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人的智慧
1962000000051

第51章 谈判要有技巧,收账要有手腕(4)

(9)尽量避免争辩收款,有时因收款不顺而引起争辩。买卖双方争辩时,所用的无情、尖刻字眼和证据,很容易使客户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此,当客户无理地争论付款票期比同业来得短,不合行情,要求比照同业票期支付货款时,收款的卖方一定要保持冷静态度,避免和客户直接争辩,设法和其以“心平气和”的方式“讨论”解决之道,千万不能以“辩”制“辩”。否则,纵然赢了争辩,收款的良机也会失去。

芝麻和西瓜要分清

商业谈判一般遵从自愿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否则的话对方自然都不会坐在谈判桌前。只有既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又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双方才能合作成功,否则谁愿意白白为你效劳?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谁肯愿意让别人白白占了便宜。谈判中要给对方一点好处。谈判之根本在于找到自己与对方的共同利益。

在面对强势时,应克服自己的恐惧和惊慌,应该意识到,不管对手是多么强大,只要他坐到了谈判桌上,就说明在某一方面他是不希望谈判破裂,一旦失去合作,他自然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因此,在势弱时,重要的是有战胜自我、不畏强势的脑筋。因为只要有胜利的信心就有胜利的希望。在此基础上,寻找强势者的“软肋”,从而从容不迫地讨价还价,而不是在对方的威逼下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虽然在谈判中要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但绝不可以将所有好处占尽。在谈判时寸土不让,不给对方丝毫好处是极不可能的。最好的选择是在预先考虑好的合理范围内,以小换大,即给对方心动的好处,因为谈判没有百分之百的胜利。

要在有限的时间收回账款

在犹太商人的眼中,做生意不管是赚钱还是赔钱,就是不能赊账,这是赚钱者的经验之谈。生意人最要紧的问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的利润,不论资金是自有的还是别人的,都务求要争取到最大的回报率和增长率。在生意的操作过程中,资金的回收率越高,就越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资金的回收比较慢,资金使用效率就会锐减,此外,积压产品太多或固定资产过于庞大,也会影响资金有效地使用。

生意人一致认为生意越多越好,人们评价一个生意人是否成功,往往着眼于其营业额、增长率和利润。一家公司可以天天做生意,但是资金回收问题,却往往视而不见。这样的生意,结果订单蜂拥而至却并不意味着现金大量流人,假如十个客户中九个客户资金周转不灵,不能及时付清货款,那你的公司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资金流通问题。做生意都不容易,要在收账时摸清债务人的情况与心理,不要硬收。应收的账款不能及时兑现,公司与客户之间就形成了债务关系,这是令所有公司老板头疼的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谈判前,多搜集对手的重要情报,就可以在谈判过程中始终掌握着主动,也可以借侧面谈判的方式向对方推销自己。

基辛格当年只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和内阁顾问。基辛格的目的是要进入政界,而顾问显然不能满足他的愿望。

基辛格寻找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新一轮的总统竞选即将开始,而当时美国正陷在越战的泥沼之中。为了摆脱困境,美国政府已与越南在巴黎进行秘密和谈,而谈判的内容是高度机密的。但和谈对下届总统竞选至关重要。许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秘密,而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对此更是望眼欲穿。

基辛格猜准了尼克松的心意,想到自己有位朋友可以获得和谈的内幕消息,他藉此便与尼克松进行了秘密接触。

情报自然弄到手了。

第一。巴黎刚发生重大事件。基辛格劝尼克松不要对大众发表关于越战的新策略。

第二,现总统可能短期内下令停止轰炸北越。

第三,巴黎方面已协议停止轰炸北越。

尼克松头疼的难得的情报轻而易举地弄到手了。

凭着这些准确情报,尼克松大选前几日所发表的谈话没有犯下任何错误。基辛格提供情报的内容和时机,使尼克松获得极佳的群众反应和喝彩。

尼克松竞选成功,当选总统,自然对这位犹太人欣赏有加,最后,基辛格如愿以偿了。

迷路时要记着打听路

犹太人认为,说话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说得好能赢得人心,三言两语说不好则招来杀身之祸。因此,犹太人在说话时特别小心谨慎,从不随便乱说。但在社交场合或谈判桌上,犹太人却能随机应变,对答如流,并能表现得异常幽默风趣,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谈判气氛。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天才,关键是他们在谈判前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谈判的秘密在于知道一切,回答一切。”

犹太人认为,谈判绝不仅仅是双方坐在谈判桌前面对面地交换意见或讨价还价,它更是一幕精心策划的戏剧,需要积极的准备和非凡的艺术,是彼此间勇气的较量;通过调整和妥协,双方才能达成一致。并且,谈判与人息息相关。

犹太格言:“与其迷1次路,不如问10次路。”其意也正说明人在行动前要把目标和方向了解清楚,不要贸然行动。成功谈判的精髓是定下自己的目标,并且做好如何实行它的计划。人既是文化动物,也是感情动物,因此人的情绪往往受经济利益、名利、情感等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左右着一个人的态度和心态。在谈判中,时刻牢记自己此次谈判的目标,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从而保持始终如一的坚定态度。只有先明确目标,才能在对手面前保持冷静。

谈判的取胜基础在于周密的准备。周密的准备不仅包括弄清问题本身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包括知晓与之相关的种种微妙差异。为此,要事先调查谈判对手的心理状态和预期目标,以正确地判断出用何种方式才能找到双方对立中的共同点。否则在事到临头时,会给别人情况不熟或优柔寡断的印象,从而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

犹太人是谈判专家,每一次哪怕是很小的谈判,他们都要事先做大量的准备。这种充分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的方式,不仅在世界商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世界外交界也如此。

要学会到什么庙烧什么香

犹太商人心里明白收账时不能始终唱一个调子,要见什么人唱什么歌,也就是说,到什么庙念什么经,什么山上前说什么话。债务人面前也无不如此,也应“看人下菜”,因人而异制定讨债策略。

(1)要对“强硬型”债务人进行沉默策略。态度傲慢是这种债务人最突出的特点。这种债务人,希望对方主动还债是枉费心机,讨债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需在策略想办法。总的指导思想是,避其锋芒,改变其认识,以尽量保护自己利益。具体操作如下:

①沉默策略。沉默是指在讨债时,观看对方态度而保持沉默。这种策略对待态度“强硬型”对手算是可取的方法之一。上乘的沉默策略会从心理上打击对方,造成对方心理恐慌,使对方不知所措,甚至乱了方寸,从而达到削弱对方力量之目的。沉默策略要注意审时度势、灵活运用,运用不当,效果会适得其反。如一直沉默不语,债务人会认为你是慑服于他的恐吓,反而增添了债务人拖欠的欲望。

②软硬兼施策略。这个策略是指将清债班子分成两部分,其中一个成员扮演硬性角色即鹰派,鹰派在清债的初期阶段起主导作用;另一个成员扮演温和的角色即鸽派,鸽派在清债的结尾扮演主角。这种策略是清债中常见的策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奏效。因为它利用了人们避免冲突的心理弱点。

如何运用此项策略呢?在与债务人刚接触并了解债务人心态后,担任强硬型角色的债权人员,毫不保留地果断地提出还款要求,并坚持不放,必要时带一点疯狂,酌量情势,表现一点吓唬人的情绪行为。此时,承担温和角色的清债人员则保持沉默,观察债务人的反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到空气十分紧张时,鸽派角色出台缓和局面,一面劝阻自己伙伴,另一方面平静而明确地指出,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债务人也有关系,最后建议双方都做让步,促成还款协议或只要求债务人立即还清欠款、放弃利息、索款费用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在清债实践中,充当鹰派角色的人,在耍威风时应紧扣“无理拖欠”这份理,切忌无中生有,胡搅蛮缠。此外,鹰鸽派角色配合要默契。

(2)对付“阴谋型”债务人采取“车轮式”策略。公司之间经济往来应以相互信任、相互协作为基础进行公平交易。但在实践中,有些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与欲望,常利用一些诡计或借口拖欠一方债务,甚至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样。下面介绍几种对付策略:

①反“车轮战”的策略。此处的“车轮战术”是指债务人一方采用不断更换接待人员的方法,达到使债权人筋疲力竭,从而迫使其做出某种让步目的。对付这种战术的策略是:

a,及时揭穿债务人的诡计,敦促其停止车轮战术的运用。

b,对更换的工作人员置之不理,可听其陈述而不做表述,这可挫其锐气。

c,对原经办人施加压力,采用各种手段使其不得安宁,以促其主动还款。

d,紧随债务公司的负责人,不给其躲避的机会。

②“兵临城下”策略。这种策略的意思是,对债务人采取大胆的胁迫,看对方如何反应。这一策略虽然具冒险性,但对于“阴谋型”的债务人时常有效。因为债务人本身想占用资金,无故拖欠,一旦被识破诡计,一般情况下会打击他们的士气,从而迫使其改变态度。

例如,对一笔数额较大的货款,债权人派出十多名清债人员到债务公司索款,使其办公室挤满了债权人公司的职工。这种做法必然会迫使债务人尽力还款。

③对“合作型”债务人的策略。“合作型”债务人是清债实践中人们最愿接受的。因为他们的最突出特点是合作意识强,能给双方带来皆大欢喜的局面。所以对付“合作型”债务人的策略思想是:互利互惠。

A,假设条件策略。即在清债过程中,向债务人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用来探知对方的意向。由于这种做法比较灵活,索款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有利于双方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达成协作协议。例如:“假如我方再供货一倍,你们前面的款还多少?”“每月还款10万元,再送货2吨棉纱怎样?”

需要指出的是,假设条件的提出要分清阶段,不能没听清债务人意见就过早假设。这会使债务人在没有商量之前就气馁或使其有机可乘。因此,假设条件的提出应在了解债务人的打算和意见的基础上。

B,私下接触策略。它是债权公司的清债人员或业务员等有意识地利用空闲时间,主动与债务人一起聊天、娱乐,目的是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建立友谊,从侧面促进清债的顺利进行。

④对待“感情型”债务人的策略。在公司中最常见的人是属于“感情型”,这性格往往很容易接受。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感情型”的债务人比“强硬型”债务人更难对付。“强硬型”债务人容易引起债权人警惕,而“感情型”债务人则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感情型”性格的人在谈话中十分随和,能迎合对手兴趣,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说服。为了有效地对付“感情型”性格的债务人,必须利用他们的特点及弱点制定相应策略。

“感情型”性格的人一般特点是与人友善、富有同情心,专注于单一的具体工作,不适应冲突气氛,对进攻和粗暴的态度一般是回避的。商谈时,柔弱胜于刚强。因此,要训练自己培养一种“谦虚”习惯,多说:“我们公司很困难,请你支持”、“我们面临停产的可能”、“拖欠货款时间太长了,请你考虑解决”、“能不能照顾我们厂一些”等。由于“感情型”的人性格特点,会考虑还款。

A,恭维策略。“感情型”的债务人有时为了顾及“人缘”而不惜代价,希望得到债权人的承认,受到外界的认可,同时也希望债权方了解自身公司的困难。因此,债权公司清债人员要说出一些让债务人高兴的赞美话,这些对于具有“感情型”性格的人非常奏效。如“现在各公司资金都困难,你们厂能搞得这么好,全在你们这些领导”。“像你们这个行业垮掉不少了,你们还能挺过来,很不错。”“你们对我们厂支持,我们厂是公认的。”

B,选择进攻策略。在不失礼节的前提下保持进攻态度:在索款一开始就创造一种公事公办的气氛,不与对方打得火热,在感情方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与此同时,就对方的还款意见提出反问,以引起争论。如“拖欠这么长时间,利息谁承担”等。这样就会使对方感到紧张,但不要激怒对方。因为债务人情绪不稳定,就会主动回击,他们一旦撕破脸面,债权人很难再指望商谈取得结果。

⑤对待“固执型”债务人的策略。“固执型”的债务人在清债中也常会遇到。这些人最突出特点是坚持所认定的观点,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人对新的主张、建议很反感,需要不断得到上级的认可、指示,喜欢照章办事。

A,试探策略。这一策略是用以摸清“敌情”的常用手段,其目的是用来观察对方反应,以此分析其虚实真假和真正意图。如提出对双方不利的还款计划,如果债务人反应尖锐,那就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清债(如起诉),如果反应温和就说明有余地。运用这一策略,还可以试探固定接待或谈判人的权限范围。对权力有限的,可采取速战速决的方法。因为他是上司意图的忠实执行者,不会超越上级给予的权限。所以在清债商谈中,不要与这种人浪费时间,应越过他,直接找到其上级谈话。对权力较大的“固执型”公司负责人,则可以采取冷热战术。一方面以某种借口制造冲突,或是利用多种形式向对方施压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恢复常态,适当时可以赞扬对手的审慎和细心。总之通过软磨硬泡的方法达成让对方改变原来想法或观点的目的。

B,先例策略。“固执型”债务人所坚持的观点不是不可改变,而是不易改变。认识不到这一点,你的提议就会被限制住。为了使债务人转向,不妨试用先例的力量影响他、触动他。例如,向债务人公司出示其他债务人早已成为事实的还款协议,法院为其执行完毕的判决、调解书等。

⑥对待“虚荣型”债务人的策略。虚荣,人皆有之,其特点是:自我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对别人的暗示很敏感。要善于利用其本身的弱点。

以熟悉的事物展开话题:与“虚荣型”债务人谈索款,以他熟悉的东西为谈话内容,效果一般比较明显,这样做对方便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手的爱好和有关资料也得到了解,但要注意到虚荣者的表现出来的虚假言行,谨防上当。

A,顾全面子策略。可事先从侧面提出索款要求,在人多或公共场合尽可能不说讨债的事,从而满足其虚荣。不要相信激烈的人身攻击将使对方屈服,要多替对方想想,顾全对方的面子,同时把顾全面子的做法让债务人知道。当然,如果债务人躲债、赖债,则可利用其要面子的特点,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