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19914100000054

第54章 妙趣生灵——世界动物之最(2)

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

猎豹又称印度豹,是猫科动物的一种,外形似豹,但身材比豹瘦削,四肢细长,趾爪较直,不像其他猫科动物那样能将爪全部缩进。头小而圆,全身无色淡黄,并杂有许多小黑点。

猎豹是所有大型猫科动物中最温顺的一种,除了狩猎一般不主动攻击,易于驯养,古代曾用它助猎。猎豹曾有较广泛的分布区,从非洲大陆到亚洲南部各国都有栖息,由于人类长期的滥猎,中亚等地已绝灭,在非洲西南部各地很稀有。

同其他猫科动物不同,猎豹依靠速度来捕猎,而非偷袭或群体攻击。猎豹是陆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全速奔驰的猎豹,时速可以超过110千米,相当于百米世界冠军的三倍快。猎豹不仅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也是猫科动物成员中历史最久,最独特和特异化的品种。

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动物

军舰鸟是鹈形目军舰鸟科的一属,体长750—1120毫米,具有极细长的翅及长而深的叉形尾,翅展长约可达2.3米;嘴长而尖,端部弯成钩状;尾呈深叉状;脚短弱,几乎无蹼;雌鸟一般大于雄鸟。

军舰鸟为大型热带鸟类,喉部有喉囊,用以暂时贮存所捕食的鱼类。一般雄性成鸟的体羽全黑,雌性成鸟的下部则为明显白色。两性皆具一个裸露皮肤的喉囊,求偶的雄鸟为了展示,其喉囊会呈鲜红色并鼓起。其他明显特征包括4趾,具蹼,以及长的钩状嘴,可以用来攻击其他海鸟,并抢夺其鱼。

军舰鸟胸肌发达,善于飞翔,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它飞行时犹如闪电,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400千米左右,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它不但能飞达约1200米的高度,而且还能不停地飞往离巢穴1600多千米的地方,最远处可达4000千米左右。军舰鸟在12级的狂风中也会临危不惧,能够安全从空中飞行、降落。

潜得最深的动物

在大海深处,既有巨大的浮力,又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在浩瀚的海洋中,不乏潜水高手,如各种鱼类、海豚等,然而真正的潜水冠军当推抹香鲸。抹香鲸常因追猎乌贼而“屏气潜水”长达1.5小时,可潜到2200米的深海,而且出入自如。

抹香鲸是齿鲸中最大的一种,头极大,前端钝,宛如巨大的蝌蚪,庞大的头部约占体长的1/4,它们大部分栖身于深海。抹香鲸又被称为巨头鲸,也名真甲鲸。

海洋哺乳动物和人一样,也是用肺呼吸的。一般而言,人的屏息时间只有1—2分钟,潜水深度不超过20米。即使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潜水员,在潜水前呼吸数分钟纯氧,再挂上20多千克的重物,也只能潜到海中70多米的深度,与抹香鲸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攻击速度最快的动物

大齿猛蚁又被称为“诱捕颚蚁”,它的上下颌是自然界闭合速度最快的食肉性动物之一。有研究纪录显示,其上下颌闭合速度可达126—230千米/小时。

大齿猛蚁是地球上攻击速度最快的动物。它能在0.13毫秒内合嘴咬中猎物,比人类眨眼速度快2300倍。如果把大齿猛蚁上下颌之间的距离与闭合速度作个形象比喻,其速度相当于每小时125—233千米。不仅速度奇快,大齿猛蚁合嘴时还十分有力。虽然它的体重只有12.1—14.9毫克,但这些蚂蚁每合一次嘴,上下颌的咬合力能达到其体重的300倍。大齿猛蚁的猎物通常是小昆虫,如幼小蟋蟀等。不过,它们有时也会扑空。

更令人称奇的是,蚁嘴不仅是大齿猛蚁的捕猎工具,还可以帮助大齿猛蚁脱离危险。如果大齿猛蚁合嘴时撞击地面,产生的力量能把一只体长0.8厘米的蚂蚁带至8厘米“高空”,并落在40厘米以外的安全地带。这相当于一个身高1.67米的人跳高13米,然后在40米外落地。

繁殖能力最强的哺乳动物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却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它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而斯堪的纳维亚的农民则直接称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是天兵天将突然而至似的。旅鼠腿短,耳朵小,毛软。除尾巴外,全身长10—18厘米。毛上层为浅灰色或浅红褐色,下层颜色更浅,有的旅鼠在冬天毛色变为全白,有利于保护自己。

旅鼠是北极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20个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如果粗略计算一下它们的繁殖能力,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可能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即便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密度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堪称旅鼠的一大奥秘。

妊娠期最短的哺乳动物

世界上孕期最短的哺乳动物是达呼尔鼠兔,孕期只有15天。

达呼尔鼠兔是一种小型野生哺乳类动物,成群地生活在草原和半荒漠地带,全天活动,善于打洞,身上带蚤多,体长约135—185毫米,背毛呈黄褐色,腹毛浅黄色,眼黑色,耳大椭圆形,有明显的白色边缘,后肢略长于前肢,形态和兔相似,无尾。

达乌尔鼠兔是东蒙温旱型动物,栖息于高原丘陵、典型草原和山地草原。食性较单一,基本以植物茎叶为食。鼠兔主要在白天活动,出洞时常直立了望,遇有敌情则鸣声报警。群居生活,洞系较复杂,有3—30个洞口,较大的洞前有小的土丘,其上有圆形颗粒状鼠兔粪。洞道交错贯通。仓库l~3个。窝巢较深,距地面40~60cm。内有垫草。

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

占地球面积1/10的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南极磷虾,是南极领域里的特有水产,是一种似虾的无脊椎动物,并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只。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有6年的寿命,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若以生物质能来说,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大约共有5亿吨)。这种虾,一般长4—5厘米,大者达7.5厘米,最大者有9厘米,乍一看像对虾,其实与对虾是“远亲”。仔细观察,它的鳃是裸露在外面的,而对虾的鳃有一层甲壳包裹着。

磷虾是人们今天已经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而且还富含人体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A,每十只磷虾所含的蛋白质就可以同200克烤肉的营养价值相当。磷虾虾皮很薄,肉却很丰富,肉既细嫩又鲜美,可以同对虾相媲美。磷虾还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胃溃疡、动脉硬化等病症。因此,磷虾已经成为世界捕渔业者捕捞的对象。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

科学家认为,动物最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5.6亿年。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

从外表看上去,海绵非常像植物,为此,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植物,就连一些生物学家也这样认为。1765年,生物学家爱勒斯第一次将海绵归属于动物。海绵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绝大多数栖息于海洋深处。它们固着在不同海域的岩石和珊瑚礁上生长,甚至海底火山口附近。海绵千姿百态,有瓶状、管状和树状等。颜色也炫丽多彩。

生物学分类上,海绵动物属于动物界最原始无脊椎动物,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相比,它们的构造更简单,没有心脏、脑、头、嘴等器官,仅由多种细胞聚集一起构成了内、外二层体壁。

最大和最小的蜘蛛网

蜘蛛织网是本能,不需要训练与学习,从出生之日始即能自行织网,这是蜘蛛家族的遗传习性。不论幼蛛成蛛,织网技巧并驾齐驱不分上下。

不同种类蜘蛛网形大小、形状及网眼疏密均有很大差异,并且每个蜘蛛的网犹如人的指纹一样也决不相同,所以蜘蛛网是直接反映蜘蛛的生活习性的。如常在棉枝和其他植物花瓣上栖息的雕纹棉蜘蛛,个体甚小,为了给自己设置捕食基地同时招引雄蜘蛛上门,在艳丽的花朵上织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只有一张邮票那么大的丝网,这就是世界蜘蛛网中最小的一种网了。而最大的网则能把一棵18.3米高的大树上部四分之三的树枝和树杈遮蔽掉。

第一只转基因蚊子

英国伦敦皇家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基因移植的方式,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蚊子。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能够锁定一些特定的基因,进而改变蚊子的基因结构,使它们无法传播疟疾。这项研究花了他们15年时间,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蚊子刚产下的卵很快就会变硬,要往卵子内注入基因极为因难。后来,他们利用一种合成剂来放慢其硬化进度,从而获得了成功。

据报道报导,目前全球有5亿人感染了疟疾,已有270万人因此死亡,其中至少有100万儿童。科学家们认为,如果皇家大学的这项蚊子的基因改造技术趋于成熟并得到推广,也许人们将从根本上告别疟疾。

最耐渴的动物

树袋熊又叫考拉、无尾熊、可拉熊,生活在澳大利亚,既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又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属哺乳类中的有袋目考拉科,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尤加利树林区。

树袋熊从树叶中得到足够的水分,因此,一般很少饮水,所以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就是“不喝水”。这和它生活的环境有关,澳大利亚土地比较贫瘠,所以桉树摄入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而考拉正是以这种树为食。自然而然,考拉从桉树中得到能量也相对稀少,因此,它们必须要减少自己的活动量,来储存更多的热量帮助它们生存。而且,考拉很喜欢晒太阳,经常趴在树上不动。

也因为考拉特别喜欢吃玫瑰桉树、甘露桉树和斑桉树上的叶子,一只成年树袋熊每天能吃掉1千克左右的桉树叶,而桉叶汁多味香,含有桉树脑和水茴香萜,因此,树袋熊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馥郁清香的桉叶香味。

睡眠时间最长的动物

睡鼠属啮齿目的1科,通称睡鼠或林睡鼠,因有冬眠习性而得名。体型皆小,外形颇似鼠科动物,而多数种类的尾却很像松鼠科的林栖种类;身体被覆厚而密的软毛,尾长。

睡鼠以贪睡得名。它随时都会打盹,即使在嘈杂纷乱的场所,照样能睡着。其冬眠期也很长,在冬眠中不吃不动,呼吸几乎停止,身体变得僵硬,外界的任何声音都不能吵醒它们。通常睡鼠的体重在时序入秋时,大约介于15—22克;但是在冬季来临正式进入冬眠前,睡鼠体重会急速上升至25—40克重。体内预存的脂肪和能量让睡鼠在睡眠中安然度过漫长严冬;当来年春天来临,体重又会回复到初秋时的正常体重。

尽管嗜睡,睡鼠却有一套奇特的逃遁本领。如果它的尾巴被捉住,它就很快将外层皮肤蜕去,使敌人只得到一点儿皮毛,而自己则逃之夭夭。

最爱干净的动物

浣熊原产自北美洲,因其进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浣洗,故名浣熊。种类繁多,包括小熊猫也属于浣熊科。浣熊的显著特点是它茂密、带有斑纹的尾巴和黑色的面孔,喜欢居住在池塘和小溪旁树木繁茂的地方,主要靠触觉感知周围的世界。浣熊为杂食动物,食物有浆果、昆虫、鸟卵和其他小动物。并不冬眠,但严寒的冬季会匿藏起来。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几年,野生的已知最长寿命为12年。

浣熊的前后肢都长有五个指、趾头,因此,能捕捉到水中的虾和螃蟹。当捕捉到这些小动物时,它会先洗去这些动物身上的泥土再吃,而且它在吃其他食物之前,也总是要把食物放在水中洗一洗再吃。甚至有的时候,用来清洗的水比食物还脏,它们也要洗洗再吃。

有的人认为,这是出于浣熊本能的一种习性,如同狗有往土里埋食物的习性、伯劳有往树枝棘刺上串挂小动物的习性一样,这些习性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在动物的习性中,食性变化是最快的。也有的人认为,这是浣熊十分喜欢清洁才这样做的。

鼻子最长的动物

亚洲象的鼻子是动物中最长的。其鼻子实际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长体,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不停地摆来摆去。它由四万多条肌纤维组成,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仅嗅觉灵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卫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像手指一样的突起,这个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丰富的神经细胞,感觉异常灵敏,使得象鼻十分灵活,能随意转动和弯曲,具有人手一样的功能。

在动物园中,训练有素的象能用鼻子搬重物、拔钉子、解绳子,甚至能捡起地上的绣花针。有趣的是,它还能像人类握手一样,用互相缠绕鼻子的方式来表达友好的情感,或者进行雄兽和雌兽之间的调情。

嘴巴最大的陆生动物

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是河马。河马体长3.75—4.6米,尾长约56厘米,肩高约1.5米,体重3—4.6吨,下犬齿长约60厘米,可重达3千克。河马是草食动物,但自卫攻击时,河马的大口足以将粗大的尼罗鳄咬成两截。

河马原来遍布于非洲所有深水的河流与溪流中,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存范围已经缩小,主要居住在非洲热带的河流间。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和有芦苇的地方。

牙齿最多的动物

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是蜗牛。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虽然它的嘴和针尖差不多,却有25600颗牙齿,科学家们称为“齿舌”。

蜗牛属腹足纲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很多,遍布于全球。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各地有蜗牛4万种。蜗牛取食腐烂植物质,产卵于土中。在热带岛屿最常见,也见于寒冷地区。树栖种类的蜗牛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单色。非洲的玛瑙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厘米。欧洲的大蜗牛属的几个种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国。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最大的有袋动物

世界上现有250种有袋动物,其中170种产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在有袋动物中,世界上最大的要数红大袋鼠了。成熟的雄性红大袋鼠,站起来可超过2米,比一般的人还要高。体重将近90千克,也比人要重。

大袋鼠在野外靠后肢跳跃,所以后肢高度发达,约为前肢的5—6倍长。前肢平时不落地面,只有在吃草时才着地,所以变得细短。它用力一跳,能够跳过2米高的篱笆或7米宽的壕沟。大袋鼠有一条粗长的尾巴,最长的可达1.3米。

最大的鹿

鹿的种类繁多,其中最大的要数驼鹿了。1879年,有人在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射杀的一头公驼鹿,当时测量身高为2.1米,体重超过810千克。后来,美国牛物学家汤姆·帕雷特博士在缅因州北部的科学考察中,发现了一头公驼鹿的体重足有1吨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