看电视产生的恐惧、悲愤等情感变化,都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原因。成年人的家庭纠纷、社会因素影响、不安、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感情也可诱发发病。

正确对待社会心理因素,采取有效举措消除其影响。

患者本人应关心和了解哪些社会心理因素与自己发病有关,通过改善环境,调整生活方式,提高对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的防御能力。遇到可以使情绪发生波动的场面和情景,可以冥想一些轻松愉快的往事以稳定情绪;也可依赖于家庭成员和知心朋友,请他们帮助自己解脱。

哮喘的心理治疗还包括许多方面,如锻炼腹式呼吸、进行肌肉松驰训练、音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等等,都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学习实施。

20.%怎样摆脱“累”

480

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乃至使人出现头昏脑胀、全身乏力、嗜睡或失眠、容易激动、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冷漠和不顺眼、思维迟钝、逻辑推理能力受阻、食欲减退。情绪不稳,甚至出现一些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总的感觉就是生活得好累好累。

这种自我感觉的体验和症状是一种自卑心理的集中体现,它是吞噬自我心灵的病菌,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其实只要按下面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心理咨询,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1)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体力和环境等具体条件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好的心理健康策略就是对自己不挑剔,不给自己订一个太高的期望值标准。

2)感觉很累的心理原因是每天都在强求自己去实现某种美好的憧憬,爱与人攀比,每天都在膨胀着自己的欲望,把别人的行为结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至产生贪婪的心理情结,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饥荒感觉,对地位的饥饿、对金钱的渴望、对虚伪自尊的坚持、对享乐的无尽欲求等,造成自身彻底的不愉快,总感觉到生活得很累很累,其治疗的“良药”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要过分地注意别人的掌声与称赞,在不断地扩大自己心理空间的同时去体验生活本身的481意义和愉快。

3)是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努力地去追求和进取,这样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光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句名言:“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富创造性。”意思是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如果你适合当一名厨师,那就不必要去追求当一名画家了。

21.%忧郁症的七大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忧郁症,有些人却不会?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不止一个。专家认为可能导致你患上忧郁症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遗传基因: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2)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忧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3)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忧郁症状。

4)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忧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482心理健康

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5)个性: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忧郁症。

6)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忧郁症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忧郁症及焦虑症。

7)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22.%心理“按摩”方法多多

对心理疾病病人来说,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更多的学会心理“按摩”——即自我解脱,其方法很多,主要有:

1)读书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遇到烦恼、忧愁和不快的事时,应首先学会自我解脱,去读一读或翻一翻你喜欢的书籍和杂志,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冷静情绪,减少精神痛苦。

2)听歌

音乐疗法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心情沮丧,闷闷不乐时,打开唱机,听听歌曲,它不仅可享受到一种美的艺术,而且可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兴奋大脑,使你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3)说笑

笑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它有利于驱走烦恼,消除心483理疲劳。因此,在心情焦虑时,不妨来点幽默,捧点笑料,一笑解千愁。

4)赏花

赏花是用心灵的窗户进行心理“按摩”好方法,如若心烦意乱时,走到阳台上看看花,浇浇水,调整一下情绪;同时还可散步花园之中,以花为伴,观其千姿,争艳,赏其万缕馨香,舒心爽气,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5)谈心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在失意或受到挫折时,最需要朋友的关照和帮助。此时,你可走出家门,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谈谈心,一吐心中的不快,在善意的劝导、热心的安慰下,使精神的痛苦得以消除。

23.%信念疗法用“心”治病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信念疗法。

信念疗法已经用于临床,它是指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础上,以自我安慰、自我解脱、自我激励、净化心灵、平衡心理、减轻压力、排除焦虑和烦恼、追求力量、增强信念为内容的现代心理疗法。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和免疫系统是可以“对话”的。这种“对话”是借助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语言”来进行的。众所周知,人的情绪同健康关系密切:微笑可以令身体释放出免疫的化学物质,增强身体对484心理健康

疾病的抵抗能力;大笑还能提高大脑的吗啡水平,帮助缓解内心的痛苦。

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家的联想:如果能指导大脑在必要的时候向免疫系统发出适当的信息,理论上人们就可以抵抗任何疾病。

大概感冒、咳嗽之类的疾病太平常,不足以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所以用信念疗法来治疗不见得那么灵验。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对于一些威胁人类的顽症,信念疗法自有其妙不可言之处。信念疗法一靠意识的力量,二靠安慰剂的效应。

信念像是一种安慰剂,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人们支撑下去。

西方学者对这种奇特现象解释是:人类精神可以导致身体里的化学变化。假如一个人相信某种药物具有能实现具体治疗目标的物质,那么他的身体状况就会或者可能向着那个目标变化。甚至有学者认为,人类80%的疾病都是自己“想像”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总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哪儿出了毛病,那么早晚有一天你会“臆想成真”。

许多科学家主张躯体的疾病防治系统要与信念系统密切联系。因为希望、期待、信念和生存意识能够在与疾病作斗争中起重要作用。信念系统能把强烈的希望、积极的期待和生存的意识转变为与疾病斗争的有利因素。当然,信念并不是万能药,只能是“辅助疗法”。

485

事实上,医生们也承认信念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

目前,医学界提倡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要三者并行,三者并重。然而,科学家预言,人的大脑将成为替自己治病的有力的医疗工具和医疗手段。

24.%患“佳节恐惧症”者情绪低落无故痛哭

佳节来临,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患上“恐惧症”。

正当大家欢欢喜喜地在准备迎接新年到来时,却有人愁眉不展,日夜担心害怕。所谓的“佳节恐惧症”,并不是唬人的名词,而是确有其事。

患上“佳节恐惧症”的人,有轻重之分。病情严重至睡不着、吃不下,情绪低落,莫名痛哭等等,更严重的可能会轻生。

对于这些病人,心理医生除了与他们交谈,让他们把心中的压力宣泄出来以外,也会开药给他们,协助控制他们的情绪。病情较轻者,医生则会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佳节恐惧症”是属于周年性的病症,一般上都是一年里的某一个佳节。这种病症,通常会在佳节来临前的二至三个星期前出现。

这类病人基本上都是属于50岁以上的中年男女,其中以女性居多。

三大原因导致人们害怕新年来临:

经济压力

486

心理健康

每个人都希望过一个像样的新年。欢庆新年时,不只要为家居布置一番,准备礼品赠送亲戚朋友,还要为家里的小孩购置新衣裳,林林总总的花费,加起来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所以,许多父母在佳节来临前,看着荷包大出血,经济压力颇大。

忙忙碌碌

农历新年是家庭主妇感到最头痛的日子,新年前,她们要忙着大扫除、弄糕点,以备亲戚朋友登门拜访时,招待他们。新年期间,则要忙着杀鸡宰鸭、祭拜祖先,准备烹煮年夜饭等等,把她们忙得晕头转向。

形单影只

单身、离婚、独居或离乡背景的游子们,是最害怕喜庆佳节的一群。孤身一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有家人陪伴身边,最容易引起悲伤的情绪。

25.%少看电视少玩电子游戏孩子性情会变得较温和美国学校推行的一项试验计划发现,孩子少看电视和少玩电子游戏,性情会变得比较温和,没那么好勇斗狠。

这说明了电视暴力对儿童产生的坏影响,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说,虽然过去的研究把接触传媒暴力与好勇斗狠挂钩,但还没有人提出对策。

研究结果显示“电视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实际上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487

报告的调查研究对象是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两所公立小学小三和小四年级的学生。

一所小学的120名参加者没有受干预,充当对照组。

另一所学校的105名小学生则在六个月内上18堂30到50分钟有关少看电视和录像带和少玩电子游戏的课程。该计划由接受过研究人员训练的普通教师推行。

过度接触非暴力传媒也会变得更好勇斗狠。但没有参加有关调查研究的儿童暴力专家说,这些发现与下列研究心得一致:过度接触即使是非暴力的传媒也会造成小孩子变得更加好勇斗狠。

克里斯托弗尔说,这个理论似乎有道理,因为沉迷电视和电子游戏的儿童跟别人交往的时间就相应减少,因此社交技巧也减少。

26.注意孩子的异常行为(上)

1)11岁的吴丽丽(假名)天生丽质,是个小美人儿。但是她的头发却这里少一撮、那里少一把,每天出门不得不戴上帽子,遮盖难看的头发。那些头发是她自己拔掉的。

吴丽丽去年考试考得不好,被许多人责备后,感到十分伤心烦躁。

对她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大打击。当她搔着头,烦恼着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她发现把头发拔出来能够给予她一种快感,让她暂时忘记烦恼。长久下来,她就患上488心理健康

了拔毛发狂症,心情一烦躁,就会动不动不由自主地拔头发。

吴妈妈于是强迫她把头发剪短,但她还是拔得东一撮、西一撮的。吴妈妈对于女儿的行为感到很痛心、难堪和烦躁。但是无论怎么骂她,吴丽丽就是不改,情况还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