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19131900000078

第78章 心理学帮助你高效记忆(2)

研究发现,人在记忆过程中,如果对自身潜在记忆力有正确认识,能产生很强的心理暗示,激发脑神经细胞的活性,使大脑皮层上形成一个很强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记事物也就清晰准确;如果一个人怀疑、担心或否定自己的记忆能力,由此产生的消极态度和畏难情绪,会抑制脑神经细胞的活性,使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效果自然就不好。

那么,如何增强自己的记忆信心呢?下面略举几例方法:

※方法一:成功激励

所谓成功激励,是指通过回忆成功往事而产生一种“我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

成功往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关记忆的良好形象。主要是通过回忆自己以往在记忆方面有过的良好表现,如童年时你在班里第一个记住乘法口诀而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由此对自己产生记忆信任感;

2.有关自己成功欢乐的往事。回忆起这样的往事,人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和极大的满足,记忆效率会大增。

具体操作要求:

1.每天至少训练一次,每次进行时间至少要十分钟,要让自己能产生那种信心的感觉。或许许多人由于思维习惯的原因,刚开始找不到这种感觉,一坐下来脑海浮现的尽是不如意之事。这就需要打破这种思维习惯,建议不谈不想消极事,设置提示自己的座右铭,多看激励人的书籍、影片,写成功日记等等。虽然如此一来可能占去较长的时间,但却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记忆信心,而且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也会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另有一些人或许由于事过境迁,许多成功的事迹淡泊了,或者对自己要求过高、所定标准不符合实际等原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快乐、成功之事可以回顾。实际上,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大事件才能激发出对记忆的信心,许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让你产生愉悦和信心感。所以,只要平时注意挖掘和捕捉,每个人都会有值得回顾的快乐、成功往事。

2.回忆要有深度,要调动多种感官,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尽可能生动、详细的回顾。比如,中学时老师在课堂上检查背诵散文的作业,同学们都背诵得支支吾吾、丢三落四,而你倒背如流,老师和同学们都惊讶又钦佩地望着你,接着响起热烈的掌声,下课后还有崇拜你的小女生偷偷塞给你情书……如临其境的回忆,怎会不激起你的记忆信心呢?

※方法二: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为自己设定一个奋斗目标,督促自己为了达成目标而提高记忆力,使自己获得自信心。目标激励法要注意两点:

1.目标要实际、具体。目标要实际,应基于对自己当前情况的理性分析,要能清楚地说明自己为什么要提高记忆力。例如,希望自己毕业后能进一步深造,考取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将来能成为一个著名学者,因此必须提高记忆力,等等。目标要尽可能具体、有真实感,为此可以收集有关资料,或者进行现场考察。

2.要明确提高记忆力与实现目标的内在联系。比如,要想想实现所定目标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自己的记忆力预计将达到什么水平、记忆力提高对实现目标有哪些意义等等,最好能把这些想法归纳整理,以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首先放松入静,充分想象记忆力的提高给个人带来的美好前景,就好像在我们头脑里放一部宽银幕电影,主角是你自己,画面清晰,色彩、音响、光线、布景、演员一流。总之,对你记忆达到的目标和由此产生的前景要有详尽的描述。

※方法三:榜样激励

榜样激励,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激励、鞭策自己,增强上进心,进而转化为战胜困难的动力和信心。

具体操作要求:

1.找一位自己崇拜的名人,研究、模仿并决心超越他。可以阅读其传记,在床头悬挂其照片、播放其讲话录音或有关他的歌曲、音乐等,用心去感受他,让榜样走进你的生活并带给你力量。

2.也可以选自己身边的一个强者作榜样,多与他交往,接受启发、摸索规律、培养兴趣。榜样的神采、自信、超强的记忆力等等,能使你在失去信心的时候重新振作,帮助你找到失去信心的原因,启发你找到增强记忆的方法。

★如何如提高记忆力

无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智力是存在差别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反映出天赋的差异,而它只能反映一个事实: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人利用大脑、挖掘大脑潜力的程度不同而已。

很多人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因为他们找到了正确开发和利用大脑的方法,而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他们只是让自己的脑细胞静静地呆着,并不去激发它们活动起来,也就不能怪这些脑细胞效率低下了。事实上,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大脑更有效地工作,也就是说,提高记忆力,我们是能动的。

应当把记忆力训练看作是自己在玩的一种游戏。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会因为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而高兴,还会从中获得很大的乐趣。练习的目标是改变你同周围事物(人或者情景)的关系和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你封闭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联系,练习的目的是重新恢复这种联系,让它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你必须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能够清楚地看到、听到、感觉到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和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要让自己因为懒惰而过着“机器人”般的机械生活。要学会完全“有意识”地去生活——每时每刻都要观察、思考。

你还要经常跟自己进行对话:利用并激发你的记忆力和知识,让它们与现在所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要想让事物自然而然进入你的大脑中而不需费任何力气,你就必须时时刻刻都在感受这些事物。一般而言,你必须知道应当怎样让自己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或多或少的都产生兴趣,跟周围的一切进行接触,对一切充满好奇心……一句话,要学会如何积极地生活!

下面为你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记忆力的训练方法,坚持练习,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识记练习

这个练习算是一个热身活动。你只有不到7秒钟的时间来记录你所识记的内容。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你能记住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这些东西的形状可以各不相同。这个好比一个只能装个硬币的钱包,如果里面是1角的硬币,那么里面最多只能装10元钱;如果里面是1元的硬币,那么里面最大只能装100元钱。

(一)颜色

在某一天决定自己要在一整天中对任何红颜色或者带有红颜色的东西进行系统的观察。到了晚上,将所有你能够记起的当天看到的红颜色的东西记下来。第二天,到前一天去过的地方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漏掉什么。你会发现,自己可能不仅仅没有记住某些东西,还有一些东西自己在前一天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记下有多少这样的事物(只记最大数就可以了):

——有多少是你根本没有注意到的

——有多少是你当天没有记住的

几天以后,用另一种颜色来重复同样的练习,你一定会注意到自己有所进步。

(二)形状

你决定自己要在一整天中对任何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东西进行系统的观察。到了晚上,将自己能够记住的物体记下来。

第二天,检查前一天的记录并记下有多少这样的事物:

——有多少是你根本没有注意到的。

——有多少是你当天没有记住的。

几天以后,用圆形物体或者椭圆形物体来重复同样的练习。

根据你的进步情况和你从这些游戏中获得的乐趣多少,决定在某一天重新进行“颜色”的测试,然后间隔几天后再进行“形状”的测试。一定要注意,测试与测试之间要间隔至少两三天,因为大脑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些强化练习。

如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要忘了给自己一点奖励!如果没有进步,那么作为惩罚,你要一直将练习进行下去,直至出现进步为止。

(三)人

如果给你1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你来观察一个人,你也许不知道该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注意有关这个人的所有情况。只有事先经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式,你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你首先应该制定一个观察计划:

——比如,你可以从大体的轮廓开始观察:身高,胖瘦,削肩还是宽肩等等。

——然后你可以开始观察他的衣着:款式,颜色,面料……

——然后是手和脚。

——然后是面部特征:皮肤,毛发,眼睛,嘴……

接下来,试着在某一天通过这个计划去观察两个人。到这一天晚上,用你观察的结果跟自己的计划进行比较,依据计划中的问题一项一项地进行回答。你会发现一定有一些地方你没有注意到,无法回答。记下有多少个地方没有注意到。

第二天,重复前一天的内容:你会发现自己有很大的进步。然后间隔两三天后,再次重复前面的内容,每次都要观察两个人。等到你能非常成功地完成这个测试时,将观察的对象增加到3个人,然后是4个人。

等你发现自己能够准确无误地描述出当天见到的4个人时,你一定会为自己的记忆力感到自豪。

(四)倾听

你可以在某一天的特定时刻决定给自己3分钟的时间,来仔细倾听你当时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两个人的谈话;街上的各种噪声;电话铃声等等。在晚上记下所有这些声音。

第二天,在同一时间重复前一天的练习,这时你会发现,确有一些变化还是这些声音前一天就存在,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每一天的不同时间里重复几次相同的练习。将这些天中的记录同前几天的记录合在一起,你就能对自己一整天的活动有详细的了解。晚上,将你一整天中倾听到的各种声音联系起来,你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回报。

(五)分散注意力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不得不在同一时刻中同时记住几件事情:这种能力也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拥有。

同上面的练习一样,飞快地进行阅读,你可以决定同时画掉这一行中的某个字以及某个词语。

更难一点的练习:仍然快速地阅读,同时在脑子里数一下自己找到某个字的次数,比如“的”字。阅读完一张报纸的一个专栏后,数一下自己找到了多少次这个字。然后,非常仔细地将刚才阅读的内容重新阅读一遍,记下一共出现多少次这个字。比较一下,你一共漏掉了多少次?

在这个练习中,一旦你能每一次都全部正确,就可以确定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强的注意力。但是,你还是要在有时间的时候经常进行类似的练习。晚上或者周末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一道来玩一玩这个游戏,也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六)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特征

“多角度观察”是我们开始了解这个世界的惟一方式。比如,你可以注意一下婴儿。当你给他一个小盒子时,他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不停地将盒子从一个手中换到另一手中,翻过来,转过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他会拿在手里摇来摇去,放到耳朵旁边倾听,然后“乓”的一声把它扔在桌子上,或者拿着慢慢地啃。总之,小孩子在力图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去探索这个他仍然未知的东西。他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他已经了解到了这个物体能够告诉他的所有信息。成年人就不会观察得这么详细,因为他只需扫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盒子。

婴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充满了好奇,因此他会去看,去听,去闻,去啃,去咬,去试试物体的重量……我们成年人早已经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因此我们不会去仔细倾听和认真观察。这就是我们必须改变的地方。我们应该像婴儿观察事物一样,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并通过训练使自己获得这种观察方式。

1.物体

在几分钟的休息时间里,从身边找一个有多个特征的物体来观察——比如台灯、花瓶、某个小装饰品等所有你感觉到自己经常看见却从来没有仔细观察、注意过的东西。

拿在手里,掂一掂大概的重量是多少,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然后翻来覆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的不同侧面,观察整个物体是如何构成的。观察完毕,在纸上简短地写出你刚才观察到的几个特征。

过一会或者几天,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试着描述一下前面你观察过的物体。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这个简单的练习已经能够让你准确地说出这个物体的样子,仿佛它就在你的眼前一样!

很明显,这只是一种短时记忆,而且只是在记忆某个单一的物体,所以相对简单。如果想记住更多的东西,你必须进一步训练自己的大脑。

在任何可能空闲的时间里,来玩这种游戏。如果你已经能够非常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用更复杂的物体作为练习对象。

2.句子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读报纸或者是读书的时候,你从来都不用将所有的句子完整地读下来,就已经明白了大体的意思?其实,一旦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阅读——尤其经过大量的阅读以后——仅仅看到几个词就已经足够让大脑进行反应,组织起整个句子的结构来。大脑对句子重新进行组织的速度比我们逐字阅读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我们能够读得越来越快。

能够用更快的速度进行阅读,这当然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即使你已经具有了能够进行快速阅读的能力,你仍然需要具备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自然记住一些自己想记住的篇章这样的能力。

跟前面一样,在你闲暇的时刻,从某张报纸中或者某本书中找出两三段文章,从中找到这几段的多个特征。你可以假设自己是一个老师,正打算在一篇文章上作一些标记。你要将所有的文字正确地读出来,包括每一个副词、每一个连词等。同时你还要将这篇文章分成几部分来分析:文章中的句子太长了还是太短了?里面的形容词或者副词多吗?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晰还是混乱不清?句子是短小精悍还是华丽冗长?句子是否富有想像力?是否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意思?有没有重复?是不是太罗嗦,毫无意义?

过一会儿,将你个人对这篇文章的评论用几个字写下来。然后,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时,根据你所概括的文章特征试着写下你能回忆起来的句子。看到你写出来的完整句子,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3.人物形象

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人物形象的世界里:杂志上到处是人物照片,书籍中处处有人物描述,人物绘画随处可见……可是,你是否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些人物形象,注意过这些人物形象的特征?

一旦有机会,就要训练自己对周围事物进行系统观察的能力。

选一幅图画作为观察对象,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将你可能观察到的所有细节找出来,然后将这幅图画藏起来。过一会儿,记录下你刚才观察到的所有细节——不仅要写下你所看到的具体细节,还要记下你的评价:画中人物的情绪冷静还是激动,光线运用的好还是坏等等。

过一两天以后,试着描述这幅图画。这时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能将整幅图画描述出来,连所有细致入微的细节都能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