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面提到的这种上司毕竟是少数,在正规向上的公司里,这种人的发展空间往往会很小。我们通常遇到的苛刻上司,往往是指那些要求比较严格的上司。和这种要求比较严格的上司相处,其实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像别人一样,不停地在背后指责他们、抱怨他们,希望他们赶紧从我们的身边离开,后者是在心里暗暗地排斥和反抗,诅咒他们赶快感冒发烧、生病、受阻等等。但是,除了这种方法之外,我们也可以采取另外的一种办法,虽然比较困难,但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在苛刻的上司身上找到我们欣赏的优点。
许多年前,小王曾经打算写一本书,但是他碰到了一个非常苛刻的编章。小王写的厚厚的书稿,被挑剔的一无是处,人也经常被批评。小王火热的心仿佛一下子被浇灭了,正在他为难之际,他的一个朋友问了一个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苛刻的编章,或许正好能把你从以前陶然的状态中推出来,把你从习惯的舒适状态中拉出来,让你的写作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呢?”听了朋友的这番话,直到那一刻,小王才想明白,原来苛刻也是一种激励。小王回想了一下他的工作经历和生涯,发现正是先前的一个苛刻的领导把他写作的潜力给激发了出来,让他从那以后不断地提高。不管是小王的写作风格,还是写作的动力,或者是演讲的口才甚至是运用新科技的能力,都是被这些苛刻的人给逼出来的、激发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苛刻的上司对我们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影响,使我们的一生,尤其是在事业上变得积极起来,变得完美了许多,也变得容易了许多。很多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防卫心理,担心着会在遇到这些苛刻的上司的时候,遭受到什么羞辱,丢掉了做人的尊严。其实,我们没必要用这样的心理来面对苛刻的上司,我们应该敞开我们的心胸,接受他们将要给予我们的教训,而不要主观地认为,那些让人受不了的言语和态度是仅仅针对着我们来的。要是这样想,我们就会觉得,这样的结果也不错。因为我们在面对苛刻的上司的时候,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紧张彷徨了,再也不需要时刻绷紧心中的弦,时刻做好自我防卫的准备了。所以,苛刻的上司也很容易相处,大家要明白,之所以会对苛刻的上司反应激烈,只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很难缠,态度不好而已。在面对苛刻的上司的时候,我们要以开放的心胸面对所有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种苛刻的管理之下学会更多的东西,自己也能够更加地轻松。
曾经看过一篇名为《上司不是用来被喜欢》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特别值得回味:很多年前,她碰到的第一个上司很温和、很随意,对待下属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她喜欢这样的上司。但是她在这个公司工作的几年里,错过了很多的机会。第二个上司则很苛刻,还是个坏脾气,动不动就大声训斥她,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脾气,她做的工作也很少能让上司满意,不管她做的再好再完美,到了苛刻上司那里,一定能够被他从里面找出一大堆不足的地方。这让她感觉在上司的眼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完善。但是在这个上司的高压下,她却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一直到现在,她还对这个上司心存感激。
上司的苛刻和挑剔,有着做领导的一种习惯,但更多的却是源于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苛刻的上司会让我们仔细地对待我们的工作,有些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都不是上司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呢?但是这种苛刻,正好激起了我们心中的不屈,也因为这种不屈,我们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就会更加充沛,心思也会比别人多得多。这样,我们就进步得很快,尽快地成熟起来。所以,我们必须感谢这些苛刻对待我们的上司,因为他们的苛刻,让我们做起事情来更加的有激情、有动力,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不再是曾经的那个马大哈了。
精英大多在逆境与隐忍中产生
我们可以观察一个精英的创业经历,假设他们在受到羞辱的时候真的不干了,那么,现在的伟业也就不存在了,他们也不会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不会成为一个千万人眼中的精英。所以说,精英都是在逆境与隐忍中产生的,没有一个人的事业会一帆风顺,碰到了逆境,我们就要隐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成就了大业、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精英们,大多都是在逆境与隐忍中产生的。对他们来说,逆境中的隐忍是成就自己事业和实现自己理想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能够在逆境中隐忍,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受别人不能受的罪,忍别人不能忍的辱,这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精英们在拼搏当中学会的一种本领。俗话说得好,忍一时之气,成一生大业。成就了大事业大学问的精英们,大多对此深有同感。
三国鼎立的时候,刘备不顾手下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出兵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雪恨,并把失去的战略要地荆州一起夺回来。东吴国主孙权派人求和,被刘备拒绝了,迫于形势,孙权任命只有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精兵5万人马前往迎战。那个时候,刘备带着几十万大军水路并进,声势极为浩大,大军到达夷陵这个地方的时候,沿着长江的南岸,一下子扎下了几十处兵营,占据了好几百里的土地。陆逊眼见蜀军气势高涨,又占据着有利的地势,所以就坚守大营,不和蜀军正面交锋。就在这个时候,东吴的另一支军队被蜀军包围了起来,请求陆逊赶快增援。但是陆逊不肯增兵去解围,他对手下的将领说,那里的城墙非常的坚固,里面也有充足的粮草,等到我这里的计谋实现的时候,那里的围困自然也就解除了。但是那些将领们见陆逊既不去救援友军,也不开营攻击面前的蜀军,以为陆逊胆小怕死,所以心里都很气忿,瞧不起他,都很抵触陆逊的指挥。这种情况下,陆逊召集了手下的将领开会,手里拿出孙权赐给的宝剑,对众将领说:“蜀国的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都忌惮他三分。现在他带着大军来攻打我们,我们应该把他当做劲敌来看待。希望各位将领能以大局为重,同心抗敌,共同把来犯的蜀军消灭掉,以报答国家。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是既然国主任命我为大都督,统帅军队,那么我就会恪尽职守。主公任命了我,就证明我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能够受得了委屈,能够承受得住重托。军令如山,不听命令的是要按军法处置的,大家切记!”陆逊的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一下子就把手下的将领震慑住了,从此,谁也不敢再不听从他的命令了。陆逊打定了主意,坚守大营,坚决不迎战,就这样一下子拖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后来等到蜀军懈怠下来,他抓住了时机,利用火攻的计策,顺风放火,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刘备仓皇逃跑到了白帝城,一病不起。陆逊的隐忍,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经典战役,让他跻身于军事精英的行列。
古代的精英们隐忍的故事数不胜数。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想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所要付出的努力必不可少,但这种在逆境中隐忍的能力,却是同样不可缺少的。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是身家亿万、白手起家的楷模。大家都只看到了他现在的风光无限,忽略了他成功之前的那种经历。有哪个人知道,他在成功之前,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遭遇到了怎样的逆境压迫呢?他忍受了那种别人不能忍受的屈辱和痛苦,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就。在俞敏洪刚刚创办新东方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突发事件,他们学校的一个员工,在外出张贴招生广告的时候,被竞争对手用刀子给捅伤了。那时候的俞敏洪才意识到,自己出来在社会上“混”,怎么着也要结识几个警察,这样碰到事情的时候才有个依靠。但是,想归想,但是没有什么途径。最后,通过报案的途径,认识了一个警察,又通过这个警察,把刑警大队的政委约了出来一起吃饭。那个时候,他一下子在兜里装了差不多大部分的家当——3000块钱,走进了一家非常豪华的大酒店。在北京的十几年,这是他第一次进这么好的饭店,他也不熟悉这种请客的场面,不知道怎么和人家交流才好。面对政委,他有点找不着话题,心里非常的尴尬和恐惧,所以只好埋头喝酒。劝人家喝,自己就得先喝,而且是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洪敏就失去了知觉,从椅子上溜到了桌子底下去了。学校的老师和同桌的警察,赶忙把他送到了医院,在急诊室里抢救了两个多小时,这才活了过来。医院的医生说,要是换了别人,就活不过来了,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这么个喝法,谁能受得了?俞敏洪醒过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干了!”学校的老师背着他回家,走了一个多小时,他哭了一个多小时,边哭边撕心裂肺地喊:“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那个时候,俞敏洪一定感到特别的痛苦和无助吧,破旧的办公室,寥寥无几的学生,没有几个老师,也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他就这样不停地哭着喊着,把周围的人都吓得发慌了。但是,等到第二天,他仍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像以前一样,挎着破旧的书包,给学生们上课去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俞敏洪当年真的不干了,那么,现在的新东方也就不存在了吧,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不会成为一个千万人眼中的精英了。所以说,精英都是在逆境隐忍中产生的,没有一个人的事业会一帆风顺,碰到了逆境,我们就要隐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隐忍不是默然和安静
隐忍不是默然和安静,而是在条件不具备之时积蓄力量,等待爆发的时机。忍耐中的默然和安静,是爆发的动力。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能够吃苦,必须观察时机,等待机会,是不能着急上火的。隐忍是一种勇敢的承担,是一种理智的处理,是一种爆发的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