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宫秘史
19291700000032

第32章 文采风流今尚存——政治文化篇(3)

为了消除这种疑虑,选拔北方的人进入政府做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办法。朱元璋知道南方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的水平也确实比北方高,但是,他不能让每一次入选的人都是南方人。这样一来,朝中大臣尽是南方人,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又有什么好处?

权衡利弊,他只能采取这种分南北取士的方法,让南北两地的官员人数保持平衡,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在这次科举事件中,双方都有不同的立场,因此很难用对与错的标准来评判双方。

一方面,那些宁死也要坚持己见的大臣们,用他们的生命坚持了科举考试的公正原则,他们的勇气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另一方面,朱元璋的选择,则是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出发的一种变通的方法。这一点已经超越了公正的范畴,而上升到了政治的角度。

《永乐大典》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永乐大典》是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诞生于腥风血雨的皇权更替中。明成祖朱棣假祖训“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自己登基,改元永乐。朱棣为了稳定自己的专制统治,极力网罗听话的文人学士,大量编辑出版图书,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但是永乐皇帝并不满意典籍所包揽的范围,因此又下令大规模地进行了修改。主要由姚广孝和解缙承担,并有2169名学者从翰林院和国子监被抽调出来参与此书的编修。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所有的编辑工作完成,朱棣为这部亘古未有的巨帙之书题写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序文,称赞这部书“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书,着为奥典”。

全书正文22877卷,自用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自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火灾,火势危及文楼。火灾之后,嘉靖皇帝萌生了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方告完成,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永乐正本移放到文渊阁,明亡之后下落不明。

学术界一般认为,大批书毁于明清之际的战火,也有人提出可能作为嘉靖皇帝的殉葬品埋入了永陵,有些学者称之为未解之谜。

明代的内阁制是如何确立的

明代的内阁制,发展过程是颇为复杂的。严格说来,内阁制是直到仁宣之世才正式形成的,并且直到了仁宣之世“大学士”才获得实权。

朱元璋登基后,废除了丞相制,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全国政务最后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如此一来,朱元璋即使整天批答处理章奏,仍然忙不过来。每当遇到重大问题时,手下又无人可以共同商量。

此时,朱元璋已经发觉要人参谋帮助的重要性。于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元璋置“四辅官”,让大儒王本、杜佑、龚牧、吴源等任之。四辅官的任务是“协赞政事”,复核司法审判结果,有疑问的可以封还再议。

然而,这些人不能胜任其职,不久之后相继致仕。继任的安然虽练达庶务,却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病死,以后就废罢不设。四辅官的设置虽然只有一年左右,但是已经开了皇帝要人帮助的先例。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效宋朝的制度,任命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铨等为之,辅导太子,都给五品官的待遇,这就是后来内阁制的最早雏形。不过,由于朱元璋勤于政事,重大政务皆自行决断,直到病重弥留之际,还亲自办理政事。因此,这些大学士不过是摆设而已。

朱元璋之后的建文帝,一直忙于征战,大学士一职也没有什么改变。

明代内阁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

朱棣即位后,便命侍读解缙、胡广,编修黄淮,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等人入内阁,参行政事,这是内阁干预中枢政治的开始。

从此以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成为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从职责和名称来看,明朝的内阁制度,这时已基本形成。但当时阁臣的阶秩不高,“各赐五品服”,是中级官员。但是入阁者不得管理下属各司,各司奏事也不经过内阁。

尽管阁臣与皇帝“朝夕左右”,“机密事务悉预闻”,朱棣也曾鼓励解缙等人说:“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但实际上阁臣的权力远远不及尚书,尤其当时的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的权力远远大于“大学士”。阁臣虽得以参预机务,但他们的权力却受到种种限制。他们的建言行事,即使得到皇帝的赞许,在推行中也还会有所顾忌。

如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学士杨荣疏陈十事,皆指斥府、部、法司积弊。永乐看完后密谕荣曰:“卿言甚当。但侍臣腹心之臣,若进此言,恐群臣相猜疑,不若使御史言之。”于是,御史邓真上疏入奏,众皆请罪,诏诸司即日悛改,怙终者不赦。从这一事件不难看出,永乐年间的阁臣虽然可以接近皇帝,但是份量却不重,跟掌握实权的大臣还有一定的距离。

仁、宣时期,明朝的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阁权开始重于部权,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大学士逐渐开始晋升为尚书、太保、太傅等职,无论何事,皇帝都召见大学士议论,阁臣之权也渐渐大了起来。

在朱棣之前,“殿阁大学士,官仅五品”,“终永乐之世,未尝改秩”。朱棣在位时,虽然信用阁臣,但因阶秩不高,处理朝政时,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影响。

仁、宣时期就打破了这一限制,不断提升阁臣的官阶。仁宗刚即位,“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产部侍郎,仍兼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这样,就把阁臣的官阶从正五品提高到正三品。

仁宗时,又设建文、永乐时罢置的公孤官(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先后封杨士奇少保,又进杨荣太子少傅兼谨身殿大学士,金幼孜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

可见,这时内阁大学士已跻入公侯伯尚书的行列。十二月,又进杨荣工部尚书。自仁宗即位以后,对杨士奇等阁臣不断擢升,但提升为尚书的,杨荣为第一人。虽在这之前阁臣已有提升为公孤官的,但还是虚衔,不及尚书握有实权。洪熙元年(1425年),进杨士奇兵部尚书,进黄淮少保兼户部尚书、金幼孜礼部尚书。比较后进的杨溥,也于宣德九年(1434年)“迁礼部尚书”。

当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名位先于三杨”,“与三杨同辅政”。但实际上,“仁宣之间,政在三杨”,可见,这时已形成阁权重于部权的局面。

内阁制真正掌握大权,主要还在于获得了“票拟”的权力。永乐时阁臣虽参预机务,但奏章都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批决。

宣德时,始有内阁的“票拟”。“票拟”即是阁臣草拟对臣僚各种章奏的处理意见,这是内阁的最大权力所在。阁臣获得票拟权,也就是直接掌握了处理国家政事的权力。人们把明代内阁之职比于古之丞相,就是因为其主票拟的缘故。

内阁大学士有多人,所以在主持票拟及处理其他政务时,往往根据阁臣资历的深浅,及皇帝信任程度的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如宣宗时,在内阁的除了“三杨”以外,还有张瑛为华盖殿大学士;陈山为谨身殿大学士。他们两人权力远逊于“三杨”,可见以后的首辅制度,这时已见端倪。

首辅制度正式形成于明中叶。资格最老、最受皇帝信任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负主要责任;其余的大学士称群辅,权力比首辅小得多,是其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