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2022500000012

第12章 不生气(4)

如果你不想被挫折打败,你就不应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逃遁、沉沦,而应在挫折和失败中崛起、抗争,用一种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在人生的路上坚定地前行。

愚蠢的人生气,聪明的人争气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惩罚自己的人却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员工犯了错误,老板很生气,脾气火暴、声色俱厉,伤的其实是自己;老板颐指气使,下级很生气,烦闷憋屈、愤愤不平,伤的其实是自己;同事之间磕磕碰碰,惹人生气,怒火中烧、互相攻击,伤的其实还是自己;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伤的其实也是自己。

仔细回想一下,不难发现:固然错误应该受到惩罚,但既然错误在他,为何你要生气?别人犯了错,而你去生气,岂不正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一句话,生气其实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一种最愚蠢的行为。

关于这个话题,还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突然闯进来,因为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来,他很不满,就在佛陀面前大吵大闹。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谩骂之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对他说:“婆罗门啊,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你何必问此!”

“婆罗门啊,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那是当然的了!”

“婆罗门啊,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这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看着他,又说道:“婆罗门啊,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了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婆罗门经过这番教诲后便出家至佛陀门下,成为阿罗汉。

生活中难免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在不顺利的境况下,能够做到不发怒是一种生活智慧。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既然如此,何苦要生气呢?为什么每一天不能去好好地打理自己的心情?照顾好自己的心情?看好自己的心情?安顿好自己的心情呢?

央视主持人朱军说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话:“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境由心生,面对一个多变的世界,你可能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也许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我个人认为人生不气有三诀:“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穿别人的鞋,让他们找去吧!”如果能做到这三诀,你还能有多少气可生的呢?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如果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胸怀,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海、一片天,并把我们的心境修炼到海洋和天空一般的湛蓝和辽远的境界,何愁我们的心灵家园不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呢?

是的,冷静下来细想,生气,大都为他人、他事而发,错误并不在自身。令你生气的人已经走得老远了,你还为他生气,何必呢?令你生气的事已经过去许久了,你还为它生气,何必呢?我们在许多时候,在更多情况下,往往尽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傻事,在惩罚自己的时候,又达不到纠正别人错误的目的。这种生气,别人感受不到不满,你也不会因此而愉快。既然如此,又何必怒气冲冲的呢?

与其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倒不如让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显示别人的缺陷。

人不要总跟自己较劲儿

有一次乘坐公交车,看到了这样一幕好笑的情景:公交车到站了,司机把车门打开让乘客下车。这个时间应该有几分钟。然而,由于人特多,有一个男人走到车门口准备下车,这时候车门突然关了起来。还留在车上的他,遭此变化,大叫下车,还夹杂几句粗口。车门再次打开,他终于下车。下了车的他,突然转身往车身上狠狠捶了几下,仍一脸愤怒。他的举动,让车上的人都笑了起来。

因下车受挫而愤怒,所以他气愤地捶车,以求泄恨。但是,这几拳打到了车的身上,痛的是谁呢?铜铁之身的车会痛吗?不会!痛的是他自己的肉手。

跟自己较劲儿,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

由此想到了美洲的黑熊。美洲黑熊是一种体型硕大、凶猛异常的动物,一掌下去能拍死一头成年野鹿,就连被誉为百兽之王的狮子、老虎,见到它都要退让三分,轻易不敢得罪。生性强势的美洲黑熊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跟自己较劲儿。

聪明的科学家就是利用它这一特点,仅用一面镜子就能把它轻易降服。美洲黑熊视力较差,看稍远一点的东西就模糊不清。科学家把镜子放到美洲黑熊必经的地方,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把美洲黑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树上。美洲黑熊发现树上有东西,便不分青红皂白,气势汹汹地蹿上树去捕食。但它哪里知道,它的行为只不过是在跟自己较劲儿而已!在科学家一次次的戏弄中,美洲黑熊进攻,失败,再进攻,再失败,直到累得精疲力竭,趴在地上无法动弹。

熊跟自己较劲儿的后果是累得筋疲力尽,趴在地上无法动弹。人一旦跟自己较上了劲儿,就像身上长了牛皮癣,不但饱受痛苦,而且很难痊愈。

别跟自己较劲儿,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的事。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护,也是对生命的珍惜。没事的时候听点音乐,放松自己;烦躁的时候做点运动,放纵自己;得意的时候加点平静,修炼自己;悲伤的时候来点忘记,淡化自己……

其实,幸福和快乐可以很简单:人的苦恼,不在于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想得到更多。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任何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很多事就可能变得极其荒谬。所以我们应时常反省自己。让内心保持一份悠然自得。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也不会再总是责备和怨恨自已。因为,我们尽力了。所以,凡事别跟自己较劲儿,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样生活才会有奇迹出现。

生气是愚蠢的体现,争气是聪明的做法

争气与生气一个字的差别,意义却截然不同。

争气需要荣誉感、向上心还有意志力。争气需要鼓舞、需要支持而且还需要赞美。有一些人争气求学,有一些人争气学艺,有一些人争气打拼事业,争气是对目标的一种追求。争气不是说有就有的,要靠努力才可以实现,争气值得喝彩,争气值得鼓励,而且争气是值得学习的。

生气是情绪的一种表现,伤己而且也伤人。生气是有程度差别的,轻者瞪眼怒目,不欢而散,夫妻反目,父子不合,兄弟阋墙,伤害伦常。中者神晕身抖,蚀心伤身,争权夺利,相互攻讦坏了情谊。重者摇头吐气,捶胸顿足,损人损己,坏了大事。

争气是积极的一种作为,生气却是消极的一种发泄,同样一句话有的人会因为这句话而受到激励,然后奋发向上,成就一生。有的人却因为这句话受到刺激,怒发冲冠,从而坏了正事。人要争气,不可以生气,争气能够自我惕厉,生气也就能够自我克制。人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喜怒哀乐,忍一时海阔天空。人生起伏高低,难免有高潮低潮,争气的时候时运济济。自己要争一口气,还是要生闷气呢?

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懂得去争气。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你自己。

很多年前,一个农民带着儿子靠在外做工过活。每天,他们都得走很远的路道集镇去。路上有一条河,不算宽,但没有桥。这给农民父子在往返带来了不少麻烦,可为了生计,他们必须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水浅的时候,父子俩挽起裤脚淌过去,心情好时还会在水中嬉戏一阵。水凉的时候,农民在河中铺上一些石块,如同架起一座“石桥,”父子俩一路小跑地奔过去。这毕竟都属风平浪静,一旦天公不作美,父子俩麻烦就大了。

有一次,因为连下了几天大雨,河水不但涨得高,而且水流得非常猛。儿子望着湍急的河水哀叹:“这回咱们真的过不去了!”农民笑着说:“不见得!”儿子有些好奇,就问“游过去吗?”农民说:“这么急的水一定会把咱们俩冲走的。”儿子又问:“有船来接咱们?”农民答:“咱们哪有钱租船,再说这么急的水,船也不能划呀!”

儿子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办法,着急地问:“是不是架桥?”农民神秘地说:“猜得沾点边,不过咱们哪有钱修桥,再说一两天也修不成桥呀!”儿子急不可耐了:“哎呀,你就说吧,有什么办法?”农民说:“架天桥。”儿子吃惊不已,架天桥?农民把儿子领到一处窄河段指着上面说:“看到了吗?两岸拉了一根粗绳,我早就知道雨季一到就会有麻烦,提前在两岸打了木桩拉了绳索,咱们吊过去或者爬过去就行。关键是得胆子大,你放心,绳子很牢固。”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不追求和向往美好,但老天好像就是要与人作对,总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布满坎坷,总是不让人一帆风顺,各种各样的挫折总是在人不经意间横亘道上。意志薄弱遇到困难便心灰意冷,顾影自怜,怨天尤人。而意志坚强者,则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愈挫愈奋,勇往直前,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受人欢迎,但有时又难免被人嘲弄、受人侮辱、被人排挤。如果你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就不要生气,而是要争气。你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足够优秀,别人还会对你冷眼嘲讽吗?

所以,让自己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争气,去做得更好,在各方面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此所谓生气不如争气。

为小事生气太不值得

生气,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状况。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很少生气,有的人却经常生气,而且动不动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大发雷霆。

基普林是英国著名作家,他和巴勒斯蒂是好朋友。后来,基普林和巴勒斯蒂的妹妹结婚了,并在美国佛蒙特州盖了一幢漂亮的房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基普林买下了巴勒斯蒂的一块地皮,并互相说定:巴勒斯蒂有权收割这块土地上的青草。可是有一天巴勒斯蒂看见基普林正把这块草地改建成花园,觉得妹夫背信弃义,当即出言不逊,骂将起来。基普林也不示弱。于是草地之争在两个朋友间结下了冤仇。几天后,基普林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与大舅子巴勒斯蒂相遇,巴勒斯蒂硬要基普林下车让他的双套马车先过去。这么一点小事,竟使基普林丧失了理智,发誓要到法院告他大舅子。一场耸人听闻的案子就这样发生了。新闻记者从各大城市蜂拥而至,消息传遍各地。

基普林从这场官司中得到了什么?一无所获。相反,他和他的妻子不得不按照法庭宣判,永远离开他在美国的这幢住宅!

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一园子里的一点花草,却招惹这么多的怨恨和痛苦,实在是不值得啊!想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和别人生气呢?其实,生活中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本就不多,我们所过的大多都是些平凡的日子,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所以,没有什么事值得你为之动怒。

再说了,生气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是不能的。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这样说过:“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干扰而失去理智,为一些无聊的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试问时过境迁,有谁还会对这些琐事感兴趣呢?

何况,一个经常为小事而生气的人是不会得到大家的看重的。为小事生气是无能的表现,别人会说,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还能做出什么大事呢?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你喜欢为小事生气,在别人眼中就是没有气量、没有胸怀的表现。你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谁会喜欢一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呢?

一个有胸怀的人,不会将目光只放到眼前的一草一木上,他们更不会计较眼前的一点点得失。所以,他们就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因为他们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他们能包容,能谅解,不计较。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往往受到一点儿委屈就会大发脾气。比如,受到别人奚落、侮辱,或是被抛弃的时候,会怨恨对方,觉得对方很讨厌,很恶毒,恨不得把对方撕成碎片才解恨。怒火冲天,歇斯底里,失去理智的结果是伤害了别人,尽管伤害别人并不是你的本意。

人在生气的时候一也许因为一个人,也许因为一件事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是想着那些伤心的事情。所以,要想摆脱这种情绪,首先应该让自己不要总是去想这些问题,转移注意力。心情的帆船需要你为它去掌舵,在遇到坏心情时,转向另一个方面可以避免不良的心情,从而保持好的心情状态。

有一个头脑非常简单、也很爱生气发怒的人,人们都叫他二愣子,他的脾气之大能在听到别人家的狗叫之后跺脚骂上半天。他其实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可就改不了,或者说是不知道怎么去改,他也经常为自己脑袋少根筋而痛苦不已。

有一天,他无意间去了城郊的一个寺庙,在那里他虔诚地请教一位高僧:“我要如何才能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呢?”高僧笑呵呵地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啊,十个字:‘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只要你按照我的话去做,就可以了。”高僧如此简单的回答,让二愣子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也只得心有不甘地回家了。

当他赶到家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老婆正跟另外一个人并头睡在一起!顿时,二愣子怒火中烧,他转身从厨房操起一把菜刀,准备冲进去杀了这对“奸夫淫妇”。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高僧教给他的那十个字,就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开始在心里数数。在他刚数到八的时候,那个“奸夫”突然醒了并坐了起来,看着二愣子拿把菜刀站在自己面前,吓了一大跳说:“儿啊,你拿着菜刀在这里做什么啊!”

原来“奸夫”是二愣子的母亲,她看儿子迟迟不归,就特地跑过来陪儿媳妇聊天,两人聊得困了就一起睡着了。

二愣子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心里默默地说着:“幸亏高僧告诉我制怒的智慧,要不然我肯定已经杀了我老娘,成了一个不孝之子!”此后,二愣子只要遇上生气的事就按照高僧所教的那样“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慢慢地也就改掉了这种冲动的毛病。

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每次当自己要生气的时候,不妨扪心自问:为这样的小事生气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