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探秘
20113800000026

第26章 神话传说(2)

有学者认为,黄帝实有其人,他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并以《史记》中的记载为根据,证明他是个历史人物,据说黄帝是少典氏的儿子,姓公孙,号轩辕氏。他生下来就神奇灵异,襁褓中能言语,幼小伶俐,长大勤勉,成年后聪明睿智。他修明政治,整顿军旅,顺应四时五方的自然现象,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使远方人民也能安居乐业。后来他征服了炎帝,杀死了蚩尤,四方诸侯都尊他为天子。当时,天下有不顺从命令的他便去征伐,平定之后,便即离去,披荆斩棘,开山通道,没有过过一天安适的日子。他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制礼仪、施教化、创立法、规典章,作为治世准则,并派官员到各处治理天下。他还会用蓍草推算历数,预测未来的节气。他还指导百姓种百谷草木,驯服猛兽。他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为妻,让妻子教给人民养蚕、织布、做衣服。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的玄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帝王尧。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创始者,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永远纪念他。

看来,说他是人更有道理。

那么,他又为什么被称为“黄”帝呢?

据说,黄帝在五个天帝中,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又因专管土地,而中原的土地是黄色,故名“黄帝”。学者们认为,这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黄土地的崇拜。黄帝在征服各个部落之后,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按天时、审地利,播种百谷草木,并教民节用水火财物,还专门设立土地种植之官,因此,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古史称他为“以土德为王”。因土地为黄色,故而称为“黄帝”。后世之人以此而崇尚黄色,后来黄色演变成一种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历代帝王穿的“龙袍”、“马褂”都是黄色,就是由此引发而来的。

应该说明的是,“黄帝”与“皇帝”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混淆。“皇帝”的称号虽在个别古代文献中出现时与“黄帝”通用,有“上帝”的意思,但自秦始皇起,“皇帝”则泛指中国最高统治者,“黄帝”则专指五帝中的首帝。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历史典籍还是神话传说,都有许多关于黄帝的记载,但因年代久远,许多说法亦都无法考证了。然而,黄帝作为中国人的始祖却是不容置疑的。

五千年前的“女神庙”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神灵极其崇拜。人们把神灵看做是无所不能、智慧超人、造福天下的圣人的化身。女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位备受敬仰的女神,在她死后,人们仍念念不忘她给予的恩惠,以各种形式来纪念他。据古书记载,每年春月,神庙盛会,青年男女自四面八方来此会合,举行祭神、祈神等活动,并踏歌起舞,欢娱作乐,庙前山野不时响起“新庙奕奕”、“万舞洋洋”的乐曲。如此盛大的祭祀女神的活动,在中国远古是否存在?一直是困扰在人们心中的疑问。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这神话般的历史场面,竟会在辽西大地一条神秘的山谷里,被考古工作者一一揭露出来。

女神庙遗址距今5000~6000年,位于辽宁牛河梁一带。它坐落在牛河梁主梁顶向阳山坡的松林丛中,北部紧靠一人工砌筑的大型山台,向南遥对一座形似猪首的山峰,显然是刻意选择的位置,庙的上部早已塌落,下部因数千年没有人为或自然扰动,揭开地表就全部露出,女神庙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约在同一中轴线上。女神庙的建筑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顶盖墙体采用木架草筋,内外敷泥,具有承重合理、稳定性强的特点。

墙面压光后再施彩绘,表明当时的建筑已有内外装修。从建筑结构看,主体建筑既有中心主室,又向外分出多室,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另建置附属建筑,形成一个有中心、多单元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殿堂雏形。

女神庙之所以叫做女神圣庙,是因为庙内出土的泥塑人物群像皆为女性。已发现的人像残块有头部、肩臂、乳房、手部等,分属六个人体,一般与真人大小接近,有的是真人的三倍。特别是这里出土的一尊与真人大小相当的头像,面部轮廓为方圆形,额部宽平,眉弓不显,眼窝浅而平,双目长而尖圆,鼻梁低平渐宽,嘴部较长,嘴角圆而上翘,颧骨隆起,下颌圆而尖——这是比较典型的蒙古人种。女神的脸形同今天的中国妇女没有多少差别,平凡而朴实。圆而上翘的嘴角露出亲切温和的微笑,唯一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的是镶嵌在眼睛内的又圆又大的眼珠,居然是珍贵的天蓝色宝石!此尊女神头像虽然精美完整,但她仅相当于真人大小,位置也在主室偏西一隅。而在主室中心部位出土的大鼻、大耳残块,竟为真人耳鼻的两三倍大,如果按人体正常比例的立像推测,大约有5公尺高,真是让人感叹,如此巨大的女神像,才应是此庙主室中心的主神。居住在牛河梁的远古居民对庙中大小有别的女神群像的奉祀,原是对主次有序的女性祖先的崇拜。

除了人像之外,还出土有神化了的大型动物塑像,可辨认的有:做蹲状的猪龙、彩绘猪龙的下颌、大鸟的双爪残块等等。由此不难推想此乃一座主神居中、众神围绕的多室布局的神殿。殿中并以各类动物塑像为陪衬,神像前还陈设着精心刻镂、造型考究的彩绘祭器。

更让人吃惊的还是女神庙的附属建筑,那就是用石头砌成的祭坛和积石冢。祭坛的平面图类似北京的天坛,前圆后方。冢的结构与后世的帝王陵墓相似。而女神庙则位于中心最显著的地方,积石冢环绕女神庙四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巨大的祭祀中心。

人们面对在中国大地上从未出现过的遗址和文物,震惊之后便陷入对文明源头的长久沉思和遐想。比起中原地区所发现的原始文化遗址,大多是原始人的居住点,温馨、实际、祥和,没有多少浪漫的情调,也反映不出原始人心灵的狂热,而地处中国东北部的红山文化遗址,其主要的大型遗址,都同原始宗教密切相关。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文明的源头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地区?那尊神形兼备的女神头像又代表什么呢?有人称她是牛河梁、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也有学者大胆地猜测,把牛河梁的发现与古史传说联系起来。有人认为女神塑像群就是传说中的女娲氏;有人认为发达的宗教祭祀应与颛顼相联系;有人认为出土了那么精致的龙纹题材的文物,应该是蚩尤族的遗迹;更有的人认为应与黄帝一族联系,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又是中国文明的鼻祖。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的年代为5000年前,与五帝时代的前期相近。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地在今河北省北部桑乾河流域以至辽西一带。故以女神庙为中心的牛河梁大型礼仪性遗迹群址的发现,增加了五帝时期有关代表人物在北方地区活动的可信性。

人类对伟大的至高无上的女神的崇拜,在中原文化中,仅仅于神话里还残留着一丝史影,而在红山文化中,我们却能目睹5000-6000年前引得这里的人们如痴如狂的伟大女神的尊容和玉体。

祭坛上出土有引人注目的陶塑人像,其中两件小型孕妇裸体立像,头及右臂均已残缺,腹部凸起,臀部肥大。

不过,由于女神庙的地下埋藏绝大部分迄今未发掘出来,因此其真相仍迷离扑朔,神秘莫测。

湘君是男神还是女神

《湘君》、《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的姊妹篇。屈原在这两首诗里,以丰富的想象塑造了湘水之神的形象,表现了神的儿女之情,艺术风格清新凄艳、幽渺情深,被认为是《九歌》里写得最美的诗章,也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罕见的并蒂奇葩。

湘君和湘夫人究竟是谁?湘君是男神还是女神?在历史上,伴随着美好的神话传说,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说法。一派认为湘君是女神。例如,朱熹、洪兴祖认为湘君、湘夫人就是娥皇和女英,他们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后来嫁给舜,为舜的二妃。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追至江湘,死于江湖之上,遂为湘水之神。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同为湘水之神,那么为什么一称君,一称夫人呢?洪兴祖解释说娥皇是正妃所以称君,女英次之所以只好称夫人。总之,娥皇是尧的长女,湘君是湘水的正神,她是女神。这种说法更早的根据是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列女传》说湘君、湘夫人就是二妃,湘君从那时起就成了女神。

在认为湘君是女神的这一派说法中,对于湘君究竟是谁,另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湘君、湘夫人是舜的两个女儿宵明与烛光,她们是舜的第三个妃子癸比所生。舜死之后,宵明与烛光随她们的母亲癸比迁徙到潇湘,后死于此,遂为湘水之神。女英则死于商州,故湘君、湘夫人是宵明、烛光,而不是娥皇、女英。也有人认为湘君、湘夫人是天帝的二女,是《列仙传》所称作“江妃”的二女,既不是舜妃,也不是舜女。

还有一派则认为湘君是男神,湘夫人是女神。他们说屈原《湘君》、《湘夫人》两篇诗,明明是男女互念之词。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地有间隔,宜其相念,故湘君应是指舜,湘夫人指二妃。在主张湘君是男神的一派中,王逸、郭璞认为,湘君是湘水的神,湘夫人就是他的夫人。王逸、郭璞的说法对后世影响最大,近人多主湘君是男神,湘夫人是女神,他们是配偶神,《湘君》、《湘夫人》两首诗就是写期待对方不来而产生的深切思慕哀怨的心情的。

歌仙刘三姐是什么地方人

中国南方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广东、广西一带,到处流传着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广东、广西是歌的海洋。在那里,歌声就像食盐一样点缀着人们的生活。钟敬文在《民间文艺丛话》一书中说,从明清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两广地区自来好歌。在一部分民众的口中,至今还乐声不绝。

刘三姐聪明美丽,而且唱得一口好歌。多少诗人骚客、山歌大师,都不得不拜伏在她敏捷的思维、清纯的歌声之下。在一个歌的世界里,出一个歌仙,原是可以理解的事。但也许她太有名了,谁都想把她拉作老乡,为家乡争光,所以到处流传着她的故事,到处留存着她的遗迹。有些地方把她叫做三姐,有些地方则更为亲热地唤她三妹。

要给刘三姐恢复本来面目,多难啊!

屈大均《广东新语》第八卷“刘三妹”条说,广东新兴有个叫刘三妹的女子,相传她是第一个造歌的人。唐中宗年间,她才12岁,就已经贯通经史,善于歌咏。千里方圆的人听说她会唱,都远道而来与她对歌,但是,有的对了两三天,有的只对一天,就因为对不过三妹而回去了。三妹懂得音律,曾往来于两广的溪峒之间。生活在那里的蛮人种类非常多,但她每过一处,都能懂得他们的语言。遇到哪一种人,她就用哪一种声音作歌和他们唱和,这种人就把她所唱的奉为典范,照之练唱。她曾经同白鹤乡一个少年登山而歌,相互问答,各种人在旁边围观,男女老少有几百层,都把她当成了歌仙。

三妹同那少年站在那里对唱,一直唱了七天七夜,歌声未绝,胜负未分,后来两人都化成了石头。当地人敬重她,就在阳春锦石岩祭她。岩上有一块九曲石,可以容纳一人,据说就是三妹的遗迹。这里经常听得到笙鹤之声,当庄稼丰熟的时候,则好像有人登上岩顶而为之歌唱,今人把三妹称作歌仙,作歌必奉她为典范。

从这段记载,我们看到刘三妹(即刘三姐)的籍贯是广东新兴,生活时代是唐中宗年间,对手的姓名和籍贯是“白鹤乡少年”,赛歌地点不详,只是写了“登山而歌”,死后的祭祀地点在阳春锦石岩。但是,这只是一种记载、一种说法而已。我们还能翻检到许多与此说不同的说法。我们只需把刘三姐的籍贯、对代、赛歌对手、赛歌地点、供祀地点的不同点指出来,就足以看到关于三姐的不同说法了。

在一本叫做《刘三姐》的书里,三姐的籍贯仍在广东,但已把“户口”“迁”到了潮梅。她生活于什么时代,书里没有提到。她的赛歌对手是个农夫,赛歌地点则搬到了广西柳州的立鱼峰。在那里化身为石后,就在当地(立鱼峰)接受人们的祭祀和供拜。

在《粤述》、《池北偶谈》等书里,刘三姐却成了广西人,而且是在广西与人对歌。《粤述》中,三姐的籍贯在广西贵县西山,生活时代则在唐代景龙年间。她的对手是广西郎宁白鹤书生张伟望。她仍在白石山对歌,力尽而卒,供祀于白石山。《池北偶谈》则认为刘三姐的籍贯在广西贵县水南村,她生活在唐代神龙年间,赛歌的敌手是广西邕州的白鹤秀才。她在西山高台与秀才对歌,死后在何处供祀,书里没有记录。

还有一本书名叫他《峒溪纤志志余》的,既没有记下三姐的籍贯,也没有提到她的生活年代,只是记载了对手的姓名籍贯、赛歌地点和供祀地点。

它介绍说,三姐的赛歌对手是白鹤秀才,同她在广西七星岩赛歌。三姐去世后受到了当地苗、瑶等族峒民的供奉。

这个传说在广东客家人中间也很流行。据说,刘三妹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她的才学,谁都比不上,吟诗做对样样能;唱山歌更是她特别的本领,和人对唱个十日半月都唱不尽。她曾骄傲地说:“谁和我猜(即对唱)山歌,猜得赢我的,我便嫁给他……”于是秀才罗隐载了满满九船山歌书去见刘三妹。三妹唱道:“石山刘三妹,路上罗秀才,人人山歌肚中出,哪有山歌船撑来?”唱得罗秀才哑口无言,翻遍船内的山歌书都对不出来。他恼得面红耳赤,把船上的山歌书统统抛到了河里。此说载于愚民的《山歌原始的传说及其他》一文中。

江西也有类似传说。据《文学周报》第306期王礼锡的《江西山歌与倒青山风俗》一文记载,有个饱学之士载了满满几船书去与刘三姐对歌,结果狼狈而回。所不同的只是,罗隐变成了饱学之士,山歌书变成了“书”。

这么一来,刘三姐的足迹真是遍及两广和江西地区了。三姐到底是哪里人,生活于什么时代,与何人在何处对歌,这真是个难以揣测的谜啊!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是我国传说中最美丽动人的故事之一。这个故事很早就开始流传,《诗经·小雅·大东》篇就有“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但只是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彼此没有关系。汉时,这两颗星宿被转化为具体人物,班固著《两都赋》云:“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讲汉宫昆明池边有牵牛、织女的两座石人像。文学作品最早记载牛郎织女是夫妇的,要算《文选·洛神赋》李善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对于牛郎织女不幸的婚姻生活,历代曾有许多诗人为之咏叹。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写织女隔着银河思念牵牛的愁苦,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心情。不过牛郎织女怎么会成为夫妇的?他们为什么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这在我国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为织女嫁后废织,受到天帝的惩罚。《史记·天宫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