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
1900900000019

第19章 东南亚泛起南海新波澜(1)

在当今地球上的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海洋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共同行动。为此,当今世界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便进入多发期。随着我国周边海域丰富资源被探出,东南亚的某些南海周边国家与我国在南海的争议也不断增加,导致2012年南海风起云涌,岛屿争端问题引起全球关注。

一、南海岛屿争端进一步升温

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其范围北起台湾,南至马来西亚和文莱,西起越南,东至菲律宾。在这片35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归我国管辖的有210万平方千米,即北接我国广东、广西,属我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多国领海的最南端。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分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鉴于南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菲律宾、越南等国,在2012年又大做文章,使该地区的岛屿争端进一步升温。

(一)历史证明南海属于中国

打开中国的版图,可以看到我国的海岛从南到北绵延起伏,宛如镶嵌在祖国万里海疆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又像一个个海防前哨,依偎在祖国母亲的东部、南部。这些海岛都与中国大陆息息相关,历史证明这些海岛的主权都属于中国。

南海诸岛主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并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我国造船技术就已达到一定水平,到汉武帝时,便发现了西沙和南沙两大群岛,尔后便开始在这里开发经营。根据史料记载,最晚在汉代,我国人民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缴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并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1933年,法国殖民者侵占南沙“九小岛”,引起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中国政府以及驻法临时代办均进行了严正交涉。1934年12月21日,由国民政府内政部召集由参谋部、外交部、海军司令部、教育部、蒙藏委员会组成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召开了第25次会议,审定了南海各岛礁的中英文岛名,并公布了《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这是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第一次“准标准化”命名,正式将南海诸岛分为4个部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亦称珊瑚群岛,今南沙群岛)。

1946年秋季,中华民国政府海军司令部派出林遵(民族英雄林则徐侄孙)率领两艘军舰“永兴”号、“太平”号前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11月收复永兴岛,在岛上竖起“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12月收复太平岛,并在岛东端立下“南沙群岛太平岛”碑石。随后接收人员又到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分别在岛上立上了界碑。其中南海上的“太平岛”、“永兴岛”就是以“永兴”号、“太平”号军舰命名的。1947年12月1日,中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东、西、中、南四沙群岛及其所属各岛礁沙滩名称,正式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地名对照表》,其中东沙群岛3个、西沙群岛33个、中沙群岛29个、南沙群岛102个,合计167个岛礁沙滩洲。此外,西起北仑河口,南至曾母暗沙,东至台湾东北共标绘11段线,构成了呈“U”形的断续线。1948年2月内政部公布《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其附图即为《南海诸岛位置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管辖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一方面,延续了业已形成的中国南海疆域,只是在1953年删减了位于北部湾的两条断续线,最终形成目前用9段线标绘的南海断续线;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管辖南海的神圣职责,在开发南海、建设南海的同时,为维护主权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外交措施,努力维护南海的稳定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与中国南海主权稳步确立形成明显对照的是,在汉、唐、宋、元,乃至明、清时期,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几乎一无所知,既没有其先民发现命名南海诸岛的确凿证据,更没有其政府管辖的历史依据。在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管辖权提出过挑战。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直至1974年的越南教科书中仍表述:“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舟山群岛形成的弧形岛环,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道长城。”1960年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地图处编绘的《世界地图》,1972年越南总理府测量、绘图局印制的《世界地图集》也将南海诸岛标注为中国领土。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例如,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明确规定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其中并未包括南沙群岛;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和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二)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

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我周边海域丰富资源被探出,南边相关国家与我国在海上的争议也不断增加。周边一些国家先后发表声明,单方面宣布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肆意分割属我国管辖的海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我国周边海域一些海岛,曾经发生了三轮较大的摩擦对峙,主要集中在南海海域。

1.第一轮南海岛屿争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相关国家在中国南海海域产生第一轮的瓜分。一直以来,南海周边国家都相安无事,直到20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过任何质疑。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CCOP)在南海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60年代,美国能源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南海油气储量约77亿桶,约13亿吨,号称“第二个波斯湾”。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下属“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完成的报告进一步揭示了南海海域石油储藏前景。此后,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由此产生并日趋激烈。

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南越西贡政权在1956年至1971年期间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56年就有菲律宾“探险家”到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印度尼西亚从1966年以来在海上划分“协议开发区”,1969年10月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签订大陆架协定,声称拥有5万平方千米的南海海域。1978年12月,马来西亚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2.第二轮南海岛屿争端

第二轮的摩擦纷争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时期,随着南海油气资源被开发出来,各国加紧了对这一海域及其海岛的争夺。特别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国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于是围绕南海岛屿争端又出现新一轮角逐。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越、菲、马3国还对岛礁进行军事占领,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

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总统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其主要依据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这些岛屿离菲最近,对菲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70年以来,菲律宾通过5次军事行动先后侵占了我南沙群岛9个岛礁。其后,菲律宾不仅在其中8个岛礁上修建了军事设施,在中业岛修建了南沙群岛最长的机场跑道,而且还不断加强对我黄岩岛的实际控制。1978年马来西亚派一支小型舰队到南沙群岛南端的部分岛礁活动,并竖立“主权碑”。1979年马来西亚出版新地图,将上述岛礁和南沙群岛27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划入其版图。1980年马政府单方面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从1983年到1986年,马来西亚先后侵占了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还在6个岛礁上竖立了“主权碑”。印度尼西亚于1980年3月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印度尼西亚海军不但明里暗里地染指南海,而且对中国渔民的合法捕鱼作业也是横加干涉,野蛮无理,更是在南海海域炮击我国渔船、枪击我国渔民、打死打伤我国渔民最多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日趋复杂和激烈。

3.第三轮南海岛屿争端

第三轮争端发生在21世纪初。进入2009年以后,世界海洋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原因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当年5月13日之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其有关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因此,2009年是世界海疆开始重新划定和出现重大纷争的起点。当年3月5日,马来西亚总理为宣示主权而视察中国领土“弹丸礁”。3月10日,菲律宾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包括太平岛在内的中国南海部分岛屿以及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入其领土范围。近年来,我国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的举动也同这一特殊背景有关。它们采用实际控制、国内立法、国际联盟等多种手段,试图将侵占我南海主权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与南海其他声索国不同,越南方面公布的所谓“主权依据”不仅包含所谓“法理依据”,也包含所谓“历史依据”。越南方面不惜通过歪曲其史籍中记载的近岸小岛群的名称,将其张冠李戴,确定为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而且挖掘中国古人所谓“承认”南海岛礁属于越南的“证据”。清代岭南和尚释大汕的一本旅行日记《海外记事》就被越南专家奉若珍宝。

时至今日,由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要求和利益诉求不断扩大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重叠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不断扩大化、以海洋权益为核心的竞争不断扩大化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的趋势不断扩大化,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重大挑战。

二、菲、越充当岛屿争端急先锋

“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小学课本里的这句话所代表的这片海域如今纷争不断,矛盾错综复杂,中国主权受到极大挑战。南海岛屿之争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领土争端之一,不仅诉求方多,而且某些诉求方不能详细说明所提要求的相关依据。对各方而言,这涉及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所有权、多产渔场的捕鱼权、海上战略航道的控制权等利益,也涉及国内民族主义对领土主权的追求。2012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南海周边一些国家试图将侵占我国南海岛礁、侵犯我国南海主权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

(一)南海岛屿的“六国七方”格局

南海问题事关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六国七方”。作为南海诸岛的重中之重的南沙群岛,是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总面积达24.4万平方海里。目前,南沙群岛除中国大陆控制的7个岛礁(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和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南沙诸岛中的最大岛)外,已有43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控制,其中越南控制29个,菲律宾控制9个,马来西亚控制5个。

越南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从1975年占据南子岛以来,至今已占据29个岛礁(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李准滩、奥南暗沙、金盾暗沙),已形成230海里的岛链,驻扎了一个营的兵力队(600人),并在南威岛设立指挥部。可见,越南是目前占中国岛礁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南海争端最大的得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