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5日,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音乐堂开幕,由康生作报告。谁也没有想到,他一开口就声嘶力竭地发难,一反他向来鼓吹传统戏曲剧目的常态,慷慨激昂地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攻击了一通,还莫名其妙地点名批判了阳翰笙同志创作的电影《北国江南》,使会场里充满了火药味。开幕演出后不久,又爆发了所谓“林涵表事件”。林涵表是北京的一位戏剧评论作者,因为他在一篇评论上海代表团演出的《智取威虎山》的文章中,说了杨子荣在座山雕面前显得匪气不足的话,被扣上了“攻击革命现代戏”的吓人帽子,并遭到围攻。
上海代表团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空气中,一边演出,一边观摩讨论。6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海港早晨》在北京军区的礼堂里进行了彩排,请江青来审查,同时也请了北京京剧界的同行、专家和军区指战员来观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在戏将要开演之前,江青传话说,她有别的事,不来了,由张春桥审查。
彩排演出气氛很热烈,观摩的同志多次热情鼓掌,散场后又说了许多鼓励的话。李太成同志问张春桥:“戏怎么样?”张春桥回答说:“可以。”以后,江青没有来看过,也没有下文。
令人震惊的“中间人物论”
1964年8月上海代表团返回上海,《海港早晨》剧组决定重新到上港三区深入生活,和码头工人一起劳动,体验生活,不少演员抢干重活、脏活,成了工人们的知心朋友。剧组还在码头广泛听取意见,以便修改剧本。那时何慢暂时被调去将话剧《南海长城》改编为京剧,到广东部队深入生活去了。修改剧本的任务由杨村彬和郭炎生负责。
杨村彬大胆采用电影特写的手法,在表现刘大江、洪铃驾驶快艇飞驰在波浪中时,用追光打在“快艇”上,把余宝昌在岸上观看的部分隐去。反之,在表现余宝昌在江岸观看从而感慨万千时,即把追光打在江岸,而把“快艇”上的刘大江、洪铃隐去。这是古典戏曲艺术在表现现代生活时的一种革新,是借鉴电影艺术的手法,扩大戏曲舞台表演空间的一种探索,而且实际的舞台效果很好。这一稿于1964年10月改出,由童芷苓、小王桂卿主演。10月在文艺会堂讨论本子时,张春桥肯定了这一稿。但又讲了一些意见,再进行修改,12月拿出改本,1965年1月在京剧院响排,张春桥看后说,架子就这个样,不要大动,几段唱词要加工,钩子不紧。他说:“你们就这样演。”
于是修改过的京剧《海港早晨》于1965年2月2日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试验公演。码头工人和广大观众再次表示了热情的欢迎,一致认为它在淮剧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
可是没隔多久,张春桥传下话来,“追船”一场不行,像鬼魂出现;不让杨村彬继续当导演,要把他调出来。江青也看了戏,看过以后大发雷霆,指责剧组“戏没有搞好,又没有经过我批准,为什么忙着公演?”剧组的同志只好说,公演是经过京剧院党委同意的(实际上是张春桥同意了的。在创作过程中,有多次经张春桥同意了的事,江青又加以否定,可是张春桥从来没有挺身而出,承认是他同意了的)。江青说:“你们党委说这个戏好,可以公演,可见你们党委的领导思想有问题。”她还痛斥上海市委不重视,抓得不紧。她对这一稿剧本定了三条罪状:一、搞成了突出“中间人物”的戏;二、戏中《追船》有“鬼魂出现”;三、布景像鸡窝,一点都不美,整个戏走了弯路,一点不像淮剧。
江青指责的三大罪状,其中最大的一条是“突出了中间人物”。因为那个时候,“文艺界”正在批判“中间人物论”。认为中间人物是徘徊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人物,其主要倾向是依附于资产阶级的,所以以这些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当主角,实际上就是以资产阶级为主角,无产阶级文艺就要改变性质,这与江青们主张的“由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占领舞台”的主张当然是对抗的了。
江青指责《海港早晨》是“中间人物”论,其理由是因为剧本突出了“中间人物”——青年工人余宝昌,使戏中的两个尖端人物——金树英与刘大江,围着中间人物转(指金、刘两人经常在一起分析余宝昌的思想,给余宝昌做思想工作)。江青还对把老生演员童祥苓调来饰演余宝昌大为不满,指责说:“把唱得好的演员调来演中间人物,简直是鬼迷心窍了。”石西民、李太成、何慢只能被迫做检讨。
这次会议以后,杨村彬被调离剧组,童芷苓也被调离(后来知道,杨村彬和童芷苓被撤换,根本不是什么艺术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他们了解江青在1930年代的底细)。从此京剧《海港早晨》的“童本”历史宣告结束。
吓人的“无冲突论”
1965年3月8日,新的《海港早晨》剧组重新组建。编剧组由何慢、郑拾风、闻捷、郭炎生、李晓民五人组成,导演是章琴,金树英的扮演者是蔡瑶铣,余宝昌的扮演者是高韵洪,作曲有于会泳、庄德淳。
3月8日上午,张春桥在康平路召集新创作组的编导和李太成同志开会。大体是说:一、“客人”很重视《海港早晨》这个剧组,由张春桥来坐镇。二、京剧《海港早晨》要照着淮剧《海港的早晨》一样演,“不能走样”。现在,把淮剧的原作者李晓民调到编剧组,交给他一个任务,就是看改编本有没有丢掉淮剧的东西,丢掉了要找回来。三、《海港早晨》的主题,要写国际主义,不要写成教育青年、培养接班人的戏。四、《海港早晨》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金树英、刘大江,主要英雄人物金和刘在思想上没有什么差别。五、大米散包以后,混进了玻璃纤维这一戏的中心事件,要把矛盾加以“激化”,要把玻璃纤维写成是有毒的,如果被人吃了,会有生命危险。“追船”一场戏,为了不突出“中间人物”,就把它删掉。
张春桥这一席话弄得新剧组的同志大惑不解。因为他的意见中不少是互相矛盾的,比如他要京剧本照淮剧本演,可是又提出要把原来教育青年的主题改成国际主义主题,把原来有思想差别的金树英与刘大江改成没有差别,更为离奇的是为了激化戏中矛盾,要把玻璃纤维写成是有毒的。当时剧组同志就告诉张春桥,生活中玻璃纤维是没有毒的,吃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在装卸中,散包不能上船,混进了杂质的米包更不能上船。可是张春桥就是不听。后来彩排后,上海广播电台有位同志看了演出,特地向剧组指出,玻璃纤维是无毒的,你们这样写,将来广播出去,外国人听了会问,你们中国的玻璃纤维怎么是有毒的,这样会闹笑话,甚至出问题。张春桥听后竟不耐烦地说:“他们电台也管得太宽了。”仍旧置之不理。
重新组建的五人编剧组立刻投入了改编工作,因为这些同志各有所长,写出来的唱词风格不很统一,金树英的唱词是新诗式的,刘大的唱词略带杂文味,王德贵的唱词有些老京戏味儿。写作时大家十分拘谨,不能写坏青年,错误思想一露头,就帮助,一帮助就解决。忆苦思甜也有些无的放矢。
5月份,修改稿出来,6月7日在上海艺术剧场彩排,由蔡瑶铣扮演金树英,因此这一稿简称“蔡本”。6月11日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举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委书记陈丕显,文化局局长孟波、李太成,剧组的何慢、郑拾风、闻捷、于会泳、郭炎生、李晓民。参加会的人都到了,等了一段时间,不见“客人”出来,这时小礼堂舞台帷幕徐徐拉开,只见台中间放着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一台录音机。一会儿,录音机放出了江青对《海港早晨》的意见。江青本人不露面,竟用录音机发表意见,如此傲慢地对待市委领导和创作人员,使许多同志感到惊愕。江青认为这一稿是“无冲突论”,没戏了!她说,要在淮剧的基础上突出金树英和刘大江,又讲没有矛盾就没有戏。余宝昌要承认错误,不要把他的问题写成品质问题,他的本质是好的,只是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她还说:蔡瑶铣演的金树英不像,太学生气,像个女教师。江青还说,“要写矛盾,要写阶级斗争,无论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都要写阶级斗争。”
“无冲突论”比“中间人物论”更加吓人,因为当时把文艺中的无冲突论说成是政治方面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艺方面的反映。这样,“蔡本”又因被戴上了“无冲突论”的帽子,而结束了它的演出历史。
令人啼笑皆非的“写真实论”
写一稿,被否定一稿,大家都感到左右为难,束手无策。有人把剧组的这种尴尬,与被“开除”出剧组的杨村彬谈及,他开玩笑地说:“《海港早晨》真是苦海无边啊!”不料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竟被扣上“破坏样板戏”的罪名,受到了批斗。陈丕显同志很同情编剧的处境,说这真是一块硬骨头,是不是另外搞《幸福的港湾》吧!有位编剧说:“小说《幸福的港湾》报纸上已经在批判了。”后来张春桥知道了这件事,轻蔑地说:“阿丕,他懂什么?”张春桥又对编剧们说:“你们得好好干,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搞不好,大家都要落水!”
10月初,奉江青、张春桥之命,剧组再次下码头,张春桥要编剧在码头生活基础上重新结构一个故事,但编剧汇报短时间内结构不起来。1965年四季度为了“投石问路”,剧组决定一部分人研究前两稿,让郑拾风同志一人单独试写一稿。这一稿主要是对江青说的余宝昌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作了具体描写,如听坏书、学坏样等等。剧名改为《码头风雷》。江青、张春桥却又认为对阴暗面暴露得太多,于是戏没有排演就被以“写真实论”的罪名给否定了。
这样,江青等人在《座谈会纪要》中制造的所谓“黑八论”,《海港早晨》一个戏就挨到了“中间人物论”、“无冲突论”、“写真实论”等三个黑论,可称是“占尽了风流”。
《码头风雷》没通过,又回到第一稿、第二稿,在综合这两稿的基础上,加工改成了第四稿。由于江青不满意蔡瑶铣的表演,由江青拍板,从数千里之外的宁夏调来了李丽芳同志担任主角。这一稿简称“李本”,角色的名字也都根据张春桥的决定改了,金树英改名方海珍,刘大江改名高志扬,余宝昌改名韩小强,王德贵改名马洪亮。并删去了马洪亮与韩小强的舅甥关系,只有老工人与青年工人的“阶级关系”。为此,张春桥还对李太成同志上了“阶级斗争”课,竟说“人都是受社会、阶级教育决定的,与亲属没大关系”(在后来的演出中,又莫名其妙地恢复了舅甥关系)这一稿余母、刘妻、洪铃都被删掉了,钱守维由爱护青年工人的老仓库保管员改为暗藏的阶级敌人,以加强“阶级斗争”。剧本改名《海港》。
1965年,张春桥已经在忙于搞批《海瑞罢官》的文章,没有心思管《海港》了,才于年末把这副担子推给了李太成同志。
修改稿《海港》于1966年2月基本完成,可是江青突然叫剧组的编、导、演员停止排练,都去看新华京剧团演出的《龙江颂》,并和《海港》作比较,看看哪个好。
剧组同志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突然,并听说打算把李丽芳调去主演《龙江颂》。何慢说,《龙江颂》的主角党支部书记是男的,怎么调李丽芳同志去演?剧组同志商量后还是向张春桥写了一个报告,说《龙江颂》虽然很好,但《海港》是写上海码头工人的题材,而且几经剧组努力,日益完善,应该继续进行。这个报告上去后没有下文,对剧组工作确实有所影响,但依据闻捷的统稿,由章琴执导,排练工作仍在继续进行。5月初响排后,整个工作组都认为有所提高。后经市领导审看又作了肯定,这一稿由于江青、张春桥忙于炮制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文章和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具体插手干扰较少,因而进展也较顺利。1966年10月,《海港》作为国庆献演剧目由上海京剧院去北京参加演出,用的就是这一稿。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剧组党支部书记李俐奉命宣布:《海港》修改告一段落,剧组解散。编剧除留闻捷、李晓民外,其余人员各回原单位参加“文化大革命”。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急风暴雨,全国性的大灾难就此降临。不久,李太成、何慢、郑拾风等都被戴上“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反革命”、“对抗旗手江青”等帽子,遭到批判、斗争、隔离审查。《海港》成为“样板”以后
1967年春天,在“文化大革命”混乱中,突然传来江青指令,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调集了八个优秀现代剧晋京演出,上海的《智取威虎山》、《海港》、舞剧《白毛女》都要赴京接受毛主席与党中央的审查。
京剧《海港》5月中旬开始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公演,这次演出的阵容是:方海珍由李丽芳扮演,高志扬由赵文奎扮演,马洪亮由朱文虎扮演,韩小强由周卓然扮演,钱守维由艾世菊扮演。其间还到解放军总后勤部慰问演出。6月10日晚,周总理、江青等观看了《海港》的演出,演出结束,周总理登上舞台亲切接见全体人员,祝贺演出成功,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他说:“可以给主席看了。”接着表示是否请林彪先看一下。隔了几天,林彪的秘书打电话来说:“林副主席问,主席什么时候看?他跟主席一起看。”6月22日晚上剧组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毛泽东在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李富春、董必武、江青、张春桥、叶群、杨成武、肖华、王力、关锋、戚本禹等陪同下观看了《海港》。演出结束,毛主席等领导人登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并与大家握手,合影留念。
1969年、1970年,张春桥、徐景贤、于会泳又抓《海港》的修改。据说是主要贯彻毛主席要加强敌我矛盾的指示。具体由上海市文化系统革筹会文艺革命组负责联系。当时重新组织了一个班子,编剧中除李晓民外,还有王炼、黎中城和张士敏。当时创作组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要改成敌我矛盾,事情要搞大;另一种认为还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改。因此搞了两个提纲,其中一个提纲事情搞大了,一船米包都沾上了玻璃纤维,后来被否定了。创作组又去码头深入生活,收集到一个材料,有一个洋奴出身的仓库管理员对共产党刻骨仇恨,曾说过“我看见共产党员,眼睛都要出血”。创作人员不敢写进剧本,张春桥、姚文元说可以写。于是,把钱守维改成了阶级敌人,他故意利用玻璃纤维制造事端,破坏我们的国际声誉,事情败露后,又妄图逃到外轮上,最后被码头工人揪了回来。
1971年9月,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剧组把改成敌我矛盾的戏带到北京,在首都剧场江青看了后说,现在可以拍电影了,拍好电影再请主席看。1972年2月,《红旗》杂志发表《海港》剧本,称为“一九七二年一月演出本”,即定稿本。然后投入拍摄电影,由上海组成谢晋、傅超武任导演的摄制组,但在北京借摄影棚拍摄。《海港》电影在北京拍了两次,江青总是不满意,弄得剧组大多数人员丧失了信心。由于反响较大,江青才不得不决定由摄制组对第二次拍的电影作局部改动,而后同意放映。
这时,江青自称京剧《海港》是她“淌着心上的血写的”,她成了“第一编剧、导演、作曲和舞台美术设计”。并反过来,要淮剧向京剧《海港》学习,移植时一个字也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