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改革创新 教学从紧 质量提升——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王永刚
引言
射洪,地处川中腹地,涪江、梓江自北而南,蜿蜒流经全境,溪山郁盘,植被茂密,风光秀丽,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带,是唐代文豪陈子昂故里。射洪自古文风浓郁,学风盛行。射洪中学位于射洪县城西,源起于1848年“广寒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
改革开放30年来,射洪中学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发展:1980年被正式批准为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学”, 2001年成为全省首批、遂宁第一所正式通过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的中学。在2008年12月26日,学校成功举办了建校160周年庆典。160年来,学校共培养优秀毕业生56000多人。 射洪中学是国家级示范高中、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是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校风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绿化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是四川省民主管校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是遂宁市素质教育示范校、“遂宁名校”、园林式学校。
目前,射洪中学占地274.49亩,校舍面积11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5000多平方米。有160个教学班,学生近1万人,在职、离退休教职工800余人。学校本部在原“广寒书院”旧址,现为初中校区,高中新校区距本部仅200多米,毗邻“陈子昂文化广场”。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齐备,基本配置了远程教育等现代教学设施。近5年来,学校为高校输送新生近6000人,一大批射中学子昂首走进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全国名校,教学质量连续14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射洪中学是我的母校,1985年至今,从初中、高中,到川师大毕业回校任教,我的人生和成长历程均在射中,我对母校的情感难以割舍。从懵懂顽童到青涩少年,从初出茅庐到教学骨干,从备课组长到教务处主任,我的学业成长和教师专业成长,我的人生目标和事业发展都得到了母校的滋养和培育。
1996年7月从川师大物理系毕业后,我就回到母校任教。在教学一线从点点滴滴做起,开始了我不断改变不断提升的教学成长历程。射洪中学有很好的队伍培养机制,培养和帮助年轻教师成长。
射洪中学更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为持续多年教育质量全市领先提供了坚强保障。下面就教学质量的话题,射洪中学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谈谈我作为经历者、母校发展见证人的一点感悟和思考。
一、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引导是学校教学高质量的前提
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苏格拉底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航标,思想是高度,思想是动力源泉。做教育,思想应当而且必须成为第一要素。
侯校长一直强调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坚持贯彻用教育思想战略管理学校。“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就是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学校厚德重才,教学民主,广纳教育,完美人格。教师人品贵重,才学厚实,博学贯通古今中外,有容纳各个方面和各种事物的素质。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实现“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持久现代人”的培养目标。用优质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群体。这在总体上确定了学校办学的基调、实施教育教学的方向。
在此思想的基础上,并经过全校师生思想大讨论,达成共识后,学校提出了以师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师生喜欢,助学生成才”,包括教师提出“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学生提出“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要求学校领导“让师生喜欢,为学生成才”的思想,形成了教师、学生、领导三方面教育积极性在管理学校中的互动,教师与学生、领导与师生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被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彼此支持,彼此成就的新型关系所取代。领导和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盲目的基础上,而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识上。教师被动转向真正的主人翁地位,并发挥积极的自觉作用,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学习真正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并进入主动积极的自学状态中,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主体的认识问题。理清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我觉得射中正是有了这样的高度的思想理念,才铸就了大气射中的大胸怀、大智慧!当时射中办学和质量就把市直属遂宁中学作为了竞争对手,把各方面超过遂宁中学作为一段时间的目标,这正是大气射中的具体体现。
学校还明确了一系列的学校思想落脚点,“做射中人,为天下事”的学校传统,“团结向上,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敬业乐教,严谨治学,立志高远,奇想勇为”的学校校风,“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无愧无悔”的学校校训。这些都成为了射中人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射中人为梦想去奋斗,铸就了全市持续高位领先的响当当的质量品牌。
在教学上提出了“教就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创新”的教学主张来指导全校的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校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管理始终致力于不断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学紧紧抓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改革课程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实施“抓住学科课程,开设活动课程,重视潜在课程,注意综合课程”的课程结构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以“研究教学内容在课堂的最佳投入方式”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人为本”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些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观念、科学的人才观和培养观对指导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航标作用,是射中质量品牌铸就的前提。
二、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教学高质量的根本
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是根本。教育要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有追求、有智慧、有思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质量、发展教育必须解决的人的要素问题。
射洪中学围绕“人的发展”这一主题,一直坚持“发展教师”思想,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拥有一批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等综合素质一流的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发展教师”就是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学古今中外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并贯穿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责任心的现代人。
学校以“教育思想正,敬业精神强,教学水平高,师表形象好”为指导思想,把努力培养造就建立一支德行上乘、智能足备、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学者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三大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全面评价观念、服务学生观念。实施三大工程确保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形象工程,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思想基础,提出射中教师要树立“仁爱为怀,诚信为本,谦虚刻苦,自强不息”的师表形象,把“立志,读书,净口,修身”作为自我提升的要求。二是名师工程,把“教育思想正,敬业精神强,师表形象好,科研水平高,教学质量优,智能足备,德才厚重”作为名师打造标准,每年开展知名教师、“十佳青年教师”、“十优青年教师”的评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教师成才成名的积极性,我就是在这股洪流中不断进步的一员。真是回首往事,感慨颇多,没有学校的导向,没有实践的磨炼,没有学校搭建的平台,自己难以实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基本成熟,六年成为骨干,九年成为名师”的成长目标。三是科研工程,以教学、教研、教改三教并举,科研促教、科研促改,科研兴校为指导思想,通过实施布点式课题科研、基础面常规教研,锻炼队伍,提升教师能力,促进了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变,大力提高了教师素质和育人质量。学校通过办好校刊《教改探索》《春风化雨》,发表教师研究论文、教研成果,同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子昂故里论教育》第二辑和《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一、二辑,集中展示了学校的教科研实力,极大地激励了教师参与科研提升自我的热情。
学校对教师队伍的重视是从入口就开始重视。1995年,射洪中学就争取政策到高校自主选择优秀毕业生,到2007年,学校绝大部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都是来自高校择优选择,为射中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对口帮扶”、“领导挂科蹲点”、建立“教师个人成就档案”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一大批年轻教师与我一样,在这个大家庭里得到锻炼,在学校领导、老教师的不断帮助、指导、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尤其是搞好质量的同时,我在教研组老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积极实践,反思总结,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尽管苦些累些,但这种磨砺却极大提高了自己的认识高度和专业能力,加快了自己成熟的步伐。老校长侯校长高瞻远瞩地指出:抓学校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唯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抓科研、抓质量培养锻炼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才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事实上,正是有了这样的方向,射洪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才卓有成效,实干能干智慧的青年教师才不断涌现,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逐渐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保证了学校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三、制度化精细化导向,积极的教学过程管理是学校教学高质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