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注释研究
19566400000101

第101章 著名注释家及其典籍(6)

六内沙布尔的《古兰经妙义览胜》

内沙布尔,本名艾布·哈桑·本·穆罕默德·本·侯赛因·内沙布尔(Abu al-asan ben Muhammad ben al-usayn al-nisābūrī),以“尼加姆·艾尔勒吉”(Al-niām al-’a‘raj)著称,内沙布尔人,伊历10世纪语言学家、诵读学家、注释学家、苏菲学家。内沙布尔的主要著作有《阐释伊本·哈吉卜的词法学》(Niām al-sharah)、《阐释华哲·纳赛尔·明莱的天文学》(Tawīal-tazkirah)、《算学论集》(Rasā’il fi ‘ilm al-isāb)、《古兰经妙义览胜》(Gharā’ib al-qur’ān wa raghā’ib al-furqān)。

《古兰经妙义览胜》是内沙布尔的成名作。较之其他经注典籍而言,该部经注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内沙布尔的苏菲修行和苏菲主张深深影响了注释,故该部经注中出现的苏菲“示意注释”,使它成为“苏菲注释”领域的经典作品之一。二是作者在经注中大量运用个人见解注释经文的举措,又使该部经注成为见解注释的代表作。尽管该书具有双重身份,但从分类来看,示意注释也是见解的结果,因此学术界从宏观角度出发,将它列为“见解注释”典籍的范畴。

从该部经注中的部分内容来源看,内沙布尔主要择取了法赫鲁丁·拉齐的《幽玄之钥》和宰迈赫舍里的《启示真相揭示》的精华内容,引述了其他注释典籍中引证的圣门弟子与再传弟子的注释。不同的是,内沙布尔无论是择要法赫鲁丁·拉齐的注释,还是引述宰迈赫舍里等人的注释,都不是照搬转述,而是发挥个人见解对被引内容进行评议。如果被引内容不符合经训主张,他就给予勘正;如果被引内容具有缺陷,他就给予补充。此外,如果他引述宰迈赫舍里的注释时首先指出,“《启示真相揭示》如此如此说;或宰迈赫舍里如何如何说”,接着再引证法赫鲁丁·拉齐对宰迈赫舍里注释的反驳,最后发表个人意见,评判两位前辈的注释。例如,他在注释经文“复活日,大地将全在他的掌握中,诸天将卷在他的右手中”(39:76)时,引述宰迈赫舍里和法赫鲁丁·拉齐的不同注释和观点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评议和比较了两位前辈的注释:“法赫鲁丁·拉齐从教义学角度作了注释,宰迈赫舍里从修辞学角度作了注释。”[15]

内沙布尔在《古兰经妙义览胜》的前言中,阐述了他与众不同的注释方法和特点。他注释经文时,首先叙述《古兰经》的原节文;接着分析该节经文的各种读法,并将每种读法溯源于原诵读家;然后阐释每节经文的上下文关系;最后再注释经文——展现经文大义、分析经文代词、解析隐微经文、明确经文暗喻、界定经文借代和隐喻、阐释经文中的教律并理论各法学学派的证据。内沙布尔在其经注的最后指出,他的这部经注涵盖了法赫鲁丁·拉齐的《幽玄之钥》的精华,汲取了宰迈赫舍里的《启示真相揭示》的精粹。此外,他还明确阐述,尽管他采撷了《启示真相揭示》中的部分内容,但他注释《古兰经》的思想出发点是基于逊尼派的教义主张。同样,内沙布尔还就他引述的一些内容,如圣训、诵读方法、先后停止经文、语法、词法、修辞、教律等来源做了说明,明确指出了释文出自何处。

细究《古兰经妙义览胜》的总体特点,除作者在前言中阐述的一些外,尤其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主要层面上:

(一)深入阐释教义问题

内沙布尔但凡注释涉及教义的经文时,都要叙述逊尼派、什叶派、穆尔太齐赖派、哈瓦利吉派的主张和观点。然而,他的落脚点则是以逊尼派的教义主张为准,并且反驳了其他教派或学派的观点。

(二)注释关乎宇宙和哲学的经文

内沙布尔根据《幽玄之钥》,解读了经文中涉及宇宙自然和哲学智慧的经文。作者在引证《幽玄之钥》时,不仅照本宣科,而且对法赫鲁丁·拉齐的一些观点表示了异议。

(三)鲜明的苏菲示意注释

如前所述,内沙布尔的苏菲背景深深影响了他对《古兰经》的认知,因此他在注释经文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体悟对一些经文作了示意注释。此外,他在注释过程中,还引述很多催人泪下的劝善言论和至理名言,注释了相关经文。

(四)经注中没有什叶倾向

作者出身什叶派圣地库姆的背景,没有影响到他的逊尼派教义主张。例如经文“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中凡叛道的人,真主将以别的民众代替他们,真主喜爱那些民众,他们也喜爱真主”(5:54)。他在注释时,就依理据证地反驳了什叶派的“阿里观”。即使他在经注的结尾处(第30册第224-228页)叙述了******尊重阿里的必要性,但他强调,他的逊尼派教义主张是毋庸置疑的。[16]

七哲拉鲁丁·马哈里和哲拉鲁丁·苏尤蒂的《哲拉莱尼古兰经注》

《哲拉莱尼古兰经注》(Tafsir al-Jalalayn),又译《简明古兰经注》,是由两位注释家——哲拉鲁丁·马哈里与哲拉鲁丁·苏尤蒂——相继完成的一部注释典籍。关于哲拉鲁丁·苏尤蒂,前文已作简介,此处仅介绍哲拉鲁丁·马哈里。

哲拉鲁丁·马哈里,全名哲拉鲁丁·本·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马哈里(Jalāl al-dīn Muhammad ben’amad ben Muhammad ben ’ibrāhīm al-maallī,1389-1460),埃及人,沙菲仪法学派教法学家、教义学家、语法学家、逻辑学家。哲拉鲁丁·马哈里师从拜德尔·迈哈姆德·阿格萨拉尼(Al-badr mamūd al-’aqarānī)、布勒哈尼·拜朱利(Al-burhān al-bayzūrī)、谢姆斯·拜萨提(Al-shams al-basāī)、阿拉·布哈里(‘Alā’al-bukhārī)等习文释典。哲拉鲁丁·马哈里的主要著作有《原理全解》(Sharjam‘al-jawāni‘fi al-’uūl)、《沙菲仪法学方法阐释》(Sharal-minhāj fi fiqh al-shāfi‘iyyah)、《教义原理详解》(Shar al-waraqāt fi al-’uūl),以及《哲拉莱尼古兰经注》等。

《哲拉莱尼古兰经注》名称中的“哲拉莱尼”,是双数名词,亦即这是一部由两个名为“哲拉尼”(即哲拉鲁丁)的注释家完成的典籍,故可译为《两个哲拉尼经注》。其中,哲拉鲁丁·马哈里注释的顺序是,他先从第18章(山洞章)注释至第114章(世人章),然后注释了第1章(开端章)。哲拉鲁丁·苏尤蒂在哲拉鲁丁·马哈里辞世后接着注释,并于40日内完成了第2章(黄牛章)至第17章(夜行章)的注释,并再次注释了第1章,附于哲拉鲁丁·马哈里所注“开端章”的释文后。此外,两位注释家都没有注释各章首的经文“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17]

尽管该部经注出自两位注释家之手,但纵观整部经注,除两人在不到10处释文中具有细微差异外,整部经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释文观点不仅相同,文字体例也相近。注解包括对经文词汇、句子的阐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多引用圣训参证。各章均标明所属类别(‘麦加’类或‘麦地那’类)、全章所含的节数,以及颁降的次序。对章首字母,一律不随意解释、引申,只注明‘真主至知’字样。对《古兰经》中涉及的事件,包括正文中省略而不提的人名、地名,则据史实或传说予以补充。此外,续成者苏尤蒂的释文中,还增加了一项新内容:把某些章节颁降的缘由作了必要的交代,以便研习者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18]

该部经注自问世以来,不仅被多次印行刊发,而且不乏注疏本问世,最著名者当数《加迈勒注疏》(āshiyah al-jamal)与《萨维注疏》(āshiyah āwī)。此外,“该简注对初学《古兰经》者颇有帮助,400多年来,被逊尼派******广泛采用,影响很大,在中国******经堂教育中,一直被列为研习《古兰经》的必读课本,手抄或翻刻者甚多。中国******教协会于1982年以黎巴嫩贝鲁特刊印本为蓝本,影印发行。该本每页中间是《古兰经》正文,注释文字按节次刊载于正文左、右两侧,有关段落的‘颁降缘由’作为脚注附于页尾。”[19]

八海推卜·舍尔拜尼的《明灯》

海推卜·舍尔拜尼,全名谢姆斯丁·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舍尔拜尼(Shams al-dīn Muhammad ben Muhammad al-sharbaynī,伊历?-977),埃及人,沙菲仪法学派教法学家、注释学家。海推卜·舍尔拜尼师从筛海·艾哈迈德·拜尔莱斯(Al-shaykh ’amad al-barlasī)、努尔·马哈里(Al-nūr al-maallī)、拜德尔·马什哈德(Al-badr al-mashhadī)、希哈卜·拉姆利(Shihāb al-ramlī)等习经释典。海推卜·舍尔拜尼的主要著作有《米奈哈吉阐释》(Shar kitāb al-minhāj)、《唤醒书》(Kitāb al-tanbīh)、《明灯》(Al-sirāj al-munīr)。

《明灯》,全名为《帮助认识真主的一些语义之明灯》(Al-sirāj al-munīr fi al-’i‘ānah ‘alāma‘rifah ba‘ma‘ānīkalām rabbināal-akīm al-khabīr),共4册。

细究该部经注的特点,主要是:引述传闻并予以侧重;分析经文语法;引述七位著名诵读家对经文的各种诵读;引证确凿圣训注经——作者引证圣训注释经文时,仅引证“健全圣训”(Al-adīth al-aī)和“优良圣训”(Al-adīth al-asan);引述前人注释并给予学理分析——作者引述了宰迈赫舍里、拜达维和拜鄂瓦的传闻注释,如果作者认为传闻正确就表示赞同,如果认为传闻不符合经训就给予辩驳,此外作者还逐一指正了前人注释中的伪造圣训;释文妙语连珠——作者注释经文时,对释文的措辞极其考究,因此释文中不乏箴言妙语,令读者朗朗上口;揭示难解经文——作者在其经注中,以“注意”和“别人说……我说……”的行文,揭示了部分不易理解的经文大义;解析关联性经文——作者引述证据,解析经中的关联性经文,并给予理论分析;注释教法经文——引证各法学学派的证据和言论,阐发涉及教法律例的经文,只释教法原则,不析律例细则;不辨真伪和不加甄别地叙述了一些以色列传闻;大量引述了法赫鲁丁·拉齐在《幽玄之钥》中的注释精粹。[20]

九艾布·苏欧德的《古兰经览胜导读》

艾布·苏欧德,全名艾布·苏欧德·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穆斯塔法(Abu al-su ‘ūd Muhammad ben Muhammad ben muafā,伊历894-982),突厥人,哈乃斐法学派教法学家、注释学家、修辞学家、文学家。艾布·苏欧德出身书香门第,师从父亲伊本·穆罕默德等多位著名学者研习语言文学、教法经注等。艾布·苏欧德结束学业后,执教突厥多所学校。艾布·苏欧德担任法官8年,并任突厥“总穆夫提”(教法诠释总官)达三十年之久。他任穆夫提之间,如果请教问题的人以诗歌形式提问,他则以同样押韵的诗歌行文给予回复;如果提问者以散文形式提问,他则以对称的散文行文做出解答。艾布·苏欧德终生由于执教与担任教法诠释总官之故,“忙里偷闲”著述了《古兰经览胜导读》(’Irshād al-‘aql al-salīm ’ilāmazāyāal-kitāb al-karīm)、《启示真相揭示评注》(Al-awāshi ‘alātafsir al-kashshāf)。

《古兰经览胜导读》是艾布·苏欧德的代表作,共5卷。作者在该部经注的前言中,讲述了他著作该书的过程。作者讲到,由于执教与执法缘故,他利用业余时间,分两个阶段完成了该部经注。第一阶段的注释结束于伊历973年,范围是第1-38章(萨德章),由于工作原因而搁浅。第二阶段从第39章(队伍章)注释至最后一章(世人章),于伊历975年完成。

《古兰经览胜导读》,是一部以修辞学见长的典籍。作者基于宰迈赫舍里的《启示真相揭示》和拜达维的《启示光辉和经义奥秘》,汲取他们经注中的精华部分注释了《古兰经》,并成为见解注释和修辞注释《古兰经》的典范之作。因此,后人认为,继宰迈赫舍里和拜达维之后,没有任何人的修辞注释能达到艾布·苏欧德的地位。[21]诚然,虽然作者在书中高度赞扬了宰迈赫舍里、拜达维及其注释,但他只引证后者经注中的修辞注释内容,而没有倾向和引述穆尔太齐赖派的教义观点。艾布·苏欧德与后两者相同的是,他也在每章章尾引述伪造圣训,说明《古兰经》各章的优越,以及诵读各章者得到的真主惠赐。《古兰经览胜导读》的总体特点如下:

(一)揭示经文中的修辞

作者由于精于修辞学,故他竭尽全力阐释了经文中的修辞奥妙、修辞风格和修辞结构,尤其详细分析了经文的分断与连接、经文的简洁与周详、经文的前置与后置、经义的呈现与补义。从修辞角度注释《古兰经》,是该部经注的最大特点。 (二)解析经文的关联性,分析经文的诵读法

作者注释经文时,往往注重经文之间的互相关联及其内在含义。同样,作者有时候也言简意赅地分析部分经文的各种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