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02

第2章 巴蜀之唤(2)

28年艰苦卓绝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的新中国昂首挺立;社会主义甩掉了一穷二白,古老的中国现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独有的鲜明特色,使中国如醒狮般凌空而起。

四川是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前辈热血浸透了巴蜀大地;朱德、邓小平、刘伯承、杨尚昆、聂荣臻、罗瑞卿、陈毅……他们是从四川土地上走出的将帅,他们演绎了中国威武雄壮的活剧。

四川大量的革命遗址,刻满历史丰碑般的回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攀越皑皑雪山,跋涉茫茫草地……红军战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凝成一曲曲壮丽凯歌的旋律。

两河口会议、巴西会议,沙窝会议、芦花会议,阿坝会议、毛儿盖会议……指引红军步步化险为夷;红军长征的故事闻名遐迩,民族结盟的传说充满传奇。

苍溪珍贵的红军碑林,展现着无数將士的英勇壮举;当年仅28万人的红土地上,就有3万多人奔红军而去;6位中央委员、18位共和国將军……“红军渡”成为四川珍贵的荣誉。

1948年残酷的“反围剿”时期,井冈山与外几乎断绝一切联系;食盐、粮食、药材等奇缺,战士一日三餐也难以为继;朱德军长带头挑粮上山,一根扁担让世人永远铭记。

宜宾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酷刑前大义凛然英勇就义。从铜梁走出的英雄邱少云,任烈火烧焦确保战斗胜利;岳池柴云振、遂宁伍先华,抗美援朝的壮举惊天动地。

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中国特色抓住有利时机;南方之行成为中国发展的里程碑,谈话化为人们春天的回忆。

汶川“5?12”特大地震,山崩地陷情形十万火急;是党的关怀燃起胜利希望,是八方爱心把力量凝聚;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将大写的“党”字铺满天际。

大灾造就无数英雄,“恢复”塑造众多国企;惊心动魄抢险、艰苦卓绝重建,废墟中挺起举世震惊的东汽;他们是战胜挑战的鲜活范本,他们是震不倒拖不垮的英雄群体。

九十年征程坎坷曲折,九十载辉煌灿烂无比;前辈精神就是宝贵财富,党的传统作风必须承继;“十二五”规划已经启动,创新拼搏将迎来更大机遇。

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必将激发新一轮发展动力;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唱响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序曲。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群策群力;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峰,年运输旅客由1955年的1万人增长到10.9万人。01

市、做优科技、做实民生,创先争优,努力建成四川经济发展高地。

每当我仰望鲜红的党旗,入党的誓言就震响心际;凝聚着希望的镰刀斧头,告知我前行路上任务艰巨;党旗上座座雕像的眼睛,鼓舞我破难攻关再无畏惧。

让我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以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国企;用智慧和青春为党旗增辉,用亮丽业绩丰富党旗的——记忆!

四川从无到有的航空运输

2001年,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张极为珍贵的金饰——太阳神鸟。

这个商代晚期的金饰呈一圆环形状,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4只相同的沿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生动地再现了远古人类“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和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金饰的整个图案就像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

莫不是远古时的人都在幻想,人也能像神鸟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1915年,在距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后的12年,北洋政府参谋部次长陈宦率2架飞机入川,降落在成都凤凰山坝子上,这是四川最早出现的航空活动。又过了8年,当时的中国航空公司用仅能乘坐5人的水陆两用飞机开通了重庆至汉口航线,使四川有了第一条正式的民用航空航线。1933年6月1日,成都开通了第一条经停重庆至上海的航线,1980公里的航程花去了18个小时,尽管如此,这也大大缩短了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但稀少的航班、昂贵的票价,注定了乘坐民航飞机是达官贵人的豪华享受。1947年,成都至重庆的客票价格为5460万元法币,相当于26141公斤大米的购买力。当时乘坐飞机也极不方便,为统计飞机载重,甚至采用了所有乘客和行李物品必须过磅称重的土办法。

1949年底,四川民航事业的发展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央军委民航局驻渝办事处正式成立。国家在巴蜀这片热土上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机场,开辟航线,促进了四川民航交通业的快速发展。1966年,举世瞩目的成都至拉萨航线正式通航,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上空架起了连结藏汉友谊的空中金桥。至1976年,民航成都管理局执管的飞机总数达到创纪录的30架,形成了一段时间的小高峰,年运输旅客由1955年的1万人增长到10.9万人。

1978年以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全村几乎家家都要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该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指印,搞起了生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指印不久,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个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崭新一页,犹如暖暖春风,孕育着四川航空公司的诞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使广东和福建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983年12月,民航成都管理局新增2架美国波音707飞机,标志着四川航空进入了涡扇形喷气式大型现代化客机的时代,因此,成都双流机场也随之扩建为国家一级机场。1985年,民航成都管理局又引进了波音737客机。现代大型客机使民航的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至1987年,成都管理局年运输旅客达到71.1万人,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也迅速跃居全国第五位。

过去说到飞机和民航运输,总是和空军联系在一起。中国民航在改革之前,编制和管理都是参照部队进行的,对乘机旅客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一般规定为县团级以上人员凭单位介绍信才能购买机票,普通群众乘机则关卡多多,困难重重。

“民航一定要企业化。”邓小平的指示犹如强劲的春风,给中国民航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1984年5月,原四川省省长杨析综、政协主席聂荣贵等领导在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就主动向邓小平报告,四川省在搞好水陆交通的同时,打算组建地方航空公司发展空中交通。杨析综汇报后,何郝炬、聂荣贵等领导分别作了补充。当时在场的胡耀邦、万里、杨尚昆、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听后非常高兴。

邓小平当即表示支持,他说:蜀道难的问题是应该解决。1200多年了,四川的交通虽然大大改观,但是“蜀道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我们第二野战军1949年底解放四川后,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修建成渝铁路,接着修了川藏公路。30多年前,我在四川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交通问题。四川的交通是个大问题,不彻底解决,就会影响四川的改革开放,影响四川的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地方也要发展航空事业,也可以办航空公司嘛!不过交通问题不仅四川存在,贵州也存在,云南也存在,西藏更存在。我支持你们搞个航空公司,把西南几个省区的航空都搞起来,公司可以设在成都。胡耀邦、万里、杨尚昆、张爱萍等领导都表示支持。

汇报的当天晚上,杨析综便向在京出席两会的所有代表通报了这一情况,并向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代表通报了邓小平的重要指示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意见。几个省区的主要领导都很高兴,明确表态要积极参加。于是,“中国西南联合航空公司筹备小组”很快成立,由时任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的顾金池担任筹备小组组长。在很短的时间里,由四川和贵州省政府担保,中央有关部门一路绿灯,批准了贷款额度,先后引进6架波音737飞机。西南联合航空公司因为没有空地勤人员,只好把飞机交给民航成都管理局飞行大队执行航班任务,仅派遣16人参与管理。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此时,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进行,民航单位也以亏损为由要求省政府给予补贴。几方领导原以为发展航空既可改善交通状况,又可增加收入缓解财政困难,拓宽发展致富路子,谁知现在却成了包袱,造成财政吃紧,于是热情骤减。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和各省区的具体情况,西南联合航空公司无奈停办,于是各省区退出,人员解散,飞机卖掉,公司犹如过眼烟云没了踪影。

虽说铁路、公路、水路的快速建设使四川的交通运输有了极大改善,航空运输也有了初步发展,使四川人民改变“蜀道难”的千年梦想逐步成真,但是,交通发展滞后却依然是制约四川加快发展的突出瓶颈。改革开放、西部开发,四川亟须更多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亟须架起一座座连接八方的“空中金桥”。四川的上空,什么时候才能有更多展翅翱翔的银色神鹰?

巴蜀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