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探秘
20113800000013

第13章 书法美书(2)

因行商有赖于官府所给予的垄断地位,因此也不得不忍受官府的各项摊派与勒索,如每年代两广总督、广东巡抚、粤海关采办各类进贡洋货,赔垫货款。乾隆五十一年(1786)行商每年缴纳常贡五万五千两,嘉庆六年(1801)增至九万五千两,另外皇帝大寿、镇压叛乱等各种临时摊派。殷实的行商不许退出公行,财力不济的会被革退。行商不仅可能因外商拖欠,导致资金无法周转,也常常无法应付政府的勒索。

有的行商勾结外商从事贩卖鸦片等不法贸易,或利用垄断地位经营,因此成为巨富,如伍绍荣拥有家产2600万两以上,被西方人称为世界第一大富翁。

散商因资金少,无后台,只能经营茶、丝、土布以外的小宗商品,乾隆四十五年(1780)规定为皮靴、漆器、瓷器、牙雕、刺绣、扇子、草帽等八种,必须由行商作保。外商的散商也必须经行商报关、由行商抽取手续费才能出口,散商经营自由灵活,力量逐渐强大。清政府不得不准许散商经营重要的大宗物品。外商对垄断外贸制度极端不满,终于通过战争得到解决,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垄断外贸至此结束。

咸丰六年(1856),英军再次广州,守城兵勇,愤而火烧十三行夷馆,十三行化成焦土。

楷书产生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因字体端正规范,堪称楷模,故得此名。提起它,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唐代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为这些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楷书。其实不然。

那么,楷书最初产生于何时呢?

一些人认为可以上推至汉代,甚至有人提出秦始皇时代。例如宋代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宣和书谱》在《正书叙论》篇中叙:“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汉建初章帝年号,(公元76—83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而或者乃谓秦羽人(羽人一说为职官名,掌征集羽翮作旌旗车饰之用;

又一说是道士的别称——笔者注)。王次仲作此书献始皇以赴急疾之用。”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楷书始于东汉,也有的说是三国时代的魏时。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正、行二体始见于钟书。”钟,指三国时魏人钟繇。而今人钟明善在《中国书法简史》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从汉字书法发展上来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书法从小篆转向隶书,这是第一次重大的决定性变革,从此汉字由圆变方,一直至今都沿袭了这种方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真书、行书、草书这三种汉字书法的重要书体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魏甘露元年《譬喻经》墨迹、西晋元康六年写的《诸佛要集经》墨迹等,左弯的笔画为楷书的撇代替,斜钩代替了(隶书的)磔。此时真、行、草三体具备”。当时“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钟繇在这种崭新书体(楷体)的完善、推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按照这种说法,楷书经钟繇的完善并推广得到了大发展,那么其先声当然还得在此以前了。

近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汉末波、磔(左撇为波,右捺曰磔)纵肆极矣。久而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康氏又说:“仅隶中有极近今真楷者,如《高君阙》‘故益州举廉丞贯’等字,‘阴’‘都’字之‘邑’旁,直是今真书,尤似颜真卿。考《高颐碑》为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此阙虽无年月,当同时也。《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杨震碑》似褚遂良笔,盖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子斿残石》、《正直残石》、《孔彪碑》亦与真书近者。至吴《葛府君碑》则纯为真书矣。”

赞成三国时期说法的还不乏名家,例如《中国书法简史》的撰者包备五说过,“汉隶的形体美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字画上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趯(直钩)’‘啄(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这就形成了真书。”有关真书,清代书学家钱泳曾有一个颇给人启迪的说明,按其《书学·隶学》上讲:“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故两汉金石器物俱用秦隶,至东汉建安以后,渐有戈法波磔,各立面目,陈遵、蔡邕,自成一体,又谓之汉隶。其中有减篆者,有添篆者,有篆隶同之者,有全违篆体者,鲁鱼之惑,泾渭难分,真书祖源实基于此。”

循着今存的一些历代碑碣墓志上的书法窥察,我们可以在隋朝《龙藏寺碑》中看见唐代《九成宫》的失声。而隋则是融合北(朝)碑南(朝)帖的时代。北碑中的《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都是采用规范的楷体书写的。而北朝的书法,又可以在汉碑中发现其痕迹。如《经石峪大字》、《郑文公碑》《刁惠公志》,则出于汉《乙瑛碑》;《贾使君碑》、《魏灵藏》、《杨大眼造像》各碑,则出于汉《孔羡碑》。

那么,楷书之根究竟在何处呢?

郑板桥想说什么意思

作为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书画界是颇有名气的。他为人刚直不阿,见义勇为,自己宁愿受贫困折磨,也绝不肯向权贵折腰。因为品格高尚,为世钦仰,因而人们也很青睐他那别具一格的字和画。

近年,还出现一种现象,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竟像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式的拓片或作为像章推销,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这位玩世不恭的郑板桥先生更大的兴味;对“难得糊涂”也就出自自己心理需求作出了解释,由此又顺延到对郑板桥书写这四个字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可是鉴于作者当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意向,因而产生了诸多相异的认识。

自我嘲解说。这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郑板桥59岁时写的。这年9月19日,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吗?争名夺利,傲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人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大约也就宁静了。于是他挥毫写了四个大字‘难得糊涂’,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世太炎凉内心迸出的悲愤激词’”。(杨士林《广陵奇才——郑板桥传》,安徽文艺出版社)

抗议之声说。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好遇百年未有的旱灾,田地裂缝,河水断流,庄稼枯黄。而皇帝派的钦差姚耀宗不问放赈,反而向知县索取书画,还送来100两纹银,郑板桥就以一幅鬼图讽刺。姚大怒撕了画泄愤,并指使财主屯粮,使百姓饿死,以此增加郑板桥罪过。郑板桥眼见百姓惨状,而心力不支,非常纳闷。妻子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糊涂嘛!郑板桥发怒说:

装糊涂,我郑板桥装不起来。你可晓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反而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宣布立即开仓赈济饥民。郑板桥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即成为“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因此台湾地区徐兰川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谓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就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易。苏东坡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什么是糊涂,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真糊涂,朦朦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另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胸,偏偏假装荞麦不分,即是“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这种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痛苦和折磨,“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应有所为,而要他装糊涂而无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川认为,郑板桥有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腐败的政海中无法展现职志的一种抗议之声。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含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暂时安宁。”(徐兰川《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

心安理得说。是说郑板桥在署潍县知县期间,接到堂弟郑墨函,为了祖传房屋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知县相托,以便赢得这场官司。郑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怎么不见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大字。并在“难得糊涂”大字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大字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我心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读者参考》1991年4月)

这里引用的一首七绝,其实是他同时期的大学士桐城张英所作,搬在这里,恐非事实。而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均衡。因为“吃亏是福”,即是“难得糊涂”最确切的诠释。

自我清醒说。郑板桥从不糊涂,他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在焉。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清醒的人。惟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面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在何处?‘难’在他毕竟清醒明白,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究不能无观现实,遂有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了。”(《从“难得糊涂”说到质量万里行》,《人民日报》1992年8月4日)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出名,他所说的“难得糊涂”,却有不同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译的,也有就其深醇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

那么它该作何种解释更为确切、可以共识呢?看来,“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适当解释,还是难以圆其说的吧!

绘画的始祖是谁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中国绘画的起源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从陶器上的各种花纹、图案上可以看出绘画的痕迹,但这些花纹、图案又远非现代意义上的绘画。那么,中国画起源于何时?谁是中国画的始祖?我国古籍对此众说纷纭,其中传说甚多。

白阜始作图画说。白阜是传说中神农氏的大臣,《画史会要》中说:“火帝神农氏,命其臣白阜,甄四海,纪地形而图画之,以通水道之脉。”其实,白阜画的乃是地形图,故古人在讨论绘画起源诸问题时极少提及此说,《画史会要》所言亦无甚可靠依据,因而此说不可信。

绘画源于黄帝说。后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说:黄帝时代,传说有神荼(读申舒)、郁垒(读郁律)二人,能将鬼捉至度朔山大桃树下,然后检阅众鬼,倘若发现有无道不义之鬼,则用草绳捆绑起来,拿到山上喂虎了事。黄帝就派他们管束魔鬼,并在门上装了一块用大桃树制成的木板,且在木板上画了神荼、郁垒二人的肖像,用来抵御鬼怪的侵袭。黄帝的做法到了汉代形成了风俗,县官们于除夕之夜在内门旁饰以桃木雕人悬挂苇绳,并画老虎于门,以防所谓凶鬼。《鱼龙河图》则说:“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这些可以说是绘画。《云笈七签》又云:“黄帝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乃命潜山为衡岳之副,帝乃造山,躬形写象,以为五岳真形之图。”这只能算是画地形图了。

伏羲氏始作画说。《周易·系辞上传》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而文籍生焉。”古今都有学者认为,伏羲氏所画八卦的爻象是象形的,其意原在图形。伏羲氏观察天象画出了“乾”,观察大地则画了个“坤”,等等。因而伏羲氏所画的八卦乃是中国最原始的绘画。平心而论,八卦即画说与八卦即中国最早之文字说一样,都是无稽之谈。

绘画作于史皇说。史皇是黄帝的大臣。《文选》李善注中说:“《世本》云:

‘史皇作图,’宋忠曰:‘史是,黄帝臣,图,谓图画物象。’”《云笈七签》则称:

“黄帝有臣史皇,始造画。”说得更为直截了当。《画史会要》亦指出,黄帝之臣史皇颇“善画”,“体象天地,功侔造化”,无一不通,无一不画。史皇还“写鱼龙龟鸟之形”,授予黄帝的另一大臣仓颉“而作文字”。

绘画始于仓颉说,不仅绘画,书法亦源于仓颉。我国学者大多主张书画同源。朱德润《存复斋集》云:“书画同体而异文……类皆象其物形而制字;

盖字书者,吾儒六艺之一事,而画则字书之一变也。”《孝经援神契》中说道:

“奎主文章,仓颉效彖。”宋均注云:“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意即“屈曲相钩”的文字实际上亦即中国最原始的绘画。

史皇仓颉共同肇始书画说。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仓颉状焉。……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说明书画同源,而且皆与史皇仓颉有关。宋濂《学士集》云:

“史皇与仓颉皆白圣人也。仓颉造书,史皇制画。”“书与画,非异道也,其初一致也。”意即书画同源,由仓颉史皇“共造之”。又有人说史皇就是仓颉,书画是仓颌一人所独创。《吕氏春秋》云:“史皇作图”。高诱为此所作的注称:

“史皇即仓颉”。《路史·史皇纪》亦云:“仓帝史皇,名颉。”也就是说史皇、仓颉为同一人,“颉”不过是史皇的“名”而已。

黄帝说、史皇说、仓颉说、史皇仓颉说等,在我国古籍中均较常见,当然神话色彩颇浓。这些人物生活在黄帝时代,可见中国绘画可能起源于黄帝时代。然而,究竟谁是中国画的始祖呢?仍然莫衷一是。

封膜为绘画始祖说。《画》中指出:“世但知封膜作画。”意思是说人们只知晓封膜为绘画之祖。此说很不可信。唐人张彦远见到《穆天子传》中有“封膜昼于河水之阳”之语后,遂误将“封”当作姓,又将“昼”解为“画”,并用郭朴的注来证实这一误解,牵强附会,使后人误传世上曾有过“封膜”其人,且把他当作了中国绘画之祖。此说实为以讹传讹,故而不足凭信。

敤首为绘画始祖说。敤首是传说中英雄时代舜的妹妹,《说文解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