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命好的九种男人
20203400000036

第36章 懂低调、知进退的男人最命好(3)

由此可见,一个男人只有懂得进退取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下脚步、什么时候迈开步子才能成功。

懂得反省的男人才会福大命大

人出类拔萃,与别人不一样时,人们普遍的心理不是希望他好,助他一臂之力,而是众人共同出击,把他拉回到跟自己一样的位置。这种表现,通常来源于人类的嫉妒之心,觉得他人的成功会映衬出自己的失败。因此,越是位居显要处的男人越要懂得不过度张扬自己、锋芒毕露,只有这样,才能免于遭受他人的嫉妒、打击,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让我们看看曾国藩是怎样做的。曾国藩是在他的母亲病逝,居家守丧期间响应咸丰帝的号召,组建湘军的。不能为母亲守三年之丧,这在儒家看来是不孝的,但由于时势紧迫,他听从了好友郭嵩焘的劝说,“移孝作忠”,出山为清王朝效力。可是,他锋芒太露,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随即上疏试探咸丰帝,说自己回到家乡后念及当今军事形势之严峻,日夜惶恐不安。

咸丰皇帝十分明了曾国藩的意图,心想江西军务已有好转,而曾国藩不过是大清的一颗棋子,便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肃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咸丰皇帝如此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欲哭无泪。同时,曾国藩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面孔大相径庭,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非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朋友的规劝、指责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朋友吴敢把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应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上给朝廷的奏折有时不写自己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一方面为他荐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为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欧阳兆熊借用黄、老来讽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未免有失偏颇,锋芒太露,伤己伤人。面对朋友的规劝,曾国藩陷入深深的反思。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末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刚愎自用、目中无人。

后来,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了由于改变了处世的方法而带来的收获:“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不相同。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以前,曾国藩对官场的逢迎、谄媚及腐败十分厌恶,不愿为伍,为此所到之处,常开诚布公,一针见血,从而遭人忌恨,受到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

经过多年的宦海沉浮,曾国藩深深地意识到,仅凭他一己之力,是无法扭转官场这种状况的,若想继续为官,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适应。此一改变,说明曾国藩日趋成熟与世故了。

攻下金陵之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可说是如日中天,达于极盛,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时湘军人物官居督抚位子的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全在湘军将领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奏的人物,无不如奏所授。

但树大招风,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随之而来。颇有心计的曾国藩应对从容,马上就采取了一个裁军之计,不等朝廷的防范措施下来,就先来了一个自我裁军。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曾国藩意识到鸡蛋是不能与石头碰的,既然不能碰,就必须改变思路,明哲保身。

曾国藩的计谋手法,自是超人一等。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550万两白银。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结束,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文,裁兵费早已筹妥。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七月初即开始裁兵,一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亦略有裁遣。人说招兵容易裁兵难,在曾国藩看来,因为事事有计划、有准备,也就变成招兵容易裁兵更容易了。

曾国藩深谙老庄之法,他对清朝政治形势有明确的把握,对自己的仕途也有一套圆熟通达的哲学理念。正是由于曾国藩居安思危,在功高位显之时能洞悉世态人情之险,从而以退为进,保持一种低调通达的作风,才确保成就了他终生的功德。

曾国藩认为,一个男人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曾国藩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形容随时有翻车的可能。

因此,男人万不可因一时的得意而麻痹大意,认为自己“福大命大”,应该时时反躬自省,修身立德,这样才能确保长久的安顺。

吃得苦受得气的男人最有出息

低调做人是一种高超的处世谋略,它绝不意味着卑微,而是一种“以低求高”的强者韬略。生活中常常能见到一些貌似平淡无奇、“胸无大志”的男人,最后却常常能够“一鸣惊人”,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这些男人在人生路上选择了低调,他们不张扬、不卖弄,然而却是志怀高远、坚忍不拔,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最终迈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罗明是湖北一所大学的英语教师,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他也决定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他离开了自己得心应手的教育界,到北京的一家俱乐部工作。北京的俱乐部大多数为会员制,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会员。而在俱乐部里,衡量一个人的工作业绩,主要是看他发展了多少会员,以及售出了多少张会员卡。他的上司告诉他,你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售卡。

那段时间里,罗明对一切都感到生疏,初来乍到,也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关系。可想而知,他的处境该有多么窘迫!

他决定采取一个初入道者都采用过的笨办法:“扫楼”。“扫楼”是业内人士的术语,即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聚集在写字楼里,你要一家一家地跑,一家一家地问,那种情形就跟扫楼差不多。当然,你必须找经理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最好是总裁,普通的白领是难以接受价格不菲的会员卡的。

罗明的生活从此开始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由一名荣耀至极的大学教师,一下子“跌落”成了一个“厚脸皮”的推销员,他心理上的落差感十分强烈。有一个朋友问过罗明关于“扫楼”的事情。那个朋友阴阳怪气地问他:“‘扫楼’是不是很威风,一层一层,挨门逐户,就像鬼子进村扫荡一样的?”罗明听完这番话,内心真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往事不堪回首,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扫楼”之初的那种狼狈和艰辛。

他曾经精确地统计过,他“扫楼”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内跑了10栋写字楼,“扫”了72家公司,浑身的感觉就像是散了架一样,腿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别说走路,挪动一下都困难。那天晚上,他坐电梯从楼上下来,在电梯间里,他感到自己的胃里正在一阵阵痉挛、抽搐、恶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大吐一场。而且,他还要忍受人们的白眼和奚落,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该是怎样一种伤害啊!

如果推销会员卡只有“扫楼”这一种方式,那么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够成功。“扫楼”只是步入这个行业的初始阶段,秘诀还是有的。

大约半年后,罗明开始出现在俱乐部召开的各种招待酒会上。出席这类酒会的人都是些事业有成、志得意满的成功人士。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罗明发现那些如同铁板一样的面孔不见了,那些刺痛人心的冷言冷语不见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彬彬有礼。他感到一下子就放开了自己,他本来就该属于这里:他的涵养,他的才学,即使他曾经历过一段坎坷卑微的“奋斗史”,又怎能磨灭他所固有的价值与尊贵呢?

他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需要听从什么样的劝告,这是很重要的,因此他一下子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他的语言,他的讲解,也不是那样干巴巴的了,仿佛带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鼓动力。他告诉他们,俱乐部将会给他们最为优质的服务,而购买价格昂贵的会员卡,是一种地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在一次专为外国人举办的酒会上,似乎没有人比他更为游刃有余了。

他能说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这让他一下子就与老外们打成了一片。他曾经一个下午同时向八个老外推销,结果竟然售出了九张会员卡,其中有一个人多买了一张,是送给他朋友的。每张会员卡5万美元,每售出一张会员卡,销售人员可以从中提取10%的佣金,罗明一下午的收入就很容易推算了。

从那以后,罗明在几个俱乐部之间跳来跳去。到2004年年初,他终于在一家俱乐部安营扎寨。他已经不用再去“扫楼”了,即使是参加招待酒会,他也不用怂恿别人去买会员卡了。他有良好的学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销售业绩,所以,他从销售员、销售经理、销售总监一直坐到了俱乐部副总裁的位置上。显然,如果没有当年的“低人一等”,哪里会有后来的“高人一筹”呢?

低是高的铺垫,高是低的目标。对于那些已经处在事业金字塔上的男人,你只要去研究他们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高人一筹”、风光十足的,他们也曾有过艰难曲折的“爬行”经历,然而,他们却能够端正心态,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他们能够忍受“低微卑贱”的经历,并在低微中养精蓄锐、奋发图强,尔后才攀上人生的巅峰,享受世人的尊崇。

“见好就收”的男人最命好

世事总有风云突变的时候。世事诡谲,风波乍起,非人所尽能预料。聪明的男人会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

满则自损,一个男人贵在能够自我控制,所以他们才能够好命一生。所以,在生活中,男人一定要懂得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的做人道理。

历史上,范蠡可谓是一个典型的好命男人。前半辈子做过官,后半辈子经过商,期间还有美人相伴,权利、金钱、美女他都拥有过,这样的男人绝对是命好的男人。范蠡之所以命好,原因就在于他懂得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否则他也会成为文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