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正裁
19006200000007

第7章 兼论儒学的现代命运 七

非常可惜,东方文化三大家学说产生得太早,当时的古印度除了婆罗门的宗教文化,还没有其他文化。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周以后的中国,虽然已经从淫祀泛滥中走了出来,巫、鬼、神已经不再是文化的统治者,祖宗崇拜在这个农耕文明的村社文化国家已经占了统治地位,“惟德是馨”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要承受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却又是万难万难的。为此,释迦不得不给自己的学说包上了一层厚厚的宗教文化外衣,道家则不得不孤芳自赏清净无为,儒家在孔子时代,为了体现自己的思想,历经了数不清的卓绝努力,但孔子一退世,便儒分八家了。

“种子”是留下了,但天时地利不足以使之蓬勃生长,只好在地下慢慢拱芽。早发芽的种子呈现为“扭曲”、“怪异”,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儒分八家,佛分教派,道家蜕为道教,这是人们熟知的中国三大家学说的命运。

在长夜中待的时间太久、太久,蓦然见到中天丽日,怎能不眼花缭乱、泪水泗流呢?

东方文化的后人是如何扭曲自己的文化的?这个问题,我在第一本与南怀瑾商榷的书中已经作了清楚的交待,基本特点是“三神化”,神学目的化、神圣道德化、神秘功能化。这里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