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18971500000010

第10章 孙子谈将才(5)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料想不到的事情,有时是自己失言失态;要么是对方反应出乎意料之外;要么是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了没有考虑到的因素等等。这些猝不及防的变化,往往会使我们进退维谷,狼狈不堪,啼笑皆非,陷入尴尬的窘境。在危急状态下,若有任何惶恐、失措、紧张、混乱,都很难寻找到变通的途径与方式。

有经验的人在经过长期的社交实践之后,都具有沉着、机智、摆脱困境的特殊才能。他们在即将或已处于困难条件下时,知道首先要沉着冷静,并以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去调适心理,使之处于应变状态。

尴尬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刹那间的事情,如果大惊失色,缺乏镇静,那只能是手足无措,乱上添乱。所以此时要意在心理上保持稳定,镇静自若地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不能被现成的既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结构所束缚,要善于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想出解脱的新招。面对非难、挑剔、攻击、质疑,应该迅速地刺激和动员起你的思维力量。

制怒——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原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兵法·大政篇》)

[今译]

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出阵交战。

[历代论引]

王皙曰:不可但以怒也。若息侯伐郑。不可但以愠也。若晋赵穿。

张预曰:因怒兴师,不亡者鲜。若息侯与郑伯有违言而伐郑,君了是以知息之将亡。因忿而战,罕有不败。若姚襄怒符黄眉压垒而陈,因出战,为黄眉所败是也。怒大于愠,故以主言之;愠小于怒,故以将言之。君则可以兴兵,将则上可言战。

[兵法札记]

两军交战,不仅仅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而且还是双方将帅心理素质的较量。那些较轻浮、易焦躁、好恼怒的将帅,那些缺乏胆识、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心胸狭窄、见利忘义、畏敌如虎的将帅,往往最先败下阵来。那些稳重、冷静、清醒理智的将帅,那些有胆有识、高瞻远瞩、果断勇敢、胸怀大度、不屈不挠、顽强奋战、坚忍不拔的将帅,常常能驾驭全局,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理、不能把握自己情绪的将帅,很难控制战争的局势,很难把握战争发展的趋势。于是,孙子告诫将帅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总结的是战争规律,避免由于将帅个的怒与喜,决定战争的败与胜,国家的亡与存。

图十四:项羽像

汉高祖三年,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已持续了3年。为了安定后方,项羽决定亲自率军回师东征彭越。他把留守成皋前线的任务交给大将曹咎,叮嘱说:“一定要守住成皋。如刘邦来挑战,千万谨慎,不要出战,只要阻止他东进就行了。”

成皋是险要地段,那里又设有军需粮库,战略上十分重要。项羽实在放心不下,临行又对曹咎说:“我在半个月内,一定击败彭越,回来与你共同出击刘邦。切勿轻率出战。”可是,战势并非如项羽想的那样顺利,直到第二年10月,项羽仍未返回成皋。此时,刘邦就乘机率领汉军渡过黄河,向成皋的楚军发动进攻。

起初,曹咎还遵守项羽的军令,尽管汉军一次一次地挑战,他都谨慎地坚守城池,不准任何人出城与汉军交战。刘邦达不到正面交战的目的,便改变策略。他知道曹咎性情暴躁,有勇无谋,就针对这个弱点,设法把楚军引出城来,然后予以消灭。

于是,刘邦派一部分士卒到楚军城边叫骂,嘲笑曹咎胆小如鼠,躲在城中做缩头乌龟。连续叫骂了数天,曹昝实在忍不住这口怒气,下令楚军出城作战。

汉军已经养精蓄锐了数月,此时见楚军中计出城,稍一接触,就佯装战败,退向成皋附近的汜水对岸。曹咎见汉军不堪一击,骄横之气更增,指挥楚军渡汜水追击。在汜水沿岸以逸待劳的汉军乘楚军渡至河中心时,立即集中兵力向楚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楚军前进不得,后退不及,被杀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曹咎自知违反了军令,就在汜水上自杀身亡。刘邦乘胜得成皋。

这一仗,使项羽失去了战略要地和储粮基地,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隐患。而造成这种后果的,皆源于曹咎不能冷静的“制怒”。如果曹咎能谨遵项羽叮嘱只守不战,就算刘邦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夺取这个战略要地。

[人生感悟]

愤怒是感情一时冲动的表现。当面对与自己意愿背道而驰的事情,或听到什么逆耳之言,不能用理智的、正确的态度来冷静对待,没有使用合理的方法准确而又恰当地处理,比如:找对方理论,打电话把对方痛骂一通,立即找人申诉,警告胁迫对方,干脆拳头暴力解决,更严重者摔东西,头撞南墙,踢桌子或踢狗,骂娘,大吼大叫,暴跳如雷等等,这种最粗暴简单的表现就是愤怒。

愤怒,体现的是理性的不健全。这是一种恶劣的人格素质,越是愚蠢、粗鲁的人越容易发怒。愤怒到极限时,最容易导致理性的丧失,说出本不应该说出的话,做出本不应该做出的事。所以我们发现,经常事后向人赔礼道歉的,多是那些没事爱动肝火、大发雷霆的人。

愤怒和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身心。当一个人愤怒而情绪激动时,整个交感神经系统都运作了,造成瞳孔扩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脉收缩,肾上腺分泌等等,甚至有人气得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意气用事,结果害人害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一个商人外出经商,三年不曾返家探望娇妻,眼见年关迫近,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决定赶回家中与妻子团聚。为慰劳妻子本分持家,商人决定送一份奇特的礼物给她。

商人信步到街上走起,眼睛突然被一间店面深深吸引住了,原来偌大的一间店,里面空空荡荡,没有一点货物,主人坐在店中,喃喃低唱,墙上贴了醒目的布条,上面写了“卖四句偈”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商人很好奇,心想自己跑遍天下,阅历过世上不少货品,却从来没听说过四句偈这种东西,决定一探究竟,说不定能给妻子一个惊喜,于是对店主说:“请问这四句偈,多少钱?”

“如果你有意购买,我才告诉你这举世罕见的奇妙珍宝,只是试探的话,敬谢不敏。”店主懒洋洋地抬起眼皮。

“哦,对不起,我是诚心诚意购买这四句偈,请你告诉我吧!”商人赶快堆起一脸憨厚的笑容。

“我店专卖的四句偈其实就是四句话:向前三不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嗔心起时细思量,放下怒火最吉祥。看你忠厚老实的样子,特别减价你三十两银子。”商人啼笑皆非,原来这就是店主所称“珍宝”的四句偈,既然承诺也只好以这价钱买下这四句话,心里懊恼极了。

一路跋山涉水赶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岁暮除夕的夜晚了。商人踏入门槛,只见厅中摆了一桌的佳肴,四副碗筷整齐的各占一边。妻子已经睡觉了,进入卧室正待叫醒妻子时,他赫然发现在账前端端正正地摆了两双鞋子,一双男鞋,一双女鞋,商人怒火中烧。

“好哇!不要脸的贱人,竟然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勾当,坏我门风。”商人转身冲到厨房,拿了锋利的菜刀来到床前便要砍下。这时他花了高价买下的四句偈突然浮上了脑海:“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嗔心起时细思量,放下怒火最吉祥。”不禁心念一动:是啊,纵然要杀她,也要问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说那野汉子是谁,也要问个明白。于是粗鲁地叫醒妻子,大声骂道:“不知廉耻的女人,竟然背着我偷人,这一桌酒席,这一双鞋子,你作何解释!”

睡得正香的妻子,看到久晚归来的丈夫,对自己不但没有体恤慰问的情话,反而凶神恶煞一般要杀自己,终于按捺不住,尖起嗓门大骂:“没良心的东西,你这一出门三年未归,也不捎个信儿回家,我想年关已近,别人家里一家团圆,;因此也为你准备了一双碗筷,一双鞋子,图个吉利圆满。你不问青红皂白,见面就要杀要砍的。既然这样你就杀好了,给你杀啊!”

“对不起,我误会贤妻了。哈哈!三十两买四句偈实在便宜!便宜!”商人手舞足蹈,抚掌大笑,继而携手上桌,与妻子饮酒压惊。一旁的妻子看得一脸迷惑惊愕。

人一盛怒或心生猜疑,便气冲脑门,思维便不灵转,执其一隅,易钻牛角尖,考虑事情不全面,容易疏漏、忽视一些细节,做出极端冲动的事情来。盛怒过后冷静下来,纵是万般懊悔却也难以挽回。因此,人在盛怒、猜疑之下,切记不要作出较大的决策或行动。在盛怒和猜疑之下的决定往往是轻率的和错误的。即便那决策行动完全正确,稍等一下待心神冷静下来时再动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