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灾害对策全书
19116800000047

第47章 从东日本大震灾中学到了什么(2)

为什么涌入市区的海啸的断层滑行量接近20米?其原因和断层的破坏长度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并不是因为三个分裂板块的连动而导致的大海啸。简单来说,就是岩手县海啸大小只由三陆海岸的分裂板块破坏力决定,和茨城海岸的分裂板块破坏力并无关系。也就是说,这次的板块分界的破坏支配了海啸南北方向的范围。另外海啸的高度受断层的宽度影响。这次海啸波及范围达到200千米,谁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巨大的破坏范围。海啸之所以变大就是这个原因。与累积的下陷宽度差不多10米相比,实际滑行量是20米的理由也不得而知。也就是说,虽然把制作到现在为止的东海·东南海·南海等间隔500年的地震断层模型的任务交给了地震研究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不能揭示出像这次震源区域一样接近“日本记录”的断层模型。因此,大阪府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灾害调查工作,即当8.4级南海地震发生时,在大阪·天保山约2.5米的海啸增到1.5倍甚至2倍的时候,临海低水平地面会受到怎么样的灾害,这样的海啸是按照怎样的断层模型发生的?在这之后,我们海啸研究者需要对此作出解释和说明。今后的海啸研究,不应只是处于地震研究的附属位置,而应该以平行的姿态进行研究。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将近3万人死者和失踪者的灾害,还必须加强居民们对“生存避难”重要性的理解。很多的死亡都出现在“宅内”、“事务所内”、“车内”这些封闭空间。也就是说,不管当时的状态如何,没有马上避难是造成伤亡和失踪的最大理由。海啸不是在地震之后马上就到来的,在这之间大概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发生地震的同时,在海岸低处因为地壳运动而造成地基下沉,导致海水浸入,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由于海啸引起的浸水,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海啸而引发的。

五、原子能发电厂事故的影响

在福岛第一原子能发电厂出现事故后,东京电力和政府作出了“海啸是事故原因”这一解释。但是,即使在卫星照片中也可以看出,设置在海岸的堤坝和护堤基本没有受损。也就是说,这些为了抵御5.4米~5.7米海啸的防灾设施,即使是遇到10米的海啸,也是可以发挥减灾效果的。因此实际情况并不是14米的海啸袭来,然后建在10米高地上的原子能设备被水浸到4米处,并受到强大的海浪冲击力侵害。由此还能推断建在原子炉房的靠海一侧的涡轮房和燃料炉并没有破损。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在震度6级的摇晃下,原子能设施没有受到损坏。虽然在震度6级的情况下,女川原子能发电厂并没有受到地震的侵害,但因此完全无视地震影响的话,也未免过于武断了。在那之后,女川原子能发电所在6级的余震中只有一台紧急电源启动了。虽说同是沸水型轻水炉,但福岛发电厂的已经是15年前的旧机型了。我们需要更加谦虚地从科学的角度来努力找出这次事故的原因。在那之前,应该不作任何武断的解释和说明。

六、今后的防灾、减灾的建议和复兴蓝图

首先,未来的防灾、减灾计划里,就像笔者之前一直主张的那样,有必要做出最坏的预案。很多自治体,即使是在演习中,也对地震和海啸的等级设定十分谨慎,有时还会出现因为“不可能”这类的理由,而过轻预测灾难等级的倾向。如果能做出最坏的预案,在众多的对策里,自然就可以知道哪个是最有效果的,这点非常重要。中小规模的因外力所引发的灾害中,对策是否有效这点是没办法知道的。其次,受灾情况越严重,就越有必要做出复兴的蓝图。但是3月末的时候,县级自治体都忙于救灾,由此可见政府的指导性还是必不可少的。向受灾者们展示包含着对于将来的梦想与希望的复兴蓝图是很有必要的。笔者于3月30日向松本龙防灾担当大臣提出了以表1的复兴计划基本概念中的第七项为基础的3个复兴方案。除了共通的节能城镇和自然能源利用之外。

第一项基本上是所有受灾者所期待的一点。在住惯了的地方有着固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而作为居民,有这样的要求不足为奇。

第二项是制订复兴方案中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也是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城市计划难以进行的最大理由。在密集市区的陆前高田市的复兴计划中,建在海啸高度的混凝土桥墩上的人工地盘,按旧市区的私有土地的垂直投影进行分配,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的话,土地的买卖基本上就没有了。

第三项是确保即使再发生和这次一样的海啸的话也能不浸水的高度。

第四项比以往更重视对渔业和农业的振兴与鼓励。希望能通过这个做法阻止人口过少、老龄化等情况的发展。

第五项当暴雨集中的时期,洪水泛滥并袭击密集市区,为了可以从这样的危险状况中逃出,并且把降水储存在淡水湖中以便利用而提出的方案。将来因为温室效应而导致缺水的风险会继续升高,所以此方案还能应付这种情况。

第六项渔业和农业的从业人员因为没了收入来源,对此可以采取以城市计划公共事业的参与形式来聘用他们作为其收入来源。

第七项是关于为了能让地震的废墟也可以在复兴工作中体现价值,将它们分类活用的提案。

图2到图8是以这些为复兴受灾区的假想图做出的插画。首先,作为像石卷市、女川町、南三陆町、陆前高田市、气仙沼市、宫古市那样没有港口防灾堤坝,大范围的密集市区全毁的地区。图2是市区的侧面图,图3是俯视图。混凝土制的人工地盘具有耐久性,且价格是最便宜的。受灾者的土地所有权在新建的人工地盘上基本可以保证和灾前同等面积。渔港变成可以俯视的形式,通过可以看海的楼梯和斜坡来连接渔港和市区。储存在淡水湖中的水用于水道水和渔业用水,预算在一公顷65亿日元。

图4和图5是以被山环绕、家庭数目大概在50~100左右的村落为预想的高地转移。原来居住地方的土地私有权在高地可以进行等价交换。在新的居住地,通过水平的回绕道路可以连接周边的村落。原来的居住地可以作为渔业用地来使用,在中央造一个坡度较小的丘陵,当海啸来袭时,可以兼当避难所使用。基础的部分可以使用地震的废墟。学校和自治体的政府楼建在新的居住地上。预算在100家21亿日元左右。

图6和图7是在靠海一侧有防风林和沙滩并有大片平坦的市区和农田的地区。这里可以利用地震的废墟在靠海一侧建造沙丘,沙丘的大小根据废墟量来决定就可以了。图7是这些的俯视图。住宅可以建在这些沙丘上,也可以在原来的居住地上重建。前者应该可以以土地的等价交换、不触及金钱交易为原则进行。作为超级海滨堤坝,预算在100米1亿日元左右。

之后应该以这个做模板,和以受灾者为中心的相关者进行探讨,做出理想的方案。

七、作为文明论的大震灾和防灾、减灾

我们必须抱着“灾害也在瞄准着日本的记录”的想法来考虑问题。比如说,随着温室效应而发生的台风的巨大化和暴雨的频发、激化,这些引起了气象灾害,其最高值最近已经被刷新。但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比起像这次地震这样“预想外”的地震发生时我们要怎么做。我们有一件不得不做的事,那就是对这些“预想外”的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现在我们做的还很不足。现实情况更加严重,比如说,很多府县级的自治体长时间以来,都一直刻意低估洪水等灾害的发生几率。当初,虽然是以百年一次的大降雨为预想情况的,但处于行政方面的考虑把安全率降低,缩小成30年一次的洪水规模的设定(一般都是以降低成本为理由)。建在淀川下游的桥梁高度不够就是因为这个。本来是为了达到即使出现200年一次的大雨也不会引发洪水泛滥,但有些铁道桥和道路桥建得过低,事实上70年一遇的大雨的程度,淀川就已经涨水了。

不只这样,还有像这次地震一样的“预想外”的灾害发生。笔者把描绘1802年享和洪水的《摄河水损各村改正图》复原后发现,实际上淀川的洪水是400年一遇的程度。即使发生在现在,也将是一场从未有过的洪灾。自从东日本大震灾发生以来,政府、自治体相关者都乱作一团,暴露了以成本为基础提出的河川流域的安全性的问题。我们不可以带着“像这样的巨大洪灾不可能发生”的想法,来作出一些以中小洪水为防灾对象的政策决定。

那么,面对这种巨大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这就需要安排所谓的“最坏的脚本”了。很多以中小灾害为对象的防灾、减灾对策中,哪一个最有效我们并不清楚。所以,自然而然就从成本比较低或者实施起来比较简单的方案开始下手,这就是失败的根源所在。通过“最坏的脚本”的话,我们可以推测受灾情况,从各种对策中找出能把受灾情况降到最低的较简单的方案。

而且在巨大灾害来临时,必须避免防灾、减灾设施被破坏而完全失去机能的情况发生。在这次的大震灾中出现了大船渡、釜石的应对海啸的港口防灾堤坝受灾的情况。但是地基的液化导致的下沉等受灾程度有限,所以不会失去减灾效果。如果失去减灾效果的话,那这两个城市早就已经毁灭了。从这件事我们知道,为了使防灾设施在灾害来临时不被破坏,日常的适度维修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就算190千米的海岸护堤受损,还是可以用来应对浪潮,必须在台风季到来前修复好。

像这样的防灾、减灾方案和对策,是我们从近代文明中获得的财富。但是,要如何在我们的社会中活用,就是我们对于安全、安心的思考,也是所谓的文化的问题了。正是因为这个文明和文化没有和谐统一,导致了东日本大地震悲剧的发生。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也是作为近代文明象征的东京一时衰退的原因。

八、后  记

本文以东日本大震灾后一个月内感受到的事情为中心作了概括。虽然不得不承认这些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可以确定的是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后的16年间,我们的经验对于这次大地震的减灾、复旧复兴等还是很有用的。我们必须把我们社会的未来展示给受灾者们看,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也许要经历更多的痛苦和艰辛。(张媛/译)

使用灭火器,即便是大型灭火器,能够扑灭的火灾也只限于房屋一层的一间房间内的火灾,且还需在火势达到闪燃(flash over)状态之前。在此规模之上的火灾,或是二楼以上的火灾,都需要D级可移动式消防水泵及其以上级别的装备才能有效应对。因此,若需要自主防灾组织真正能够弥补公立消防力量的不足(尤其是火灾初期的灭火),还是有必要使其配备可移动式消防水泵等具有机动能力的大型消防设备,且需要训练一批能够保养及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自主消防队员,并还要建立起一套一旦事发能够快速反应的实践体系。而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具体的政府支援以及居民自身的不懈努力。(蒋杰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