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69

第69章 圆梦“330”

25年前,川航的运七飞机划破长空,实现了蜀人的飞天梦想。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使四川人民更加期待自己的大型飞机飞向全国,飞向世界。美丽川航也需要先进大型客机来增加和延伸航线,提升服务质量,塑造时尚卓越形象,而这,也是川航人多年追求并苦苦期待的美丽梦想。

终于,川航在2010年2月5日引进了首架空客A330飞机。该飞机的引进是川航走向国际化、区域化航空公司的里程碑,有效地提升了机队整体品质,使西部主流航空公司的定位更加明确,成为营运战略中的一大亮点。2月9日,该架飞机正式投入使用,成功首航成都—北京。

到2012年7月,川航的空客A330飞机增至4架。截至2012年底,川航机队规模已经达到72架清一色的空客飞机。空客A330飞机的引进和诸多国际航线的逐步开通,极大地提升了川航整体机队的品质,塑造了川航在四川和中国西部地区重要航空公司的形象,也为将四川打造为中国西部立体交通枢纽增添了新的实力。

引进“A330”的“五个有助于”

空客A330飞机是双通道中远程宽体客机,是执飞中远程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最佳选择,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中级双发客机的主导地位,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和运营商客户群,其宽敞性和舒适性深受旅客欢迎。

在“十一五”规划中,川航就把引进大型飞机作为重要内容,制订出了具体的引机计划。他们深知,市场经济,适者生存,引进大型客机是在民航运输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把公司“做优做强”的必由之路。

2008年11月27日上午,川航召开董事长办公会暨常委扩大会。会议由蓝新国董事长主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股份公司在蓉董事、监事及相关领导参加。会议听取了董事会秘书刘晓东关于川航增资扩股和空客A330飞机引进项目审批情况的汇报,听取了李海鹰关于成都基地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空客A330飞机引进后航线网络构建等方面情况的汇报。

蓝新国在讲话中,首先对空客A330飞机引进获得股东会、董事会批准及引机团队所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表示感谢。他强调,引进空客A330飞机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战略转型,争取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四川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有助于完善公司航线网络布局,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巩固成、渝、昆三地的市场份额,有助于推动公司战略转型。成都作为航空运输枢纽,在全国处于第四位,然而要真正成为枢纽,必须有基地主力航空公司,川航应该有这个准备。

他指出:实际上,川航引进空客A330飞机是形势所迫,也是川航人多年的期望。拿到4架指标不容易,而川航目前的规模、经验、能力和水平,到底能不能运营大型客机?董事会提出异议是正常的,这样可以督促我们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听取多方意见,这对正确决策非常重要。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深入论证、慎重调研后拿出意见,反复与南航、上航等股东沟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获股东会同意。2008年底,川航与ACRCAP租赁公司签订了2年内引进3架A330飞机的协议,确定首架于2010年1月加盟。

大飞机引进,容不得半点闪失。李海鹰总经理多次强调,引机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川航各部门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全力为迎接A330做准备。

引机办积极完成飞机租赁和发动机选型相关合同,确定备发引进时间;航材部落实BFE协议及初始航材、设备选购;商委会提前做好航线、航班安排;飞行、机务、客舱、航务仔细研究培训和航线带飞项目,确保1月份能够顺利接收飞机;运标部梳理A330与A320系列飞机运行标准的差异,做出修改补充,向局方申请,做好新机交付和运营准备……

计划财务部面对几易其稿的经营性租赁协议书,仔细一算,其一个月的租金就需70万美元,3架的保证金600多万美元,合计4000余万元人民币,且在出租方一搁置就是12年,公司资金流必然会因此受到影响。几经研究后他们决定,马上办理备用信用证。于是他们艰难攻关。在经过和开证银行近百次的电话联系以及和出租方数十封电子邮件的沟通之后,备用信用证在三个月后如期交到出租方手中。为了如期交付首期租金,他们团结奋战,加班加点,精心准备诸多相关资料,周密了解外汇政策变化,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依据时差精确审核汇款路径和计算汇款到账时间,办理名目繁多的保险事项……用朴实无华的态度、严谨高效的作风、求真务实的理念、孜孜以求的精神,克服大量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地保障了引进飞机的资金需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没有空客A330运营经验,他们就多次派人到南航、国航向“老大哥”学习取经,通过深入调研、实地操作,掌握了大量的间接经验,做到了心中有数。

购工装航材中的“慎”而求“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装之于飞机维护正如武器装备之于战争。

飞机构型包括客舱构型、系统构型、外观构型、发动机构型……每一个选型都同时涉及川航、租赁公司、空客等供应商的利益,大大增加了选型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2009年3月,川航召开空客A330飞机初始构型协调会。会上,客舱部、航材部等单位代表站在旅客的角度,对飞机客舱内的座椅、地毯、墙纸、娱乐系统,甚至手柄颜色、耳机插座位置等每一个环节都“斤斤计较”,力求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体现服务的人性化,并对所有系统、配套设施、客舱分区也深入协调,反复论证,最终不仅优化了构型配套,还争取到价值2500多万美元的免费项目。

“谈判,没有什么技巧,使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多边压价而已。压价过程其实就是弹簧原理,多边制衡。”川航工程部邵川经理说起谈判的艰难,显得挺有条理。

然而,法国泰雷兹谈判代表曾在几番压价达成协议后惊叹:“这个价格和优惠,在我们公司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空客A330和A320飞机的机型差异很大,维修保养工具基本不通用。为了节省费用,避免重复投入,川航对工装采购项目“慎”而求“省”,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他们对空客和罗罗公司所推荐的工装设备,计算出折合总价2000多万元,而公司计划是1000万元。据此,他们派人外出考察,精心过滤各种信息,仔细甄别,比较取舍,寻求最优性价比,最终仅用700多万元就实现了工装设备的基本配置。其中价值400多万的横竖发电机组在国内定制仅用了50多万元。

“设备清单改了不下30次,不少原计划从国外进口的工具,最终是向制造商要回图纸在国内做,实现了1欧元的价格用1元人民币生产。”对此,维修中队中队长孟福军非常得意。

航材部副科长唐敏勤和她的伙伴们则计算得更加精细:把首批推荐航材与其他公司的采购清单、历史领用数据对比,发现有很大出入,在此基础上对1500多项高价周转件、8000多项消耗件进行了3遍逐项分析,从采购件数、返厂参数、价格变化等仔细对比,最终将其中200多项周转件和1000多项消耗件列入首批采购清单,使原本厚达3厘米的清单压缩至不足0.5厘米。

因航材费用较高,他们决定采用航材共享模式来满足日常需求。航材共享是国际上通行的航材管理模式,不仅能为减小资金压力提供便利,而且对成本可以做到能预见、可控制。那段时间,他们一天到晚对着电脑逐项对比数据,每个项目都是反复核实多次,简直是锱铢必较。通过创新改进,她们最终获得空客公司价值3000万美元的资源包,其中包括飞行员带飞、乘务和机务培训等,有效地保证了新机引进后的平稳运行。

与空客签订A330服务合作协议

11月29日,川航与空客公司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A330飞机服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空客公司首次在我国推出航材共享服务,是川航与其精诚合作14年,继国内首家引进A320、A321,天津总装A320后,双方携手创造国内民航业又一首创项目。川航集团公司总裁蓝新国、空客中国公司总裁博龙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仪式。川航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海鹰和空客中国公司客户服务高级副总裁史向利签署了该项协议。

参加签字仪式的有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省监事会领导,四川省军区、成都空军、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领导,以及中国进出口、中信、工商、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领导,蓝光实业、四川宏达集团领导,还有空客中国公司、IA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罗罗公司代表等。

川航集团公司执行总裁王刘幸在主持讲话中宣布:川航将在2010年2月、7月及2011年7月,先期引进价值近30亿人民币的3架空客A330宽体客机,由此形成以A330、A320系列为主力机型的空客机队。大型宽体客机引进后,川航将开通更多的亚洲国际航线,并陆续开通欧洲、澳洲等洲际航线。这是实现川航“十年铸就五强”,打造基地主流航空公司战略目标中的关键一步,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成都作为西部立体交通综合枢纽的重要步骤。“美丽川航”将注入新的活力,“时尚川航”将插上强劲的翅膀。

此项合作协议,总价值约1.5亿元人民币。主要内容为:在12年的飞机租赁期内,空客公司将为川航提供航材共享服务,川航可免费使用空客公司A330飞机共享航空器材备件,只需按飞行小时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空客公司在国内首选川航作为航材共享的服务对象,也是基于双方长达14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空客公司不断创新销售服务模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他们相信与川航的合作模式一定会取得成功,并在国内得以推广使用。而川航将借助空客A330飞机的引进,逐步开通成都至欧洲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东北亚日本大阪和福冈、韩国首尔,南亚印度班加罗尔、缅甸仰光、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市等国际航线。

运营三年写就的成绩单

引进运营空客A330一周年时,《四川航空报》用两个专版以《翱翔九天的川航名片——写在宽体客机A330安全营运一周年之际》为题,全面总结了安全运营的成功经验和突出业绩。文中小标题全部以“A330”打头,分别是:“让运行畅”、“让飞行稳”、“让效益飞”、“让维护精”、“让客舱靓”。文中“后记”写道:经济形势趋好,航空市场加暖,借力上海世博,科学合理调配,这是A330安全运行并取得效益的前提。在过去的一年,A330成绩有目共睹,然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更期待A330在安全和效益上能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川航的美好远景飞得更高更远。

两年后,川航对运营情况进行了更加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他们在分析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认为:

优势:一是有利于航线网络结构的完善,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二是缓解了机场时刻资源紧张给公司发展带来的制约,扩大了干线市场的占有率;三是提升了品牌形象,航线产品的增多满足高端旅客的需求。

劣势:一是经营成本较高,收益安全系数偏低。两年营运虽实现4.6亿的边际贡献,但固定成本较高,财务利润亏损0.6亿元,如果考虑负担未来机身、起落架和高价件维修成本,实质亏损约1.3亿元。二是收益结构不均衡:国内飞行时间占比79%,收入占比84%,边际贡献占比95%。国际航线飞行时间占比21%,收入占比16%,边际贡献占比5%。

措施:相比A320机型优化投入产出结构。A330机型2010年投入占比8.1%,生产量占比6.2%,收入占比5.5%;2011年投入占比11.6%,生产量占比8.6%,收入占比7.5%。

三年后,川航的A330飞机已增加到4架,累计执行航班1万余架次,运行航线21条,平均正常率66.47%;执行国际地区航班占该机型航班总量的12%,正常率为82.58%;总计安全运营3万余小时,实现收入11.7亿元。他们在分析报告中写道:

2010年至2012年,A330机型执行航线逐步由国内航线向国际地区航线转移。运营情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国际航线飞行小时增幅较大,但收入增幅仍小于运力投入增幅。A330执行国际地区航线时间从2010年占该机型总飞行小时的3.85%提高到2012年的46.32%,国际地区航线收入则从A330机型总收入的3.32%提高到29.5%。二是随着国际航线的增开,飞机日利用率明显提升。A330执行的国际航线班次从2010年的18班增加到2012年的427班,飞机在册日利用率从11.8小时增加到12.5小时。三是航线运营情况总体良好,各项指标反映了增长的正向趋势;对比国内航线,国际地区航线利润水平尚待提升。A330执行国内航线小时收入从7.9万上升至10万元,三年增幅达到27%,在小时变动成本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小时边际贡献仍保持在3万元以上。国际航线收入表现受到市场需求、维护成本、航线距离、营销手段、销售渠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时收入从6.7万元增加到7万元,增幅较慢。四是新辟国际地区航线增幅加快,航班计划相对饱和,飞机调配难度加大。目前A330机型共运行成都—马累、成都—浦东/广州—塞班、成都—沈阳—温哥华4条国际航线,按照2013年航班计划,将增加墨尔本、巴黎航线运行,国际航线飞行时间比例将由2012年的46%上升到57%。

A330飞机的成功引进,在川航缓解国内干线航班时刻资源紧张、逐步开拓国际航线市场、提升公司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2015年末,川航的A330飞机将增至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