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18845200000056

第56章 明朝兴替(3)

沈万三生活的年代是在元末明初时期,而他经商的黄金时代是在元朝。元朝统治者重征服、轻管理,实行“重农商、轻赋税”的政策,因此当时的政策是比较宽松的。在这个特定的时期,沈万三慧眼独具,从事起商贸活动来。他的经商范围是国内国外双管齐下:在京杭大运河沿岸开设了许多“沈万三商号”,获取巨额利润;同时他依靠宽松的海外贸易政策,带领船队往返于东南亚各地,把江南的陶器、江西的瓷器、浙江的茶叶、西北的药材以及周庄的土特产咸菜运到海外,买回了大量的珍珠、玛瑙、象牙、红木,赚取了巨额差价,迅速暴富起来。

地利

沈万三的商贸成功与周庄具有很强的交通优势密不可分。唐宋以来,苏州、松江、湖州、嘉兴、杭州一带的水上交通更加便利,位于娄江尾闾的刘家港是元、明两代最大的漕粮运转基地,海外诸国也把它作为很好的交易市场。周庄坐落在急水江畔,急水江西连白蚬江,可到苏州;东通吴淞江,直达太仓,所以沈家船队可以从周庄急水江浩浩荡荡直达太仓刘家港,有的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经商,有的向东南出海贸易。周庄八景之一的“急水扬帆”就是对沈万三船队的一种写照。优越的交通使得沈万三奔行于内地和国外各大商贸城市之间,于是他的“聚宝盆”里盛满了来自各地的金银财宝。

沈万三所处的元末明初之际,江南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当时的元朝政府曾设立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行泉府司,最盛时拥有贸易海船1.5万多艘。在元朝政府的鼓励之下,中国商人的足迹遍布日本、南洋、中亚、非洲等地。沈万三利用江南通都大邑的丰富资源,将中国的商品运送国外,将外国的商品引进国内,其利润是巨大的。

施耐庵著《水浒传》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72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这个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一定是一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名著《水浒传》的施耐庵。

施耐庵7岁时,家贫无法上学。但他刻苦好学,经常向别人借书看,并请教于人,有时还悄悄到府学去旁听。就这样,他少时读了许多书,学了许多知识。13岁时,他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一挥而就。有一次,邻居有个老人病故,其家人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给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施耐庵试试。施耐庵也不推让,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当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时,口中称赞不已,并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学习,且不收学费。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都引起了施耐庵的强烈兴趣。课余时,他还同伙伴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当时,苏州城里经常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陪燕青捕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能有兴趣地欣赏,他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极为敬佩之情。

1331年春,年已36岁的施耐庵上京应试。天从人愿,秋闱他一举金榜题名,中辛未榜进士。发榜后,他在拜谢师友中结识了同榜得中的浙江青田人刘伯温。此后,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十分投契。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钱塘担任县尹。但是,官场腐败,贪官污吏肆无忌惮盘剥百姓,他耻于同流合污,两年后便愤然辞官归隐。

施耐庵从钱塘弃官回乡之后,在苏州东南隅的施家桥开馆授徒。一天,一位商人领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拜谒施耐庵。这个商人姓罗,是山西太原人,经常往来于苏杭做生意。他因久闻施耐庵大名,这次专程把儿子罗贯中带来向他投师求学。施耐庵见罗贯中谈吐风雅,颇有才学,心中十分喜爱,就收下了他。

施耐庵早就有用笔耕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的打算。一次,他路过一个书铺时,看到里面有不少手抄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内容是讲梁山泊宋江等一百单八将杀富济贫的故事。他立即买了回来,并打算以此为资料,把其他有关梁山泊故事的话本内容加以修改,写一部《江湖豪客传》。这时,施耐庵的父亲和妻子季氏相继病逝了,他续娶的妻子为申氏。申家比较富裕,也是个书香之家,他们很支持施耐庵写书,特地花了一笔钱,请画师按照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临摹成了36张人物画像,挂在家里,让施耐庵写作时参考。有了申家经济上的支援,施耐庵不再开学授徒,一心一意从事专业创作。他只留下了得意门生罗贯中一人,专门帮助自己整理书稿,并同他一起磋切写作技艺。

刘伯温做了朱元璋的军师后,多次向朱元璋推荐施耐庵。朱元璋很重视,特派刘伯温去召请。施耐庵听到这个消息,因厌恶做官,只得暂时躲避起来,回到了苏州阊门外施家巷,继续专门创作他的《江湖豪客传》。为了避过刘伯温的追觅和战乱,完成自己出书的夙愿,施耐庵决定找一块净土静心从事写作,他想到了先后做过松江同知和嘉兴同知的好友顾逖。顾逖已辞官回到兴化家中,兴化地方偏僻,四周环山绕水,无喧闹之苦,是一个专心从事写作的好去处。施耐庵便带着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学生罗贯中,搭船渡江北上,径赴兴化。施耐庵在顾逖的热心帮助下,在兴化靠近黄海边的白驹镇上定居下来,专心写作。

1367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攻破了平江。朱元璋再次派刘伯温带着御旨专程登门召请施耐庵。刘伯温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施耐庵的新居,已明白施耐庵其意甚坚,就未再多说什么,回去复旨了。施耐庵唯恐朱元璋再来召请,便到白驹镇以西18里自己的庄田上,按苏州格局建了房院,迁来居住。当时,村西有一芦苇荡,占地10余亩,湖中芦苇繁茂,每到秋冬季节,水鸟成群结队而来。湖中有一微型岛,施耐庵便以此模拟梁山泊,常和罗贯中一起乘着小船,登临其上,寻找灵感,精心构思小说。

施耐庵在施家桥住了一年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写作和修改《江湖豪客传》上。全书即将写完时,他又觉得书名比较直白,心中不甚满意,便征求罗贯中的意见。罗贯中看出老师的心思,就说:“老师,书名不如就叫《水浒传》吧!”施耐庵沉思片刻,然后说:“‘水浒’就是水边,隐含‘在野’之意,有典故。诗经曰:‘古公亶父,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是歌颂周代发祥史的。我这部书是写起义英雄的,叫它‘水浒’,非常合适!”于是,书名定下。

《水浒传》成书后,很快被传抄到社会上去,人人争相阅读。到了1368年冬天,《水浒传》抄本传到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因为两次派人请施耐庵出来做官都被拒绝了,心中一直有气。他看了这本书,火气更大了,随即作了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于是派人把施耐庵抓来,将他关进了南京天牢。刘伯温知道此事之后大吃一惊,便赶紧到天牢探望他。施耐庵要刘伯温想个办法救他出去,刘伯温对他说:“师兄乃聪明绝顶之人,还需要询问我吗?你是怎么进来的,就能怎么出去。”说完,微微一笑而去。施耐庵反复琢磨刘伯温的话,终于明白了:我是因为写书坐牢的,还是要通过写书才能出去呀。我的《水浒传》写了宋江一伙人起义造反,犯了统治者当然也包括朱元璋的忌讳。要是我能把宋江等人写成像张士诚那样接受元朝招安,不就得了吗?接着,他将自己的创意向刑部阐明后,刑部允许他继续写作。于是,他便在天牢里以张士诚降元为背景,把《水浒传》续下去,又写了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归顺朝廷。

施耐庵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把这部《水浒传》的后50回续成。最后将书送呈朱元璋阅览后,又加上刘伯温从中帮忙,施耐庵被释放出狱。施耐庵坐牢一年多,经受多方折磨,再加上创作辛劳,早已身患大病。待出狱时,他已是一个瘦骨嶙峋、步履艰难的老者了。

施耐庵到淮安后,租了间房子,暂且住下来静心养病。1370年春天,施耐庵病情加重。施耐庵的二弟彦才从白驹场赶来探望,见此情景,不禁怆然落泪。施耐庵临危前对彦才说:“我一生都累在一部《水浒》上!我死以后,子孙千万不要写书,也不要做官,只叫种田便可。”说罢,一代文豪就与世长辞了!终年75岁。他的遗体葬在淮安,后来,他的后人把他的墓迁到白驹场施家桥。

施耐庵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伏案疾书的书斋。他的书是写完了,但书并没能够出版,他的夙愿也未能达到。他的爱徒罗贯中深知老师的诚挚之心。老师没了,罗贯中要完成老师的遗志。罗贯中在淮安精心整理《水浒传》遗稿。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劳动,书稿终于有了眉目。他决计为书稿找一个出版者,使其流传后世,以了老师生前的心愿。

此时,他打听到福建建阳刻印书籍十分兴旺,便带着书稿、打点行装径赴建阳。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走了一家又一家刻印书场,却无一家肯接受刻印此书!施耐庵的案子全国皆知,特别是文化界更加清楚,谁也不敢冒着触犯皇帝而获杀头之罪的风险出版此书。

当罗贯中拜访完最后一家书场也一无所获时,他只好租了一间房子,作了长住打算,以待天时。因为建阳系全国刻印书场中心,书场林立,此地若不肯出版,其他地方希望就更加渺茫。由于时间很充裕,他将《水浒传》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然后重新认真细致地编校。《水浒传》只能暂时束之高阁了。

此时,罗贯中也为日后创作《三国演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许多资料,如史志传说等,开始研究史料,构思小说。接着,他开始伏案创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一样,也是千古佳作。后来,他又创作《三遂平妖传》,可惜仅写20回,便因病辍笔。不久,奇才罗贯中也因病逝世了。

150多年过去后,兴化出了一位使《水浒传》得以问世的贵人,他名叫宗臣。当时,宗臣奉旨做福建提学副使时,罗贯中的后人借同乡之名拜访了宗臣,请求准许刻印出版《水浒传》,以激发军民的抗倭斗志。而宗臣当时正负责整顿军备,鼓励士气全力抗倭,他当下便允诺了。于是,这千古名著《水浒传》才得以见天日!可以说,《水浒传》的问世,罗贯中功不可没,宗臣功不可没!

最早的《水浒传》福建版本多已失传,仅剩一部5回残本而已。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时,有一位热心人收集到民间《水浒传》传抄本重新刻印出版,并以“天都外臣”的化名作了一篇序言。今天我们出版的《水浒传》便是这个版本。这位“天都外臣”对传播《水浒传》也是功不可没。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史实和传说相结合的形式创作而成,《三国演义》为其简称。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三国志通俗演义》共120回,约75万字,为其主要代表作,描写了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110余年的历史故事,它是在历史典籍、传说、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为读者、听者提供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人物群像,尤其是诸葛亮的形象最为深入人心。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这便是小说浓墨重彩加以渲染的魅力。关羽、张飞亦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对他们与刘备名为君臣、情似骨肉、至死不渝的义气十分赞赏。此外对大义凛然的赵云及忠于蜀汉集团的庞统、黄忠、姜维等英雄也作了热情赞扬,同时对曹魏、孙吴集团的文武大臣也予以充分描写和不同程度的肯定。

《三国志通俗演义》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文中涉及数不胜数的大小战争的描写,各具特色,展现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描述战争的过程中,罗贯中善于抓住重点,突出人物,将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写出战争胜负原因和各方将帅的性格、气度和智谋。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后世影响深远,它的出现使长篇小说创作不再仅是说书艺人的专利,它成功地再现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群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