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论语》
18971100000004

第4章 处世的智慧(3)

鬼谷子又在《谋篇》中提出“因”的运用方法时说:“表面上亲善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心人手去游说他;对于那些内心亲善而表面上疏远的人要从表面上人手去游说他,可以根据对方所疑惑的问题,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活动是否见效;根据情势的变化来征服对方。根据对方所厌进行权衡,确定利弊;根据对方所虑对之申斥,加以防范。”

随着别人的个性、善恶、地位、背景、思想等情况的不同而事先准备各种不同的言辞,又因时、因地而巧妙地说话,这样就很少说错话了。

齐景公开始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最后一次询问,孔子说:“政事在于由近到远。”回答鲁哀公问政时孔子说:“政事在于选拔贤才。”回答仲弓问政时说:“出门如同接见外宾,使用百姓如同承受大礼,在国家中没有怨恨,在家族中没有怨恨,就差不多了。”

这些人都是向孔子问政,可孔子给出的答案却各不相同,就是因各人各自的环境,各人各自的需求而说。对象不同,言谈自然各有区别。

韩非子在《难说》中曾经对“看人说话,见人打发”这个原则下过注解,他说:“要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话去迎合他。如果所说的对象希望求高名,而我用厚利去打动他,就会被看成情操低下而得到卑贱的待遇,必定会被抛弃、疏远。如果所说的对象追逐厚利,而我用高名去打动他,就会被看成缺乏心计而不切实际,必定不被接受。如果所说的对象暗地里追逐厚利而公开却假装追求高名,这时我用高名游说,就会表面上被接受而实际上被疏远;这时我用厚利游说,君主就会暗地里采纳我的言论而公开地抛弃我自身。这些情况不可不认真加以研究。”这是从名与利两方面立论“因说”,我们从这里能推敲出其他的关系,而有选择性地使用言辞。

鬼谷子在《权篇》中将“看人说话”的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他说:“与智者谈话,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谈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者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

水至清无鱼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原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第十八》)

【今译】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松弛亲族关系,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视。

老朋友老关系没有大过错,就不能抛弃。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评注】

胡氏曰:此伯禽受封之国,周公训诫之辞。鲁人传诵,久而不忘也。其或夫子尝与门弟子言之欤?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句话是处世的准则。

它出于周公之口,周公乃周朝的开国功臣,周入主中国后,受封于鲁,但周公因受命于先王,面承担辅助新王的责任。仍需仕卿职于朝廷,不得脱身。于是他便派儿子伯禽代己赴任。行前,周公叮咛他:“即位以后,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要疏远了众亲族;二,不要无视重臣的不满情绪;三,不可随便抛弃故旧相知;四,不可期望凭一人之力而拥有所有。”

周公的教诲,可谓洞察人情世故的明灯。孔子最崇拜的就是周公,并以行动响应周公的教诲。

孔子有位旧友叫原壤,品性不太好,被人视为不可救药的人。孔子对他也很恼怒。一日,原壤又没做好事而受人责,孔子得知后斥责道:“你自幼就不懂得尊敬师长、谦逊温雅,成大人后,还没有长进,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不死,真是罪过,我真为你害臊啊!”说着竞用手杖打原壤的脚,赶他出去。(《论语·宪问第十四》)

然而,孔子并不抛弃朋友。原壤的母亲去世时,孔子出钱替原壤买了棺材。棺材抬进门后,原壤像猴子一样,一会儿跳到棺盖上舞蹈;一会儿又掀开棺盖朝里窥探,嘴里还哼着小曲。孔子身旁的弟子们忍不下去,便问道:“他能算上您的朋友吗?”孔子听了,苦笑道:“就算他有不是,但是亲还是亲,友还是友呀!”

人在社会中,谁都有三朋四友,血亲姻缘;同时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有不见容于别人的地方,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冲突,对人应当宽容。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德行,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请孔子说得具体一点。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就不会侮辱人,宽厚就得到大家的拥护,信实就会得到人们信任,勤敏就会使工作有效果,有恩惠就能够指挥人们。(《论语·阳货第十七》)

胸宽则能言,能言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这样的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但要落实起来就不容易了。

《宋名臣言行录》记载着这一则故事:宋太祖时,有人上奏说在沭河从事水上工作的宦吏中,有人私运官货到其他地方卖,众人颇有微词,影响不好。太宗听后说:“要将这些吸血鬼完全根除,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就像以东西堵塞鼠洞一样无济手事。对此,不可过于认真,只需惩办影响极坏的首恶。”

—旁的宰相吕蒙也表示赞同,他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真。一般而言,君子都看不惯小人的作为,如过追究之,恐生乱。不若宽容之,使之知禁。从前汉朝的曹参对司法与市场的管理非常慎重,他认为在处理善恶的执法量刑上应该有弹性,要宽严适度。

谨慎从事必然能使恶人无所遁形。这正如圣上所言,就是在小事上不要太苛刻。”

一条清澈无底的河流,往往不会有任何鱼虾的繁殖,同样,一个人如果太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不但交不到朋友,就连任何事业也很难有所成就,因为任何人都不愿与他来往,使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世间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而且正邪善恶交错,因此,我们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宏他人的雅量。只有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所以凡是一个能做大事,能创大业的人一定有容忍人的度量。

“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胃开阔,眉目清扬;正如人吃橄榄,当下不无酸涩,然回味时满口清凉”。学罕宽容,它将使你的心胸渐渐开阔,它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好帮手。

不念旧恶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第五》)

【今译】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过去的仇敌,怨恨他们的人很少。”

【评注】

程子曰: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伯夷、叔齐的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在历史上,伯夷、叔齐是一对历来被赞被颂的千古贤人。在《论语》里,孔子对兄弟二人“不念旧恶”的行为大加赞赏。

社会由人组成,而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而发生各种关系,于是就产生了是非恩怨。当时受人恩惠,开始都心存感激,并且所受恩惠越大,感激越深!然而,时过境迁,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会逐渐淡忘,以致最后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当别人辜负了自己,对其产生怨恨之心,就会念念不忘,并记在心头伺机报复,如此一来,恩怨何时能了呢?

一个人不能放下旧恶,就像随身携带着一块土豆,随着日子的推移,土豆会腐烂、变质,难闻的气味会伴随你左右,让你终日无法安宁,嫉恨的毒气会侵蚀你的心灵,最终使你变成一个小人,而忘记“旧恶”则会让心灵轻松、自在,可以看到朝阳的蓬勃,听到鸟儿的歌唱。

隋炀帝时,郡丞李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并亲自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极力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微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徵征深觉“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宋代王安石当宰相时,因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十分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根本不把此事挂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垮台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好起来,他不断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写信,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非常投机。

古人古事,真是脍炙人口。以古为镜,会使人净心灵,辨是非,明前途。

人是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认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吧,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也能改“恶”从善。

有首禅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生活在现在,面向着未来,过去的一切,都被时间之水冲得一去不复返。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和怨恨,不妨把心胸放宽大一些。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

无可无不可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第十八》【今译】

避世隐居的高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不侮辱自己的身心,是伯夷、叔齐吧。”认为“柳下惠、少连,放弃志向,侮辱身心,但说话合乎规矩,行为经过考虑,也就是这样了。”认为“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无拘无束,放弃官爵合乎权宜。

我和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评注】

朱子日、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无可不可也。

孟子在公孙丑询问伯夷、伊尹、孔子三人有什么不同时回答说:“他们的处世之道不同。不是他认可的君主不服事,不是他认可的人民不使唤;天下太平时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时就抽身而退,伯夷是这样的人。只要是君主都能服事,只要是人民都能使唤,天下太平时做官,天下混乱也同样做官,伊尹是这样的人。能够做官,能够隐退,能够长期做官就长期做官,能够马上离开就马上离开,孔子是这样的人。”孔子的境界不是伯夷、伊尹所能追赶得上的,孔子令人高不可攀之处,就在于他无可无不可。

做人能否做到无可无不可,这要看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广,志向是否高远。无可无不可,不是风吹两面倒,有也不多,无也不少的墙头草。历史上有许多领导者总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凡事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做,以为凭借个人的独特的天赋就能牵着历史命运的鼻子走,这种人到头来终归难逃失败。有时偶尔能成事,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例如二战时期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墨索里尼,他们只有“有可有不可,的概念,而没有“无可无不可”的胸怀。

在我国历史上,楚霸王项羽是“有可有不可”一类领导者的代表人物,汉高祖刘邦是“无可无不可”一类领导者的代表人物。试想,如果项羽能多听范增的一些谏言,不固执己见,不好大喜功,不刚愎自用,或许霸王别姬的悲剧不会发生,汉朝历史也将重写。

据历史记载,建武五年(公元29年)正月,汉光武帝刘秀派太中大夫来歙持节护送马援西归陇右。西州上将军隗嚣一见马援到来,十分欣慰,与之同卧同起,询问刘秀的情况。马援说:“此人才明勇略,决非常人可比;且能开心见诚,无所隐蔽,阔达多大节,似与汉高祖同。至于博览经书,文字口辩,处理政事,前世无比。”隗嚣一见称誉刘秀,心中很不是滋味,思虑找个缝隙,借以诘难马援,便将刘秀与乃祖刘邦相提并论,问道:“此人与汉高祖相比,谁人更胜一筹?”马援对先朝开国之君,难免心存忌讳;尤其以子孙比先祖,也不可直言无讳,所以只得笼而统之地答道:“不如也。”但以他的机智和应变天才,还是把彼此优劣映照出来。他接着说:“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指刘秀)好吏士,动止合节度,又不喜欢酒。”

马援说刘秀“不如”刘邦,就在于刘邦无可无不可。只有无可无不可,才能显示做事者的胸怀。

我们再来看看宋太祖的故事:

有一次赵普向太祖推荐一位官吏,太祖没有允诺。赵普没有灰心,第二天临朝又向太祖提出这项人事任命事项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连续三天接连三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赵普何以脸皮这样厚。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了地上。但赵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无言地将那些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后再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不动。太祖为其所感动,长叹一声,只好准奏。又有一位官吏按政绩已该晋职,身为宰相的赵普上奏提出,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欢这个人,所以对赵普的奏折又不予理睬。但赵普出于公心,不计皇上的好恶,前番那种韧性的表现又重被提起。太祖拗他不过,勉强同意了。太祖又问:“若我不同意,这次你会怎样?”赵普面不改色:“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这是一条古训,不能改变的原则,皇帝不该以自己的好恶而无视这个原则。”也就是说,你虽然贵为天子,也不能用个人感情处理刑罚褒赏的问题。这话显然冲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赵普死跟在后面,到后宫皇帝入寝的门外站着,垂首低头,良久不动,下决心皇帝不出来他就不走了。

据说太祖很为此感动。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宋太祖无可无不可的容人之量与雅量,也能看出赵普的刚毅。

别总争第一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第三》)

【今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争夺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行礼,上堂比试,完毕后下来,喝酒,这竞争是君子的竞争。”

【评注】

朱子曰: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