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活的环境比较单纯,人生经历比较少,在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受不了老师、家长等给的委屈。此外,青少年的思维往往比较简单直接,容易产生情绪冲动,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所以,当受到老师的冤枉时,很可能会受不了,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举动。
如果被老师“冤枉”时试试以下建议:
学会冷静下来,客观分析。有很多时候,老师是因为当时的具体情况才缺乏对事情的了解。比如在小易的事例中,老师急着讲完这节课的内容,同时觉得要对扰乱课堂的同学有个提醒,这才没有问清事实就批评了舒易。这样我们可以明白老师不是有意针对我们,不会在心理上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
避免情绪化,不要感情用事。这一点和上面的客观分析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要一时头脑发热就做出过激的言行。
多一点宽容。每个人都有对情况不了解的时候,都有失误的时候,班里的学生那么多,老师每一个判断都精准无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老师也不要太苛刻。老师因为失误使你受了委屈的时候,想想老师是不是故意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对的地方、有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多一些宽容,矛盾就更容易解决。
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老师聊一聊,及时澄清真相。只要你诚恳地说明原委,老师不会蛮不讲理的。学会通过沟通来争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吧,这比起摔门或是打骂等方式要好多了。
不要因为老师有一两次冤枉了你就怨恨老师,甚至不去认真学老师带教的那门课,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影响自己的学业和成长。有气度和有智慧的人应该能把握住自己,继续与老师的正常交往,继续搞好自己的学习。
十一、妈妈偷看了我的日记
从上小学的时候起,潇潇就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开始记日记了。那时候她总会把日记拿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品评一番。正因为这样,潇潇写得一手好文章,一直都是公认的“才女”,还有同学给她送了个雅号“潇湘妃子”。
上了中学以后,潇潇更愿意把日记当成自己的个人空间了。每天写完作业,打开她素素净净的小日记本记下几件小事、写下几段心情,是她最享受的时刻。潇潇把自己的心情更多地倾诉到了日记本上,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和爸爸妈妈说话了。
一个星期天,潇潇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回来,发现自己夹在日记本里的小书签不在前一天放的位置了,而妈妈正在卫生间收拾从潇潇的小床上换下来的床单、枕巾,准备放进洗衣机清洗。潇潇生气地跑过去问妈妈,是不是偷看了她的日记。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委屈和怨气一下子涌上心头,潇潇难受极了,她觉得妈妈侵犯了她的个人空间,接下去的一周,潇潇都没有跟妈妈说话。
对于你来说,爸爸妈妈偷看日记的方式是不妥当的,可是你也应该体谅他们的心情,想想他们为什么会看我们的日记。
日记,记录了你的心情,伴你成长。记日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帮你留下回忆,还可以疏导你的心理压力。可是有时候,日记可能会妨碍你和爸爸妈妈、和其他师长的交流。
进入青春期以后,你的心理中“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特征更加明显了。一方面你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空间,让自己的心情和想像尽情驰骋,不愿意像以前那样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另一方面,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了解、理解你的心理,理解你的行为。这往往就会形成一种矛盾:你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难以让他们深入了解你;又希望他们了解你,给你支持。
进入青春期的你同时也进入了心理上的“断乳期”,你向往独立、向往自己的空间,可是你又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心理、生理和经济条件,你仍然需要家长和老师等长辈的指点和引导。如果你只愿意让自己和日记“交流”,那就走向极端了。
下面的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日记是一个好习惯,不妨保留,不要因为被爸爸妈妈看了,就不愿意再记日记。
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和爸爸妈妈的交流越来越少了、或者比以前少多了?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心事没有跟爸爸妈妈说,让他们担心了?如果是这样,多和爸爸妈妈说说话,多跟他们交流交流吧,让他们了解你、信任你。
主动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告诉他们日记对于你的意义,告诉他们你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沟通才能达成理解,才能争取爸爸妈妈的支持,这样比“冷战”要好多了。
最后这一点,希望能被爸爸妈妈们看到: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孩子们也不例外,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种意识尤其强烈。孩子们的心灵是单纯的,他们不容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侵犯。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给他们一个心灵的空间。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最好是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您说呢?
十二、不想和母亲吵架
儿子十七岁,花一样的年华,虽然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可是长大的他却变得越来越不乖巧,什么都逆着母亲的意思干,而且动不动就发无名火。记得有一次,儿子做得实在过分,母亲忍不住想扇他一巴掌,就在挥手的瞬间,她突然发现儿子的身高已经不再是从前那般,已经够不到他的脸了。母亲的手最终没有落到儿子身上,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
其实,这个少年就是你自己,是所有青春期朋友的一个缩影。他的喜怒哀乐,就散落在你的生活当中。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什么时候,你也和这个少年一样,开始自以为是,开始做出一些举动令关心我们呵护你的爸爸妈妈伤心?或许,你和爸爸妈妈的争吵并非出于你的本意,你看见他们为你伤心你自己也会难过。也许你曾经一次次告诫过自己,不要再这样了,但内心里总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一旦有什么不顺己意便会再一次陷入困顿之中。你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你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我们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操纵的玩偶了。但叛逆也正败露了你的幼稚和不成熟,“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委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所以必须引起你的重视。
我们要这样正视同长辈的矛盾:
正视叛逆心理。叛逆心理似乎每个学生都会有,只是多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问题,但是前两者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而后者则是受影响最大的。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把表现出来的问题只归结到自己身上,为摆脱不了这种情绪而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变为抽象思维。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就会利用多种机会来体现自我。所以,一旦你想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得想想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如果最后只会闹得你和父母亲都伤心,有什么值得做的呢?
学会自我宣泄。发泄方式很多,比如在空旷处大吼;比如奋笔疾书,把不可名状的不快甚至是心中的恶气用激烈的言辞抒发出来,再痛痛快快地撕掉或烧毁;再比如与知己好友倾心交谈……都值得一试。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必须学会通过适当途径把心理压力、心理不平衡发泄出来,以避免高压之下的脆弱心灵过于扭曲。
学会沟通。必须明白在有些事情上,父母的关心是出于对你的爱护,是为了你将来着想,比如你早恋了、爱打架等等。不要一味以为他们会反对你,把这些事情摊开和他们讲讲,相信他们一定会以一种比较开明的方式处理问题,和你一起渡过难关的。
十三、化解心中的隔阂
天舒和大多数同学关系都挺好的,只是和小云的关系有些紧张。
说来话长,刚开学的时候,天舒借了小云的一本新书,去英语角时不小心丢了。等他告诉小云时,小云很生气,因为那本书是一个好朋友刚送给她的。小云给天舒唠叨了好久,把他本来想要虔诚道歉的心也给唠叨烦了,天舒就忍不住回了她几句,说了“不就是一本书吗”之类的话,小云更生气了。两个人彼此僵着,好像隔了一道心理防线。以前天舒有不会的问题常去问问小云,现在他宁肯不会也不去问她了。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一件小事,或者日后都想不起来的某个原因,和一个同学闹了别扭,有了心理隔阂?
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虽然你正在走向心理成熟,可是特殊的过渡时期使得你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儿童时期的心理和思维,同学之间缺少彼此的理解和宽容。你往往会受情绪的影响,一时冲动作出对别人造成伤害的言行,事后又碍于面子或者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从而让心里的疙瘩一直保留。
这种心理上的隔阂对你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是不利的,会使你失去同学间的友情和彼此间学习、帮助的机会。此外,还容易让你背上心理包袱,引发心理疾病。
怎么样解开心里的疙瘩,消除彼此的隔阂呢?
让隔阂烟消云散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对于彼此间的隔阂,最好是先弄清原因在哪里,这样才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越早发现、越早解决越好,不要彼此老僵着,这样只会使得彼此间积怨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