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流逝是无情的,它能让一个英雄白发苍苍,也能让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容颜老去。所以在与时间的斗争中,被动的永远是人。因此人若要有所进步,不被时间遗弃,就必须有永远学习,永远进步的精神,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
学问不用才是盲症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十分坎坷的。他一生大部分心血用在了组织湘军上,刚开始练兵,差点被兵勇打死,初战大败,又差点跳河自尽。可以想象,没有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信念,曾国藩不会支撑到最后的胜利。同时,曾国藩信仰“经世致用”,特别注重实践。他深深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十分注重筹饷工作。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为曾国藩卖命。湘军的战斗力是因血缘关系形成的,湘军的士兵大多是亲戚、朋友和乡亲,因此凝聚力很强,具有极强的互助精神。曾国藩也很会知人善用,因此手下人才济济。曾国藩还很注重对士兵进行信念的灌输,由此他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有信念的军队。曾国藩军事上胜利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上几条。而政治上的胜利,则是因为他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手下大将多是流落民间的低级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人是行伍出身。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历史上以曾、胡、左、李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这使曾国藩成为湘军政治集团独一无二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论语》开篇就是那句最著名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快乐吗?”蔡元培先生对这句话曾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求学问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即使刚开始时有人不了解,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做,这样才能学得真学问。可以这样说,学问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必须用于实践,才会变得有意义。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的曾国藩没有做一个死板的读书人,而是坚持将自己所学用在事业上,用儒家的精神力量来统领自己的军队,最终获得了成功。
正所谓“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光学不用,犹如纸上谈兵,纵然胸中有千军万马,锦囊妙计,若没有付诸实践,则一切就毫无意义。“十年寒窗”成就的满腹经纶,须在现实中发挥其最大的能量,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业。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唐朝诗人郑谷自幼聪明,七岁就能吟诗作对。郑谷有一位诗友是个和尚,叫齐己。他年长于郑谷,经常和郑谷吟诗唱和,因此二人的友谊十分深厚。有一次,齐己做了一首诗,诗名是《早梅》,诗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笔落诗成,齐己吟诵再三,自我感觉十分好,便去邀郑谷品评。郑谷看后,说此诗都好,但须改一字就更加完美了。齐己听后,很着急地问:“哪一字?”郑谷微笑着说,诗中“昨夜数枝开”,如果改为“一枝开”,岂不是把早梅的这一“早”字写活了?齐己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不觉佩服得下拜致谢。时人于是称郑谷为“一字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又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最聪明的人不是依靠固有的天赋,而是通过不耻下问以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所有的智者都会比普通人更加用心地去请教别人,在“每事问”中获得学问。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胸怀广阔的人,勇于探询,方能心明眼亮。
锲而不舍做学问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献之说,只有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勤奋地练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现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小献之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十八缸水,其书法果然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王献之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它告诫为学之人,学问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方能得大学问。
任何成就都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人成就一切的基石。
苟日新,日日新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人,名叫江淹,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却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果真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作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也真有其事,但他的文采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有成就的前辈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却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
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江淹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须及时行乐了。于是他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诗文褪色,“绝无美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因此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而且孔子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感觉不到的人,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忘了。正因为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
学无止境知无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因此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饱读诗书不如躬身实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大将军王龁率兵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统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时候,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廉颇见状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想尽快攻下长平,于是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可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能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几天后,赵孝成王就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听后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当时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做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不相信这些话,还是让赵括带兵出征了。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廉颇验过兵符后,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若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只会“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赵括虽饱读兵书,对兵法了如指掌,但真正打起仗来却无法将平时侃侃而谈的兵法应用于实际的战争当中,最终战死沙场。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一定会把实际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孔子的学生中,子路最怕听孔子对他讲话,因为他怕自己听了而做不到,有愧于为学。由此可见,实践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对于做人做事的道理,空有夸夸其谈是不行的,只有足够的实践,才能彻底参悟。真正的君子就应将毕生所学用于实践,并不断从实践中完善自己。
抓住今天,少依赖明天
鲁迅成功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12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弟弟年纪尚幼,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鲁迅对于时间的利用可谓精确至极。每每只要有空,即便说句话的工夫,也能写上一两个字或在内心默读文章。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的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这句话至今为止,都是人们心目中铭记的时间名言。鲁迅不但喜欢读书写作,还对各种民间艺术深感兴趣。他的一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的,工作时常常到深夜都不会休息。即便是在病中,也从不浪费一分一秒。
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滚滚东逝的江水是不会再复返的,正如匆匆而过的时光。
时光的流逝确实无情也无奈,它能让一个英雄白发苍苍,也能让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容颜老去。岁月每时每刻都在流逝,就像那从不歇息的流水一样无情,没有人能让它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所以,鲁迅先生才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我们应当记住这样一句话:最吝啬时间的人,时间对他最慷慨。因此要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