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23

第23章 “一号快巴”(2)

仪式在北京举行,场面壮观,记者很多。在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蓝新国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讲话幽默风趣、率真精彩,博得阵阵掌声,充分展示了川航的独有风采和业内影响力。他在讲话中说:

昨天中午,我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博泰罗先生交谈时,总裁先生感叹地说:“我是第一次到中国,没想到中国北京如此之美!”我告诉博泰罗总裁:“你还有一个没想到,那就是没想到中国支线客机市场如此之大,赚钱的机会如此之多。”

中国人对巴西的飞机了解不多,可是对巴西的贝利、足球、桑巴舞却是老幼皆知,无人不晓,谈起这两样,大家都兴高采烈、喜笑颜开。

从我去年在法国第一次坐巴西ERJ145飞机,到今天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北京建立办事处,将近一年来,我们双方进行了漫长的、艰苦的上半场、下半场比赛,结果是零比零。在北京,巴西副总统也曾在钓鱼台国宾馆亲临“现场指导”,结果还是零比零。昨天双方又进行了“加时赛”,结果是5︰5,即他卖5架飞机,我买5架飞机,双赢。这将是亚太地区第一架ERJ145飞机,当然也是中国地区第一架50座级的喷气式飞机。我和总裁先生已经达成共识,双方在航空合作方面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起友谊,共同发展,并在适当的时候在四川建立起模拟机培训中心。

决策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在选择支线飞机时面临加拿大庞巴迪、美国仙童道尼尔、法国ATR、英宇航等多家的竞争,最终选择巴西ERJ是本着“选择最合适的,最合适的也即是最优”的原则。ERJ飞机的设计制造概念,是为航空公司支线营运赚钱而生产,全球订单已达1000余架,仅国际航空新秀瑞士航空就购买了75架,在欧美地区广泛使用,并在巴黎国际航展上成为最大的订单获得者。在获得飞机引进批文中,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国民航总局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川航终于如愿以偿,这既是川航拼搏精神的再次体现,也是川航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意志“感动了上帝”,这就是“天道酬勤”。

我们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积极实施支线战略,抢占支线发展“制高点”,使川航的发展再上了一个大台阶。目前,川航正在积极筹划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低成本的、崭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专营支线航空公司,力争为西部大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航空公司虽然不算大公司,但在中国民航却创造过许多第一:首先使用国产螺旋桨飞机实现运输赢利,安全飞行12年,又在民航经营不景气的环境下连续几年赢利;首先使用空客A320/321飞机,使空客A320飞机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财源滚滚而来;首先使用国产新型新舟60飞机,被国务院领导誉为“先锋用户”;现在使用ERJ145飞机,也是亚太地区的“先锋用户”。

我们也希望巴西飞机在中国能像巴西足球一样,展示蓝天艺术风采的诱人魅力;像巴西桑巴舞一样,让中国的航空公司和乘客激动无限、兴奋不已。

此后没几天,巴西副总统马库?马修尔访问中国,他特别要求约见川航总经理蓝新国。约定时间是在他到京后的第二天早上10点半,地点是钓鱼台国宾馆。

川航接到通知已是下午,公司已没有当天到北京的航班,只能乘第二天早上7时30分的航班赴京。从首都机场到约定地点路程较远,为避免途中耽误而影响会谈,蓝新国和部属连夜找来北京地图,选择最佳行车路线,设想“遇到堵车怎么走,遇到修路怎么办,遇到临时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对整个行车过程严密策划,以确保准时到达。

国家元首级的国际交往场合对礼仪要求非常高。为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蓝新国一行人脱掉身上厚厚的棉衣棉裤,换上轻巧的衬衣西服,系上领带,人精神了,可身体却忍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没多久,几个人的嘴唇就冻青了。好不容易到了国宾馆门口,他们却被拦了下来。

“你们有参加外事活动的批文吗?”门卫一句话,把大家都问愣了。

到哪儿去弄批文呢?他们马上与四川省外事办和有关部门联系。20多分钟后,各种手续终于办妥。在蓝新国带领下,他们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国宾馆。

虽然这次见面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却为以后顺利引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0年9月21日,川航引进的第一架ERJ145飞机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巴西副总统马库?马修尔亲自到场讲话,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成立后规格最高的一次,他们把交付给川航的飞机评价为巴西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博泰罗总裁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把川航选择为亚太地区的首家用户,不是注重某家公司的规模大小,而是注重选择航空公司的经营质量和发展前景。他们相信,川航能在亚太地区飞好ERJ145飞机,他们将全方位地支持和支援川航。

“空中快巴”架起成渝“天桥”

2002年9月23日下午,川航召开记者见面会宣布:成渝“空中快巴”将于9月28日正式开航。此举,使成都和重庆两地又多了一条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空中通道。

2000年10月1日上午8时,“西部快车”满载旅客从成都起飞,首航昆明。川航总经理蓝新国站在舷梯旁,与首位旅客亲切握手,祝贺他成为中国首架ERJ145飞机的第一位乘客。

望着美观漂亮的飞机和机身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图案,旅客们赞不绝口。正在登机的一位乘客风趣地说:“西部快车,可真是一部精致小巧、豪华漂亮的空中小轿车啊!” 另一位兴致勃勃的旅客也幽默地调侃:“是啊,花空中大客车的钱,乘坐豪华漂亮的空中小轿车,川航给我们提高待遇啦!”

1995年底成渝高速贯通前,成渝航线曾是成都和重庆的“黄金航线”,最多的一年客流量高达25.2万人次,平均每天都有六七百人乘机往返。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各家航空公司先后撤出这条航线,两地之间的航班量急剧减少,直到几近消失。到了2002年,不少旅客反映,成渝高速经过7年运行,路况损伤较大,加之弯道较多,单边路途至少要用五六个小时,铁路要用近11个小时。乘坐飞机单边仅40分钟,加上两地机场至市区的乘车时间,不到两小时便可抵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众多商务旅客和旅游者开始寻求更加快捷、舒适的出行方式。据统计,从2000年3月中旬开始,成渝当年客流量就达到1.5万人次,2011年达到2. 5万人次,2002年上半年就达到3万人次。

“成渝两地之间有比较方便的大巴客车往返,为什么还要选择乘坐飞机呢?”

当问及旅客这个问题时,他们普遍认为飞机快捷,节省时间,服务又好,票价也不贵,而部分旅客是为了感受乘坐飞机的新鲜和新奇。对旅客来说,航空运输固有的安全、快捷、舒适、方便等特点,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优势,但由于航班密度不够,时刻不稳定,乘机手续的办理又相对复杂,因此选择乘坐飞机的旅客增长量有限。

针对这种情况,川航和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共同在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空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开通“空中快巴”,每天6班,穿梭飞行在成渝两地,为两地旅客提供最大便利,而且所使用的巴西ERJ145飞机,设施先进,制作精巧,安全性好,乘坐舒适,速度较快,票价240元,所以自然而然成为“老百姓的公务机”。

成渝“空中快巴”开通后,川航实行从成都市区到重庆市区“一票通”的办法,使旅客可以随到随走,且整个航程由航空公司、两地机场、民航班车衔接联运,实行“绿色通道”和空地无缝隙服务,以确保成渝两地的空地服务“一条龙”,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便利,受到广大旅客由衷的欢迎和热情赞美。

ERJ145飞机亚洲首席飞行员

川航飞行部二队队长郭良,是一位综合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机长,因其驾驶ERJ145飞机的出色表现,被誉为“ERJ145飞机亚洲首席飞行员”。

郭良英俊潇洒,为人谦逊。他在部队时,就在有着“王牌师”美誉的中国空军第一师,先后当过4种气象的飞行员和指挥员,曾多次参加空军实兵演习,退役前是空军火箭和火炮地靶记录的保持者,3次荣立三等功,也是当时空军第一师最年轻的飞行中队长。来到川航后,他成为飞行部运七中队飞行员,凭着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飞行技术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很快脱颖而出,担任了运七中队中队长。在运七机型飞行的6年中,他一直保持着最好的飞行安全记录。2000年9月,川航成为亚太区首家ERJ145飞机用户后,他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成为ERJ145机型的亚洲首席飞行员。

平时,他总是满面笑容地执行航班任务,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2001年6月10日,川航ERJ145/B-3040号飞机在执行成都—北京—哈尔滨航班中,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着陆时意外冲出跑道,使飞机部分受损。3个月后,飞机全面修复,试飞重任交给了郭良和巴西ERJ145机型试飞官恩佐。

郭良深知,在关键时刻,担当重任义不容辞,但试飞准备也不能有丝毫含糊。

北京的试飞空域较小,高度层低,加之飞机修复后的安全性能到底如何,都给试飞人员带来巨大压力。况且,这次试飞是与巴西飞行员共同进行,直接关系到国家尊严、公司声誉,考验着中国飞行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因此绝对不能有一丝差错。于是,他在与工作人员共同研究试飞计划中格外细心,对所增加的6项试飞项目反复揣摩,并对安全措施提出了修订。

2001年10月26日8时整,做好充分准备的郭良机组准时起飞。在空中的两个半小时里,机组成员密切配合,出色地完成了全部试飞科目,于10时30分平稳降落。

郭良和他的伙伴们试飞的圆满成功,不仅证明了中国飞行员的实力,展示了川航人的风采,也为川航赢得了良好声誉,在当晚的庆功宴上,巴西的恩佐试飞官连敬郭良6杯酒。他紧握着郭良的手,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您飞得太好了,是我在这个机型上见过的技术最好的飞行员。我真没有想到,中国机长居然有这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