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春芳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
一
原始佛学是佛学的母体,其因果论和“迁流”观,蕴涵着辩证思维的内容,对后世佛学影响极大。因果论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众生的行为与其果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二是宇宙万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在原始佛学看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依一定的条件而存在,都因一定的条件而消亡,宇宙间的纷繁万象都是由各种原因和条件织成的因缘之网。“迁流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迁流不息的,都是变化发展的。佛经中的“众生无常”、“诸念无常”、“诸法无常”、“诸行无常”就是对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概括。
因果论是原始佛学缘起说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众生的行为与其果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原始佛学的善因乐果、恶因苦果之说,不仅认为众生的身心活动会给自身的生命带来果报,而且认为众生的身心活动会给生命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果报。原始佛教的这些果报思想,表现出了对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相互联系的缘起关系的洞察,表现了对宇宙众生共同活动结果的关注,表现了对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关怀。在现在看来,确实具有先见之明。二是宇宙万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即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存在普遍联系性。《杂阿含经》卷10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因一定条件的存在而存在,都因一定条件的消失而消失。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能自我形成和孤立独存,它们在相互联系中存在,在相互联系中发展,在相互联系中变化。佛陀在《法句经·无常品》中说:“僧倡们!要了解各种事物有生也有死。各种事物都有因,当因消失的时候,果也就没有了。看起来像永久的东西实际上是暂时的,它们也将消逝。物极必反,生与死相终,哪里有统一,哪里也就有分离。有生,就有死。”佛陀的这种.因果论无疑包含辩证法思想。它启发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促使事物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原始佛学的“迁流”观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用释迦牟尼的话说就是“诸行无常”。所谓“无常”,就是指迁流不息,就是指变动不居。大千世界,茫茫宇宙,物换星移,四季更替,沧海桑田.陵谷互换,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花秋实,草木变易,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永存,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动,恒星不恒,天不长地也不久。《大智度论》认为:“无常亦有两种:一者念念灭,一切有为法不过一念住;二者相续法坏,故明为无常,如人命尽,若火烧草木,如煎水消尽。”这就是说。无常有两种,即刹那无常和一期无常。一期无常是指一切事物在某一时期内,迁流转变,不断代谢,最后归于坏灭。刹那无常是指事物在刹那之间经历的迁流。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常之中,无常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形式。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和现象,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世间无常,无有牢固,皆当离散,无常在者,心识所行,但为自欺,恩爱合会。其谁得久,天地须弥,尚有萌坏,况于人物,而欲常存,生死忧苦,可以厌矣”。佛学的“迁流”观启发我们,既然变化发展是宇宙永恒的规律,由生到死是无法改变的现实,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有限的生命,努力挖掘无限的潜力,超越现在,超越自己。
原始佛教不仅认为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认为变化要经历具体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或呈现为四种相状,即所谓“四相迁流”。在宇宙有成住坏空,在人的生理上有生老病死,在心理上有生住异灭。“生”即事物或现象的生起,“住”即事物或现象在其生起后保持相对的稳定,“异”即在相对稳定中又无时不在变异消失,“灭”即事物或现象最后的消灭。在原始佛学看来,人是变化的,物是运动的,一切都是迁流不息的。人、事、物的变化,不仅具有连续性,而且具有阶段性。这种见解是非常正确的。
原始佛学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相对论色彩。它只分析了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去分析现象本身。在原始佛学看来,现象的发展变化不是由现象自身内在的原因引起,而是外在因素互相制约的结果,显然有失偏颇。原始佛学认为现象界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都是变化发展的,但又认为他们在涅槃中则是静止的、永恒的和无变化的,这显然是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佛学的宗教性。
二
中观佛学是佛学的集大成者,因其创始人龙树等主张观察问题综合二边,合乎中道而得名。中观佛学的核心思想是空观论和八不说和二谛说。空观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具有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是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并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空观论承认事物的相对性,假定现象或概念在外在形式上有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在对立双方之外求得统一;空观论承认否定是为了肯定,这显然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八不说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种相对的实在,它们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是由自身所生的,不是由他身所生的,不是由自身和他身共同所生的,也不是无因所生的。
空观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龙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质和精神,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都是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都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在《中论》中龙树对“空”作了这样的解释和说明:“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龙树的意思是说,空就是“众因缘生法”,或者说,众因缘所生的事物就是空,空就是“假名”,空就是“中道”。为什么说因缘所生的事物是空呢?为什么说空又是假名和中道呢?对此,《大正藏》第30卷中青目作了这样的解释,他说:“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这就是说,事物由因缘和合而生,事物属于因缘而无自性,即没有自身内在的本性,无自性就是空。所以说,凡是因缘所生的事物,就是空。空之所以是假名(人为设置的名称),是由于诸法由因缘和合而呈现为现象,在时空中存在,为引导众生,用假名来指称、分别。因此,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既是空(无),又是假名(有),是空与假名、无与有的统一体。空与假名(无与有)是对立的两极,只有既不偏于有也不偏于无,才符合事物的实相,这就是中道。《中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说,由于空无实体,才能缘起,才能成就一切事物;若不是空无实体,而有固定的实体,就不能因缘和合而起,也就不能成就一切缘起事物。空不是生起万物的实体,空与万物的关系是相即不离,空离不开万物,万物也离不开空。中观佛学认为,空就是“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泯灭。
空观论承认事物的相对性,假定现象或概念在外在形式上存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在对立双方之外求得统一;空观论承认否定是为了肯定,明显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观论在辨证思维方面比原始佛学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