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1896200000031

第31章 通化

——“忠魂依旧保辽东”的唐聚五

根据日军记载,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年10月27日的战斗中。日军此时正向通化攻击前进,在龙岗山隘口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画面左方的,就是一名战斗到最后一刻直到牺牲的中国战士。

可以看到这名战士打着当时中国兵典型的绑腿,遗体已经被搜过身,而战斗还在继续。这应该是唐聚五所部辽宁民众自卫军的武装。我想,由于当时的政局混乱,他们既没有可能被追认为烈士,也不会出现在任何政府的花名册上,他们的家属,也不可能享受到抚恤的待遇吧。他们可以算是真正的无名战士了。

1932年4月,唐聚五等在桓仁举义,建立辽宁民众自卫军,矢志抗日,得到东边道广大军民的群起拥戴。1932年夏,辽宁民众自卫军发展到全盛时期,占据桓仁、通化、新宾、金川、抚松、安图六县全境,而集安、临江、长白、柳河、辉南、海龙、清原、抚顺、宽甸九县大部也皆为自卫军所光复。自卫军重设辽宁省政府,多次打败日军和伪军于芷山,廖弼臣等部,临江、长白、抚松等地掀起捐资、献枪支援自卫军的运动。一时东边道的抗日救国局势风起云涌。为此,日军从1932年9月开始秘密集结兵力,先后调集了日军高波骑兵第一旅团,服部骑兵第四旅团,茂木混成第十四旅团,并第二、第八、第十师团各一部,朝鲜军一部,铁道独立守备队和空中飞行大队,伪军若干相配合,总计三万余人,于10月11日起对东边道地区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发现敌军进攻后,唐聚五立即布置各方面部队加强防御,坚决阻击敌人。王凤阁、孙秀岩、李春润等各部自卫军在日军进兵的险要关隘进行了顽强的阻击战,都因抵挡不住敌人的重武器攻击而先后溃败。龙岗阻击战就发生在这个阶段。从照片上看,这名中国战士牺牲于10月27日,当时山口阵地已经失守十余日。因此,他这可能属于被打散后坚持于当地游击的义勇军小部队。从照片还可以看到,战斗还在进行,抵御战士已经被搜身。按说日本军队当时还没有打着仗还要搜敌人腰包的习惯,打完仗毁坏对手尸体的事情在东北战场上倒比比皆是。由此推测,这个战士曾经给关东军们造成了极大地麻烦,挑开他的衣服是为了避免里面有爆炸物等可能给日军造成威胁的东西。日军也在作战中慢慢变得狡猾,我家河北老乡回忆当地日军扫荡,和八路军交战时,对于八路军官兵尸体都会用刺刀挑开棉衣和腰带,一来判定人是否真的死了,二来检查是不是身上还有武器。

实际上这是一批照片而不是单独一张。

尽管唐聚五在这次战斗中失利,但他以区区团附之身,有力地发动当地军民抗日救国,在辽左控制十余县,并使中国的辽宁省政府在辖区内一直坚持到1932年11月,仍可说功不可没。唐聚五在退入关内后仍坚持抗战,最终战死在华北战场上。

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冤杀的时候曾经口占一诗,内有“忠魂依旧保辽东”之语,唐聚五将军与此差相仿佛。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1932年农历八月中旬义勇军宋国荣部曾攻打磐石县城。日军以骑兵快速部队增援磐石后追击宋部时发生后卫战。宋国荣从磐石撤退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可能已经进了公历10月。宋国荣部原为正规军,所以他部队将士的服装也较为整齐,比较符合照片上战士的风貌。

宋国荣,吉林省伊通县人,东北讲武堂第八期毕业,“九一八”事变前任东北军第二十三旅六六五团一营营长,辖四个连,共六百余人。1932年6月起事反日,曾攻克双阳县城,1935年战败后退往北平,在谈抗日的土匪头目殿臣的时候,我们会提到他。

宋部战斗力不错,是义勇军中较能打仗的部队,他甚至曾与杨靖宇取得过联系,策划过协同抗日。也许,龙岗隘口的战斗,是宋部为摆脱日军打的一场后卫战。

最后有一点嘱托,虽然可能性极小,但如果有人认识照片上出现的抵抗者的亲属,请把照片转交给他们,这可能是他们先人在那个时代最后留下的影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