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19105600000046

第46章 校本科研的两种基本形式(2)

常规性校本教研有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活动、“公开课”活动等形式,教师的教学活动无一不在体现这种科学研究活动。例如:一人同课多轮教学活动,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还有多人同课循环教学活动,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互动和对教学的改进;还有教师们对同课有不同的构想,教师们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还有教师间自愿互助式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权威指导成分,也不包括同学科教师间的观摩;还有邀请式观课,这是上课教师主动请同行或专家听课,侧重于提高课或成果鉴定;还有反思式观课,这是教师本人借助录像来实行的。这些我都把它们叫做常规性校本科研,我们的教师不必故作架势,只需要把教研植根于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二、课题科研

“课题”科研一般以“课题”为载体,科研组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础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研究的内容不局限于学科研究,可以涉及学校管理、后勤问题,人事、分配体制改革等。课题科研虽然是研究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用课题可以集中体现),但它的范畴较常规科研宽得多、广得多,也有不同的级别。例如:有“校级科研课题”、“县级科研课题”、“市级科研课题”、“省级科研课题”、“国家级科研课题”。其基本程序要通过“立项、开题、实验、结题”等几个主要环节。对于课题科研,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重在实效”。“有所为”,要求教师要有课题科研;“有所不为,重在实效”,要求教师不要放开教学,不讲教学效果,一门心思去写文章,追“成果”,舍本求末。做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开展校本科研,就是要用大量时间和精力,要以教学为载体去搞常规科研,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

(1)问题与课题。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课题确定的基础。校本科研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针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课题的形式是一个意识到的“问题”经过概括、提炼、转化,成为“问题”,从而确立课题。从教师角度而言,研究课题要与自己任教的学科相关联。从管理人员角度而言,研究课题要与自己的管理工作相关联,从学校领导角度而言,研究课题不仅有教学问题、管理问题,还要涉及教育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从而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日常活动合二为一,体现“教学即研究”、“管理即研究”、“办学即研究”的理念。

(2)课题类别及研究。有规划课题和个人课题两种,规划课题一般是指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通过规划、组织审报、评审和管理等程序而确定的。个人课题一般是指个人独立或几人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规划课题自上而下,个人课题自下而上。对中学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课题有教学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校本课题科研的灵魂。

2.课题研究的步骤。

(1)界定研究内容。对中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一定要避免脱离实际,搞大而空。一定要针对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问题展开研究,其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和能力,把目标定位在“科研型教师”上。

(2)设计研究方案。方案的制定要遵循实事求是、操作性强的原则,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可是一篇纯粹的“理论性文章”。目标要明确,每个实验阶段要细致,对结果的预测要有科学性,方案的策划要集思广益,讲究方案质量。

(3)开展行动研究。在精心设计研究方案的基础上,首先要做好研究的组织工作,要分工合作;其次要确立研究方法;第三要交流信息,随时沟通,纠正偏差;第四要做好行动阶段小结,做好档案资料工作。

(4)总结研究成果。在上述工作之后,研究者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建设学习型学校。一个学习型学校及其成员应该具有学习型教研的能力。我认为“没有学习就没有研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校本科研的基础是学习,这种研究表现出的学习,教师要向生活学,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向学生学,向所有人学,“三人行必有吾师”,而这种学不是一般地学,不是泛泛地学,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我们所以主张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是对学生成长有重大意义。教师职业的重要特点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热爱学习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风。二是对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有重大意义。教师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必须是有终生学习思想的学习型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三是对教师人格完善有重大意义。学习是教师内在生命的一种自觉,是来自教师内心深处的个人需要,是一种自我的要求,是增长智慧、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向教师提出“立志、读书、净口、修身”的要求,教师要志向高远,意志坚定,读书要重点读“教育类、专业类和文化类”三类书;倡导全身心参与的学习,通过全方位学习,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思考,之后去反思,“反思是成功之母”,使教师素质有大的提升。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及其方法有机地融入到常规科研和课题科研之中,使校本科研充满活力,它们的有机结合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校本科研的内涵和外延。以常规科研为重点,防止把校本教研“神化”;提倡课题科研,防止把校本科研“泛化”;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常规科研和课题科研的思想方法,作为师生员工都能开展的活动,防止把校本科研“庸俗化”。我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科研的基础,把常规科研和课题科研作为校本科研的两种基本形式,常规科研和课题科研主要是教师的科研活动;而研究性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这是师生共同的研究性活动。它作为一种学习研究和研究学习的思想方法,应该是常规科研和课题科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这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所以这样来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它改变了教学工作中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思想及其“灌输”的方法;是它改变了教师“教书匠”的角色,从而用民主的思想,探究的方法,师生共同学习前人的知识,共同谋求新的知识领域的“发现”,为学生获得自主创新能力打下一些思想方法的基础;是它改变了学校办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增长师生智慧,提升生命质量,开拓创新,提供了思想方法。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又是教师,只有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学生来。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参与并指导下,在学科领域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通过师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去时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自主创新素质。

在本文结束时,我还要提请关注校本科研的价值思想问题。价值思想是什么?有专家讲,价值思想是附着于外物,附着于行动,附着于语言的内在的关乎价值、形而上的东西。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是思想又不是思想,有价值又没有价值,当这句话蕴涵在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物中,它就是教育思想;当这句话成为一种标语口号、成为一种标签,随处张贴、随时呼喊,那就不是思想。我们搞理念治校,搞思想领导,治来治去,导来导去,就是学校不发展,教师还是那样的教师,学生还是那样的学生,教育质量没提高,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什么理念治校,什么思想领导,完全是一句空话。你搞校本科研,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反思你搞的校本科研背后的价值思想,便抓不住校本科研的魂,更不会真正落实到教学、教研和教改中去。我们要做教学总结,要做科研论文,我们是否考虑过,是不是只是为了评职的需要?但对于包括教学在内的改革,我们同样要问,是为教师而改,还是为学生而改?是为知识而改,还是为改而改?改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怎么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正如有专家说过,学校教育如果单从外形的制度与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就好像挖池子,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有人又说三角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对于池子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而无人注意。校本科研价值思想的缺失是灵魂的缺失。如果我们的校本科研脱离了教学、教改,脱离了一个个具体教育物而成为口号标语,我们习惯于跟风走,我们一旦失去丰富、个人化、不可替代的实践体验的优势,教书是先人的,科研是别人的,论文是网上的,我们就会在大家的时尚的思潮中、学术的口号声中淹没了个性,被龙卷风卷了去。

我们主张校本科研,有价值思想的校本科研,就是力求培养有生命质量的有智慧的教师。我们虽然不能为年轻教师准备好未来,但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创造未来,从而建立起一支能掌控学校教育未来的“德才厚重,智能足备”的教师队伍。

2006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