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无处不在的80/20
1916800000005

第5章 最省力法则和关键的少数(1)

最省力法则和关键的少数

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去了解,它是用什么手法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尽管帕雷托首先发现了80/20法则,并且深知其发现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阐释说明的水平局限性,使这一法则的重要性在当时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尽管当时也有其他的一些经济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有两位实力相当但截然不同的先驱者开始运用80/20法则,引起了世界轰动。

1949:吉普夫的最省力法则

吉普夫是哈佛大学的语言教授。1949年,吉普夫发现“最省力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讲,“最省力法则”实际上是对帕雷托法则的重新发现与阐释。吉普夫法则认为:资源(人、货物、时间、技能或任何有生产力的东西)总是会自我调整,以求将工作量减少,而大约20%-30%的资源,与70%-80%的资源活动有关。

吉普夫教授利用人口统计、书籍、文献与工业行为,来说明这种一致且重复出现的不平衡现象。举例来说,他分析了1931年费城20个街区内发出的结婚证书,发现其中70%的婚姻,产生于该区城中30%的人身上。

附带一提,吉普夫也用另一个法则为散乱的书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由:“使用频率较高的东西比较靠近我们。而聪明的秘书早就知道,常用的档案不必归档!”

1951:朱兰的关键少数规则与日本的兴趣

80/20法则的另一位先驱是伟大的质量导师,他就是罗马尼亚裔的美国工程师朱兰,他生于1904年,是20世纪50-90年代质量革命的幕后功臣,在他口中80/20法则有时叫做“帕雷托法则”,有时叫“关键少数规则”,成为追求产品品质的同义词。

朱兰在1924年加入西屋电器,是贝尔电话公司负责制造的分部。他担任公司的工业工程师,并且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产品品质中所隐含的80/20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