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探秘
20113800000024

第24章 民俗风情(7)

又有观点认为,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才形成了清明节。现有研究者考证,清明,起初它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己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书·传释》:“不崇朝而天下清明。”为此,周朝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物候,又明政绩,届时焚火庆祝,春耕开始。到了东周末年,即春秋时代,晋文公因介子推焚山而亡,适值清明前二日,于是规定每年此时禁火寒食,“以志吾(文公)过,以旌(表扬)善人。”由此产生了寒食节。《荆楚岁时记》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还说“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翙《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当时,清明与寒食还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秦代,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来汉承秦制,洛阳诸陵都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节气、伏、社、腊之日上饭。就是说,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日子,都得去陵墓上祭奠。礼仪繁褥,劳民伤财。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公布了一道命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近,清明又是历来“上饭”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统一称为清明节。正如当时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所描绘的:“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同时,扫墓上饭,一般得踏步郊外,而清明时节,风和日暖,春草相绿,花香蝶飞,所以唐代起又开始了清明节“踏青”的风俗,又称之为“探春”、“寻春”。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皇帝)幸昆明池踏青。”《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等名句。正是经过了历代承袭传扬,“清明”才在历史上正式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部彝族和白、哈尼、傈僳、纳西、普米、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时间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一般延续三天,因以燃火把为节日主要活动内容而得名,是闻名遐迩的民俗活动,其中以彝、白两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对于这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在文献和当地民间传说中有不少动人的故事。

据明清时期的《南诏通记》、《南诏野史》、《滇系·杂载》等书记载,火把节源于阿南死节。这个故事说,在汉代元村年间,云南大理曼阿奴酋长的妻子阿南,被汉将郭世忠看中。他为了达到占有阿南的目的,害死了她的丈夫曼阿奴,坚贞的阿南恐遭郭世忠逼迫,假意答应于他,并要求郭世忠允许她搭帐篷来祭奠亡夫,焚毁原夫给她的衣服后再换上郭世忠所给的衣服,并要使国人都知道她的再嫁是合乎礼节的。在郭答应后的第二天,阿南在焚毁亡夫的衣服时,当众说:“‘妾忍以身事仇?’遂引刀自断,身扑火中。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聚会以吊之。”这天恰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李元阳《万历云南通记》卷十一)。

《记古滇说》、《滇载记》、《滇史略》等明代文献和白族民间传说中认为火把节是因慈善殉节一事而起源的。这个故事说,在唐朝时期的云南六诏中,南诏的势力最为强大。唐开元十八年,南诏王皮罗阁为了吞并其他五诏,设下圈套,用松明建造了一座楼,以祭祀为名,通知其他五诏的诏主于六月二十四日前来松明楼举行祭祖大典。(六诏同祖)各诏主接到请柬后,先后起程来到南诏(其中越析诏因路远未到),邓赕诏主的妻子慈善行前曾感到此行有诈,因劝说不成,便给丈夫套上一个铁手镯,与之告别。当各诏主齐集松明楼祭祀完毕后,皮罗阁便在夜里命人放火烧楼,楼上的四位诏主均遭惨死,其尸骨只有邓赕诏主臂有铁镯而被慈善认领。皮罗阁见慈善才貌双全,欲娶为妃,但慈善不从,并拥兵守城,与之抗衡,最后因寡不敌众,自尽殉节。后人为了纪念慈善这段智慧贞烈的事迹,便在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以点火把来缅怀她。

云南的一些地方志认为,火把节的起源与诸葛亮南征有关。《滇系·杂载》曰:“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廿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通省皆然”。“武侯征南于是日擒孟获,侵夜入城,城中父老设庭燎以迎之……”

火把节的起源缘由除了文献记载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在彝族中曾传说,从前天上有一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也有一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八。一天斯热阿比来找阿提拉八比武,恰巧阿提拉八外出,他临行前曾告诉母亲,如斯热阿比来找他,就拿铁块来招待,说是他吃的东西。斯热阿比来到他家后,怎么也咬不动铁块,心中暗想:阿提拉八既然能吃铁块,力气一定比我大。所以,斯热阿比赶紧离开了。阿提拉八回家知道此事后,立即去追赶斯热阿比,与他进行了摔跤比武,结果斯热阿比被摔死了。不料,天菩萨知道后,大为震怒,便派了大批蝗、螟蛾来吃地上的庄稼以示报复。于是阿提拉八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了松枝、率众点火烧虫,保护了庄稼。因此,彝族便有了火把节。

拉祜族的火把节传说是:从前,有一个恶人,专吃人的眼睛,一位善人知道后,每天便找些田螺给恶人吃,使他不再去吃人的眼睛。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善人找不到田螺,只好买了一只山羊给恶人。这只羊没有角,善人就给它安了一对蜂蜡做的角,晚上,他点燃了羊角,让它到山上去找恶人。

恶人看见火光,心想:“这火把是用来点火药枪的,一定是人们抬着火药枪来啦。”吓得恶人躲进山洞,并用一块大石板堵住洞口。日子一久,恶人无力搬动石板,结果被水淹死了。从此,人们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心生产了。于是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在家门口点起火把,或举火把到山上、田头去游行,以示庆贺。

纳西族的传说讲,从前玉皇大帝看见人间美满幸福,赛过天宫,胸中非常恼怒,便命掌火天神下凡烧毁人间,但掌火天神不忍放火,于是谎告玉皇大帝,说是人间已被烧干净了。但不久以后,大帝发现人间依然美好异常,不禁大发雷霆,处死了掌火天神,结果掌火天神的一滴血溅出天门,在人间化作一个小孩,把玉皇大帝的企图告诉了人们。于是人们点起火把,用假火来瞒过大帝,使之以为人间已被烧掉了。这天恰为六月二十四日,以后便相沿成节(见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国民间风俗传说》)。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兹下一一枚举。民俗学认为,民族性节日的形成均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其专指的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历史内涵。上述的一系列说法是否揭示出火把节的来历了呢?

刘尧汉、卢央、陈久金在其所著的《彝族天文学史》中认为,火把节就是星回节,是彝族的新年节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那些历史传说故事只是从表面上附会于火把节的起源,实际上并未道出火把节的真正来历。

他们认为,火把节是农历中所保留的十月太阳历的节日。十月太阳历是中国上古的一部历法,它的基本结构是全年分为十个月,每月恒定为三十六天,以十二属相轮流纪日,两个月为一季,余下的五至六天为过年日。在以阴阳历为主的中国文化中,十月历是目前已知的中国第三部太阳历,即阳历。对于这部珍贵的历法,长期以来名不见经传,世人多不知晓。近年来,经刘尧汉等学者的艰辛探索,终于使之重见天日,并从一些文献中证明了它的存在与实施。所以,刘尧汉等学者研究后指出,火把节就是十月太阳历的新年节日。火把节和星回节都是汉族对这个节日的称呼,前者从表面上反映了节日活动的主要特征——点火把,而后者则指出了节日的性质。火把节一名比星回节要晚出现,它直到清康熙以后才在文献中见到。

火把节是彝、白等民族的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尽管它是以点火把为其特色并闻名中外的,但燃火把究竟有何意义呢?一般认为,燃火把反映了西南地区彝、白等民族对火的崇拜。因为火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人们的心中,既有畏惧心理,又有崇敬心理,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自然力之一。此外,火在西南民族的农业生产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火耕作为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在很多民族中曾长期施行过,它对农作物收成的丰歉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燃火把也有祈祷丰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