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草样年华4:盛开的青春
1893300000026

第26章 冯艾艾(2)

罗西在家里人和林萌的威逼利诱下考了公务员,面试的时候,负责招聘的人开诚布公地跟他说,这次单位批给用于招聘的经费不多,如果罗西日后能来工作,希望他能赞助点儿。罗西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他说:“我不想一开始就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社会,多年后再以这样的方式面对同样初入社会的人。”

此举遭到林萌的批评,说罗西太,假正经。罗西说我就这样,怎么着吧,嫌我假正经你甭跟我好。林萌说就因为你假正经我才跟你好的,你要是真不正经了,我才看不上你呢!

林萌也把自己的出路安置妥当。系里和加拿大的一所学校有学术合作,互相培养研究生,系里可以推荐五个人去加拿大读研,林萌就是其中之一。从最终选定的五个人看,不仅要成绩突出,更要和老师搞好关系。直到名额公布后,林萌才对罗西敞开心扉:“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在为这个名额而努力。”

让罗西纳闷儿的是,为什么这种事情林萌从一开始就可以知道,而他要不是因为是林萌的男朋友到现在也不会知道。林萌说,这也是你招我喜欢的地方。

众人得知此事后,都对林萌由衷地钦佩:她的四年大学,把所有理想都实现了,包括搞定罗西。

范文强毕业已经无望,从大一到现在,刨去补考后通过的,仍有九门课程不及格,其中一门补考过三次也没过,按学分制度,这门不会再有补考的机会,也就是说他拿不到毕业证了,但范文强还是找到了工作,跟着他哥干。

尚清华问范文强:“在你哥那儿上班不要毕业证吗?”

范文强说:“他要是敢跟我提毕业证的事儿,我就把他户口本上的那页撕了。”

“那你去你哥那儿具体干什么啊?”

“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哥给你发工资吗?”

“我是他弟,他能饿着我吗!”

“在那上班还能打游戏吗?”“当然,不能打游戏我才不去呢,我都看好了,他那间破办公室里的电脑还有3D显卡,就是为了迎接我的!”

家里帮邹飞找了工作,给一个进口汽车4S店做总经理助理,所从事的和所学的都有“汽车”两个字,勉强算专业对口,但邹飞不愿意去,他玩心重,工作一定得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当是玩了,如果真为了工作而工作,他干不下去。

邹飞投出去的简历,终于有回音了,一家深圳的报纸给邹飞打来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去深圳工作。当时邹飞正和佟玥在学校附近的宾馆里,这个房间是邹飞和罗西合开的,钱一人一半,房间各用十二个小时,屋里有两张床,也是各用一张,这样性价比高。

邹飞和佟玥用前十二个小时,两人进来没多久,就接到这家报社的电话了,邹飞应聘的是摄影记者。当被问到能否常驻深圳的时候,邹飞也没多想,说当然可以,他不想失去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没准儿是那些摄影专业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北京,机会才轮到他这儿。

佟玥知道邹飞在找工作,但是不知道他给外地的单位投了简历,她认为邹飞会在北京陪着她,这个电话让她很意外。

“你干吗要去外地?”邹飞挂了电话后佟玥问他。

“外地怎么了,干吗把北京外地分得那么清楚。”邹飞说。

“你希望咱俩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吗?”佟玥说,“北京又不是没有工作。”

“你敢情专业对口,好找工作,我呢?”邹飞作为经历过一次次被拒绝的当事人深谙其中的艰难。

“工作不好找可以慢慢找,干吗非着急去外地?”

“我投了那么多简历,我知道怎么回事儿,并不是慢慢找就能找到的,错过这次,下次机会指不定就什么时候了,也许压根儿不会有了。”

“没有就没有呗,大不了不上班。”

“可是你毕业了就可以去上班了,别人也都有工作了。”

“那怎么了,要不我也不上班了,陪着你。”

“说说可以,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就不行了。”

“反正你不能去外地。”

“怎么回事儿还不一定呢,没准儿能经常在北京,他们在这边也有记者站,再说人家还没说用我呢!”

佟玥不说话了,沉默了会儿,突然从床上起来:“我回去了。”开始收拾东西。

“还没到十二个小时呢。”邹飞躺着没动。

“你让罗西他们早点儿来吧!”佟玥拿上自己的东西,离开了房间。

“等会儿我啊!”看佟玥真走了,邹飞也从床上蹿了起来。

邹飞还是背着佟玥去见了那家报纸的人力资源主任,参观了他们在北京的记者站。邹飞问以后能不能留在北京,对方说北京站不缺人,这次是给深圳总社那边招人,有两个月的实习期,到日子后,双方满意,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介绍了报社的整体情况后,人力资源主任还挺客气,问邹飞有什么问题没有。邹飞想了想,好奇地问:“既然是深圳那头儿缺人,为什么不在深圳招,而是来北京招?”

对方的答复是:“因为觉得北京这边的人文化素养较高。”

邹飞和对方商量的结果是,一周内给对方个信儿,行的话就先去深圳总社报个到,接受一周的企业文化和历史培训,然后回学校等着毕业,拿到毕业证后就可以上岗实习了。

回去后邹飞就向佟玥传达了自己的意思:“我先去看看,什么情况还不一定呢!”

佟玥没说什么,邹飞觉得在佟玥不表态的情况下自己贸然去了深圳不好,便也没有马上联系报社。不到火烧眉毛的时候,他不着急。

到了第六天,邹飞正和佟玥在食堂吃着饭,对方突然把电话打来,问邹飞考虑好了没有,还说:“你要定不下来,我们就找别人了,这期新员工培训的时间是统一的。”

“定了,这几天我就过去。”邹飞赶紧在电话里答应了对方。

从这一刻,佟玥就知道邹飞是怎么想的了。她早就知道,邹飞想好了的事情,没有人能改变他,哪怕是错的,在他没认识到之前,也会一直走下去。大二的时候,有一门选修课的老师很让邹飞讨厌,他就不去上,作业也不交,结果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没拿到学分,其实他完全可以随便抄点儿什么就把作业交上去,但是就因为他讨厌这个老师,宁可放弃学分,以后还得重新选修一门别的课。佟玥把邹飞的这一特点看成是他的优点,还很欣赏,没想到在这种时候,她欣赏的东西让她难以接受了。

挂了电话后,邹飞见佟玥正看着自己,这才想起来,没和佟玥商量就擅自作了决定,太不重视她了,解释道:“我先干着再说吧,能不能留下还不一定呢,没准儿以后就有可能往北京调了。”

这话佟玥太熟悉了。当佟玥不希望而邹飞希望的事情有可能发生的时候,邹飞总用“还不一定呢”把佟玥糊弄过去,从结果看,每次都是照着他的所想发展,没有一次真的不一定。

佟玥知道,邹飞去深圳工作已基本成定局。她故意表现得无所谓:“那就先去看看吧。”

邹飞对自以为得到了佟玥的理解沾沾自喜。

到了深圳,邹飞发现了一片新天地。这个陌生的城市让他充满斗志,而北京,则让他倦怠。这种感受让他更觉得北京待不下去了。二十岁出头的人,远方无论是否真的好,也永远比家有吸引力。

那次邹飞去云南找佟玥,就有了以后一定得多去外地转转的想法。北京的生活安逸、舒适,容易自满,以为生活就是身边的这点事儿,所以很多北京人都跟大爷似的,对什么都不屑,以为住在皇城根儿就能知道天下事了,其实对于广阔的生活,每个人都知道得太有限了。多去眼睛看不到和耳朵听不到的地方感受感受,能让人长见识。

回北京的火车上,邹飞决心已定,他要来这片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佟玥说。

回到学校,邹飞还没想好怎么跟佟玥说,却从佟玥那儿得到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他本想先描绘一番深圳那边颇为不错的情况,然后让佟玥替他作出决定:“行,那就去吧,其他事情以后再说!”但是没想到在他描述完后,佟玥说:“多少人想守着家,而你,离家越远越欢实。”

“没事儿,以后咱俩能每天打电话发短信,不忙了就去看看对方,飞机三个小时就到了。”邹飞开导着佟玥。

“以后就不是三个小时的距离了。”佟玥郁郁不乐。“对,飞机提速的话,再赶上顺风,说不定两个小时就到了。”邹飞故意调侃着。

“我下个月要去英国了。”佟玥看着别处说。

邹飞傻了。

邹飞听吴萍说,她们系也有和外国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项目,佟玥本来是被推荐可以去英国大学读研的,但是佟玥拒绝了,她想留在北京。实习回来后,系里就决定把这个名额让给另一个学习较好的女生,当佟玥又决定了去读研后,那个已经准备收拾行李的女生只好赶紧去找工作。

“她知道佟玥是因为你要去深圳所以才又要去英国后,恨死你了!”吴萍说。

这一刻邹飞才意识到,佟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和她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之前他忽略了佟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和佟玥是一个整体,他吃饱了,她也不饿了;他高兴了,她就高兴,没想到佟玥也会有独立的想法,也会不高兴。

他们可以是在一起的人,但永远是两个人。

妈妈知道佟玥要去英国读研后,第一反应就是:“是因为邹飞你才出的国吧?”看妈妈那副先知先觉的样子,似乎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我当初说什么来着,你不听啊!”

佟玥看不惯妈妈得逞的样子,坚决不承认:“这跟他有什么关系,读研我干吗不去啊!”

“你去了他怎么办?”妈妈在一旁看着佟玥收拾衣物。

“什么怎么办,他上他的班呗,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佟玥装作若无其事。

“你俩半年一年见不了一次面,还能长久得了?”

“为什么不能?”

“反正我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那您的意思是不让我出去读研了?”

“我没这意思,邹飞找了什么工作?”

“还没找着呢!”佟玥不愿让妈妈知道太多。

“是不好找啊,还是他不想找啊,早我就看出他不踏实了。”

“我看是您不踏实,老盼着别人不踏实,正好合了您意。”

“对了,我们单位正缺一个开救护车的司机,他不是学汽车专业的吗,让他来我们这儿得了,我还能替你监督他。”

“您成心的吧,汽车制造跟司机有什么关系,我还是学建筑的呢,将来去当民工得了。”

“那邹飞也不能不上班啊,马上就毕业了,他以后成天在家待着啊?!”

“这您就甭瞎操心了,把心放在您的病人身上就行了!”虽然和邹飞的关系因为各自的前途而出现了问题,佟玥依然不愿妈妈插手。

可以说,佟玥选择出国读研,是对邹飞要去深圳工作的本能的对抗。她因为邹飞只在意他个人追求而无视她的存在,倔劲儿又上来了:“我可以为你放弃很多东西,但是既然你那么忠于自我,不肯为我放弃点儿什么,那么我也没必要替你而放弃什么了。”

佟玥是相信爱情并渴望爱情的。跟别的什么比起来,她更愿意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她现在选择了离开,也是出于对矫正已经长歪的爱情的考虑,否则这棵已经孕育了好几年的爱情树一味只按邹飞个人意愿长下去,会更歪。

吴萍建议邹飞:“你留在北京,佟玥也就不走了。”但是邹飞没这样想过,他觉得这样反而没意思了,等于把是否留在北京当成了置换条件和要挟,即使两人都留在北京了,但每当想起是靠互相迁就才这样的时候,就觉得恋爱变味儿了。

邹飞的态度是,佟玥能出国就让她去吧,平心而论,这本身对佟玥的成长是好事儿,而且她又喜欢这个专业,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对她日后的工作也大有裨益。两人不过就分开三年,这三年里能做不少事儿,他不相信自己三年后还在深圳当着小摄影记者,不相信三年后北京还容不下自己。三年后,两人不过才二十四五,肯定比现在美好。

于是得知了佟玥要出国的事情,邹飞在意外过后,接受了这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