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20

第20章 历史会议(2)

6月6日,川航党委第三届一次全会继续开会,杨廷康和王庭辉因出差和飞行缺席,会议实到13人。会议由唐立平主持。

唐立平在开场讲话中说,上次会议因选举结果与省委批复有些不相符,所以休会。他先宣布了上次选举的结果:蓝新国、朱林分别以15票全票当选,杨廷康、张新华、施志新分别以14、12、8票当选。他也宣布了自己的得票数为7票(未过半数)。然后他宣布:蓝新国、朱林、杨廷康、张新华、施志新当选为公司党委新一届常委委员。

当日选举党委副书记,候选人为蓝新国、杨廷康,采取等额选举办法。应到会15人,实到13人,符合选举规定。监票人仍为谭丕洋和陈崇勇。

接下来的选举中,党委副书记蓝新国、杨廷康;纪委书记张新华、副书记徐锋全部得到顺利通过。

最后,唐立平宣布省委组织部的决定:由蓝新国同志主持公司党委的工作。

蓝新国在讲话中表示,一定不负众望,带领大家负重自强,把川航的工作搞好,并要求大家要正确看待目前的形势。

他讲到,6月3日与省委组织部陈部长谈了两个多小时,他对川航两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是电视有声,报纸有图文,塑造了川航良好的形象,希望继续把工作抓好。他肯定了两天的党代会开得成功,隆重庄严,当选委员的得票率都很高。他十分关注5月29日的选举情况,说航空企业安全十分重要,不能长时间休会,要确保工作正常,在目前情况下更要强调团结统一,尤其是要珍惜1996年 下半年以来的大好形势,珍惜班子两年来争创的良好局面,珍惜中层干部对川航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今年对领导班子的评议情况看,比去年明显要好,所以党管干部的原则要认真坚持,过去的经验要总结和发扬。

他还讲到,1996年6月和唐立平同志在川航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上任,当时表示“不辱使命,当仁不让”,并及时接手工作。两年来,唐立平同志团结大家,在党建、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实现个人“军转民”、“陆转空”,注重学习,求大同,存小异,与广大职工建立了深厚友情。建议大家以掌声对唐立平同志表示感谢。

他要求大家,一是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要继续搞好党代会精神的传达贯彻,学好报告和3个决议。二是要重视党的建设,加强宣传、组织的力量,这在飞行队伍尤为重要。党的工作有丰富的内容,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去做。三是要加强廉政建设,绝不允许搞权钱交易,损公肥私,牢记“公生名,廉生威”。四是坚持求真务实,解决好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是要落实责任制。有问题不要只强调当事人的责任,更要追究领导的责任。

唐立平在会议最后说,首先对蓝新国、杨廷康二同志当选为公司党委副书记表示祝贺。本人此次未能当选为常委,希望大家放心,自己会正确对待现实。自己受党的教育多年,一定会继续搞好工作。到川航两年,感受很多,经过大家的辛苦努力,两年来取得了明显成绩,扭亏为盈,干部队伍建设有成效。此次选举本人没过半数票,说明自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工作和不足,绝不会猜疑谁投了自己的反对票,而会继续支持大家的工作。

为川航鞠躬尽瘁的唐立平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及担任川航集团公司副总裁期间,唐立平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司合作和发展的诸多重大项目上。他先后主持公司北头基地、汉莎食品公司、重庆基地等项目建设,不管负责哪项工作,他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精心去做,诸多项目完成得都很出色,为川航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1999年因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改扩建,川航现场运行基地被限期从机场南头搬迁至北头。那时的北头一片荒芜,一遇下雨就水凼遍布,泥泞不堪,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公司资金又严重短缺,基地建设难度很大。他和工程指挥部成员迎难而上。

为了节约资金,他们反复研讨方案,优化设计。货运楼后的货场在设计之初是一块空地,他认为公司发展后货场会不够用,如果在空地上加盖钢架屋顶,不仅能为货场扩建节约大量资金,还能增加几百平方米的室内货场。按照他的建议,工程指挥部立即修改方案并付诸实施。在北头基地水、电、通信建设上,为了保证施工急需和降低成本,他带领相关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了无数次艰苦的协商谈判,最终建设了北头基地独立的水、电、通信系统,不仅方便了使用,降低了成本,还节省了需长期缴纳的高达25%的管理费用。他还千方百计地争取到整个北头基地建设税费减免,节省投资达300多万元,节省应付土地款和机坪工程款652万元,整个工程质量荣获四川省“天府杯”最高奖。在基地落成典礼上,蓝新国总经理把一面绣有“发扬川航精神,建设一流基地”的奖旗,郑重地颁发给了基地建设工程指挥部。

2000年11月,占地11亩的川航汉莎食品公司破土动工。他和项目组的同志们发扬吃苦耐劳、拼搏创新、只争朝夕的精神,仅用五个多月,一座达国际标准的现代化航空配餐公司就正式建成投产,并争取到工程建设和运行税费优惠近300万元,并当年实现盈利,一年零两个月收回投资。蓝新国赞扬这个项目是“创造了川航速度的经典案例”。考虑到食品公司今后发展的需要,他在厂房建设之初和外方反复协调,最后提出先建一层,但地基按两层来做,并在屋顶预留了电梯口和水电管网接口的方案。后来的扩建工程正是按照当初他的构想进行,充分证明了他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

川航要腾飞,成渝两翼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民航总局“停止甩鞭子航线”一纸禁令,使川航单一基地的格局陷入困境。重庆基地建设迫在眉睫,而要立项,首先要取得中国民航总局和重庆市政府的支持,但局方几个月前刚下达的不同意川航设立重庆基地的4条批复,切断了川航重庆基地建设的通道,川航虽经多方努力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受蓝总重托,他几赴重庆,首先取得重庆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带着机关和北京办事处的同志直奔中国民航总局,把亲自写就的报告呈送给总局领导。总局领导看完报告,摘下眼镜,凝视着他问:“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要补办一个手续,是吧?”

他回答:“是的。”

总局领导含笑问道:“听说重庆市政府、局方不同意你们建基地。”

胸有成竹的他立即呈上早已准备好的重庆市政府和管理局、机场支持川航进驻重庆的书面材料,再详细报告川航多年来就在重庆有过夜飞机的现实,证明川航在重庆已有“基地”,只是需要补办手续。

一番回答丝丝入扣,局领导颔首赞许:“有道理,你把我说服了!”

于是,川航重庆基地得以立项。不久,川航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建立重庆基地还需要得到各股东的支持。唐立平从公司战略发展出发,深入浅出分析,耐心细致说服,各股东最终达成分两期建设的方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川航重庆基地建设不仅创建了优良工程,还节省经费260万元。一期工程建成后,他根据川航安排主持了重庆分公司的挂牌仪式。四川省王怀臣副省长和重庆市童小平副市长、驻渝部队首长、民航有关单位领导及部分外国领事馆代表出席了挂牌仪式,在重庆市引起了轰动。

在2006年8月退休之际,他饱含深情地说:

我退休了,但永远是一名自豪的川航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川航兴衰,责无旁贷,我会更加关心我们的家 —— 川航。我期盼着川航在蓝新国总经理和领军团队的带领下,更加和谐美丽兴旺发达,在中国和世界的天空昂扬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